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亂糟糟的怎麼回事?”西門慶喝問一個過路的黑衣察子:“提舉大人不是剛出去麼?”
那黑衣察子急忙行禮:“見過勾當官大人,外面有些人鬧事,那幾個弟兄出去驅趕去了。”
西門慶喝道:“何人如此放肆!居然敢在皇城司門口鬧事?”
“是樑府的人。”那黑衣察子回道:“說是咱們扣押了在他府上行兇的人犯,開封府不管,卻讓人來咱們這裡鬧事。”
西門慶微微點頭,放那黑衣察子去了。
“原來是樑樂的人,居然敢來這裡鬧事,肯定背後有人攛弄。”西門慶想道:“趙楷剛出去,折了面子卻是不好,反正秦家村事情已了,也該回頭來對付對付樑樂那廝了。”
等到了院子門口的時候,就看嘉王趙楷站在街中,似乎有些薄怒的樣子;有兩個黃門官擋在身前,面前則呼啦啦跪倒了十多個男男女女。
西門慶目光一掃,便知這些都是樑府的下人之類的,領頭的似乎還是個管家,其中並沒有樑樂的身影;但西門慶知道,樑樂肯定在離這兒不遠的地方注視着這一切。
“王爺,你看看這皇城司,已經成了藏污納垢的地方,可得好好管管啊!”那管家模樣的“咚咚”連接着磕了好幾個頭:“案子告到開封府,人犯卻被皇城司藏了起來...這還是我大宋麼!這還是汴梁麼!”
西門慶聽得又好氣又好笑,見旁邊七八九個察子圍着,但嘉王沒有下令,倒沒有人自作主張動手。
“這幫貨肯定是早早在這兒盯了許久,要不然方纔我來的時候怎麼沒見到?”
西門慶知道,這種局面對於嘉王來說有些尷尬,如果下令把這些人趕開,也不是不可以,但很快嘉王動手驅趕民衆的消息就會傳到那些言官耳中,到時候難堪的便是官家了。
這些言官和他們背後的人早就等這種機會等了很久了。
當然,若是隨口應承,又是恐怕落人以柄,這十五歲的少年還真是第一次遇上這種情況,一時間不知道如何迴應纔好。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
“看看熱鬧!”
“這可是皇城司,這幫人膽子真大!”
“攔着的似乎是位皇子!”
過路的行人紛紛駐足觀看,頓時呼啦啦圍了起來。
那些樑府的人見嘉王趙楷不說話,見圍觀的人多了,後面的人從懷中掏出早就準備好的一方白色布帛,在手中展開高高舉起。
上面的四個紅字觸目驚心。
“草菅人命!”
圍觀的人羣一下子炸開了鍋,紛紛開始猜測這背後的故事,有說皇城司殺了人的,就連嘉王趙楷似乎還牽連在內。
西門慶搖了搖頭,若是在後世,絕對是先開道,把民衆轟走,然後控制告狀的人,最後發表個官方聲明。
不管那官方聲明聽上去多麼的不靠譜,但處理起類似的事件來就是一個高效!
西門慶覺得是差不多自己該登場的時候了,目光一掃便鎖定了幾個樑樂可能藏身的所在,低聲吩咐兩句便有黑衣察子分別慢慢摸過去。
而西門慶則大搖大擺的分開人羣,擠進圈內,故作驚訝道:“爾等爲何圍住提舉大人?”
嘉王趙楷見西門慶現身,到了心裡安穩了些,吩咐道:“西門勾當官,此事交給你全權處理。”
“下官遵命。”西門慶拱拱手,轉過身去吼了一句:“開道!”
嘉王趙楷的身份不好直接下令,但西門慶下這條命令就沒有任何顧忌了。
那樑府的管家見西門慶突然出現,頓時心裡咯噔一下。
他的主人樑樂交代的清楚,鬧事的時候一定要躲着西門慶。
原因很簡單,西門慶做事太“無恥”了。
樑樂本來是想通過秦小力把屎盆子扣在西門慶頭上,但沒想到的是西門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更沒想到的是皇城司居然敢直接把人從開封牢獄直接帶走。
有消息據稱,是西門慶親自進去把那孩子帶出來的。
之後那孩子便再也沒有消息,樑樂讓管家到開封府質問,得到的卻是一個讓他嘀笑皆非的答案。
他能做的,也只能想辦法把水搞混,所以天天找人貓在皇城司門口,等機會抗議。
西門慶不在,本來是個好機會;本來樑樂是想託譚稹的關係把事情捅上去,但得到的都是閉門羹。
不是說譚勾當不在的,就是說譚勾當在忙,沒空搭理他。
苦苦等了兩三天,樑樂卻等來了嘉王趙楷。
權衡利弊之下,樑樂覺得是個好機會,便有了管家帶人攔着嘉王喊冤的一幕。
但正在他吩咐管家的時候,卻沒有注意到西門慶也到了皇城司。
所以當西門慶突然現身,樑樂頓時口中有一股苦澀的味道,心頭那把火弄得胸口隱隱作痛。
西門慶啊西門慶,怎麼哪兒都有你?
“撤!”
管家低聲吩咐一聲,就要帶了人撤退。
寫着“草菅人命”的那方布帛被收入懷中,現場一頓慌亂,管家帶人就想要從人羣中擠出去。
但他們卻被黑衣察子們給攔住了。
“急什麼!”西門慶目光掃過來讓管家不由自主打了個哆嗦:“本官現在就代表着皇城司,有什麼冤情儘管道來!本官爲你做主!”
圍觀的人羣不明真相,見狀連連點頭。
“這位大人是個好人啊!”
“冤情肯定能得到解決,正義肯定能得到伸張!”
“這可是大名鼎鼎的打臉西門,連花花太歲都敢惹的主!”
西門慶面帶微笑,向四周圍觀的人羣示意:“一切都有本官做主,諸位都是熱心人士,便做個見證,有什麼事情本官保證一查到底!”
“好,大人說得太好了!”
“你們有什麼冤情怎麼不說了?”
西門慶在周圍的議論聲中從那樑府管家一伸手:“拿來!”
“什麼?”管家緊張的要命,心說自家老爺怎麼還不出現,局面都快扛不住了。
“當然是剛纔你們打出來的那方布帛。”西門慶道:“本官想聽聽皇城司是如何草菅人命的?那方布帛便算是你們的狀子...這事本官管定了,當然要收了狀子。”
管家頓時無語,草菅人命當然只是一個噱頭,一個引起過路行人關注的噱頭,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標題黨。
樑樂要輿論站在自己這一邊,便用這噱頭來期盼那些不明白真相的民衆;而西門慶也反過來利用這一點,所以一上來就直接切中這個軟肋,從這個角度來把樑府的謊言逐步揭露出來。
西門慶這個要求還真是一點都不過分,管家也只好讓人去了那方布帛呈給西門慶。
“好,本官就接了這狀子。”西門慶拿着那塊布帛反過來複過去的看:“你們現在可以說說冤情了。”
門口鬧得這麼熱鬧,開封府的官員們多半都已經知道了,但從府尹大人到姚推官都放下話來,不管是誰都不允許出去看熱鬧。
用姚推官的話說,這是西門勾當官和樑府之間的事情,他們能自行解決最好,省得來煩開封府。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所以從一開始,開封府就權當沒注意到這一幕,門口值班的衙役、都頭也這不遠的人羣熟視無睹。
樑樂從茶樓上看下去,頓時手裡捏了把汗,嘉王趙楷跑掉了,就連開封府也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一副姿態,這可如何是好?
關鍵時候,所有當時聲稱要對付西門慶的那些人都消聲覓跡了,這讓樑樂沒了依靠;若是這種案子在開封府,有那些人關注之下,再加上樑樂暗中送些錢財,就算人販只是個七八歲的孩子,開封府也不敢輕易拒絕。
按樑樂預先設想的,把西門慶傳去開封府問話,這本身就是大大的折了面子不說,再和殺人犯扯上關係,恐怕連皇城司都混不下去。
但現如今的局面,西門慶卻要讓大街上的民衆聽聽事情經過...七八歲的孩子能殺人,而且還一殺就是兩個,這件事情就和聽上去一樣的荒謬。
樑樂心慌了一會兒,果斷的移開目光,打算腳底抹油一走了之。
青山不改綠水長流這種江湖事樑樂不懂,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但轉過頭來,樑樂卻發現自己雅間的門口消無聲息的出現了兩個黑衣察子。
“樑樓主,跟我們走一趟,西門大人要找你聊聊。”
言語還算客氣,但行動就沒這麼客氣了。
樑樂還沒回過神來,就被兩個黑衣察子架着下樓的。
管家正在支支吾吾的時候,樑樂就被推倒了西門慶面前。
這才幾日沒見,樑樂似乎又消瘦了許多,身上比起其他人單薄許多的衣物,還有時刻不離手的扇子,足以證明這廝還在服用“靈藥”五石散。
“哎喲,這不是樑樓主麼?”西門慶拿着那方布帛衝樑樂揮了揮,算是打招呼:“來來來,都是熟人,說說看有什麼冤情?”
樑樂這才十分後悔爲什麼要寫那塊“草菅人命”的布帛。
如果他說不出什麼“草菅人命”的“冤情”,那簡直就是當衆被打臉了。
“大人!”樑樂咬咬牙道:“皇城司把潛入我家殺人的人犯從開封牢獄中提走,到現在都不見蹤影,是何道理?這不是草菅人命,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