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撤屯(上)

第75章 撤屯(上)

“止步,便在此處紮營!”

雁門郡最西側的城市武州再往西數十里處,天色雖然尚未徹底昏暗,但風卻越來越大,所以隨着公孫珣的一個手勢,程普立即指揮着那些陪隸開始安營紮寨。

當然了,漢境之中,區區兩百名陪隸、幾十名甲士、七八個郡中吏員,說是安營紮寨,不過是挑個背風的地方支起布幔、皮蓬,然後稍微取一些石塊、木頭配合着隨行的大車做一條簡易的障礙線罷了。

最後,還是程普看不過眼,又臨時在大車邊上又加了一道壕溝。就這,卻已經讓那些陪隸有些騷動和不滿了。

說白了,大漢並沒有奴隸這麼一說,說是陪隸,不過是犯了罪之後,以民夫待遇徵集的戍卒而已,基本的人權還是有的。

“也不曉得這張太守到底是個什麼意思?”趁着陪隸們搭建帳篷的時候,公孫珣則和呂範嘀咕起了一些什麼。“我找他打秋風,他卻讓我過黃河去五原郡,還說什麼如此跑上幾趟,老兵也好、戰馬也罷,甚至軍資都有了……哪來的這樣好事,莫不是在糊弄我?”

“也不至於吧?”呂範緊了緊身上的披風勉強答道。“這張歧張府君不是清河人嗎?與文琪岳父既是同鄉又是好友……應當不至於如此消遣我們。”

“同鄉而已,哪來的好友?”公孫珣忍不住搖頭道。“我剛來雁門時岳父還來信說此人最是擅長見風使舵……怕是見到我那岳父一戰成名,既名揚天下,又馬上封侯的,這才成了好友,喚我一聲賢侄罷了。”

“官場之上不都是如此嗎?”呂範不以爲然道。“倒是文琪你,近來反而有些失於焦躁了……何至於此呢?”

“嗯……敢問張公籍貫?雁門廣闊,不知道是哪裡人,可是世居此處?”公孫珣這就屬於沒話找話了,反正這年頭沒話可說時問問別人籍貫,討論一下人家祖宗,總是沒什麼錯的。

話說,公孫珣來雁門已經三四個月了,雖然一直呆在平城,一副除了狍子各種無害的樣子,但郡中上下又怎麼可能會無視一個駐紮在本郡的千石別部司馬?上下又哪個不曉得他底細?而人家既然能做到一郡的兵曹椽,必然是本地大戶出身,且有些手段能力,又怎麼可能是個不曉事的?

張兵曹也不禁再度苦笑。

“俱往矣。”公孫珣的耐性早就按捺不住了,聞言卻是趁機做了總結。“幾百年的事情了,還說他做什麼?”

“張公已經年近四旬,堪稱長者了。”公孫珣不以爲意道,然後順勢與對方並馬,並張開自己的大氅爲對方遮住了風。“珣一介弱冠,怎麼能夠不以禮相待呢?”

“前些日子在白登山射獵,哪位本地豪傑隨口一提我倒是忘了……張公族中果然有此人嗎?”公孫珣越來越迫不及待了。

“我聽人說有個叫張遼的。”公孫珣終於是沒忍住。“有萬夫不當之勇!”

張兵曹聞言苦笑:“公孫司馬年紀輕輕,倒是見多識廣,這便是我們雁門張氏的由來了……不過,二位須給我一些臉面,不要當衆呼我祖上名諱。”

公孫珣連連點頭:“張公能做到一郡的兵曹椽,想來你們張氏這些年在這雁門還是頗有根基的。”

“皆是祖上披荊棘之苦,方有我等後人坐享其成。”

“我乃是馬邑人。”果然,這張澤張兵曹聞言立即就微微感嘆了起來。“而說到世居此處……不瞞公孫司馬與幾位,何止是世居?我們雁門張氏在延續門第之前就已經存於馬邑數代了。”

“哎呀,一介微末小吏,哪裡敢在司馬面前稱公啊?”這隨行的雁門郡兵曹椽張澤聞言趕緊就在馬上推辭了起來。

公孫珣聽着什麼諸葛、漢武、改姓之類的話,思緒雜亂之間,卻是猛地想起一事,然後不禁脫口而出:“張公莫非是聶壹後人,爲避怨改姓?”

“邊郡中人,只是舞刀弄槍罷了,就算是有幾個不成器的孩子,也比不過公孫司馬的文武雙全吧?”張兵曹這番感慨倒是顯得格外真誠。“實在不敢稱出色……”

“所謂撤屯。”張兵曹微微正色道。“乃是說因爲鮮卑人、羌人騷擾太過,有些屯點實在是無力支撐,所以就將彼處的民戶遷移到內地。這也算是朝廷這些年對幷州西部、北部諸郡的特許政略了。不過且不提這些,公孫司馬和幾位想想,五原這種破地方,十來座城卻又只有四五千戶人口,彼處說是民戶,其實又與軍戶有何區別?而且家家養馬,個個善戰,天然就是精銳騎卒……”

公孫珣與呂範趕緊緻歉,而後者卻又不禁愈發好奇,便忍不住追問道:“時隔三百年,不再糾結往事我自然曉得,只是不知當初令祖到底是避誰的怨,是避匈奴人還是在避自殺的王恢家人,竟然至於改姓?”

呂範聞言也是搖頭:“據我所知,那金氏煊赫數代,到了王莽亂政之時,逃到山東,爲了避禍改姓爲叢,而當日那個被金日磾在宮中拿下的反賊馬何羅,後代爲了避禍也改姓爲莽……這真是,這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張兵曹聞言恍然,便趕緊解釋:“我曉得了……其實,公孫司馬和幾位都不必多疑,我家府君確實是一片好意,此去五原也確實是個極好的美差,因爲我們此去乃是接應撤屯的。”

“這倒也是,俱往矣。”張澤也跟着點頭稱是。“事情都過去三百多年了,我們家的底細郡中也都人盡皆知,甚至西河郡那邊的匈奴人也都曉得我家的事情,卻不見來報復半次……”

“這倒是有趣。”一旁的呂範頗顯好奇道。“姓氏之說源遠流長,若是說某姓從某地開始,那倒常見,畢竟古時行封建制度,多有王孫貴族到了封地後改姓的。可要是說延續門第之前就存於某地,我卻只能想到琅琊諸葛氏的例子……昔日秦漢之時,葛嬰之後便長居彼處,後來漢武憐惜葛嬰無辜被殺,便封其後人爲諸縣候,於是葛嬰後人便大多改姓爲諸葛……”

公孫珣和呂範對視一眼,反而愈發茫然了,後者立即又問道:“敢問這撤屯又是什麼意思?”

聽到這話,公孫珣與呂範、韓當再度對視,卻都是眼前一亮——不想,這雁門太守張歧還真是給指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張兵曹看到公孫珣醒悟,隨即就很有分寸的不再多言。

公孫珣微微點頭,然後趕緊換上了一副笑臉迎了上去:“張公辛苦!”

“都有!”張兵曹喟然感嘆道。“當時漢匈征戰不停,既然是在邊郡,那家祖是既害怕匈奴人報復,又害怕王氏報復,便一時改了張姓。而等到漢武大獲全勝,衛霍建功之後,家中一度是想改回來的,偏偏朝中又出了個匈奴王族金日磾,權勢滔天,於是乾脆便熄了這個念頭。”

“不瞞張兵曹。”看到自家主公尷尬,一旁的呂範趕緊拱手。“其實也沒什麼特意要打聽的,只是想請教一下長者,你家府君說此去五原走一趟,既能得到兵員又能得到馬匹、物資……這到底是何道理?我等不知底細,實在是心底發虛啊!”

公孫珣聞言不禁啞然失笑,而那張兵曹和呂範,乃至於一旁的韓當也都跟着笑了起來……不得不說,大風嗖嗖的颳着,這氣氛一時間還是挺快活的。

“少君!”就在公孫珣胡思亂想之際,韓當忽然駐馬來到了身旁。“張兵曹來了。”

“這有什麼?”張兵曹不由笑道。“早知道諸位心有不明,我就該早點說與公孫司馬的,也省的諸位一路狐疑……還如此禮遇。”

可是話又說回來,只要一想着數年後就會有那麼一場大亂,他公孫珣又怎麼可能不對握住一隻兵馬而心存迫切呢?

話說,他也是郡吏出身,勉強也算是在這大漢朝的中層官署中摸爬起來的,哪裡還不曉得這官場上的風氣?臧旻那裡的推辭,張歧這裡的虛僞,本就是官場上的常態……正如呂子衡所勸諫的那樣,真要是有些經驗的人,就應該放下種種情緒,以解決問題爲主。

“那就多謝張公了。”眼看公孫珣心中瞭然,呂範也就趕緊替自家主公謝過了對方。

公孫珣聞言不禁一滯,旋即自省起來。

“這話誰說給公孫司馬的?”張兵曹不禁愕然反問。

衆人齊齊哂笑一聲,然後卻不由尷尬起來……話說,這事情如此簡單就交代清楚,反而讓人有些措手不及。須知道,那邊營地還在搭建中,幾人站在一起,公孫珣還在這裡舉着大氅爲對方擋風,也不好攆人的,偏偏一時間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了。

“那敢問張公,不知你們族中如今可有些什麼出色的年輕人物?”公孫珣繼續強壓着激動心情,裝模作樣的問道。

對方如此爽直,公孫珣反倒顯得有些尷尬了起來,但即便如此,他手上爲對方遮風的動作卻終究是沒停下來。

“我那族弟張遼雖然自幼體格健壯,卻年方八歲,去年在鄉中見他時還看到他拿熱水澆蟲蟻窩呢,然後氣得他哥哥張泛把他吊起來打!這萬蟲不當之勇想來是有的,萬夫不當之勇卻萬萬不敢有!”

“有是有,乃是我同族遠房的弟弟。”張兵曹忽然正色道。“不過公孫司馬最好先與那個本地豪傑割席斷交,不然不好跟我這個族弟相交。”

呂範瞬間愕然:“竟然如此嗎?馬邑之謀的那個聶壹?”

“這是爲何?”

所以,這張澤看到對方如此態度,反而當即失笑:“公孫司馬要有什麼想問的,儘管問來,我張某斷然不敢受你如此禮遇的!”

“拜見司馬。”就在此時,一名陪隸忽然跑來稟報。“營帳已經立好,程軍侯請您去休息!”

公孫珣止住笑,見此人體格壯碩魁梧,倒也是個勇武之士,只是礙於陪隸之身,於大風中也只着了一件單衣,而且此時額頭汗水迭出,更是綻的滿臉塵跡……頗爲不堪。於是,他便隨手將自己擎着的大氅解下,擲與此人防風,又道了聲辛苦,這纔打馬過去休息。

“太祖年少爲吏,頗知民間世情疾苦,又見天下紛擾,自感有用命之時,故凡從軍伍,上至將屬,下至隸役,皆效吳起之恤。久之,乃漸得死力。”——《新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

PS:還有新書羣684558115,大家有興趣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9章 戰後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447章 幾人虛費一生心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174章 兵臨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120章 崩壞(中)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1章 楔子第128章 爺們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230章 歃血第76章 撤屯(中)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20章 崩壞(中)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171章 長驅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364章第34章 義舍(7k2合1)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61章 中軍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128章 爺們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71章 大饗(下)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154章 張儉第152章 無力(上)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19章 崩壞(上)第66章 插曲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133章 爭言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131章 求見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116章 驚動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30章 花明柳暗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122章 亂箭第30章 花明柳暗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144章 盛意(上)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119章 崩壞(上)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293章 死生雖天命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66章 插曲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
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01章 河南塞北三千里第9章 戰後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319章 紛紛塞上行第376章 夜夜酣歌感知己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447章 幾人虛費一生心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174章 兵臨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120章 崩壞(中)第426章 思故才知心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384章 西宮東闕何所罪?第1章 楔子第128章 爺們第33章 卻陷紛爭(5.6k)第388章 一棹每隨潮上下第288章 須信人心有真僞第355章 舟車何處不通津?第230章 歃血第76章 撤屯(中)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471章 伏清白以死直兮第209章 喜怒形於色(續)第120章 崩壞(中)第488章 握手相別去(續)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第252章 辨聲知人心第171章 長驅第325章 萬里望河源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364章第34章 義舍(7k2合1)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61章 中軍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128章 爺們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71章 大饗(下)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154章 張儉第152章 無力(上)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19章 崩壞(上)第66章 插曲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229章 進退而定第133章 爭言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131章 求見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227章 上下相疑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116章 驚動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第274章 陌上顯大德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30章 花明柳暗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122章 亂箭第30章 花明柳暗第418章 毫端千黜是春秋第254章 洶洶人寰猶不定第148章 女人(10k還債)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144章 盛意(上)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536章 今逢四海爲家日第119章 崩壞(上)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203章 皆憐宮闕土第14章 有故人久候第411章 未許公孫笑本初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370章 忠勇如公更不多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293章 死生雖天命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35章 直指邊城虎翼飛第66章 插曲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