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

聽到這裡斐迪南瞬間來了興趣:“你打算增添多少?”

恩斯特:“按照東非的發展路徑,接下來幾年我們都不會在軍事上有太多投入,不過海軍是個例外,鑑於東非日益嚴峻的海防壓力,我打算在1880年之前,把東非海軍建設成爲一支僅次於英、法、美、俄、西、奧(斯曼)奧匈、德的世界第九海軍力量。”

除了恩斯特說的這幾個國家,目前排在第九的是荷蘭,第十則是意大利,在意奧戰爭之前,意大利則排在第五的位置。

奧斯曼帝國海軍實力不容小覷,因爲從1860年開始,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拉就在大力發展海軍,購入多艘鐵甲艦。

西班牙則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一直沒有跌落世界海軍強國行列,比隔壁葡萄牙要強的多。

東亞則沒有國家上榜,東亞唯二有能力發展海軍力量的遠東還沒起步,日本則比較窮,沒有錢大力發展海軍。

東非王國也沒有錢,但是恩斯特卻富可敵國,而且因爲出售大量產業的原因,恩斯特手裡都是現金。

所以恩斯特底氣十足的說道:“我們也不買太多,7艘鐵甲艦,我認爲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數量,足以應對當前東非海軍面對的海防形勢。”

“多少?你確定不是傳統木製戰艦?而是鐵甲艦!”斐迪南大公立刻就坐不住了,生怕恩斯特忽悠自己。

恩斯特說道:“當然,就是鐵甲艦,不過我要事先說明一下,這批鐵甲艦噸位要選擇在三千噸左右,像五千多噸往上的巨型鐵甲艦,我只打算造兩艘,七千多噸往上的頂尖鐵甲艦的目前不再考慮範圍之內。”

斐迪南聽到恩斯特的答覆後,有些結巴的說道:“好,好,好……”,自己要先冷靜冷靜。

康斯坦丁也有些吃驚,他對自己的兒子忽然感覺有些陌生,這還是往日那個對海軍摳摳搜搜的恩斯特!於是說道:“恩斯特,如果你真打算這麼做,那可不是一筆小花費,光是軍艦的採買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恩斯特示意父親不用擔心:“父親,這次我可真不是畫餅,資金方面我們是充裕的。”

康斯坦丁問道:“伱到底在北美搞了什麼?不會是搶了美國國庫吧!”

恩斯特笑呵呵的說道:“我要是真搶了美國國庫,世界第一海軍的位置我都敢嘗試一下。”

恩斯特話鋒一轉:“而且你們不要想太多,這筆錢是未來七年的海軍經費,也就是七年時間,總計投入兩億多東非萊茵盾,資金有限,所以還要岳父您多發動發動奧地利的關係。”

兩億東非萊茵盾差不多是將近七百萬英鎊,而1870英國皇家海軍一年的經費就達到九百萬英鎊。

平均到七年時間,也就是未來七年內每年東非投入一百萬英鎊左右的經費建設海軍。

但是實際上東非政府每年也要單獨給東非海軍撥款,只是東非政府和日本政府一樣都屬於窮鬼,所以這筆錢不多,但是給東非海軍發發工資,改善伙食還是綽綽有餘的。

已經確定自己不是做夢的斐迪南大公,認真的點點頭道:“這件事就交給我吧!有了這筆錢,我保證給你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出來。”

對於斐迪南大公來說,這真是富裕仗,只要錢到位,東非海軍的經費就立刻達到和奧匈帝國海軍同一級別。

雖然經費上不缺了,但是奧匈帝國海軍同東非海軍相比的優勢在於家底厚實,工業體系完善,人才培養體系完整,經驗豐富。

所以斐迪南大公說道:“有了錢確實可以做不少事,不過現在還有一個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必須要解決,那就是專業培養海軍的教育系統。”

對於這一點恩斯特很是認同,這方面確實是東非最大的短板,所以他向斐迪南大公請教道:“岳父,你不妨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斐迪南大公:“東非王國在這方面完全沒有任何基礎,所以必須從歐洲引入全套的海軍教育系統,建設海軍學校,培養專業的海軍人才,我的想法是在在奔巴島建設全套的海軍教育體系。”

“奔巴島啊!那確實是個不錯的地方。”

“是的,奔巴島可以更好的模擬海軍戰鬥環境,地方也大,補給也方便,同時有現成的軍事基地方便學生實習操作……”

奔巴島讓恩斯特想起了前世日本電影裡的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目前還叫日本海軍兵學校。

話說日本建立海軍學校,其實是比較無奈的事,因爲這個時候日本海軍留學生到處被人拒絕,具體原因不可知,有可能是人種的原因。

不過東非王國就沒有這方面困擾,自從斐迪南大公創建東非海軍以來,每年東非政府都會組織學生到奧地利皇家海軍學校留學。

不說斐迪南大公,就是看在康斯坦丁和恩斯特面子上,其他歐洲國家也會招收東非留學生,至少以前和黑興根親王國關係不錯的國家都是沒有問題的。

不過斐迪南大公還是認爲東非應該有自己的海軍培養體系,這也符合恩斯特的想法,獨立自主麼!

只不過之前恩斯特對海軍並不重視,纔沒有想起來這件事,現在斐迪南大公提起,那就乾脆一併實行。

恩斯特:“可以,具體如何操作,還要多勞煩您了,建設海軍學校的經費由我單獨出資,並不從之前的購艦經費抽取。”

“沒有問題,像教師資源這方面,我想以我的關係,是可以從奧地利挖不少優秀人才過來的。”

恩斯特和斐迪南大公在挖奧地利牆角這件事上達成共識,實際上這對奧地利也是一件好事。

奧地利海軍向來不受重視,雖然之前打贏了意大利,收復了威尼斯地區,但是奧匈帝國海軍的經費卻沒有增加(歷史上這個時期還削減了)。

奧匈帝國海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壓制意大利海軍,現在意大利統一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奧匈帝國在海軍投入上反而更加沒有動力,爲此帝國海軍司令馮·特格特霍夫那是相當發愁。(歷史改變,馮·特格特霍夫並沒有英年早逝。)

這也是奧地利海軍接單“斐迪南大公”號的重要原因,自己沒錢造軍艦,不如給東非造,這樣還能積累經驗,不至於讓奧地利軍艦建造能力流失,同時可以實驗一下新技術,現在因爲沒錢用不上,未來等需要的時候也不至於沒有。

像“斐迪南大公”號這種頂級軍艦,一般情況下,各國是不會輕易出售的,畢竟關係到軍事機密,當然加錢的話另算。

但是賣給東非就完全沒有這個顧慮,首先是兩國關係親密,其次是東非暫時也沒有這種能力,最後就是斐迪南大公再怎麼說也是皇帝陛下的弟弟,還是曾經海軍的老領導。

斐迪南大公:“那說一下最後一件事,關於這所海軍學校,應該起什麼名字?”

恩斯特:“就用你的名字好了,斐迪南海軍學院,畢竟東非海軍是在岳父你的領導下才建立起來。”

恩斯特實話實說,全世界比斐迪南大公適合發展海軍的頂級人才都沒有幾個,斐迪南大公在東非王國海軍再就業確實幫了自己大忙。

沒有斐迪南大公,東非海軍發展絕對舉步維艱,就比如遠東北洋水師,再建立過程中被英國人忽悠走了不少彎路,多花錢還不辦事。

“斐迪南海軍學院!”

聽到恩斯特起的名字,斐迪南大公很明顯是比較高興的,這也算是對自己這些年來成績的認可。

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60章 安排第460章 衝突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417章 炊事車第360章 安排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446章 災情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547章 登陸第483章 新民族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91章 青檸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371章 生意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525章 血清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15章 清倉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64章 肉類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6章 濱海區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696章 油井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章 穿越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5章 到東非去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4章 一日政治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93章 姆特瓦拉第612章 美食節第123章 誘拐第385章 煽動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65章 電燈第103章 “大殺器”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383章 引入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40章 新品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77章 放牧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631章 準備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572章 停火線第98章 遊歷第389章 易手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546章 許可第37章 戰爭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28章 談論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97章 建議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80章 農業第481章 配合演出
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285章 柏林毛瑟兵工廠第360章 安排第460章 衝突第292章 先進的包稅制第638章 利益交換第223章 瑞典之行第697章 石油產業佈局第417章 炊事車第360章 安排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446章 災情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547章 登陸第483章 新民族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191章 青檸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371章 生意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525章 血清第408章 劊子手上線第294章 安達手錶第31章 部落衝突第100章 近海防禦系統第315章 清倉第275章 南部界限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339章 加大投資第61章 桑給巴爾新朝雅政第164章 肉類第273章 雞飛狗跳第44章 新歐陸局勢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625章 第三百一十六德雷達瓦市想法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180章 足球國度第36章 濱海區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696章 油井第756章 紡織業危機第1章 穿越第644章 量身定做第737章 奇葩的印度人第55章 到東非去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85章 馬西米連諾一世眼中的東非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4章 一日政治第733章 四面楚歌第93章 姆特瓦拉第612章 美食節第123章 誘拐第385章 煽動第526章 文明燈塔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65章 電燈第103章 “大殺器”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383章 引入第170章 第一百六十八 購物第140章 新品第358章 戰爭準備第177章 放牧第248章 海因裡希第584章 黑森鐵路設想第631章 準備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654章 軍用車輛研究所第715章 短暫團聚第572章 停火線第98章 遊歷第389章 易手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546章 許可第37章 戰爭第427章 赫爾曼親王號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583章 三六九等第428章 談論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72章 菸草種植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197章 建議第414章 新漢堡港第80章 農業第481章 配合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