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伊朗搭錯車

一位女記者站起來說:“我是華盛頓郵報記者。德國元首先生,你不止一次地說要與美國改善關係。我這裡有份東西,似乎與你說的不相符合。”說完她拿出了一張紙。

伊拉克警衛把紙送到元首的桌子上,前排記者們引頸前望,只恨爹孃沒能生出長頸鹿般的脖子來。

李德接過紙看了一眼,上面寫的是“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打敗英帝國主義及其美國幫兇!”

美國記者說:“這是從我個人的房間裡蒐集到的,我們希望這是被錯誤地放到了房間裡。”很顯然,她誤以爲這是德國人或伊拉克人故意這樣做的。李德哈哈一笑說:“這是放空炮。你們不是也整天喊要消滅納粹主義嗎?這就算是空對空吧。”

女記者瞅了眼元首,半是玩笑半認真地說道:“從來沒有那隻耳朵能被嘴巴說服。我能問你個敏感問題嗎?如果你回答了我所提的問題,我就承認已經被你說服。”

李德大度地向她攤手:“請便。”

女記者欲擒故縱:“我說了以後你不要怪罪嘍?”

“說吧,沒事。”話雖然這麼說,心裡嘀咕道:這小妞真他媽羅嗦。

女記者狡黠地望了他一眼,邊說邊斜睨着他:“請你告訴我,德國軍隊下一步的前進方向。”

衆多記者全都傻眼了。如此直白地提出國家機密問題,他們的記者生涯裡是大姑娘坐轎----頭一遇。更讓他們吃驚的是德國元首並沒有以“無可奉告”搪塞,而是像拉家長一般暴露了下一步的軍事目標:

“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在我們的北面是伊朗。伊朗與德國同屬雅利安民族。在1941年,這個國家被蘇聯和英國這兩個強盜瓜分。我下一步的計劃當然是向伊朗進軍,爲我的近親報仇。爲了這個行動,我已經等得夠久的了。”

美國女記者馬上提醒他,前不久美國羅斯福總統發出嚴正聲明,德國軍隊一旦越過伊朗邊境,美國政府就要對德採取最嚴厲的行動,包括軍事行動。

她閃着狡詐的眼光對李德說,是不是因爲美國總統的這個聲明,使德國在進入伊拉克後停滯不前。

提到這個聲明,李德氣打不從一邊來。就是這個美國,一貫玩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把戲,明曰中立,實則處處與德意志帝國爲敵,成爲盟軍的老大。

實際上,就因爲這個聲明,讓德國遲遲不敢越過兩伊邊界,讓德國的潛艇戰畏首畏尾,讓他在佔領斯大林格勒後一個月還不敢宣佈,生怕刺激那個小兒麻痹症患者犯病----撕破最後的遮羞布向德國宣戰。

想到這裡,李德氣得渾身發抖,再也無法自持了,站起來揮舞着拳頭咆哮如雷:“羅斯福!請你轉告羅斯福,我不怕他。天地良心,我對他忍得夠長的了。如果他需要宣戰,就讓他來吧。他不是在世界各地到處放火、與德國爲敵吧?我要越過兩伊邊境,明天,不,後天。讓他等着吧。”

李德大汗淋漓地坐了下來,頭上的一縷頭髮耷拉在眼睛上。他喃喃地訴說着他內心的苦悶。就在記者們以爲他傷心過度氣暈了時,他又突然站起來盡全力喊叫,把所有的人都嚇了一跳:“我要爲伊朗報仇雪恨,我下命令給天下無敵的德國軍隊,把英國佬和俄國人一腳踢出伊朗,然後我要向外高加索進攻,向哈薩克斯坦進攻,向印度進攻。我的印度軍團正摩拳擦掌呢。”

大家瞠目結舌。他在心急之下,把帝國的軍事行動和盤托出。元首之所以對越過兩伊邊境氣得急火攻心,是因爲一年前英國和蘇聯聯手,推翻了親德的政府,把伊朗變成了蘇聯的軍火庫……

伊朗的面積超過法國、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和盧森堡國土面積的總和。幾千年來,她一直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樞紐,是古絲綢之路的要道。到伊朗去的人,都品嚐過它香甜多汁的水果----蘋果、桃、杏、李子、葡萄、甜櫻桃和石榴,以及檸檬、柑橘、棗和橄欖。

在伊朗的地下,埋藏着另一種“黑色黃金”----石油。這個國家蘊藏着近200億噸的石油,宛如一艘漂在油海上的大船,道理讓這個國家的身價百倍。

因伊朗是亞洲的雅利安人國家,兩次世界大戰中,它都與德國站在一起。但兩次都因站錯隊而遭不幸:第一次大戰後,卡扎爾王朝被英國給廢了;第二次大戰初,伊朗又因爲支持德國,遭到英國和蘇聯的聯合入侵,付出慘重代價。

在伊朗近代史上,伊朗屢遭英俄侵略,只有德國一直在幫伊朗。被英國扶上臺的禮薩汗未吸取親德教訓,再次與德國熱乎起來。

一個人搭錯了車,不算多大的事,下得車來,說聲拜拜,重新找一輛就是了。趕巧的,說不定不下車了,就此展開了一趟新的旅程,乃至新的人生。可是,一旦一個國家搭錯了車,就要遭到國破家亡的下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伊朗宣佈嚴守中立,而英俄兩國和奧斯曼帝國很快便在伊朗土地上大打出手。看着在本國領土上肆虐着的仇敵,伊朗人民怒火中燒。1915年3月,經過德國領事瓦斯穆斯的努力爭取,在親德的瑞典教官指揮下,法爾斯省的伊朗憲兵隊向英軍開火,佔領了英國領事館。

在大戰後期,德軍節節敗退。在伊朗的親德勢力雖然在奧斯曼土耳其軍隊的支援下盡力掙扎,但畢竟不是力量強大的英俄軍隊的對手。1917年3月,在英俄軍隊進逼之下,臨時政府遷往伊斯坦布爾。4月2日,英俄軍隊在克爾曼沙赫會師。伊朗第一次聯絡德國對抗英俄的嘗試慘淡結束。

1930年代,希特勒執掌德國,宣稱德伊兩國人民同屬雅利安民族,要團結起來,共同對抗英俄。德伊兩國關係因而更加密切。德國派出近5000工程技術人員赴伊朗工作;伊朗的各個領域都能看到德國人的身影。德黑蘭大學等重要學府也交給德國人管理。數以千計的伊朗學生去德國留學。雙方貿易也迅速增長,德國很快成爲伊朗最大的貿易伙伴,貿易額佔到伊朗對外貿易的近一半。

在越來越熱乎的氛圍中,兩國越走越近。德國向伊朗軍隊提供了全部武器裝備,伊朗軍隊全副德式裝備;並由意大利幫助伊朗建立了海軍。面對辛勤工作的盟邦朋友和蒸蒸日上的國運,禮薩?汗對希特勒真有些感激不盡了。但他始終沒有走出希特勒希望的最後一步:與德國結成真正意義上的同盟。禮薩?汗清楚,伊朗還不具備與英蘇對抗的實力,在大國的紛爭中游走,力求避免災禍,$淫蕩小說 class12/纔是唯一可取之道。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樹欲靜而風不止。與上一次世界大戰一樣,伊朗宣佈嚴守中立。仍與上一次一樣,伊朗最終未能置身事外。

1941年,德軍把觸角伸向中東。在北非大敗英軍的同時,在伊拉克扶植了親德政權。英軍迅速作出反應,5月30日,英軍在巴士拉登陸,幾天後即佔領了巴格達,摧毀了親德政權。與此同時,另一部英軍和戴高樂的自由法國軍隊佔領了敘利亞和黎巴嫩。伊朗周圍已是危機四伏。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大敵當前,蘇聯和英國這兩個曾不共戴天的國家終於攜手抗敵。按照雙方達成的協議,英國須向蘇聯提供戰場急需的軍火物資。其中一條擬議中的通道,便是縱貫伊朗的鐵路。而這條鐵路線上,正活躍着很多德國人。

1941年7月18日和8月16日,英蘇兩次照會伊朗政府,表示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嚴重危害了兩國的安全利益,要求伊朗驅逐這些德國人。伊朗以這樣做會影響伊朗國內經濟發展和中立地位爲由,復照拒絕。禮薩?汗在關鍵的時刻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與希特勒藕斷絲連,世仇們就要對他下手了。

1941年8月25日凌晨,英蘇軍隊從南北兩個防線入侵伊朗。蘇軍五千人兵分三路,迅速攻佔馬庫、霍伊、拉什特、戈爾甘等地。英軍分兩路一路偷渡過伊朗與伊拉克的界河----夏臺阿拉伯河,直取阿巴丹。另一路從伊拉克的哈納根出發,逼近克爾曼沙赫。

與此同時,英國海軍和空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襲伊朗艦隊和阿瓦士機場。意大利辛辛苦苦建立的伊朗艦隊基本被摧毀,伊朗飛機大多尚未升空就被炸燬。全部德式裝備的伊朗軍隊雖頑強抵抗,但無法阻止英蘇軍隊前進的腳步。

8月31日,英蘇軍隊在加茲溫會師。9月10日,英蘇向伊朗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伊朗必須在四十八小時之內交出德國僑民,關閉德國、意大利、羅馬尼亞和匈牙利使館。

即使到了這種時候,禮薩?汗仍拒絕交出德國僑民。如果禮薩?汗是一介平民,他的義舉無疑可以拯救很多朋友。但不幸的是他是一國元首,如此作爲只能斷送他的國家。9月16日,英、蘇軍隊逼近德黑蘭,伊朗危在旦夕。萬般無奈之下,禮薩?汗宣佈遜位,傳位於其子,21歲的禮薩?巴列維。自己揣了一塊伊朗泥土,黯然登船,走上了流亡之路,後在南非因心臟病發作去世。

1942年1月29日,伊朗與英國、蘇聯簽署同盟條約。伊朗交出了全部交通設施和電報電話,軍隊也把對外防禦的任務交給了盟軍。蘇聯軍隊控制了伊朗的北部,英國軍隊控制了伊朗的南部。伊朗再一次喪失了大部分國家主權,遭到了事實上的瓜分。

此後,英國、美國通過伊朗北部,爲蘇聯運去了三百萬噸戰略物資。

風水輪流轉,今年到我家。現如今,隆美爾的德軍已經陳兵伊朗邊境,隨時可以爲伊朗復仇。

第19節 遊擊共和國第11節 偏師出擊第21節 拿別人屁股當自己的臉第21節 在克里特島第4節 元首在囧途第22節 北極成敗(下)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23節 狗咬狗 一嘴毛第5節 軍委擴大會議(下)第6節 大閱兵第18節 研製出自動步槍第14節 攻心戰第9節 元首隻身闖虎穴第9節 莫斯科大閱兵第2節 微服私訪第2節 莫斯科廣播電臺第27節 維普斯人第10節 戰爭越打越大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7節 世上少了個小提琴手第5節 花楸樹第27節 德日外長的鬥雞表演第4節 加官晉爵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9節 莫斯科大閱兵第24節 貴重玩具—可視電話第20節 希特勒吃醋第14節 Los第20節 曼施坦因邀請元首第20節 盪舟在湖面上第18節 飛機史話第24節 法國絕代佳人第8節 殘酷無情的報復第11節 信天翁大戰美國兵第9節 都怪老孃不會生第3節 識破英國間諜第19節 元首的三個半女人第21節 霍爾姆戰史館第2節 猶太人問題第5節 索菲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7節 神聖的妓女第18節 一地雞毛第31節 人相食,要上書第9節 利比亞石油問題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4節 白玫瑰抵抗組織第9節 伊朗搭錯車第19節 非洲之星的隕落第12節 磕磕碰碰的旅途第14節 虎豹橫空出世第5節 雙飛燕第20節 伏羅希洛夫號巡洋艦第4節 啤酒館第12節 給王牌艇長們授勳第14節 Los第15節 元首雄踞聖彼得堡第22節 臨時更改會議地點第4節 好男不跟女鬥第24節 狂熱的武裝黨衛軍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17節 愛娃上前線第12節 磕磕碰碰的旅途第10節 大戰前的恬靜第9節 德國站長第6節 羅伯斯庇爾第19節 給鮑曼鬧新房第3節 天然的盟友第23節 突破蘇伊士運河第21節 霍爾姆戰史館第1節 四維空間第28節 德意志中東軍團第5節 花楸樹第10節 鮑曼的豔遇第12節 什麼是民主第9節 元首的煩惱第22節 整治黨衛軍秘密行動隊第13節 將帥爭執第16節 御林軍第13節 卡爾梅克人受審第12節 阿拉曼第12節 給王牌艇長們授勳第7節 劫後餘生第20節 海軍總司令被抓第19節 煮酒論英雄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8節 史無前例的洲際會師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2節 希特勒的故鄉第11節 我們堅守住了第13節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3節 希特勒的拉鍊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7節 劫後餘生第14節 特特尋芳上翠微第13節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第19節 遊擊共和國第11節 偏師出擊第21節 拿別人屁股當自己的臉第21節 在克里特島第4節 元首在囧途第22節 北極成敗(下)第15節 黨和人民注視着你們第23節 狗咬狗 一嘴毛第5節 軍委擴大會議(下)第6節 大閱兵第18節 研製出自動步槍第14節 攻心戰第9節 元首隻身闖虎穴第9節 莫斯科大閱兵第2節 微服私訪第2節 莫斯科廣播電臺第27節 維普斯人第10節 戰爭越打越大第10節 向哈爾科夫前進第7節 世上少了個小提琴手第5節 花楸樹第27節 德日外長的鬥雞表演第4節 加官晉爵第1節 決不主動對美宣戰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9節 莫斯科大閱兵第24節 貴重玩具—可視電話第20節 希特勒吃醋第14節 Los第20節 曼施坦因邀請元首第20節 盪舟在湖面上第18節 飛機史話第24節 法國絕代佳人第8節 殘酷無情的報復第11節 信天翁大戰美國兵第9節 都怪老孃不會生第3節 識破英國間諜第19節 元首的三個半女人第21節 霍爾姆戰史館第2節 猶太人問題第5節 索菲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7節 神聖的妓女第18節 一地雞毛第31節 人相食,要上書第9節 利比亞石油問題第8節 穿越綜合症與索契第16節 紅色樂隊的覆滅第4節 白玫瑰抵抗組織第9節 伊朗搭錯車第19節 非洲之星的隕落第12節 磕磕碰碰的旅途第14節 虎豹橫空出世第5節 雙飛燕第20節 伏羅希洛夫號巡洋艦第4節 啤酒館第12節 給王牌艇長們授勳第14節 Los第15節 元首雄踞聖彼得堡第22節 臨時更改會議地點第4節 好男不跟女鬥第24節 狂熱的武裝黨衛軍第13節 斯大林向中共求援第17節 愛娃上前線第12節 磕磕碰碰的旅途第10節 大戰前的恬靜第9節 德國站長第6節 羅伯斯庇爾第19節 給鮑曼鬧新房第3節 天然的盟友第23節 突破蘇伊士運河第21節 霍爾姆戰史館第1節 四維空間第28節 德意志中東軍團第5節 花楸樹第10節 鮑曼的豔遇第12節 什麼是民主第9節 元首的煩惱第22節 整治黨衛軍秘密行動隊第13節 將帥爭執第16節 御林軍第13節 卡爾梅克人受審第12節 阿拉曼第12節 給王牌艇長們授勳第7節 劫後餘生第20節 海軍總司令被抓第19節 煮酒論英雄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8節 史無前例的洲際會師第7節 領袖戰鬥過的地方第2節 希特勒的故鄉第11節 我們堅守住了第13節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3節 爾虞我詐的烏克蘭第2節 慕尼黑動亂第3節 希特勒的拉鍊第3節 堅守霍爾姆第7節 劫後餘生第14節 特特尋芳上翠微第13節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