第466章 各國態度

有沒有真結盟對於東非來說不重要,因爲真遇到敵人,那也不是奧匈帝國能擺平的,畢竟能不看奧匈帝國面子的國家也只能是列強。

“這件事我認爲還是有些便宜奧地利了!”斐迪南對這次談判結果很不滿意道。

“不用擔心,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即便只是奧地利對於一般國家也有威懾力,雖然奧匈帝國內部分的清,可是在別人看來奧地利就是奧匈帝國。”恩斯特對岳父說道。

正如恩斯特所說,東非同奧地利“結盟”的消息,在歐洲其他國家眼裡還是引起了一定的反應。

英國首相本傑明就對奧地利的行爲格外關注:“這次奧地利政府和東非的盟約,是說明奧匈帝國對非洲有想法!”

“可能有這方面原因,畢竟經濟蕭條之下,能轉移矛盾的辦法不多,殖民地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外交大臣說道。

“我們不能坐視奧地利的行動,還有東非王國的情報現在打探的如何了?沒有想到他們竟然先抱上了奧匈帝國的大腿。”

本傑明和前任格萊斯頓大爲不同,作爲保守黨領袖,是英國殖民帝國主義的積極鼓吹者和衛道士,大力推行對外侵略和殖民擴張政策。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本傑明本身是一個猶太人,所以和猶太財團尤其是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關係相當緊密。

在1875年,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遇到財政危機,打算出賣所握有的運河股票。但法國人貪心不足,還打算再壓一下價錢,本傑明探聽到消息後,連夜私下找羅斯柴爾德家族借錢,用400萬英鎊的低價一舉購買了埃及政府的全部股票(約佔運河全部股份的45%),再加上一些小額股票,英國從而控制了這條東西海上運輸的命脈。

所以這位和羅斯柴爾德家族關係甚好的大英帝國首相,對於東非背後的黑興根王室沒有什麼好感。

不過好消息是現在這位英國首相關注的重點地區還是印度,在1876年他的外交政策重點在於繼續加強印度和英國本土的關係,並且推動維多利亞女王成爲印度女皇,從而推動大英帝國從口頭習慣,徹底變成文本上的“帝國”。

所以這些年爲了印度殖民地的安全,英國政府以印度爲核心加強了對周邊,包括東南亞,東亞,阿富汗,伊朗的侵略行動。而本傑明政府殖民帝國的次方向就是以南非爲跳板,入侵整個非洲。

印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於英國政府爲什麼突然對非洲重視加強,實際原因是在其他區域的殖民策略並不順利。

英國本來就是世界第一殖民國家,但是英國人的貪婪是永無止盡的,在美洲的殖民活動差強人意完成後,放眼整個世界只有非洲大陸還有廣闊的土地,沒有被瓜分。

因爲印度的原因,現在英國還沒有精力“照顧”非洲,但是本傑明政府已經開始對非洲的勢力進行調查,方便下一步的入侵程序。

而東非恰好卡在英國在非洲最重要殖民地(埃及屬於半殖民地)的前面。

“我們在去年派出了十二支探險隊,試圖深入非洲內陸進行探索,在西非我們的行動還算順利,但是在南部非洲遇到了麻煩,東非王國禁止任何個人和勢力進入東非王國境內從事探險活動,所以有五支探險隊被驅逐,還有一支下落不明。”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英國對非洲內陸的探索是以自家殖民地爲起點的,分別是西非的英屬黃金海岸,南非的開普敦殖民地。

西非進展還算順利,偏偏南非受到了挫折,控制奧蘭治河北岸的東非王國死死的封鎖着國境線,沒有給英國人任何機會。

本傑明怒罵道:“格萊斯頓這個混蛋,當初就不應該坐視東非王國把德蘭士瓦共和國吞併掉。” “首相閣下,對於東非我們瞭解的太少還是先不要輕易下場,雖然德蘭士瓦共和國已經被德意志人吞併,但是奧蘭治自由邦還在,我們應該先找個機會把奧蘭治自由邦併入開普敦,奧蘭治自由邦的鑽石資源對於帝國來說也是一筆寶貴財富。”

本傑明:“我當然知道這一點,先找人去遊說奧蘭治自由邦政府,讓奧蘭治自由邦加入進來。還有,對東非的情報工作要加強,我們必須弄清楚東非的人口和土地規模,奧地利的異常行爲說明東非王國絕對不簡單。”

“是,首相。”

……

柏林。

威廉一世也對奧地利吃獨食的行爲有些感興趣。

威廉一世:“奧地利現在還有閒心去非洲發揮影響力,難道說非洲真的有利可圖麼!”

俾斯麥:“這是不可能的陛下,據我推測奧地利和東非簽約的原因主要還是兩國高層關係比較友好,黑興根王室無非是想找一個肉盾來保證本國的安全,這是世界上許多小國的生存之道。”

威廉一世:“可是這麼說來,康斯坦丁親王應該找我們纔對,畢竟黑興根親王國也算帝國的一部分。”

俾斯麥:“陛下,說句難聽的,黑興根王室的選擇在我看來纔是最合適的,非洲在南半球,距離東非最近的世界強國就是奧匈帝國,他們之間只隔着一個蘇伊士運河,奧匈帝國的海軍也比我們強,所以如果讓我選,肯定也選奧匈帝國,畢竟普魯士不可能從波羅的海到北大西洋再轉地中海,然後進入印度洋去照顧東非,而且東非的國民是德意志人,和德意志同宗同源,文化上更是偏向天主教,黑興根王室在歷史上本來就和奧匈帝國更親近,只是在1848年革命後短暫同普魯士有過一段時間蜜月期。”

威廉一世:“你說的確實不錯,帝國海軍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雖然奧匈帝國海軍也不怎麼樣,但是地中海明顯比波羅的海寬闊的多。”

俾斯麥接着說道:“讓奧匈帝國影響東非也無所謂,我們影響奧匈帝國即可,反正現任奧匈帝國首相是親德的。”

……

相較於英德兩國,法國對於東非就完全不感興趣了,甚至法國認爲東非和奧地利結盟有利於自己的非洲戰略。

法國的戰略重點在北非和西非,所以和東非之間沒有利益衝突,而且東非王國能給英國人上上眼藥也不錯,省的英國人在西非搞小動作,雙方在西非反而纔是真正的競爭對手。

至於東非願意和奧地利結盟,法國是不介意的,難不成奧地利還想搞一個三元制帝國?只要不是和普魯士這個仇敵合作,法國政府都沒有太大意見。

俄國:“東非?沒聽說過,不是巴爾幹半島就行。”

葡萄牙:“……”

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7章 擴大生產第701章 城市化第401章 駁回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480章 英法合謀還在審覈……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30章 跑路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13章 野望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215章 交涉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31章 居所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357章 索加第109章 聖誕節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676章 摩托第624章 要人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99章 岸防炮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547章 登陸第354章 電報第560章 記者會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94章 迎接第220章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673章 象牙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499章 建交熱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60章 革新第34章 動員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2章 激戰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441章 回國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2章 戰場間隙第379章 黃金葉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509章 起步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688章 巡邏兵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95章 鼓動第640章 工地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41章 衣錦還鄉第96章 西北悲歌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640章 工地第444章 到家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67章 觀察第629章 教育第581章 “火車頭”第559章 誣陷第758章 331師第460章 衝突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
第537章 過去的七十年代第7章 擴大生產第701章 城市化第401章 駁回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480章 英法合謀還在審覈……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605章 奧蘭治人起義第330章 跑路第266章 羅馬二次光復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113章 野望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386章 兵臨城下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215章 交涉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431章 居所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18章 遠洋貿易第519章 百萬黑奴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357章 索加第109章 聖誕節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777章 聖誕節攻勢第433章 小治強工程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676章 摩托第624章 要人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99章 岸防炮第218章 跑歪的會議第547章 登陸第354章 電報第560章 記者會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194章 迎接第220章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673章 象牙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567章 電工技校第499章 建交熱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160章 革新第34章 動員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67章 文化滅絕第62章 激戰第393章 東英民間衝突第352章 東印度洋的海上馬車伕第441章 回國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2章 戰場間隙第379章 黃金葉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509章 起步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688章 巡邏兵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773章 消極的英軍第595章 鼓動第640章 工地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41章 衣錦還鄉第96章 西北悲歌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640章 工地第444章 到家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120章 熱帶疾病研究中心第747章 費特河戰役第467章 觀察第629章 教育第581章 “火車頭”第559章 誣陷第758章 331師第460章 衝突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