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訛詐

第694章 訛詐

布隆方丹。

“什麼?讓奧蘭治自由邦重新獨立!”小比勒陀利烏斯聽到開普敦的要求後有些驚訝,不過心中更多的是擔憂。

如果放在平時,那作爲布爾人肯定是非常願意獨立自主,因爲德蘭士瓦人的最終目的就是重建布爾人共和國。

但是眼下情況特殊,德蘭士瓦人必須依靠英國人存在,而開普敦殖民地讓“奧蘭治自由邦”重新獨立,可不是什麼好事。

“英國人是擔心被拖下水麼?當初奧蘭治自由邦可是開普敦主動併入的,我們這些年,對境內的英國人可以說是相當優待,結果他們現在因爲東非人的威脅想把我們一腳踢開?”

不怪乎小比勒陀利烏斯這麼想,現在英國殖民地身份,可是奧蘭治自由邦的保護傘。

如果發生戰爭,那英國人肯定不能放任自己的殖民地被入侵或者被別人欺負,作爲殖民帝國,英國人那麼多殖民地,所以必須維護自己“主人”的形象,就是打狗也要先過“狗”主人這一關。

“總統閣下,恐怕你想的不無道理,英國雖然是世界霸主,但是這個世界霸主的權威來自於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殖民地,但是這也註定了英國力量比較分散,我們奧蘭治自由邦對於英國來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存在,但卻是一個十足的大麻煩。”

小比勒陀利烏斯面色很難看,雖然下屬說的是實話,但是依然很刺耳。

他反駁道:“難道我們這個和東非對峙的最前線一點價值也沒有麼?如果他們這麼傲慢,那未來整片非洲大陸恐怕就都是東非人的天下了!

所以英國人不能放任我們這顆棋子,他們本身在非洲大陸上的實力比東非未必強到哪去!而想壓制東非,只能團結更多的盟友,我們奧蘭治自由邦雖然確實不值一提,但是位置和軍事實力在非洲應該也是能排進前十的存在。”

“那你說英國人這個時候讓我們擺脫他們,曾經多年謀劃纔到手的殖民地,這種犧牲的最終目的究竟是什麼?”小比勒陀利烏斯說道。

所以他們肯定是從財政問題上思考過這個問題,畢竟幫着我們養一支軍隊並不是很容易的事。”

英國人這個時候不會敲打德蘭士瓦人,畢竟奧蘭治自由邦位置特殊,如果搞得天路人怨把這個盟友推到東非那邊就得不償失了,雖然德蘭士瓦人這個“小弟”內心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同東非的直接威脅相比,不值一提,德蘭士瓦人的體量連威脅都算不上。

“總統閣下但也不至於此,我想英國人他們應該也有自己的目的,畢竟這些年奧蘭治自由邦境內的英軍數量是提升的,而且開普敦明顯也有大動作,所以他們肯定也慎重對待東非的威脅,這就是我們雙方合作的基礎。”

“總統閣下,這可能事關到一個主動權的問題,首先,這次英國人突然提出這個要求,是在我們先提出增加軍事援助之後,這很可能意味着英國人無法滿足我們這個訴求。

小比勒陀利烏斯肯定道:“這個思路倒是很新奇,不過這一點也有道理。”

如果是小比勒陀利烏斯自己的話,肯定也做不到像英國人這樣大方,這固然有英國實力雄厚的原因,但是幫助其他國家訓練一支軍隊本身就吃力不討好,何況是花己方“納稅人”的錢,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在印度拉些炮灰組織起來,至少在英國人看來印度人是“可靠”的。

“是的總統閣下,畢竟英國人是在我們提出這個要求以後這麼答覆的,所以可以確定他們的財政也比較緊張。”在奧蘭治自由邦內戰時期,英國人可以說憑藉一己之力供應德蘭士瓦人和有東非人支持的奧蘭治人作戰。

而最後的收穫就是花費了大量金錢和時間打了一場沒有什麼價值的戰爭,收穫還不如沒有浪費多少力氣就拿下的緬甸王國,這種對比之下,英國人肯定是感覺虧大了。

而作爲奧蘭治人幕後金主的東非自然也是賠本的,但是對東非而言,能提前消耗布爾人內部力量那就是賺到了,雖然因爲英國人的支持,德蘭士瓦人武裝也成長起來,但是把英國的精力耗費在奧蘭治自由邦,那就符合東非的利益。

“其次,英國人的想法,肯定是避免局勢超出控制,我猜現在英國肯定沒有做好和東非撕破臉的的準備,畢竟英國這些年對東非的制裁,就和當初對美國的制裁一樣,沒有取得什麼成果,而且東非和美國一樣,反而在制裁後,獲得了不錯的發展,這就讓英國人認識到,東非和一般的殖民地或者亞非拉國家是不一樣的。”

“這和我們有什麼關係?”有人問道。

小比勒陀利烏斯回答了這個問題:“英國人沒有做好準備,但是我們德蘭士瓦卻想盡快發動戰爭,因爲我們的財政是一個大問題,戰爭越早發動對我們越有利,這就和英國的大戰略發生了衝突,所以爲了避免局勢失控,英國人想和我們做切割,避免被拖累。”

“總統閣下,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現在只能接受英國人的建議,不過我們也不能就這樣便宜了英國人,畢竟當初他們吞併奧蘭治自由邦的時候可沒有想到這一點,這個聯盟不是想把我們踢出去就不付代價的。”

德蘭士瓦人政府的一衆高層還是不得不接受英國人的提議,畢竟他們對英國的依賴遠大於英國對他們的依賴,所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當然,這也進一步使得小比勒陀利烏斯等人在未來脫離英國人控制的想法,等解決掉東非這個心腹大患後,絕對不能和英國這個隨時拋棄隊友的“陰險”國家共事,不然哪一天被人賣了都幫着英國人數錢。

“首先,英國人必須解決援助問題,我們至少要先把軍隊維持下去,所以脫離英國獨立的前提就是英國人繼續把軍費給我們,先定一個小目標,就先五年的量好了。”

這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英國人肯定不可能答應,但是結合破窗效應,英國人應該也會更容易接受接下來奧蘭治自由邦的要價。

“其次,我們少了財源,我們只能對奧蘭治自由邦內的那些英國商人,礦場主要錢了,這一點我相信開普敦也會默許的。”

英國人控制了奧蘭治自由邦的經濟,所以現在德蘭士瓦人把主意打到這些英國商人,礦場主身上也合情合理。

“如果開普敦不接受,那我們就趁着現在還沒有脫離英國,對東非宣戰,我想這不是英國人想看到的。”小比勒陀利烏斯陰險的笑道。

 

第57章 探險隊第50章 教育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797章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47章 畜牧業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953章 新家第852章 夏威夷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46章 許可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182章 中間商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74章 “整肅”運動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45章 教育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7章 探險隊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676章 摩托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17章 過剩第803章 威脅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903章 萊茵宮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207章 換牌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290章 長絨棉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942章 宣戰第878章 無線電第140章 新品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265章 新世界第395章 耍無賴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904章 卡賓達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600章 嘗試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772章 心態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740章 古戰法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063章 推力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44章 貿易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591章 歸途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852章 夏威夷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14章 他鄉故知
第57章 探險隊第50章 教育第193章 夫妻交談第797章第1268章 人口分佈第847章 畜牧業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947章 全洲黑人人口第974章 方隊組成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953章 新家第852章 夏威夷第983章 試點地區第893章 天然氣產業起步第1181章 產業衝擊第823章 西海岸開發第546章 許可第208章 選擇困難症第1182章 中間商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74章 “整肅”運動第888章 萊茵市選址第42章 移民熱潮第962章 提爾皮茨第372章 再臨非洲第1045章 教育第419章 危機爆發第728章 索馬里海戰第934章 兩步溝通第1198章 遠東人員第217章 恩斯特的小算盤第1019章 選擇路線第887章 北方八市第57章 探險隊第264章 威尼斯大逃亡第1055章 東非向北第676章 摩托第1383章 局勢糜爛第212章 蘇伊士運河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517章 過剩第803章 威脅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1101章 東非對波斯尼亞的滲透第1160章 凱波爾首相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903章 萊茵宮第1375章 《東波友好互助條約》第207章 換牌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六 那基瓦力湖戰役第1031章 軍火貿易第290章 長絨棉第18章 遠洋貿易第891章 “米”字形鐵路第1277章 霍爾木茲海峽第942章 宣戰第878章 無線電第140章 新品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1265章 新世界第395章 耍無賴第876章 白麪閻羅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57章 潰不成軍第111章 第一百一十像 文明論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158章 歷史淵源第904章 卡賓達第1048章 以“歐美”爲鏡第1167章 工程奇蹟第1069章 德國討論第1106章 開放市場第600章 嘗試第790章 王旗跌落第503章 多管閒事第666章 卡爾彼得斯第772章 心態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740章 古戰法第679章 比屬剛果第1153章 雷霆手段第1072章 七大城市羣第1063章 推力第1131章 刺殺失敗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1093章 英國的誠意迪拜第144章 貿易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591章 歸途第1082章 工業軸心第852章 夏威夷第854章 美國人密謀第963章 合作想法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1180章 東華商業聯盟第914章 他鄉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