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敲骨吸髓

第990章 敲骨吸髓

科威爾一行人雖然在學術水平上得到了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高層的認可,但招聘工作依舊很不順利,時間轉眼來到三天後。

安卡:“科威爾先生,託木斯克雖然只是一座遠東城市,但是毫無疑問,能在託木斯克入學的人毫無疑問都是精英,俄國沒有普及義務教育,而且他們的政府之前還退出了相關政策,幾乎斷絕了下層民衆的上升通道。”

“在我和同僚的交流中,也獲悉了這個情況,沙俄的識字率只有百分之二十,而且其中還存在大量貓膩,就拿俄國的大部分小學教育來說,其中五年制的小學佔比不足百分之五,大多僅爲三年制,教育內容的質量恐怕連我們東非都比不上。”

百分之二十這個數據的水分有多大,不言而喻,依照沙俄的人口,那就是至少兩千多萬人接受過教育,如果真是如此,沙俄也不至於在很多領域被東非超過了。

“沙俄之前有百分之五十的學校沒有自己的教育場所,而是採取租房或者由宗教提供的場合的方式展開教育工作,神學是沙俄學校必不可少的項目,這也擠佔了大量教育資源。”

任何國家,都逃不開宗教問題,在教育領域也是如此,東非自然也是如此,只不過東非的神學教育只有大學才能接觸到,招收的人也不多,還要服從國家安排和接受國家考覈,與當前俄國相比,東非完全就是一個世俗國家。

“而且歐洲部分國土的教育情況拉高了俄國整體受教育水平,也就是說遠東地區在相關數據上更虛。”

科威爾點點頭說道:“我們在來俄國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對於這個結果,我絲毫不感覺意外。”

安卡:“不過也正如我們所想的那樣,俄國在中學和大學教育上,絲毫不比歐洲學校差,就拿託木斯克本地中學和大學來說,能夠入學的基本上是託木斯克或者西伯利亞地區的統治階層或者富人羣體,我們在託木斯克大學只找到了七名應該算普通家庭的學子,其中只有一人是真正農民家庭出生,剩下幾人是家道中落的貴族鄉紳,或者跌落的富裕家庭。”

安卡所說的農民家庭按照蘇聯的標準應該屬於富農,或者自耕農之類的,肯定不是農奴。

一所大學個位數的“下層”受教育人羣,這在東非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東非教育水平因爲經費問題一坨爛泥,但是很多平民階層也有機會進入大學,並且佔據東非大學生數量的多數。

科威爾:“話雖如此,但是不得不承認,隨着農奴制改革後,俄國的教育事業還是有進步的,在上個世紀中葉,沙俄受教育人數恐怕達不到百分之一,即便百分之二十摻雜了不少水分,也比幾十年前要好的多,我們東非也有不少亞歷山大二世時代的移民,基本沒有幾個識字的。”

安卡:“聊勝於無,目前透露想法到東非發展的在校應屆生學生只有三個,水平倒是還行,不過放在東非也不算稀缺人才。”

之前說了,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成立於1896年,而今年剛好是第一批大學生畢業。

“很多俄國大學生根本不愁就業機會,畢竟他們的家庭並不會受到經濟危機的太大沖擊,即便是之前所說七個家庭狀況並不算太好的人,其中四個也不認爲到東非發展對他們更有利,剩下的三人也只是有想法,但並不確定。”安卡有些沮喪的說道。

科威爾無奈道:“這個好理解,如果東非是歐美國家,恐怕他們都已經開始搬行李了,而東非顯然對他們吸引力沒有那麼大,如果不是我們親自到託木斯克來,他們的恐怕連東非都不會考慮。”

“這也就是我們本次工作的意義,爲歐美學生到東非就業牽線搭橋,不要灰心,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這三個人如果有真才實學,我們就可以給他們提供便利,而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只是本地一所大學,悲觀點估計得話,也就意味着我們至少能在當地招到至少五六個人。”

“試想一下,託木斯克只不過是沙俄經濟不算髮達的遠東城市,在沙俄比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有實力的學校並不算少,每所學校我們都能找到幾個,那堆積起來就是至少是幾十個,再加上沙俄工業領域的人才,那就是上百人,這樣一看,這趟行程也算比較務實了。”

科威爾的安慰確實起到了作用,本次託木斯克只是他們的在西伯利亞的第一站而已,而科威爾小組也不過是本次來沙俄招人的一個小分支。

在託木斯克做不出成績,不代表西伯利亞地區,更不代表發達的歐洲地區做不到。

在自我安慰和激勵了一番後,工作小組的成員又開始到託木斯克的其他學校或者工廠挖人。

而正如科威爾所說,整個託木斯克潛力還是不錯的,在1900年結束之前,科威爾小組爲託木斯克共計十三人提供了前往東非的便利,其中包括理工類,醫學類的學生,主要來自託木斯克國立理工大學,西伯利亞國立醫科大學(也在託木斯克)。

除了學生羣體,因爲經濟危機失業的託木斯克技術類人才不算少,也是本次科威爾一行人的主要收穫。

而在託木斯克的工作結束後,科威爾一行人的腳步並沒有停歇,下一站是新西伯利亞,不過相對於當前託木斯克這個西伯利亞的學術中心而言,新西伯利亞市興起沒幾年時間,完全因爲西伯利亞鐵路建設纔開始有所發展。

所以在這裡工作小組停留時間很短,他們接下來的一站,也是俄羅斯重要城市,葉卡捷琳娜堡市。

在1990年結束前,東非政府從俄國烏拉爾山脈以東,總共招攬了不到三十名各個類型的人才,算是暫時榨乾了當地可利用的人才。

這對於本就落後且教育不發達的俄國西伯利亞地區而言,簡直就是雪上加霜,不過即便沒有東非介入,這些人大概率也會在未來離開西伯利亞,到俄國西部的歐洲部分或者其他歐美國家就業,甚至沒有東非干預,這些人中的一些,未來會成爲推翻俄國統治的主要力量之一。

而西伯利亞地區東非就招到了將近三十人,俄國更發達的歐洲部分,成績自然會更好看,僅在1900年,通過東非人才引入計劃,移民東非的俄國人就高達二百二十四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或者因爲失業問題無法維持生活的技術類人才。

而東非對俄國的敲骨吸髓纔剛剛開始,在沙俄經濟危機期間,東非的工作都將繼續,也就是說在未來兩年裡,還將有更多的俄國高素質人才流入東非,俗話說,只要鋤頭揮的好,沒有挖不倒的牆角。

而俄國經濟危機下,東非的人才引入計劃只是開胃小菜,其他歐美國家纔是真正的宴席。

毫無疑問,這些人才都將爲東非一五計劃期間的建設添磚加瓦,爲完善東非的工業體系和其他領域做出相對應的貢獻。

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43章 屯田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45章 孤兒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95章 納塔爾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39章 利薩海戰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318章 朱壩鎮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154章 發“貨”第566章 比較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938章 換血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304章 調停第261章 威脅第451章 人口(續)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704章 底氣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531章 兵城第581章 “火車頭”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904章 卡賓達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081章 消耗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40章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15章 狗咬狗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742章 大捷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774章 搬遷第471章 漏洞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61章 分贓第1015章 市場第137章 補丁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64章第809章 事後請假第511章 輸血第878章 無線電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447章 趣談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564章 貴人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694章 訛詐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86章 兵臨城下斐迪南大公第924章 海洋第865章 高原省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
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593章 巴爾特庫姆造船廠第343章 屯田第87章 西北之亂第984章 一五計劃之鋼鐵產業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45章 孤兒第928章 軍隊讓路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695章 納塔爾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39章 利薩海戰第324章 珠海通商區第318章 朱壩鎮第94章 巴拉圭移民到賬第154章 發“貨”第566章 比較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112章 人口和農業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434章 遙遙領先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938章 換血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875章 海軍售後第304章 調停第261章 威脅第451章 人口(續)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704章 底氣第922章 大開殺戒第531章 兵城第581章 “火車頭”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884章 深入合作第843章 《黑(東),德經濟合作開發協議》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904章 卡賓達第1061章 無畏艦時代第1081章 消耗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40章第873章 農業結構調整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515章 狗咬狗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1032章 世界最大封閉國家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742章 大捷第590章 噓寒問暖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774章 搬遷第471章 漏洞第429章 薄弱基礎第834章 1890年各國鐵路情況第948章 奪取馬尼拉第861章 分贓第1015章 市場第137章 補丁第813章 馬達加斯加島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1088章 紅海航線的戰略意義第964章第809章 事後請假第511章 輸血第878章 無線電第15章 從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第378章 有自己的路第447章 趣談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306章 交接馬約特島第894章 能源格局第564章 貴人第825章 不同抉擇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16章 鯨灣港鐵路第457章 插旗佔地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97章 遠東戰爭結束第181章 武裝使團第988章 彀中計劃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694章 訛詐第954章 恩斯特“上班”路第33章 尋找“光明”第626章 封閉和開放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386章 兵臨城下斐迪南大公第924章 海洋第865章 高原省第532章 圖謀琉球第1056章 以德國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