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

索馬里兩省的“歐亞果籃計劃”,是東非農業積極接入國際市場的排頭兵,而在1882年,東非工業發展最耀眼的就是內陸三省(馬塔貝萊省,霍亨索倫行省,施瓦本省。)

在1882年,東非整體鋼鐵產量一百二十三萬噸,其中馬塔貝萊省就多達三十多萬噸,接近四十萬噸,迅速追平東部沿海城市,北方工業區,和馬拉維湖工業區。

目前東非全年鋼鐵產量已經接近德國十年前成立時候的水平,不過後面德國國家統一,國內市場整合完畢(比如新增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是重要的鋼鐵產區),鋼鐵產能短時間內迎來爆發式增長,然後在1873年經濟危機後有縮水,但是比前世狀況要好的多,主要原因在於當時東非鐵路建設消化了德意志地區的過剩產能,所以目前德國鋼鐵產量是東非的二倍多。

當前英國的鋼鐵產量則在七百多萬噸,是東非的六倍多,美國則是東非的三倍多,但是東非又是奧匈帝國的兩倍多,比法國低很多,但是差距不大。

這主要還是得益於東非鐵礦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經濟危機時獲得的紅利,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沙俄的鋼鐵產量要遠低於東非,甚至不及奧匈帝國。

要說沙俄缺乏礦產資源那肯定不可能,而沙俄的人口又是東非的接近二倍之多,國土面積亦是如此。

而東非和沙俄之間的區別,可能就在於沙俄工業投資主要依賴於歐美資本,外資所佔比例甚至超過70%。

東非則以黑興根財團爲主的德意志資本爲主,同時東非建設了大批國有企業,這使得東非政府控制了東非大量財富和資源。

對東非的開發和黑興根財團的成長是相輔相成的,沒有黑興根財團支持,東非發展做不到這樣迅速,而沒有東非國力支持,黑興根財團也無法成爲頂級金融力量。

而且東非是移民國家,雖然前期完全依賴農業開發和對殖民地土著財富的掠奪,後期恩斯特已經開始着手部署東非的工業,採礦業和其他產業。

就比如在經濟危機時期,東非大量招募的歐美工人助推了東非城市和工業發展,而同時期的沙皇俄國卻被經濟危機伴生的農業危機所拖累。

利用外資也不是說不能發展,但是沙俄貴族官僚和歐洲資本並不是沙俄自己可控的。

就以沙俄貴族和官僚的德行,和沙俄的辦事效率,還有交通狀況,恩斯特自己也不敢在沙俄大規模投資工業。

反而是採礦業和農業,比較穩定,這也使得沙俄工業實際上附庸於歐洲工業體系,成爲其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地和市場。

當然,這也和沙俄技術薄弱有關,東非同樣面臨這個問題,而爲東非提供技術支持的也就是黑興根財團這個德意志地區的重要專利大戶。

同時東非工業專注於重點產業佈局,尤其是電力,鋼鐵,鐵路這三大產業,像紡織業等輕工業,商業領域,反而發展不如沙俄等國家。

這使得東非政府能集中精力,減少不必要損耗,畢竟貪多嚼不爛,爲了高速發展就必須捨棄一部分東非不擅長的領域。

就比如東非基本上不存在金融業,而商業又只限於沿海地區的幾座城市,紡織業等輕工業很大程度依賴遠東帝國和德意志地區,所以至今爲止除內羅畢市外,東非沒有形成第二個紡織業中心,布拉瓦約市倒是朝着這個方向努力,但是還需要時間。東非當前對經濟帶動最大的還是鐵路產業,鐵路又間接帶動了東非的鋼鐵產業發展,至於電力產業,東非投入很大,但是前期根本收不回成本。

在東非鋼鐵產業中馬拉維湖工業區鋼鐵產能依然保持在首位,鋼鐵產能超過六十萬噸,但是馬拉維湖工業區開發歷史比馬塔貝萊省要早的多。

鋼鐵產能第三的是北方工業帶,以蒙巴薩和內羅畢,鋼鐵產能在十萬噸左右,其中蒙巴薩既屬於屬於北方工業帶,又屬於沿海城市,所以北方工業帶的煤鐵資源除了當地開發的以外,還有一部分來自中東和印度。

最後是達累斯薩拉姆市和新漢堡港市爲主的沿海城市工業,除新漢堡港市煤炭資源豐富外,其他沿海城市很大一部分工業礦產同樣需要進口。

馬塔貝萊省礦產種類豐富,尤其以金礦,金剛石,鐵,煤,鉻,銅等突出,其中省會哈拉雷市和布拉瓦約市,以及圭魯等城鎮都有金礦開採。

作爲中部三省的老大,馬塔貝萊省的銅礦資源同樣相當可觀,前世英國的“羅德西亞”就以銅礦生產而聞名(包括黑興根行省和南薩爾茨堡省),所以在哈拉雷市東非同時佈置了電力產業,而且這裡工業門類齊全,未來五年內將會超越姆貝亞市,成爲東非重工業城市之首。

“1882年馬塔貝萊省內新增城鎮共計十三座,依託中央鐵路兩側分佈,其中圭魯和關達設立爲市,不在鐵路沿線的西北部城鎮盧帕內也在這次升級範圍之內。”

工業容易使得人口聚集,實際上東非很多農業小鎮人口未必比這些工業城鎮少,但是顯然工業城鎮更容易升格。

而這些工業城鎮大多都是依託交通和礦產資源發展而來,這使得目前馬塔貝萊省成爲東非城鎮化最快的區域。

以圭魯,關達爲例,既是中央鐵路沿線城市,同時又是重要的礦產開發區域,而同樣升級爲工業鎮的奎奎,不出意外的話明年也會升級爲市。

奎奎在哈拉雷和布拉瓦約的正中心,同時也是中東鐵路馬塔貝萊段的正中心,但是開發時間晚,所以導致目前級別不如圭魯市。

而不在鐵路沿線的盧帕內,則是考慮其位置在馬塔貝萊省西北地區,當地缺乏城市,加上盧帕內市境內煤礦等資源豐富,所以升級爲市。

“截止今年十月份,馬塔貝萊省內一共有市級行政地區十一座,其中工業城市就達到九座,只有兩座市級地區屬於行政管理規劃,城市人口占比達到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上,位居全國之首,布拉瓦約市潛力巨大,有望在近兩三年內擠入東非城市前十,哈雷拉市則將擠入前五。”

東非對馬塔貝萊省的工業投資遠大於其他地區,這些城市很多規模尚未達到標準,但是根據其潛力,劃分人口和資源,十年內馬塔貝萊省工業數據將會甩開東非其他區域,成爲東非最重要的工業地區。

馬塔貝萊省唯一的缺憾就是缺乏出海口,也就是目前的葡屬莫桑比克殖民地,在馬塔貝萊省的經濟版圖中,莫桑比克的貝拉港未來會修建一條直達哈拉雷的鐵路,推動馬塔貝萊省進一步發展。

第521章 申請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612章 美食節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56章 氣吐血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726章 深入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607章 迂迴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240章 大借款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19章 繳獲第381章 國禮第394章 硬氣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7章 擴大生產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77章 放牧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521章 申請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704章 底氣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615章 交流電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56章 平衡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255章 五五開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758章 331師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48章 訂婚第633章 “故”人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89章 佔領第332章 稻種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629章 教育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53章 送酒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98章 遊歷第577章 收尾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87章 太特城第609章 提升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658章 方針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19章 繳獲第570章 投降!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299章 預判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360章 安排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563章 熱心腸第371章 生意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10章 小丑第698章 魚餌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04章 “流放”?“潤”!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
第521章 申請第580章 達累斯薩拉姆市電纜國營一廠第397章 普魯士在下一盤大棋第612章 美食節第707章 貿易和市場第29章 艱苦行軍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84章 黑人力量第556章 氣吐血第338章 幕後黑手第726章 深入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607章 迂迴第310章 援助非洲第585章 變革時代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221章 先苦一苦尼格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240章 大借款第114章 東非的聖誕節第661章 柏林會議第619章 繳獲第381章 國禮第394章 硬氣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7章 擴大生產第384章 臨危受命第481章 配合演出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77章 放牧第307章 德國誕生第521章 申請第280章 巴加莫約造船廠和文化戰爭第704章 底氣第416章 定位不同第615章 交流電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56章 平衡第373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255章 五五開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758章 331師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48章 訂婚第633章 “故”人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189章 佔領第332章 稻種第319章 總部搬遷第629章 教育第656章 擴產和升級第365章 詐騙式移民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1章 黑興根財團第153章 送酒第169章 費舍爾的工作第530章 朱巴綜合訓練基地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648章 1883年國防軍事變動報告第98章 遊歷第577章 收尾第470章 奧蘭治投英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507章 兩頭通吃第487章 太特城第609章 提升第33章 尋找“光明”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265章 戰前準備第83章 拯救馬西米連諾一世第658章 方針第571章 封鎖宮古海峽第619章 繳獲第570章 投降!第741章 殺戮機器“馬克沁”第299章 預判第702章 東非的“政治資產”第131章 攻克卡揚扎第297章 軍隊換血第461章 弗里德里希第360章 安排第436章 惡意競爭第253章 維森堡戰役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478章 馬普托的情報第622章 索馬里漁業前景第563章 熱心腸第371章 生意第675章 水鐵聯運第465章 準同盟關係第210章 小丑第698章 魚餌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649章 新法蘭克福市第25章 軍事工業初級門票第204章 “流放”?“潤”!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