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各國態度

有沒有真結盟對於東非來說不重要,因爲真遇到敵人,那也不是奧匈帝國能擺平的,畢竟能不看奧匈帝國面子的國家也只能是列強。

“這件事我認爲還是有些便宜奧地利了!”斐迪南對這次談判結果很不滿意道。

“不用擔心,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即便只是奧地利對於一般國家也有威懾力,雖然奧匈帝國內部分的清,可是在別人看來奧地利就是奧匈帝國。”恩斯特對岳父說道。

正如恩斯特所說,東非同奧地利“結盟”的消息,在歐洲其他國家眼裡還是引起了一定的反應。

英國首相本傑明就對奧地利的行爲格外關注:“這次奧地利政府和東非的盟約,是說明奧匈帝國對非洲有想法!”

“可能有這方面原因,畢竟經濟蕭條之下,能轉移矛盾的辦法不多,殖民地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外交大臣說道。

“我們不能坐視奧地利的行動,還有東非王國的情報現在打探的如何了?沒有想到他們竟然先抱上了奧匈帝國的大腿。”

本傑明和前任格萊斯頓大爲不同,作爲保守黨領袖,是英國殖民帝國主義的積極鼓吹者和衛道士,大力推行對外侵略和殖民擴張政策。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本傑明本身是一個猶太人,所以和猶太財團尤其是英國羅斯柴爾德家族的關係相當緊密。

在1875年,埃及總督伊斯梅爾帕夏遇到財政危機,打算出賣所握有的運河股票。但法國人貪心不足,還打算再壓一下價錢,本傑明探聽到消息後,連夜私下找羅斯柴爾德家族借錢,用400萬英鎊的低價一舉購買了埃及政府的全部股票(約佔運河全部股份的45%),再加上一些小額股票,英國從而控制了這條東西海上運輸的命脈。

所以這位和羅斯柴爾德家族關係甚好的大英帝國首相,對於東非背後的黑興根王室沒有什麼好感。

不過好消息是現在這位英國首相關注的重點地區還是印度,在1876年他的外交政策重點在於繼續加強印度和英國本土的關係,並且推動維多利亞女王成爲印度女皇,從而推動大英帝國從口頭習慣,徹底變成文本上的“帝國”。

所以這些年爲了印度殖民地的安全,英國政府以印度爲核心加強了對周邊,包括東南亞,東亞,阿富汗,伊朗的侵略行動。而本傑明政府殖民帝國的次方向就是以南非爲跳板,入侵整個非洲。

印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至於英國政府爲什麼突然對非洲重視加強,實際原因是在其他區域的殖民策略並不順利。

英國本來就是世界第一殖民國家,但是英國人的貪婪是永無止盡的,在美洲的殖民活動差強人意完成後,放眼整個世界只有非洲大陸還有廣闊的土地,沒有被瓜分。

因爲印度的原因,現在英國還沒有精力“照顧”非洲,但是本傑明政府已經開始對非洲的勢力進行調查,方便下一步的入侵程序。

而東非恰好卡在英國在非洲最重要殖民地(埃及屬於半殖民地)的前面。

“我們在去年派出了十二支探險隊,試圖深入非洲內陸進行探索,在西非我們的行動還算順利,但是在南部非洲遇到了麻煩,東非王國禁止任何個人和勢力進入東非王國境內從事探險活動,所以有五支探險隊被驅逐,還有一支下落不明。”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英國對非洲內陸的探索是以自家殖民地爲起點的,分別是西非的英屬黃金海岸,南非的開普敦殖民地。

西非進展還算順利,偏偏南非受到了挫折,控制奧蘭治河北岸的東非王國死死的封鎖着國境線,沒有給英國人任何機會。

本傑明怒罵道:“格萊斯頓這個混蛋,當初就不應該坐視東非王國把德蘭士瓦共和國吞併掉。” “首相閣下,對於東非我們瞭解的太少還是先不要輕易下場,雖然德蘭士瓦共和國已經被德意志人吞併,但是奧蘭治自由邦還在,我們應該先找個機會把奧蘭治自由邦併入開普敦,奧蘭治自由邦的鑽石資源對於帝國來說也是一筆寶貴財富。”

本傑明:“我當然知道這一點,先找人去遊說奧蘭治自由邦政府,讓奧蘭治自由邦加入進來。還有,對東非的情報工作要加強,我們必須弄清楚東非的人口和土地規模,奧地利的異常行爲說明東非王國絕對不簡單。”

“是,首相。”

……

柏林。

威廉一世也對奧地利吃獨食的行爲有些感興趣。

威廉一世:“奧地利現在還有閒心去非洲發揮影響力,難道說非洲真的有利可圖麼!”

俾斯麥:“這是不可能的陛下,據我推測奧地利和東非簽約的原因主要還是兩國高層關係比較友好,黑興根王室無非是想找一個肉盾來保證本國的安全,這是世界上許多小國的生存之道。”

威廉一世:“可是這麼說來,康斯坦丁親王應該找我們纔對,畢竟黑興根親王國也算帝國的一部分。”

俾斯麥:“陛下,說句難聽的,黑興根王室的選擇在我看來纔是最合適的,非洲在南半球,距離東非最近的世界強國就是奧匈帝國,他們之間只隔着一個蘇伊士運河,奧匈帝國的海軍也比我們強,所以如果讓我選,肯定也選奧匈帝國,畢竟普魯士不可能從波羅的海到北大西洋再轉地中海,然後進入印度洋去照顧東非,而且東非的國民是德意志人,和德意志同宗同源,文化上更是偏向天主教,黑興根王室在歷史上本來就和奧匈帝國更親近,只是在1848年革命後短暫同普魯士有過一段時間蜜月期。”

威廉一世:“你說的確實不錯,帝國海軍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雖然奧匈帝國海軍也不怎麼樣,但是地中海明顯比波羅的海寬闊的多。”

俾斯麥接着說道:“讓奧匈帝國影響東非也無所謂,我們影響奧匈帝國即可,反正現任奧匈帝國首相是親德的。”

……

相較於英德兩國,法國對於東非就完全不感興趣了,甚至法國認爲東非和奧地利結盟有利於自己的非洲戰略。

法國的戰略重點在北非和西非,所以和東非之間沒有利益衝突,而且東非王國能給英國人上上眼藥也不錯,省的英國人在西非搞小動作,雙方在西非反而纔是真正的競爭對手。

至於東非願意和奧地利結盟,法國是不介意的,難不成奧地利還想搞一個三元制帝國?只要不是和普魯士這個仇敵合作,法國政府都沒有太大意見。

俄國:“東非?沒聽說過,不是巴爾幹半島就行。”

葡萄牙:“……”

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10章 數據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330章 跑路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96章 鐵路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98章 新年第640章 工地第475章 出手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545章 孤兒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42章 移民熱潮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394章 硬氣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38章 三把“刀”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9章 艱苦行軍第200章 分裂第395章 耍無賴第463章 站隊第79章 閒談第84章 消息第206章 “收破爛”第66章 《東桑條約》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694章 訛詐第695章 納塔爾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24章 奔逃第735章 廓爾喀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581章 “火車頭”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8章 歷史課第451章 人口(續)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367章 鐵甲艦第766章 集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73章 象牙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03章 撤資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546章 許可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681章 金沙薩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395章 耍無賴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469章 鯨灣港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79章 總部第179章 總部第559章 誣陷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5章 休整
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110章 數據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330章 跑路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632章 前往歐洲第725章 戰前算盤第196章 鐵路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598章 新年第640章 工地第475章 出手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545章 孤兒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746章 士氣可用第288章 內羅畢新市民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42章 移民熱潮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394章 硬氣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238章 三把“刀”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86章 1885式國防軍用鋼盔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29章 艱苦行軍第200章 分裂第395章 耍無賴第463章 站隊第79章 閒談第84章 消息第206章 “收破爛”第66章 《東桑條約》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22章 殖民地開發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694章 訛詐第695章 納塔爾第141章 中亞馬匪第424章 奔逃第735章 廓爾喀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581章 “火車頭”第445章 蝗災和乘火打劫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579章 東非模式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8章 歷史課第451章 人口(續)第543章 南琉球羣島第367章 鐵甲艦第766章 集結第512章 給俄國人提供舞臺第673章 象牙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403章 撤資第337章 美利堅老鄉第302章 考察團續第546章 許可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15章 聖誕節後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681章 金沙薩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26章 遠道而來的人們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350章 非洲新玩家第395章 耍無賴第147章 橡膠種植第469章 鯨灣港第410章 海軍問題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674章 魚米之鄉第179章 總部第179章 總部第559章 誣陷第312章 劍指阿比西尼亞帝國第135章 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