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

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

趙平並不是個純粹的廢物。

畢竟嘛,他也是讀書識字之人,而且做過太守,當過九卿,所謂洛陽城門看過花,邯鄲城外飈過車, 襄國縣南修過渠,雲中郡西逃過難……這樣的人,最起碼看東西的視角是比普通人高一些的,帶來的情報也自然有些水準。

實際上,公孫珣在答謝完本地父老,將那名主動開城相迎的平城縣令調任到中山,又將一名義從出身的年長之人表爲平城令以後, 也是直接被婁圭、田豐、戲忠三人給堵在了他本人於平城的房舍內。

“所以幷州當面之敵便是匈奴與白波亂匪了?”舍內榻上, 燭火下的公孫珣聽完彙報後倒是沒有多少驚疑之色。“大概有多少人?”

“匈奴人約有十萬之衆。”婁圭沉聲應道。“白波匪似乎更多一些……”

“匈奴舉族皆反,禍亂整個幷州,竟只有十萬之衆嗎?”公孫珣微微蹙額,居然是覺得作亂的匈奴人有些少。

“主要是當日匈奴謀反時,朝中認可的前單于之子於夫羅、呼廚泉俱奉朝廷旨意領兵在河東,準備對付白波賊。”戲忠趕緊補充道。“所以軍力有所分裂,而西河王庭那裡也尚有幾名持重的老王駐守,兩不相幫。”

“原來如此。”公孫珣緩緩頷首:“那於夫羅和呼廚泉如今又在哪裡?他們本該回來爭奪單于之位纔對吧?”

“現在在上黨,據說一開始是準備求何大將軍發旨意與印綬與他,然後求援軍回來奪單于位的,但之前朝中那個情狀哪裡能管他?便讓他在上黨、河東一帶等着……”

“等着等着就等到了天下大亂。”公孫珣冷笑一聲。“連公族、士人都能割據州郡,他本就是延續數百年的匈奴貴種,怎麼可能不起野心?張楊能在上黨立足,有他的一份功勞吧?”

婁圭、田豐、戲忠俱皆尷尬……戲忠倒還好,他也不願再多言軍事,而婁子伯與田元皓一個以軍事謀劃爲己任,一個一直以來就頗顯自負,此番還被授予左右軍師中郎將,卻也居然無言。

“我以爲,所謂匈奴十萬之衆,既是心腹大患,卻也不足爲懼!”婁圭當仁不讓,直接起身在舍內踱步言道。“偏偏又麻煩透頂。”

“張懿戰死,丁原棄守,董卓不來上任。”已經側身臥在榻上的公孫珣無奈搖了搖頭。“我來討董,卻反要替他們清理他們惹出的禍患……”

“太原諸族未必就會與將軍爲敵吧?”田豐無奈反問。“別的不說,王澤王太守尚在軍中,便是將軍有心清理收服,也不妨先緩一緩,因爲此時應以軍事爲先,先破其餘三處兵馬,然後討董入洛,再論其他。”

“定襄局勢呢?”

“所以才能收幷州人心。”戲忠忍不住插嘴道。“軍事且不提,可以以此爲名義,發文號召雁門太守韓卓與諸縣令、長主動來見將軍。”

“全郡覆滅……太守已經大半年沒有人來履任了。”

婁圭三人倒是無話可說。

“我記得之前朝廷有任度遼將軍……是誰,在何處?”

田豐聞言面色微動,卻一時沒有反駁,而婁圭也一直沉默以對。

“這是謀國之言。”公孫珣想到昔日在雁門做別部司馬時對匈奴人的認識,也是分外贊同。

“說的好。”公孫珣依舊肯定了對方的判斷。“但麻煩的是,他們偏偏彙集不到一塊……是此意嗎?”

“心腹大患,是說匈奴人弓馬嫺熟,而他們王庭所在又三面環大河,兼有沙漠遮護,極難摧垮,此番也只能盡力將彼輩驅回河西而已。”婁圭捻鬚侃侃而談。“想要長治久安,還需要關中安定、幷州三郡也安定下來,然後軍政齊下,方能爲之。”

“而說到不足畏懼,卻是說匈奴人戰力未必可怕。”婁圭繼續言道。“我曾問過魏子度(魏越字),他說匈奴人與烏桓、鮮卑並無多大區別,甚至還因爲久居漢地弓馬稍弱。而此番並北十萬之衆,也不是什麼精騎,不過是族中有弓馬者便可自稱兵丁,然後連着老弱少年,還有一些雜胡、亂羌,總稱十萬而已……這種兵馬軍勢,打起仗來再多也沒用,即便是能全軍彙集起來,就在這雁門,咱們雖只有兩萬兵,卻也能堂而皇之,當面列陣,一戰而摧敗其軍。”

“定襄,駱縣(後世內蒙古清水河縣左近)。”

“沒有什麼好計策嗎?”公孫珣也是一時蹙眉。

“雁門太守是誰?”

“我聽明白了!”公孫珣立即點頭。“既如此,這幷州之敵名爲兩處, 實爲三處!一個是在越過黃河,侵擾到雁門、定襄、雲中,還有太原北部的十萬匈奴叛軍,其首領便是他們自己擁立的假單于骨都侯;一個是在上黨盤踞着的張楊、於夫羅聯軍;還有一個自然是以郭太、楊奉爲首的白波賊……對否?”

“賈琮賈公,在陰館,但已經死了。”

“韓卓韓子助。”

十月十一,公孫珣西征剛十日,麾下兵馬便與匈奴休屠各部交戰於定襄善無,毫無組織性且遭突襲的匈奴休屠各部幾乎一戰即潰,紛紛南逃西躥,將善無拱手讓出,而就在善無西面百餘里地的匈奴僞單于須卜骨都侯則一時倉惶難耐,宛如驚弓之鳥。

不知道是公孫珣太過理直氣壯,田豐知道改不了對方心意,還是這話本就有道理,反正田元皓是沒有爭辯下去。

“不過那是下一步的事情了,當務之急,乃是並北的匈奴叛軍。”公孫珣主動調回了話題。“子伯、元皓、志才……你們可有什麼能教我的嗎?”

“那也得有所威懾。”公孫珣扭頭看着田豐,理直氣壯。“幷州地形複雜,補給艱難,而一過太原入上黨,咱們便不再有通道連通幽冀了,元皓我問你……大丈夫豈能將生死託付給他人?”

“正如君侯所言。”婁圭一聲嘆氣。“十萬之衆……從雲中到定襄,從雁門到太原北面,四處分散,亂做一團……即便是他們的假單于骨都侯也未必能召集的起來。可要是驅趕,咱們兩萬兵馬驅趕十萬人,又能如何驅趕?便是能驅趕,咱們走了,他們再過河侵略雁門怎麼辦?總得打一仗狠狠殺傷一次,方能震懾數年。”

“是了。”公孫珣也陡然醒悟了過來。“幷州全亂,秩序已經崩壞,獨太原大部保全,而太原太守楊終卻沒聽過有什麼過人之處,那必然是太原大族出力,依靠地形聚衆自保,讓白波賊和匈奴人都無能爲力。而且太原世族極多,陽曲郭、晉陽王、祁縣王、陽邑令狐、祁縣溫、中都孫……光是我能直接想起來的,世出兩千石的太原大族,便居然有這麼多?既然要吞併三郡,那三郡腹心的太原,便要好好應付!”

“這倒也是。”公孫珣不由失笑。“你們都是初來幷州,便是子伯當年也不過是從彈汗山回來後稍微駐紮了幾日……所謂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而真要是說起此地人文地理、風土人情,反而是我知道的最多……那個假單于在何處?”

“還有白波賊的一份功勞。”田豐沉聲而答。“這幾個月動亂起來以後,盤踞上黨、河東的白波賊屢次試圖襲擾關中, 被董卓視爲大患,所以派出了其女婿牛輔領兵往河東鎮壓,而張楊當日第一個亮旗討董……”

“細細說來。”

“不對。”戲忠緊隨其後,卻微微搖頭。

———————我是世居陝西移民山西的分割線———————

“一仗不打,怎麼好彙集人家?”公孫珣愈發搖頭。“無論如何,定襄郡治善無(後世左雲、右玉兩縣)就在平城西面不遠,將骨都侯攆走,打通雲中道路再說,然後再發文彙集雁門各地長官,讓他們去善無見我。”

“不錯。”田豐當即應聲。

“持至屍逐侯單于於扶羅,中平五年立。國人殺其父者遂畔,共立須卜骨都侯爲單于,而於扶羅詣闕自訟。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單于將數千騎與白波賊合兵寇河內諸郡。時民皆保聚,抄掠無利,而兵遂挫傷。復欲歸國,國人不受,乃止河東、上黨。”——《後漢書》.南匈奴列傳

PS:感謝第三十一萌,出身交州的美食家寒門同學的打賞。

然後,過年了……更新無力的我給大家拜年了……啪啪啪!

弄錯人了,真尷尬……第三十一萌是餘壯的爸爸……想更改卻有點毀屍滅跡的感覺……大過年的尷尬死了

(本章完)

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28章 洛陽城中第54章 見識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101章 大事(中)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168章 天命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82章 雞湯(下)第100章 大事(上)第88章 巡視(8k)第239章 戰左復戰右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99章 小謀第44章 醫無閭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321章第98章 處置(下)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17章 相邀第147章 意外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175章 國破第457章 君前願報新顏色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78章 撤屯(終)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62章 冬狩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24章 緱氏山下第134章 何去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29章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283章 不如持一觴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257章 盡道亡人在無極第165章 霧氣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47章 軟紙第25章 勤奮苦讀第143章 不取第160章 秋獵(上)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88章 巡視(8k)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00章 大事(上)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70章 大饗(中)第157章 親厚第75章 撤屯(上)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66章 插曲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62章 臨陣(上)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54章 見識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160章 秋獵(上)第103章 麥飯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120章 崩壞(中)第216章 郭公之願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86章 霜降
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28章 洛陽城中第54章 見識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305章 節使三河募年少(還賬成功)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101章 大事(中)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48章 降虜西擊胡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234章 堂中闢一人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168章 天命第32章 道明理徹(二妞生日快樂)第82章 雞湯(下)第100章 大事(上)第88章 巡視(8k)第239章 戰左復戰右第345章 單于在山西(上)第99章 小謀第44章 醫無閭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321章第98章 處置(下)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117章 相邀第147章 意外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175章 國破第457章 君前願報新顏色第264章 志氣方自得(上)第262章 帶長劍兮挾秦弓(不欠賬了)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78章 撤屯(終)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438章 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第162章 冬狩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24章 緱氏山下第134章 何去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357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上)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29章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247章 公孫珣且戰且思第283章 不如持一觴第359章 但教方寸無諸惡第96章 處置(上)(8k補前兩天的字數)第257章 盡道亡人在無極第165章 霧氣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47章 軟紙第25章 勤奮苦讀第143章 不取第160章 秋獵(上)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362章 馬上相逢無紙筆第88章 巡視(8k)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00章 大事(上)第13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0章 用武(8k2合1)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176章 定奪(還債)第70章 大饗(中)第157章 親厚第75章 撤屯(上)第215章 論於樊輿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66章 插曲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第62章 臨陣(上)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第371章 一騎如熊虎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54章 見識第213章 我獨向南行(2合1,大家中秋快樂!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第501章 虎嘯喧爭如竊語第160章 秋獵(上)第103章 麥飯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120章 崩壞(中)第216章 郭公之願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86章 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