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災異

第111章 災異

年關將至,有些人的日子越來越舒坦,有些人卻是格外艱難。

其中,段熲政治上的失勢幾乎暴露無疑,大部分有心人都看清了他此時的軟弱無力……沒有要緊的職務,沒有軍隊部署, 賴以維繫舊部的兩個親信也被殺,軍事冒險的失敗又讓天子和幾位大宦官對他大失所望。

當日在銅駝街上,與其說是公孫珣的刀子如何,倒不如說是他段太尉根本就拔不出刀來!而刀子再多、再利,你拔不出來也是沒用啊?

於是乎,這些日子, 這位太中大夫四處奔走,只求能夠獲得一個顯職。但是很可惜, 士人們不會讓他這麼輕鬆遂願的。等到盧植逸逸然從廬江返回, 就任了負責選官的吏部曹尚書以後,那就更是如此了。

而說到盧老師的返回,那就不得不提公孫珣如今的風光了。

不管如何,作爲當日第一個捅破段熲這個紙老虎的人,總歸是讓人服氣他的眼光和膽略的,而且這番對峙,也是擺明車馬確立了陣營。所以,這些日子裡,公孫珣的日子真的是越過越有滋味。

先不提他漸漸接觸到了尚書檯的正經事物,開始在大漢朝的最中樞進行政治歷練,也不說籍着田豐、王允接觸到了御史臺那邊的‘憤青’圈子,只說他如今在尚書檯餵雞的時候,都有往來不斷的‘雞友’來與他一起餵雞的!

嗯,當然了, 這裡必須要多說一句,公孫珣這人終究是盧老師的弟子,那份體面是毋庸置疑的,所以, 這羣‘雞友’中誰家裡辦事缺錢了,誰家裡少了出行的車子覺得丟臉了,只要在餵雞的這地方開了口……當時是不說話不打包票的,但是過了兩天,十之八九就會有人上門幫忙。

一來二往,這‘中臺餵雞廚’的名號居然隱約蓋過了‘白馬中郎’和‘銅駝街乳虎’的名號!可見,揚名什麼的,還是要靠士人那張嘴。

而到了後來,爲了支撐眼前的局面,公孫珣居然要將自己住處左右的院子一起買下來……實際上,除了婁圭留在緱氏那裡繼續玩他的‘收攏亡命之徒’的遊戲,其餘大部分人,如呂子衡夫婦、韓當和大部分白馬義從,甚至於公孫範,如今全部都搬到了洛陽城裡。

“說的沒錯。”坐在上首的王允憤然將手裡的酒杯擲在地上,也是昂然起身。“若是在家耕讀倒也罷了,可既然來到朝中,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朝廷現在這個樣子,我輩居於朝堂之上,行御史之責,怎麼能坐視閹宦在那裡專權呢?!”

“彼輩皆不可依仗。”田豐上前對王允嘆道。“只能造一造聲勢而已。”

田豐默然不語,卻是不禁回頭看向了一直立在一旁若有所思的公孫珣。

一時間,王府後院就只剩下了公孫珣、田豐二人尚在罷了。

地震之後,朝廷的反應還算是迅速,第一次大朝會,天子就例行的罷免了司空陳球,作爲對天象的迴應。

總而言之吧,眼前這個局面,揪住天象災異的事情繼續窮追猛打,把事情鬧大,給宦官造成持續性壓力,確實是一條理所當然的路子……而且似乎也是唯一一條路子。

畢竟,天人感應這四個字,不僅是士人對天子的最後一層約束,其實也是天子和士人之間維繫關係的最後一種手段……不說天象背後的意義到底如何,只是爲了安撫士人,那也要象徵性的作出一點反應吧?

於是乎,令人感到弔詭的是,天子那邊毫無反應,反而是主管朝政的大長秋曹節自己頗爲謹慎,一時主動收斂了不少。

“我在想。”公孫珣聞言微微笑道。“若是礙於陳公,地震之事不好再提,那何妨換一個事情做文章呢?若是旬日間洛陽又有異象如何?天子撐得住嗎?”

“久仰審正南的大名了。”王允趕緊扶起此人。“聽說當日陳公爲縣令時,你還沒有加冠,就已經是他最得力的門下吏員了。然後陳公屢受權貴責難,正南都面不改色,一直追隨了多年。今日陳公遣你這種心腹來我住處,必然是他的親意了……”

至於說,依靠着地方官來處置這些宦官子弟,黨錮之禍的教訓就在眼前……如今,哪裡有地方官敢直接處置宦官子弟呢?或者說,當日敢處置宦官子弟的地方官,如今又有幾個還在朝堂呢?

不過,坐在左手邊的公孫珣聞言卻不禁微微蹙眉,這王允怎麼跟想象中的謀定而後動差那麼遠?當然了,轉念一想,他又跟着釋然了起來……王子師固然是個人物,但人家董卓更是個人物,後來的隱忍不動更像是被逼的。而等到他一朝反殺,便立即跟着本性暴露了起來。

公孫珣微微一怔,然後立即明白了過來。

而這,也正是公孫珣認爲王允是誅宦這件事情上可以依靠的一個重要理由,此人與宦官之間有生死大仇!

王允面色稍緩,當即示意對方將名刺呈了上來,而只看了一眼,他就豁然起身:“速速請進來!”

“何事?”王允不由有些生氣。“我不是告訴過你們,不許在我和同僚們宴飲時打擾嗎?尤其是在後院!”

這麼做,既有一起辦事的意思,也有爲了公孫珣個人安全考慮的意思,更是爲了方便日後四面出擊而做準備。

最後,就連公孫珣都忍不住泛起了嘀咕……因爲在他看來,就算是這老劉家的天子心裡隱約對這種天象之事有點清醒的認識,那也不該不做理會吧?

“回稟主人。”這王允的家人趕緊伏地稟報。“不是存心打擾主人,而是門外忽然有人前來拜訪……現有名刺送上。”

漸漸的,有這種感慨的明白人是越來越多……衆人私下相聚時的話題也不再僅僅是‘以陰侵陽’這件事情本身,而是愈發集中在了天子的態度上面。

“誅宦,還是要看天子。”田豐從容言道。“曹節、王甫二人,長久不動,天子成年,想來也會有所顧忌。再加上我當日見到一月內連續兩次災異,便以爲天子會有所觸動……”

“是剛剛卸任的司空陳公(陳球)遣人來訪。”王允正色言道。“陳公海內名臣,當日若不是他在朝堂之上仗義執言,與曹節、王甫二人爭辯,竇太后幾乎就不能與先帝合葬,諸位,不如與我一起出迎……”

這下子,公孫珣愈發不解其意了。

眼看着得到了答覆,審配也不再多言,更沒有多留的意思,居然直接轉身離去。

“文琪爲何蹙眉?”王允也是忽然注意到了公孫珣的反應。“可是我們所言有何不當之處?”

“還請諸位不要再以地震之事屢次上書不止了。”審配肅容答道。“如此而已。”

“非也非也。”公孫珣趕緊答道。“只是王公,僅僅一句‘宦官專權’,落地無根,怎麼可能對付得了曹節、王甫這種人呢?總是要抓住事情來做文章的吧?”

但是事情卻並沒有到此爲止。

如果連這個都不理會,那這些最起碼是朝廷支柱之一的士人,在你這位天子眼裡,到底又算什麼呢?

既沒有說把曹節、王甫等人叫來呵斥一番,也沒有把劉陶那些人下獄,來個‘拷打致死’!就是置若罔聞。

“如此而已?”王允回頭看了田豐一眼,卻是不由感嘆。

“原來如此。”公孫珣點頭道,對方不比自己心知肚明,能想到這一層上,儼然已經可以稱得上是洞悉人性了。

審配後退半步,再度拱手一禮:“配爲人激烈,不善言辭,今日只有一話替我家主公代爲傳達。”

“元皓這是何意?”王允大爲不解,公孫珣也是一臉疑惑……當然,前者是對田豐的反應本身感到不能理解,而後者卻是基於對這位他生平所見所謂智力值最高男人的信任而對這個結論有些好奇。

“請講。”

王允的意思是,宦官們把持着天子周圍的黃門系統,如果奏摺上寫的是針對具體某個人的案例,那麼一定會被針對性的阻攔。甚至,對方雖然沒說,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如果一個侍御史長時間針對某個宦官的子弟進行彈劾上書的話,那必然會招來直接了當的打擊報復,爲此身死族滅也是可能的。

當然了,王允毫無疑問是其中一人,他家在幷州勢力太大,所以當年還是個吏員的時候就膽大包天的宰過一個小黃門,但代價也是有的,他本人逃過一劫,可是他的舉主和保護者,當時的太原太守劉質卻被下獄處死。

要知道,天象這種東西,這年頭可根本不是什麼‘迷信’,或者說就算是‘迷信’,那也是全天下人大都相信或者認可的‘迷信’……你在洛陽大街上隨便抓住一個老百姓問問,那他們也一定是對此深信不疑的,是個人就都覺的,一個月內日食和地震那一定是朝廷和天子那裡出了問題的。

僕人飛奔而出,堂內衆人卻不解其意。

“只是如此好的機會卻無能爲力。”田豐繼續道。“倒是顯得我當日有些大言不慚了。”

這意思,就差指着鼻子說宦官專政了。

過了數日,劉陶領頭,尚書檯的數十人聯合上書,直言一月之內,月初月末都有天象,儼然不應該單獨應對,而是要合在一起解讀,然後又明確無誤的表示,僅僅罷免三公是沒用的,而是從‘以陰侵陽’這個角度做進一步的應對。

此言一出,周圍人紛紛搖頭,便是緊挨着公孫珣的田豐也是不由嘆氣。

“陳公正是因爲天象罷官。”田豐坐在那裡正色解釋道。“換言之,朝廷已經有所公論,地震之事便是他的過失。而此番他遣人來找我們,一定是想讓我們不要再死抓着天象之事來做文章,省的牽累於他……”

“魏郡審配,見過王公。”此人來到堂前,昂首見禮。

衆人自然紛紛頷首。

只見此人雖然也是個文士打扮的年輕人,卻身高七尺有餘,劍眉樑冠,龍行虎步,更兼肅容按刀,頗有一番不可侵犯的武士風采……幾個侍御史幾乎是同時回頭看向了公孫珣,而後者也是饒有興致的看向了此人。

王允愈發鬱悶,但也只好勉強安慰田豐:“元皓之言我也懂得,只是若無天子詔書,如何又能行那一擊必中之事,而若是想要天子震動,總是要這些人做些鋪墊與聲勢的……元皓放心,若是能有天子的一朝首肯,便只是半日,我王子師也要拼上性命殺了這羣禍國之賊的。”

“非也!”公孫珣回過神來以後趕緊躬身答道。“只是聽王公所言,不由感慨時局艱難,也不知道我這把刀何時纔能有用。”

不過,就在公孫珣認可了這個道理,而侍御史們也在繼續商討上書之事時,卻忽然有王府的僕人闖入後院的小堂,打擾到了一衆年輕官員的互動。

王允緩緩頷首。

不過,和清楚無誤的個人際遇相比,回到朝廷的大環境之上,這些天的氛圍卻着實讓人捉摸不定。

半刻鐘之後,王府院外,公孫珣與田豐也不坐車也不騎馬,只是各自讓僕人綴後,雙方緩緩步行閒談而已。

“文琪尚有生路?”田豐不由心中一動。

衆人多是將信將疑,便是公孫珣也迫不及地的想驗證一下這田元皓的水準。

“上書之事就此作罷!”目送着這位不速之客離開後,王允不由無奈轉頭送客。“大家小心一些,不要透漏今天的事情,然後各自回家去吧!”

“陳公不至於……”王允當即蹙眉。“當日日食之後我們就曾上書,也沒見劉公有所言。”

“一定是北宮中的宦官矇蔽了陛下!”此人舉杯呼喊道。“我們一定要把聲勢造足,一定要讓陛下明白宦官對朝政的侵害……”

“還是要上書!”這日上午,正值休沐之日,王允府上的後院小堂中,有人忍不住拍案而起,衆人定神一看,赫然又是一位御史臺中的侍御史。

講實話,這年頭以貌取人的習慣且不提,但能在動作姿態中顯出一股氣勢的人物也着實讓人心折,公孫珣當日當街橫刀是如此,此人只是昂然而行居然也有一番氣勢。

在場的不少人都有些面色發白……講真,這羣人聚攏在此處,雖然是明確有着對付宦官的意思,但更多的恐怕只是想上書言事而已,未必就真的個個都敢如田豐之前在銅駝街上那般輕描淡寫的提及‘誅宦’二字,而此時聽到這審配如此直白評價他們的聚會,反而有些驚嚇了。

“此番事情難做了。”就在衆人紛紛起身之時,田豐卻巋然不動,而且還有些遺憾的嘆了口氣,引得周圍人紛紛側目。

公孫珣忽然失笑。

“非也,”田豐從容解釋道。“子師兄應該曉得,因爲地震去官的陳公與因爲日食而去官的劉公並不一樣。劉公乃是宗室名門,又是當朝帝師,無論如何都穩如泰山,只要坐在家中遲早還是能從容登上三公之位。然而,陳公卻是從河北做縣令起家的,辛苦爲政,全靠之前橋公(橋玄)不計私人恩怨,舉薦於他,方纔能登位爲三公……他心裡對於官位怕是看的比較重的,想來也是希望有一天能以清白之身再登三公之位。”

看到臺諫領袖如此激烈,下面一衆年輕的侍御史也是紛紛呼應。

“文琪爲何一直不動?”王允趕緊問道。“可是有所得?”

剛纔還饒有興致的公孫珣當即扭頭看了眼身邊的田豐,然後心中一時紛亂如麻。

然而,讓人感到弔詭的是,這種規模的上書之後,天子的反應卻是非常有意思……他居然什麼反應都沒有!

然而,衆人剛剛重新整理迎接出去,那陳球的使者居然就直接大步入內,來到王府後院了。

“這種話就不用說了。”田豐面色黯然道。“我在御史臺也有一年,也是見慣了類似的情形……多少次鼓起勇氣,卻始終不能有所作爲。”

這羣以侍御史爲主體的年輕士人聞言,紛紛忙不迭的告辭。

“那請問元皓兄,你之前說誅宦正當其時,又是何意呢?”公孫珣不解道。“總不是在哄我吧?”

而不管如何了,這邊早有準備的王允沉默了半響,也是終於還是點頭認可。

“元皓兄當真敏智過人,陳公剛派人來,你就曉得結果了。”公孫珣由衷誇讚。

“然也。”審配沒有半分不好意思的感覺。“恕我直言,我知道諸位常聚在此處是想誅除閹宦,此事乃是士人理所當行之事,無可辯駁。可我家陳公若能長居三公之位,必然會於此事更有裨益……還請王公及諸位賢達多多思量!”

這下子,所有人都心慌了。

實際上,不要說劉陶本人對自己的判斷堅信不疑,地震之後,就連曹節都專門去諮詢了一些投靠自己儒生,這事到底該怎麼辦?然而能怎麼辦呢?海內大儒劉陶都給出了標準答案了,這羣所謂‘閹黨’儒生也是無可奈何的。

“文琪剛剛來京中不久,又是初入中樞,不曉得這裡面的事情也是正常。”王允捻鬚嘆道。“你不知道,宦官子弟所做的惡事,我們御史臺那裡堆積如山,而且我們御史臺也從來沒有停過相關奏事……只是,宦官執掌黃門,天然隔絕內外,這種直言某人惡事的奏疏絕難送到御前。”

這算什麼事啊?莫非曹節一個宦官比天子還英明神武嗎?

“你莫非還能在旬日間請來天象嗎?”田豐不由無語。“既如此,何妨請來一道雷直接劈死宦官,我等安坐家中便是。”

“天象請不來……災異又如何?”公孫珣負手而立,從容問道。

田豐目視眼前之人,久久不語。

“凡災異數種,曰:貌不恭、淫雨、服妖、雞禍、青眚、屋自壞、訛言、旱謠、狼食人、災火、羽蟲孽、大水、水變色、大寒、雹、山鳴、蝗、地震、山崩、地陷、大風拔樹、螟、牛疫、龍蛇孽、人化、死復生、疫、投蜺、日蝕、日抱、日黃珥、月蝕非其月……若皇極惟建,五事克端。若罰咎入罪,逆亂浸幹。火下水騰,木弱金酸。妖豈或妄,氣炎以觀。”——《後漢書》.五行志

(本章完)

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119章 崩壞(上)第122章 亂箭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2章 盧龍塞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212章 萬衆皆北走第165章 霧氣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42章 請和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145章 盛意(中)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12章 請賞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122章 亂箭第175章 國破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7章 汝南買士第329章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128章 爺們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53章 無力(下)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121章 崩壞(下)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60章 出奇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100章 大事(上)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307章第508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中)第57章 歸家第15章 熊孩子第464章第142章 雷雨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131章 求見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這次是正經請假第52章 當歸第15章 熊孩子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163章 岔口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10章 家暴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149章 清楚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131章 求見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54章 見識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16章 存問風俗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56章 路遇第457章 君前願報新顏色
第387章 貴賤不相逾第240章 赴前連赴後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119章 崩壞(上)第122章 亂箭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2章 盧龍塞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236章 鐵騎橫百里(上)第366章 夕陽西去水自流(續)第212章 萬衆皆北走第165章 霧氣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42章 請和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200章 一意起高樓(上)第145章 盛意(中)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12章 請賞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122章 亂箭第175章 國破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7章 汝南買士第329章第286章 公山陽貨本同謀第323章 且行且思且得訊附錄10:公孫離和她的“家”——冬樹寒枝第128章 爺們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339章 河北有義士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416章 單騎偏能復十城第34章 義舍(7k2合1)第525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153章 無力(下)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121章 崩壞(下)第360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60章 出奇第284章 一觴澆不平第419章 誠知匹夫勇(跪謝若冰大佬的白銀盟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270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下)第100章 大事(上)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307章第508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中)第57章 歸家第15章 熊孩子第464章第142章 雷雨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131章 求見第406章 力障孤城勢轉窮這次是正經請假第52章 當歸第15章 熊孩子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317章 翩翩河邊走(下)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163章 岔口第504章 金樽應啼別離後第10章 家暴第275章 門前立故友(上)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149章 清楚附錄2:動物牌補全計劃——榴彈怕水、寒門、第131章 求見第208章 喜怒形於色(下)第54章 見識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16章 存問風俗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56章 路遇第457章 君前願報新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