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

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

這種可能性也僅僅是幾年前,目前日本海軍已經發展起來,至於遠東帝國海軍想再“拿捏”基本上不可能實現。

在整個八十年代,美國,日本,遠東帝國海軍都得到擴展,東非海軍在這方面反而有些落後,不過隨着南非戰爭結束,恩斯特接下來也不打算再把精力放在軍事擴張上。

而且由於一整年的高強度戰爭造成的高昂軍費開支,以及戰爭對東非對外貿易的影響,東非在經濟上的損失極大。

在和英國戰爭結束後,接下來二十年,東非的周邊環境都是安全的,所以接下來的十年東非應該一心一意的發展經濟,尤其是推動產業升級。

……

第一鎮市。

農業部向恩斯特報告着目前東非農業的發展狀況。

農業大臣奧古斯丁說道:“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我國農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僅在八十年代就新開闢了總共六千萬公頃耕地,這是德國總耕地面積的兩到三倍多(此時德國面積比後世大),全國耕地總面積達到了一點二億公頃。”

東非的官員向來喜歡拿德國作爲數據參照,除了東非的國家屬性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東非只對德國最爲了解。

一點四億公頃也就是大約十八億畝土地,當然,東非這種土地規模和美國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美國大約在四十億左右,甚至可能已經超過五十億畝。

因爲這個時代美國還沒有經歷過“黑風暴”的毒打,對環境問題並不重視,加上西部開發運動,美國耕地面積比六十年代擴張了整整一倍,而當時美國耕地就已經超過二十億畝。

東非對土地的開發反而守着力,雖然擴張速度也不慢,但是在八十年代同樣退耕了不少“不適合”農業發展的區域,這些區域一般都是水源等問題爲主。

而東非耕地面積只有美國的一半,人口卻可能並不比美國少,1890年美國人口是六千多萬,東非則至少不下於五千萬,畢竟在十年前東非人口就已經超過三千萬,加上黑人就直接突破五千萬,而今又有莫桑比克和安哥拉加入,東非全部人口(包括黑人)很可能已經接近或者突破六千萬甚至七千萬。

也就是說東非靠着美國一半的耕地面積,養活了差不多的人口。

當然,賬不能這麼算,美國在北美已經混了超過一百多年曆史,加上之前西班牙,法國和英國的殖民歷史更是直接超過數百年(1565年西班牙就在佛羅里達設置了殖民據點)。

其次美國的農業更傾向於商業化,而不是爲了所謂“溫飽”問題,就比如美國大量農產品實際投入了畜牧業的飼料和工業生產原料用途,這方面東非目前肯定達不到美國水準。

當然,東非農業發展也不是爲了解決“溫飽”問題,而是恩斯特首先基於東非國家安全中糧食安全問題出發,然後發力發展經濟作物農業。

東非的大量耕地都用來生產熱帶經濟作物,同美國這個世界農業第一強國錯開競爭發展。

如果單純靠糧食種植業,東非根本在國際農業市場佔不到便宜,不說美國就是英法德奧俄都是農業強國,東非生產再多的糧食也很難擠入這部分市場。

最重要的還是渠道問題,東非歷史短,在傳統農業領域最缺乏的就是渠道,所以集中力量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業是東非能在國際農業市場發揮作用的唯一出路,至於糧食市場只能慢慢開拓。

“但是我國農業整體發展水平依舊處於較低水準,尤其是在機械化,化肥等領域遠遠落後於歐美強國。”

“截止到1889年,我國農業收割機數量總共是七千三百餘臺,而且有五千多臺從奧地利,德國進口,國產僅有不不到兩千,大部分是在八十年代生產完成,而在八十年代初,德國的農業收割機數量可能就超過兩萬餘臺,現在恐怕在七,八萬左右,像美國和英國只會更多。”

德國在八十年代初收割機數量就達到兩萬多臺,而現在都已快到九十年代,所以德國的農業收割機數量恐怕翻了幾倍。

而東非截止到目前爲止,全國農業收割機數量才達到七千多臺,這個差距就太大了,要知道德國的耕地面積可遠遠少於東非,僅有東非的六分之一,但是農業收割機數量卻是東非的十幾倍之多。

所以按照單位面積,東非農業收割機普及率甚至不及德國的七十分之一。

“如今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內燃機拖拉機研發,並且已經生產了總共五十三套內燃機作爲動力的拖拉機,在多個城市進行試點,這是我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重要突破方向。”

農業拖拉機一直是東非的重點發展項目,在此前拖拉機主要以蒸汽動力爲主,在內燃機領域東非則是當之無愧的強國之一。

“當然,遠水解不了近渴,當前政府主要推動的還是大型代力牲畜在農村的推廣,近十年來,我國畜牧業規模翻倍增長,這給農村地區發展以及我國經濟建設提供了條件,在內燃機拖拉機等農具得到普及和推廣的空窗期,畜力在未來二三十年裡恐怕依舊會是我國農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

當然,奧古斯丁應該把黑人也算上,東非能在八十年代將耕地規模幾乎擴充一倍,離不開東非黑人的努力。

尤其是水利工程建設,爲東非開闢大量優質耕地提供了必要條件,東非中部,東部以及索馬里的已開發農業地區水利工程建設已經趨向於完善。

而想在十年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大規模的工程,在這個只能靠人力完成的時代,所付出的代價是難以想象的,水利工程建設甚至成了東非黑人死亡最高的工程,遠遠超過了鐵路建設。

東非鐵路建設雖然不慢,但是鐵路的施工量註定不能和遍地開花的水利工程建設相比,東非很多地方都是從零開始,大量河流沼澤需要處理,同時要開挖數量更多的引水渠,建設大量水庫等等。

而東非境內黑人的苦難還遠遠沒有結束,就比如莫桑比克那種大量適合發展農業的土地,還要等着東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開發建設。

對於農業部的報告,恩斯特是很滿意的,農業是立國之基,東非農業發展已經達到了自己的心理預期,當然,這僅僅是東非農業發展的第一步,且第一步尚未最終完成。

東非還有大量可耕地沒有得到有效利用,而東非的國土資源,恩斯特認爲至少在增加十億畝土地,不說和美國持平,也應該相差不太多,保證世界第三的位置。

目前世界第一是英國,第二是美國,只不過英國有大部分國土是殖民地,如果只比較本土,美國遠超其他國家。

沙俄耕地面積則無法像東非這樣極速擴張,作爲寒帶國家,沙俄可選作物品種少,反而不能像東非這樣全力投入熱帶經濟作物種植業上,而傳統糧食種植業因爲國際糧食價格一直維持在低位,這幾年一直不太賺錢。

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71章 生意第945章 空軍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30章 蓄水池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60章 革新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498章 和談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7章 日常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295章 拒絕第104章 飲食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629章 教育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749章 南下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13章 野望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595章 鼓動第343章 屯田第86章 咖啡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62章 後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949章 戰敗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32章 稻種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878章 無線電第608章 會面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865章 高原省第961章 危與機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06章 後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章 普奧聯動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802章 爭論第258章 夜襲第183章 到達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98章 香蕉園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47章 畜牧業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774章 搬遷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802章 爭論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9章 疾病防控第981章 捷徑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
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69章 黑興根王室領地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0章 新行政區劃(彩蛋章地圖供參考)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1083章 憂心忡忡的英國人第1006章 英日兩國動作第371章 生意第945章 空軍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15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830章 蓄水池第946章 那勒斯日記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160章 革新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498章 和談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97章 日常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252章 戰爭爆發第295章 拒絕第104章 飲食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703章 有軌電車和東非電力發展機遇第629章 教育第588章 哈拉雷市菸草廠第749章 南下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13章 野望第412章 買造結合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595章 鼓動第343章 屯田第86章 咖啡第241章 黑興根入場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334章 三角聯盟(續)第862章 後續第739章 防線失守第1044章 缺大德的東非第205章 別說沒給你機會啊!第939章 馬尼拉防禦體系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949章 戰敗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332章 稻種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878章 無線電第608章 會面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370章 (不用訂閱章)第760章 421師野望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865章 高原省第961章 危與機第881章 經濟作物機械化的可行性第606章 後悔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468章 西南非洲第827章 種植園改農場第8章 普奧聯動第359章 來了就別走了!第802章 爭論第258章 夜襲第183章 到達第863章 三縱三橫第990章 敲骨吸髓第538章 霍亨索倫版“非洲刮分計劃”第298章 香蕉園第60章 向達累斯薩拉港進軍第847章 畜牧業第1034章 汽車之都第748章 第二階段第774章 搬遷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335章 生豬養殖第802章 爭論第440章 太美麗了,維也納!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541章 下次還敢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6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9章 疾病防控第981章 捷徑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