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城市化

第701章 城市化

龍騎兵的組建,還是爲了應對南方可能爆發的戰爭,提高軍隊的機動性,隨時策應步兵部隊。

而之所以選擇在南普魯士省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因爲東非成規模的大型馬匹養殖區域就在北方牧場以及南普魯士省和東方省。

南方的條件是不差的,但是從無到有是一個過程,而東非目前走完這個過程的也只有這個地區,其他地區的畜牧業要麼規模太小,要麼就是剛剛進入起步階段。

……

第一鎮市。

伴隨着備戰工作展開,大批資金投入到軍事層面,而且這次備戰工作佔據了大量的行政,交通,經濟資源。

所以恩斯特在第一鎮市召開了一次經濟會議,商討備戰時期,東非各地地區的發展問題。

“什麼是城市化?城市化也就是城鎮化,人口向城鎮區域彙集,城市化發展必然依託產業聚集,沒有產業的城市化就寸步難行,這個產業在這個階段專指的是工業。”

“所以對於現在的東非而言工業化就是城市化,目前東非產業由政府來推動,各地官員不能畏首畏尾,要在整合區位優勢,合理科學的基礎上對城市進行規劃假設。”

“不能好高騖遠,就比如看到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的發展,就想一口氣吃成胖子,你們要想一想自己所在的城市區位條件是否能達到這兩個城市的重要性麼!”

“就比如新法蘭克福市,它是中央鐵路的樞紐,東非腹地,輻射全國,同時靠近工業原料產地,能夠實現資源的彙集,這是新法蘭克福市發展的基礎條件。”

“而新法蘭克福市的缺點在於,缺乏基礎設施建設,缺乏人口,缺乏產業,工農業基礎薄弱等等,這都需要新法蘭克福市政府逐條來解決,否則就是再給新法蘭克福市三十年時間他也發展不起來。”

“有些省會城市,也不要想着一家獨大,就比如高原省,衆所周知高原省省會是多多馬市,但是經濟第一的城市是姆萬紮,姆萬紮爲什麼能成爲高原省經濟第一的市,原因很多。”

“但是更重要的原因不是姆萬紮的條件有多好,而是多多馬市的短板問題,多多馬市首先在地形上受到的限制就比姆萬紮市大,其次降雨量也比姆萬紮市小,所以在農業基礎上多多馬市比不過姆萬紮市,交通是多多馬的優勢,但是姆萬紮市既有大湖航運,同時也有鐵路交通,發展歷史也不比多多馬市晚。”

“當然,說這話不是限制多多馬市發展,而是多多馬市應該更多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優勢上,就像第一鎮市作爲首都,但是經濟發展不如達累斯薩拉姆市一樣,大家分佈不同,所以沒有什麼可以指摘的,難道你們會因爲第一鎮市經濟不如達累斯薩拉姆市就‘嘲笑’第一鎮市麼?”

“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和特產,因地制宜,科學發展纔是正道,就像玉米這種作物,在熱帶和溫帶非常適合生長,有人硬要把他種在沙俄的寒冷地帶,那註定顆粒無收。”

誰會在寒帶種玉米?這是在會人員的共同想法,不過王儲殿下也通過這種簡單的笑話,讓大家明白了這次會議的核心,那就是發展優勢產業,而且應該因地制宜。 “當然,這幾年財政上的浪費也是一個大問題,不要盲目的照抄城市發展模板,雖然我國以高原地形爲主,但是每個城市都有各自的特點,比如礦藏分佈,農田,牧場,河流佈局,人口居住特點等等,不要一味追求大就是好這個觀點。”

“很多歐洲的小城鎮經濟發展的也不錯,就是結合了自身的特點,典型的就像魯爾區,但是魯爾區的問題也很嚴重,只是當前一味追求經濟利益而被忽視,我不希望我們發展的時候也重蹈這樣的覆轍。”

“兩次技術革命,帶給了人類社會一種人定勝天的感覺,但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並不衝突,沒必要一直較勁,也不是打積極性,而是不要做錯事,重點突出物‘科學’,‘合理’上。”

“因爲軍費開支上漲等原因,中央政府對下級政府的要求自然也要下調,就比如城市化率,按照正常發展,到1890年應該達到百分之三十,我們把這個目標下調到百分之二十八左右。”

“如果按照1880年的人口數據,三千萬國民數據統計,那也是六七十萬人,現在應該更多,可能有百萬人口無法進入城鎮生活。”

“目前東非的城鎮化率應該在百分之二十六左右,如果算上黑人,可能才達到百分之十幾的水平,所以我們的城市化率真實數據很低,目前德國和英國在百分之四十以上,我們和他們的差距十分巨大,當然,憑藉我國的經濟體量,也造就了城市的大發展,尤其是從七十年代開始引入工業之後。”

東非的經濟成就,就像前世南非白人執政時期,黑人的苦勞是置庸無疑的,但是功勞全算在白人頭上,但是一加上黑人,就原形畢露。

當然,兩者還是有本質上區別,東非國民數量並不比黑人少,甚至多出一千多萬,所以現在東非經濟的主要成就,大部分功勞確實是東非國民創造,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

“西部省份,要吸收東部地區的經驗,現在西部的‘土著’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這一點就是你們可以利用的資源,所以在一些低技術含量,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作上,是可以讓黑人來完成的,東部則可以對調糧食等物資,支持西部地區的建設工作。”

通過行政手段,完成資源調度是東非經濟發展的核心手段之一,畢竟現在國際糧食價格處於低位,所以總要找到可以消耗的地方,而且最好是能把這種消耗變成實打實的利益,而不是像資本家一樣把牛奶倒進河流。

現在東非西部的需求還是十分旺盛的,畢竟和東部相比什麼都缺,所以把東部過剩的產能向西部傾斜,就能完成東非西部經濟的一個跳躍。

而且東非每年穩定輸出黑人,又可以保證未來騰出空間,來對移民進行安置工作,這就是一舉多得。

最典型的就是鐵路建設,東非鐵路建設基層主力就是黑人,他們通過血汗建設成的鐵路,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而這些崗位就由東非國民來補充。

鐵路建設中所需的崗位無疑是最多的,但也是工程量最大,也是最危險的,這些危險的重體力勞動交給黑人,東非也不用擔心“補償”,“工傷”,“死亡”等等。

(本章完)

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287章 西逃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38章 換血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30章 多多馬第238章 三把“刀”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261章 威脅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58章 方針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10章 小丑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28章 打探第961章 危與機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87章 太特城第367章 鐵甲艦第822章 卡賓達第168章 餐具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521章 申請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154章 斷案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871章 “萊茵”市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49章 疾病防控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165章 抵押物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98章 貝拉市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045章 教育第182章 抉擇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388章 換師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394章 硬氣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44章 貿易第355章 安卡村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981章 捷徑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53章 新家第55章 到東非去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693章 再次獨立!
第846章 東非牛仔第980章 大西洋經濟區第287章 西逃第270章 忠心愛國的威尼斯商人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38章 換血第126章 邊境巡邏隊第1208章 黑奴的歸途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476章 高等教育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246章 1870年德意志戰爭的第一槍第30章 多多馬第238章 三把“刀”第561章 海軍抵達第261章 威脅第134章 第一階段作戰任務結束第658章 方針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479章 牛馬帝國第210章 小丑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128章 打探第961章 危與機第877章 合作辦學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955章 萊茵宮地鐵站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892章 產業孵化中心第487章 太特城第367章 鐵甲艦第822章 卡賓達第168章 餐具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824章 機械化和開荒第202章 收攏軍權第47章 聯姻事宜第1150章 羅德斯公司第521章 申請第979章 西部機遇第812章 驅趕葡萄牙人第1052章 齊頭並進第1058章 英國關注第1154章 斷案第415章 在的裡雅斯特第871章 “萊茵”市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49章 疾病防控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1002章 人人如龍第407章 軍事改革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1165章 抵押物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489章 戰爭歸戰爭,貿易規貿易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998章 貝拉市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16章 水城威尼斯第1004章 鐵路併網第1045章 教育第182章 抉擇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896章 “草原”大遷徙第975章 外交風雲第639章 不對等交易第262章 英俄態度第388章 換師第716章 突擊檢查第394章 硬氣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96章 西北悲歌第144章 貿易第355章 安卡村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923章 壞事做盡第1213章 三五計劃成績第981章 捷徑第448章 1874年行政區劃第1094章 圈大一點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1125章 打破海軍發展限制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1205章 工業依賴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599章 世界“第一”第173章 1869年農業發展方向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第953章 新家第55章 到東非去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96章 西部人口預期第693章 再次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