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飛機史話

羅森海姆以西五公里處是德國空軍風洞研究室,掩蓋在這個無惡意而難懂的名稱之下的是第三帝國的最高機密。

“蟬噪林愈靜,鳥鳴林更幽”。大轎車穿行在蜿蜒的林間公路上,不時有空軍的大型工程車從對面經過。道路只容兩輛車經過,每當這時,大轎車只得給那些牛逼哄哄的專用車讓路。

有一輛拖掛車上拉着滿滿的電線杆子,有意把大轎車逼進路邊的水溝裡,製造這場惡作劇的士兵們哈哈大笑着揚長而去。

大轎車七拐八轉,經過好幾處檢查哨,最終在一排灰色二層小樓前面停下來。值班軍官向裡面打了個手勢,十幾個軍官和科學家一窩蜂從樓裡涌出來,在樓前站成一排。

空軍司令米爾契走到轎車前,車門開了,貝洛跳下車站立在車門旁邊,元首矜持地跳下車,環視四周,一個指頭一個指頭上脫下手套,扔給後面的冉妮亞。

冉妮亞正好遇到一個熟人,驚喜地與她打招呼,一隻手套打在她的臉上,另一隻越過肩膀,恰好飛進咧嘴大笑的施佩爾嘴裡。

戈林從樓裡走出來,他比元首僅僅早到了半個小時。戈林走向元首,向緊跟在元首後面的約德爾瞅了一眼。後者知趣地後退一步,腳後跟踩到施佩爾的腳尖上。施佩爾本能地後退一大步,正在環顧左右的鮑曼一頭撞到施佩爾的大腦袋上。

元首與米爾契熱烈握手。米爾契引領元首到列隊歡迎的隊伍前面,一個金髮碧眼的中年人樂呵呵地走出隊列。元首向他伸出手,對方卻與元首擁抱:“您好,我的元首。我日夜盼望您的到來。”

“您好,梅塞施米特先生。見到你非常高興。”兩人嘴和手都互吹互拍着。

梅塞施米特是赫赫有名的德國戰鬥機開發和生產商。梅塞施密特的前身爲巴伐利亞飛機制造廠。1927年,威利?梅塞施密特以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的身分加入了公司,改名爲梅塞施密特公司。

梅塞施密特公司成爲德國空軍最主要的飛機供應商,提供的飛機包括著名的Bf 109戰鬥機和Bf 110戰鬥機,這些飛機都成爲了德國空中力量的主力軍。

梅塞施密特精力充沛,敢作敢爲,思想超前,這造成兩個極端:一方面,他成功研發了德國主力戰鬥機,同時也有幾個較爲失敗的作品,比如Me 210重型戰鬥機。這架本來要取代Bf 110戰鬥機的飛機,卻因爲本身的缺陷差點導致公司解散。

梅塞施密特轉而研發噴射發動機爲動力的飛行器,在亨克爾主導下研發用火箭驅動的飛機-Me 163戰鬥機和史上第一架噴氣式戰鬥機-Me 262。進入1942年,隨着美國越來越露骨地支持德國的敵人,他雄心勃勃地着手研發名爲“轟炸美利堅”的Me 264轟炸機。

接下來的一位讓李德心情沉重。德國發動閃電戰的法寶是坦克和斯圖卡轟炸機。斯圖卡伴隨着尖利刺耳的警報聲的黑色身影,給西班牙、波蘭、法國、比利時、荷蘭、北歐、巴爾幹和蘇聯地面上成羣結隊後撤的軍隊和難民帶來了數不盡的恐懼。

眼前站着的就是容克斯公司設計師赫爾曼?鮑曼。德國發展俯衝轟炸機,離不開容克斯和烏爾德,前者在1935年去世,後者在去年自殺,但他們給德國留下了寶貴的財富:容克俯衝轟炸機和運輸機。

相對於傳統的大型“水平轟炸機”而言,小型的“俯衝轟炸機”的攻擊精度和成本有明顯的優勢。俯衝轟炸方式能夠利用俯衝減小或消除投擲的炸彈向前的慣性,從而有效提高炸彈命中率。當然,這要求飛行員技術精湛。

爲了調節氣氛,李德指着戈林和鮑曼拍着赫爾曼?鮑曼的肩膀打趣道:“你的父母真會給你取名字,帝國的兩位政治局委員的姓名你各佔了一個。”

在一陣輕笑中,赫爾曼?鮑曼臉紅得像煮熟了的蝦米。這個最有才華的設計師顯然不善於人際關係,對這麼個淺顯的玩笑竟然找不到應對的話。

接下來是留着斯大林式大鬍子的道爾尼,德國著名飛機設計師和航空工業企業家。道爾尼爲德國納粹研製水上飛機和轟炸機。道尼爾公司研製出Do-17型輕型轟炸機,它呈上單翼結構,機身細長,因此被稱爲“飛行鉛筆”。

李德關切地問道:“你研製的Do-335“箭”式快速戰鬥機進展如何?”

道爾尼的禿頭上滲出了細小的汗珠,喃喃道:“我沒有完成元首交給我的任務。我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問題。每次加速時,飛機抖動得非常厲害,發出爆裂聲,快要散架了。”

李德輕聲告訴他:“那是音障。”說完走向研製德國He111中型轟炸機的古爾特兄弟。

元首簡短的一句話,彷彿平靜的湖水裡投進了一顆石頭,所有人都震驚了,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元首竟然知道這個超前而深奧的專業術語,對元首由於非常敬佩而愕然,像一尊尊石雕一般。

李德也在發愣,不知道怎麼從腦海深處蹦出來這個高深答案,好似有神啓一般。

道爾尼的臉上的五官扭曲成一團,最先反應過來:“什麼是音障。”

李德手準備伸向瓦爾特?古爾特,這時扭頭回答:“音障是指飛行器速度接近音速時,會追上自己發出的聲波造成震波,進而對加速產生障礙的現象。進入超音速後,航空器前端起會產生一股圓錐形的音錐,在旁觀者聽來有如爆炸一般,稱爲音爆或聲爆。”

李德與齊格弗裡德?古爾特握手,戈林輕聲提醒他忘記了瓦爾特?古爾特,李德醒悟過來,一手抓着一個,反正是弟兄倆。古爾特兄弟倆都向他伸出雙手,欽佩之情溢於言表。

李德與亨克爾熱烈擁抱。德國111中型轟炸機就出自他的手。除此之外他從1935年起與火箭專家布勞恩合作研製火箭飛機,1937年研製成的He-112火箭飛機 ,單獨使用火箭發動 機試飛成功 。1939年研製的He-176,飛行時速達880千米。

後來亨克爾又與奧海因合作研製成世界上第一架渦輪噴氣發動機,於1939年8月27日成功試飛。飛出了500米的距離。元首對他、也面向飛機廠和空軍高級軍官許以如下期許:

“德國的城市每天都在遭到轟炸,你們的親人在遭受煎熬,我們需要新式飛機,噴氣式戰鬥機。你們要通力配合,在三個月內研製成功。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參差不齊的聲音。“大聲點!”“有——”不僅航空企業家們,連對飛機制造一竅不通的軍官們都高聲回答。

李德期待的目光掃視過他們,淳淳教導:“戰爭的勝利,德意志民族的前途與命運,都在你們的肩膀。你們要向更高的水平邁進,就得必須研究和突破音障。如果有誰能解開這個禁區,他就在航空史上建立了一座豐碑,將會永遠載入史冊。像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一樣。”

戈林盯着他們威脅道:“我們已經將海軍和陸軍科研機構納入戰時體制,這也適用於空軍。成績卓著的重獎勵,成績平平將受到懲罰。如果有人出工不出力,海軍的那個博士就是下場。”

元首一行進入大樓,一樓左手大廳是航空博物館,李德謝絕了大家的陪同,只領着鮑曼、副官、冉妮亞與麗達參觀。

自古以來人類就懷有像鳥兒一樣自由飛翔的願望,但是由於科技水平低下,人們也只能將對於飛行的嚮往寄託於夢想和神話之中。嫦娥奔月、牛郎織女、坐飛毯遨遊天空無不體現着人們對飛行的憧憬。

爲了像鳥兒一樣翱翔天空,無數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巴黎埃菲爾鐵塔修出來後,又成了無數高空探險者者的樂園。最著名的是一個裁縫製造了一對大翅膀,站在二層平臺上振臂一呼後跳入藍天,在空中打了個轉後徑直衝向地面,在地上砸出一個深坑。

蒸氣機的內燃機發動成功後,人們對飛行的設想和探索日益高漲,每過一天,報紙就會登出犧牲者的姓名。

1896年,美國的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

萊特兄弟開着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幹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後,他們掌握了大量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製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後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後才着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終於製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並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這裡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這裡風力很大,非常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繫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後由威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製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進,又製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達到180米之高。

弟兄倆非常高興,但並不滿足。他們想能否製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覆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覆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麼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後,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能力是90公斤,於是,他們向工廠訂製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麼輕的發動機。

後來,一名製造發動機的工程師知道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助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馬力、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

弟兄倆非常高興,很快便着手研究怎樣利用發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終於把發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不過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

在當時大多數人認爲飛機依靠自身動力的飛行完全不可能,而萊特兄弟確不相信這種結論,從1900年至1902年他們兄弟進行1000多次滑翔試飛, 經過無數次失敗,兄弟倆偏不信邪,越挫越勇。

“咬住青山不鬆口,立根原在破巖處。千磨萬擊不鬆口,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的詩是這們的寫照。

這天下午,兄弟倆先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在木頭上的鐵軌,並有一定的斜度,好讓飛機方便地滑行。接着,就把他們製造的飛機,放在鐵軌上面。

最後是由誰先飛的問題,兄弟倆爭執不下,只好用拋硬幣的方法,由威爾伯先飛。

威爾伯上機後,伏臥在飛機正中,一會兒便發動飛機,發動機傳出轟鳴的聲音,螺旋槳也慢慢地轉了起來。

飛機在斜坡上剛滑行3米,就掙脫了結在後面的鐵絲,呼嘯着升到空中。

“飛起來啦!”奧維爾興奮地叫道。

話音未落,飛機突然減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分鐘。

奧維爾趕忙跑上前去。威伯爾已從墮落的飛機裡跳了出來,兄弟倆趕緊觀察飛機,飛機也未受損。

“是什麼問題呢?”兄弟倆左思右想,逐一檢查。發動機沒毛病,螺旋槳轉動很好,技術操作也完全正確。

“哥哥,我知道原因了!”奧維爾滿面笑容地說道:“咱們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離只有3米飛機就起飛了。而這時螺旋槳的轉動還沒有達到高速,所以一會兒就栽了下來。”

“對呀!”威爾伯點頭稱是,接着說道:“咱們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飛,而要靠螺旋槳的力量飛上去。這樣吧,把鐵軌裝在平整的地方再試驗一下,距離再遠一點。”

他們連續工作了三天三夜,把鐵軌又重新安置在一片平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鐘,這裡世界航空史上永遠不能忘記的日子。天空低雲密佈,寒風刺骨。被兄弟倆邀來觀看飛行的農民凍得直打寒顫,一再催促兄弟倆快點飛行。連他們的叔叔也喊叫:“到底飛不飛呀,我都快凍成冰棍了。”

奧維爾爬上飛機,伏臥在駕駛位上。一會兒,發動機開始轟鳴,螺旋槳也開始轉動。

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隨即水平地向前飛去。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幾個農民高興地呼喚起來,並且隨着威爾伯,在飛機後面追趕着。他們的叔叔跑向另一個方向,他要把這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告訴兩人的親友。

飛機飛行了30米後,穩穩地着陸了。威爾伯衝上前去,

激動地撲到剛從飛機裡爬出來的弟弟身上,熱淚盈眶地高喊:

“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45分鐘後,威爾伯又飛了一次,飛行距離達到52米,又過了一段時間,奧維爾又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了59秒,距離達到255米。

消息傳開後,人們奔走相告,美國政府非常重視,決定讓萊特做一次試飛表演。

1903年12月17日,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時刻來到了。美國的萊特兄弟利用修理自行車的技術,並在對以往的滑翔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進的基礎上,製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飛機----";飛行者";1號。該機機長6.43米,重340千克,機上安有一臺12馬力的柴油發動機。10時35分,弟弟奧威爾?萊特勇敢地登上了飛機,成爲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駕機飛上天空的人。

這是二十世紀最重大的發明之一,飛機的誕生,讓人類自古以來能像鳥一樣在太空中飛翔的夢想成爲現實。美國萊特兄弟功不可沒。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引子第10節 一切權利歸人民第1節 我們的隆美爾第21節 魚子醬大餐第3節 士兵們的洗澡問題第3節 招兵買馬第15節 空中戰場掃帚第21節 美軍攻擊落水者第21節 安置戰俘第28節 道埃赫郎木特第3節 吵吵嚷嚷的最高層會議第11節 第三帝國火箭之父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8節 天壤之別的替罪羊第6節 大戰前夕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5節 元首視察國防軍陣地第17節 從沙漠到西西里第13節 視察法國軍工廠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11節 陸軍參謀長攪局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5節 拉脫維亞建國第4節 一定有梅毒第3節 炸燬蘇軍秘密油庫第4節 啤酒館第4節 與人渣突擊隊在一起第13節 卡爾梅克人受審第17節 卡廷悲歌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13節 將帥爭執第23節 凋謝的櫻花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4節 與人渣突擊隊在一起第2節 小雞師師長第14節 形同骷髏的德軍戰俘第8節 德軍反攻開始了第23節 我給你也搓搓吧第21節 在北極的成敗(上)第19節 從抓鉤到噴氣機第11節 偏師出擊第3節 士兵們的洗澡問題第11節 誤入化學武器基地第24節 戰鬥還在繼續第3節 熱臉貼冷屁股第5節 互不相讓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1節 拆除多拉超級大炮第16節 金字塔,尼羅河,埃及。第29節 華盛頓第5節 搶班奪權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8節 天文學家被嚇死了第18節 元首視察馬爾他第2節 希特勒對華恩仇錄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6節 11月7日第9節 與親戚們在一起第17節 山本五十六歡迎德軍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6節 家庭風波第8節 杯子,我的杯具。第17節 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第7節 看魂魄激盪第18節 奔向雅典娜第20節 希特勒吃醋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16節 列寧格勒方面軍的毀滅第2節 小雞師師長第1節 視察戰俘營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19節 給鮑曼鬧新房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17節 元首的心病第22節 霍爾姆解圍第10節 德艦穿越英吉利海峽第13節 曼施坦因重拳出擊第3節 希特勒的拉鍊第13節 將帥爭執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13節 蛇蠍心腸的美女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9節 青色的頭巾第18節 踏上征程第25節 元首代理軍長第7節 姑娘是鮑曼女兒?第17節 等打完這一仗再回柏林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23節 摧毀遊擊共和國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15節 麗達還活着第5節 互不相讓第24節 蘇軍出其不意的反攻第13節 亦喜亦憂的隆美爾第19節 東西方軍人觀念的差異第8節 德軍裡的蒙古人第3節 狼 穴
引子第10節 一切權利歸人民第1節 我們的隆美爾第21節 魚子醬大餐第3節 士兵們的洗澡問題第3節 招兵買馬第15節 空中戰場掃帚第21節 美軍攻擊落水者第21節 安置戰俘第28節 道埃赫郎木特第3節 吵吵嚷嚷的最高層會議第11節 第三帝國火箭之父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8節 天壤之別的替罪羊第6節 大戰前夕第15節 里希特霍芬第15節 元首視察國防軍陣地第17節 從沙漠到西西里第13節 視察法國軍工廠第19節 元首戰鬥在第一線第3節 小三的部隊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28節 倆口子睡覺幾條腿?第11節 陸軍參謀長攪局第12節 在埃菲爾鐵塔高瞻遠矚第5節 拉脫維亞建國第4節 一定有梅毒第3節 炸燬蘇軍秘密油庫第4節 啤酒館第4節 與人渣突擊隊在一起第13節 卡爾梅克人受審第17節 卡廷悲歌第13節 針對元首的暗殺行動第13節 將帥爭執第23節 凋謝的櫻花第18節 殲滅縱火犯第4節 與人渣突擊隊在一起第2節 小雞師師長第14節 形同骷髏的德軍戰俘第8節 德軍反攻開始了第23節 我給你也搓搓吧第21節 在北極的成敗(上)第19節 從抓鉤到噴氣機第11節 偏師出擊第3節 士兵們的洗澡問題第11節 誤入化學武器基地第24節 戰鬥還在繼續第3節 熱臉貼冷屁股第5節 互不相讓第16節 生命與貞操第1節 拆除多拉超級大炮第16節 金字塔,尼羅河,埃及。第29節 華盛頓第5節 搶班奪權第6節 冉妮亞遭難第8節 天文學家被嚇死了第18節 元首視察馬爾他第2節 希特勒對華恩仇錄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6節 11月7日第9節 與親戚們在一起第17節 山本五十六歡迎德軍第14節 救援官二代哈羅德第16節 家庭風波第8節 杯子,我的杯具。第17節 西路軍兵敗河西走廊第7節 看魂魄激盪第18節 奔向雅典娜第20節 希特勒吃醋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16節 列寧格勒方面軍的毀滅第2節 小雞師師長第1節 視察戰俘營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19節 給鮑曼鬧新房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17節 元首的心病第22節 霍爾姆解圍第10節 德艦穿越英吉利海峽第13節 曼施坦因重拳出擊第3節 希特勒的拉鍊第13節 將帥爭執第17節 空投物資是乒乓球第13節 蛇蠍心腸的美女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9節 青色的頭巾第18節 踏上征程第25節 元首代理軍長第7節 姑娘是鮑曼女兒?第17節 等打完這一仗再回柏林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23節 摧毀遊擊共和國第15節 吃人的鼴鼠第15節 麗達還活着第5節 互不相讓第24節 蘇軍出其不意的反攻第13節 亦喜亦憂的隆美爾第19節 東西方軍人觀念的差異第8節 德軍裡的蒙古人第3節 狼 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