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官府借出的錢當然是要還的,所以這一塊又涉及到第三步,也就是對獲得自由的奴隸們進行再就業安置,能自主就業、自己安置的當然最好,對於不能自謀出路的這些人肯定是優先安置到天鳳軍所屬,以後將會改爲“國有”的企業裡去,這又在解決了被解救奴隸的生存問題的同時,爲發展“國有”企業搞到了大量的勞動力。
別的不說,如今光是在“華夏商行”的名下,就有礦場、養殖場、鐵器和瓷器工場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何況天鳳軍也需要大量的青壯來擴軍,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根本就是多多益善,來者不拒。
有了如此指導性的細節,高仲頓時便也被激發了工作的熱情,主動去戶房整理衙門備案的官奴身契,很快也就拿出了成果,把高密縣中登記在案的官奴總數統計了出來,其中在縣城的就有三百餘人,鄉中也有百餘。
前文有述,這官奴是官府貴族家中使用之人,有機構統一管理,如某某官員死刑,家人貶爲官奴,官奴由貴族購買領取,也有皇帝賞賜,但多是平民變爲官奴。官奴是賤籍,沒有身份的,不用交人頭稅,官妓是其中一份子。
這些人的身契都在官府備案,不論是買賣還是遷移都必須在官府報備,所以很容易就能查到下落,高仲整理出資料以後,便也報知黃小剛請教該如何實施贖買,對此黃小剛倒也隨行就市,凡是民間通過買賣獲得的官奴,新朝將以原來的價格適當折舊贖回,而對於官府賞賜給民間的官奴,則適當給予補償後贖回,至於這其中的“度”如何把控,就看高仲的本事了。
得了黃小剛的授權,高仲便也馬上點出了幾個小吏作爲隨員,興沖沖地便出了郡衙行事,半天的時間就搞得全城鼎沸,兩天之內一股腦的就弄回出了百餘人來,都是之前政府賞賜給士紳的官奴,每人補償給主家的錢財也就是象徵性的一貫錢而已。
瞧着高仲對幹這個事情熱情極高,黃小剛便也尋了一個小吏悄悄來問,也才知道原來是高仲有遠房的親戚因爲犯罪,全族都被貶黜爲奴,如今就分散在山東各地,之前他即便做到了郡主薄也沒辦法將這些親戚營救出來,如今反倒是黃小剛給了他這麼一個機會,他自然十分的上心。
於是乎,短短三天之內,高仲便也用極高的工作熱情把廢奴這個事情全面展開,雖然這期間他主要搞的是贖買官奴的工作,但也想方設法把消息想附近鄉村傳遞擴散,連帶着天鳳軍的種種消息一併傳播,很快就引起了鄉野的轟動。
雖然這其中的新詞一個接着一個,但裡面的道理卻是通俗易懂,比如說歸順新朝可以有四十田免繳田租並免除雜徭和色役,投入天鳳軍除了當兵吃餉,還可以成爲“功民”獲得功田,而最爲讓鄉野轟動的便是廢除賤籍、人人平等的政策,當傳出天鳳軍的官吏果真在贖買民間的官奴,並且當真給投效的賤戶編冊爲良民之後,鄉野中不少私逃到深山老林裡的逃戶很快聞風而動,紛紛向高密縣城彙集而來。
而且,因爲廢奴這個事情正好撓到了高仲的“癢處”,所以對於天鳳軍的建政之事他也是大力配合。作爲一郡主薄,高仲對高密郡、縣兩級吏員的能力和人品當然要比黃小剛更爲熟悉,在他的配合之下,很快就在主動投效的人中把一整套基礎的行政班子調配到位,倒也免了對古今民政工作純屬抓瞎和一竅不通的舅侄倆大傷腦筋。
由於高仲等於是承包了廢奴的工作,還有附帶的政策宣傳、輿論引導、徵兵動員和維護社會穩定等等業務,大大減輕了黃小剛的工作量,也就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安排別的事情。
比如說在高密縣城中籌建“華夏商行”分號、組織人員採購材料,以便用來加固和改建高密城牆,提前做好據守隋朝官軍的準備;此外還要籌備建設天鳳新軍在高密的軍營、籌建招募流民浮戶前往蘆山工(礦)場的辦事處、召集城內商戶開會討論穩定物價振興商業的計劃、組織官匠所的匠人修葺城中現有的兵甲修理作坊並製備材料,爲日後擴大生產做好準備等等。
幸好,高密怎麼說也是通衢大城,可謂是泰山以東,膠東半島上的交通樞紐,所以此城的商業較爲發達,也沒經歷過什麼戰火,因此當黃小剛叫人掛出高薪聘請商號掌櫃經理人的告示之後,還真有膽子大的人主動投效,並且一來就來了整整五個經驗都算豐富的老掌櫃,能力恰好能覆蓋“華夏商行”目前的主營業務。
最先來投效的是個年輕掌櫃,此人姓房,名圭,字景文,齊郡歷城人士。此人原本是歷城一家大型服裝、絲綢織造企業的外事掌櫃,主管的業務就是帶領商隊前往各地採購生絲和收集民間百姓織造的土布,然後悲催的是前不久他剛剛完成一筆超大的訂單,沿着掖縣、文登、即墨在膠東半島轉了一圈,收購了差不多三百擔生絲和幾百匹的土布,準備返回歷城的時候在即墨南部山區遭到了山賊的打劫,隨行的賬房、家丁還有護衛死傷殆盡,只有他帶着一個書童小廝靠着裝死躲過一劫。
然後,問題就簡單了,出去辦貨被打劫問題倒是不大,只要有人能證明這事的確發生過就成了,可如今偏偏就剩下了他主僕二人逃出生天,回去還真沒法跟主家交代爲什麼只有他們兩個活着回來,所以這才流落在高密城中想着解決辦法,如今一看“華夏商行”貼出的告示要高薪聘請掌櫃,也就抱着試一試的想法硬着頭皮登門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