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歃血

第230章 歃血

俗語有云,軍情如火。

然而,在天子與中樞迅速選出將領,並定下出兵方略以後,整個四月份的上旬與中旬,幾路漢軍卻巍然不動, 反而任由黃巾軍肆意做大不止。

這當然不是一衆大漢忠良故意拖延,恰恰相反,各路持節諸將也都算是求戰心切,忙碌不停……只不過,沒有兵又怎麼出擊呢?

要知道,依照漢家制度,即便是聞名天下的洛陽北軍五校,加上什麼羽林、虎賁, 也不過區區一萬多人而已。不過, 這個一萬多人乃是按照軍官制度設計的,一旦有事,立即可以動員首都周邊的預備役,也就是三河之地(河東、河內、河南尹)的騎士、材官,然後迅速形成一支規模巨大的漢軍主力部隊。

兩者加一塊,專門有個說法,叫做三河五校,也是後漢一朝的禁軍部隊所在。

那麼換言之,無論有多着急,幾路主帥都最起碼得等到三地預備役動員起來後才能勉強動身,這是一個誰都無可奈何的硬性流程!比如說公孫珣這一路就得等到河內這邊的預備役集合起來,然後可能還要再等一等分派給他的幷州援軍到來才能出兵。

那麼,屯駐在洛陽周邊的四路持節主帥這些日子又在做什麼呢?

答案很簡單,四個人都在不停的給洛陽公車署那邊寫公文, 至於公文的內容,無外乎便是要錢、要糧、要軍械、要物資、要戰馬、要人!

比如朱儁,第一時間便舉薦了自己的揚州小老鄉, 兼當日江南平叛的小戰友孫堅孫文臺,表其爲佐軍司馬,並讓其立即在徐楊一帶募兵,然後戰場彙集。

再比如皇甫嵩,第一時間就舉薦自己的涼州小老鄉,公孫珣的小師弟傅燮傅南容,讓他做了護軍司馬,並要求他就地在北地郡募兵,然後帶人過來。

有意思的是,宗正劉焉居然向盧子幹舉薦了自己的屬吏呂布,前者聲稱後者文武兼得,更知曉河北地理,可堪一用……盧植當即取爲護軍司馬。

對此,公孫珣自然沒有落後於人。

曹操是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但此時也只能硬着頭皮當衆詢問:“請將軍明示!需要何物,我等立刻去辦!”

當然了,跟其他幾位相比,公孫珣此番舉動一開始的時候多少有一些格外的小心思。譬如,他也想看一看到目前爲止他到底有多少軍事力量可以調度,又積攢了多少班底,然後戰鬥力又如何……

然而高臺下,公孫珣扶着腰中斷刃,看着眼前高臺旁被捆縛好的牛羊,又看着高臺上依次立着的漢字大旗、五官中郎將公孫字樣的將騎、自己私人的白馬旗,還有天子所賜的節杖,面對着曹操的催促,卻是一時失笑,駐足不前。

曹操、關羽趕緊接令而出,而等前者領人掛首級回來之後,便看到有人從周邊牽出一匹驄馬來,他來不及多想,就在木槽之前親自動手,一刀兩斷。

而如此大的動作,倒不是說公孫珣要如何如何……實際上,和朱儁任用了一堆揚州人,皇甫嵩任命了一堆涼州人一樣,這就是這年頭的風俗,就是在光明正大的施恩、籠絡於自己的舊部、鄉黨,而被舉薦之人也紛紛響應不及!

畢竟,軍功實在是這年頭出身不好之人迅速躥升地位的主流通途,有些看不見摸不着的隱性鴻溝基本上只能靠這種硬功勞越過去。

血流滿槽,又有人早有準備,依次分出來兌上酒水,滿營軍官將士人人取用分抹嘴脣,然後紛紛慷慨立誓不棄,再無一人出挑……倒是隱隱有巍然一體的感覺了。

同時,提前出征的還有朱儁那一路,彼處也不過一萬餘人,同樣戰力不足,編制不齊,卻也要倉促出關迎戰潁川黃巾……但也沒辦法,波才居然已經攻破了潁川首府陽翟,然後真的叩問起了距離洛陽不過幾十里的轘轅關了。

衆將校看過去,果然是公孫珣的頭號心腹,此次一來便被拜爲裨將(副將)的呂範。

而稍傾片刻,居然有一名北軍出身的軍司馬拱手行禮而出:“將軍,若是有別部被圍,相約而救自然合理,可若是一無階騎士落於敵陣也要想救,豈不是因小失大?大軍六千餘,算上將軍私人義從甚至於近七千人,天譴之言當慎之……”

不過,想通了這一點後,公孫珣倒是忽然開竅,居然主動通過人家何遂高將公孫瓚與鄒靖送到了盧植那裡……不是想刻意坑自己的這位大兄,真心不是,他只是想讓自己的心腹們直接拿捏住這三千幽燕鐵騎而已!

曹操當即無言,甚至還有些羞憤……這正祭祀呢,還這麼多人看着呢!

“將軍莫要開玩笑。”好不容易壓下這股心思,曹孟德也只能如此勉力言道。“數千將士翹首以待呢!”

“這便是我爲何要盟誓的緣故了。”公孫珣環顧四周,再無人敢輕易出聲反駁。“軍中倉促,或自北軍而出,或自幽燕而來,或於河內徵召……來源斑駁,互不心服,且倉促成軍。或有人依仗出身鄙視他人;或有人初次從軍不知生死之重;如今,更有人連我這個持節主將當衆所令之事都不在乎……那若不能歃血盟誓,以作約束,此行怕是真的要一敗塗地了!諸位,如這等宵小若不嚴加處置,幾日後上了戰場輕易死了不要緊,要是誤了朝廷大計,牽累軍中袍澤,又該如何?!”

到了四月下旬,程普、高順、成廉等人,以及他們從雁門、太原招募、集合的兩千騎兵尚未趕到,朝廷與天子便忍耐不住了,居然就讓只有六七千騎兵的公孫珣即刻動身,沿着黃河速速掃蕩東郡黃巾。

譬如公孫珣之前的封侯,再譬如徐榮的兩千石校尉,都是如此來的。而公孫瓚之前扔下千石縣令,不惜拉下臉死活跟着自己族弟來河內,也是出於這個緣故……這廝想要急切越過千石到兩千石的鴻溝,有軍功會省下很多功夫。

“未曾想孟德兄有一日會居於我之下,”公孫珣愈發笑道。“不妨多喊幾聲,不然打完仗便聽不到了。”

“無他。”公孫珣立在臺上,昂然應道。“我意此番出征,無論出身貴賤,官職高低,當不離不棄,不使一人落於敵陣而不救,不使一人骸骨落異鄉無所奉,違者……天譴之!爾等以爲如何?”

這話問的很沒道理,因爲雖然局勢很危殆,消息傳得很開,有心人都知道絕世如何,可明晃晃的把敵人的強大和己方的弱小當衆說出來,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可以稱之爲動搖軍心了。

“既如此,”公孫珣嘆氣道。“不如暫緩犧牲祭祀,先殺一馬歃血盟誓如何?”

不過,數千將士在軍營中列隊,還有不下這個數量的戰馬、牲畜、車輛候在一旁,南風烈烈,氣氛肅穆,倒也遮蓋住了幾分倉促之感……按照規矩,這時候確實該殺犧牲祭祀天地、戰神,然後取血抹旗,以做誓師的。

當時,公孫伯圭難得豪氣畢露,號稱要三年間學公孫珣配紫戴青,並勉勵其他兩個弟弟趕緊跟上,不要負了公孫氏的名頭……弄的這倆人頗爲忐忑,也弄的公孫珣頗不好意思,只能連連相勸,一醉方休!

當然了,這種好日子很快就過去了。

所以說,這裡面的大部分人應該都會感激公孫珣此番舉動的。

看了半晌,最後,公孫珣將目光落在了自己的心腹呂範、婁圭、王修等人身上片刻,這才忽然揚聲開口:“諸位,我等奉命出東郡,然而賊已連破二十餘城,羅衆數萬,我軍六千疾趨,當以何勝啊?!”

實際上不要說這些人,便是曹孟德,也是一時手腳冰涼,不知所言,更遑論來送行的河內太守等不相干之人了。

曹操聽得此言,多少覺得有幾分道理,倒也隨之有幾分佩服,便趕緊率衆拱手稱是,以作呼應……一時間,倒是無人再理會這地上屍首了。

但這個怎麼說呢?早在上來索求徐榮不成反而來了一個騎都尉曹孟德以後,公孫珣便瞬間醒悟過來,自己之前的這種小心思有多麼可笑。須知道,此時他公孫珣能調度這麼多人,靠的全是漢室權威,靠的全是漢室體制……跟他本人的威德有個屁的關係?!

否則,曹孟德、公孫伯圭、劉玄德俱在他麾下,便是孫堅,他公孫珣都不是不能通過何進耍個小手段,把朱儁那裡討要過來……然而這又有什麼用?難道可以立即代漢自立了?

曹操一時語塞,四面的軍士聞言不由大喜過望,而周邊的軍官們卻有些異議。尤其是本就在洛陽久居的北軍軍官,和涿郡而來的軍官,基本上立場相對。

之所以說大部分人,乃是因爲其中有一個董昭董公仁……公孫珣實在摸不清此人心思,他到底是想求功名利祿,還是想明哲保身?

然而,不等下面的軍士反應過來,便有一人當先出列昂然作答:“回稟中郎將,當上下一心,不離不棄,以六千騎爲一人,如臂使指,方可應對。”

“不覺得噁心嗎?”公孫珣在臺上冷笑一聲。“此等卑劣小人之血,含在嘴裡不怕得病嗎?若是抹在旗幟上……我卻怕他又污了我的將旗!孟德,將此人懸首於轅門之上,然後殺馬,盟誓!雲長,你來接任此人別部司馬一職,兼領其軍,以做前鋒。”

“大軍出征,出此無端之言,亂我軍心!”眼看着一羣北軍子弟要紛紛附和,公孫珣不等此人說完,便忽然乾脆打斷。“請節杖……斬!”

總之吧,公孫珣絞盡腦汁,有官身的走公車署,讓中樞去調人,沒官身的自己寫信舉薦徵調,按照如今的局勢和這年頭的風俗,中樞也沒有什麼理由不去加印任命。

於是乎,公孫珣也不再猶豫,即刻就在孟津倉促誓師,準備沿大河東征。

可以理解,畢竟事發突然,軍隊都沒齊備呢就要出征,軍中上下都很緊張。

實際上,公孫伯圭去盧植那裡的時候還挺高興,因爲到那邊他是獨掌一軍的別部司馬。當時,因爲公孫越剛剛從涿郡趕到孟津,三人便又喚來洛陽那邊公孫範,四兄弟難得相聚,還一起私下喝了一頓酒爲公孫瓚餞行。

只能說,這位在歷史上本就被公認爲南面三路黃巾主力之一的卜大帥,絕對是有些架勢的。

局勢危殆,沒人有資格再等了,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

漢光和七年四月廿二日,五官中郎將公孫珣以騎都尉曹操爲副,以假別部司馬關羽爲前鋒,以公孫越爲佐軍司馬行戎律事,以呂範爲裨將,以王修爲糧草官,以韓當爲主騎,以審配爲別部,領劉備、牽招、張飛、魏越、楊開、褚燕、夏侯惇凡諸將,都督六千五百騎兵出河內,征伐卜已。

不過這裡面有一人倒值得一提,那便是很早便追隨公孫珣,一直在洛陽這裡辛苦守侯緱氏義舍的賈超。人家沒有功勞也有數年苦勞,故此公孫珣也有意擡舉他,準備藉機給他個官身,誰知他卻主動請了一封薦書,去了盧植麾下……公孫珣這纔想起人家還有個相依爲命的哥哥在鉅鹿呢,倒也沒什麼好說的,大筆一揮便送了過去。

“將軍。”有人忽然又建議道。“既如此,是否要藉此獠之血行盟誓?或是以此人爲犧牲塗抹旗幟立威?”

公孫珣愈發大笑不止:“那便不開玩笑……可孟德兄,區區牛羊犧牲,焉能壯我軍威啊?”

臺下軍士自然是駭的半晌沒反應過來,而臺邊諸多軍官,尤其是北軍出身的軍官反應過來後卻更是心驚肉跳……一來是生怕公孫珣是在惡意找北軍出身的軍官立威;二來卻又更擔心對方只是純粹發怒不滿,便如此視千石軍官爲無物。

目視所及,有剛剛來孟津不過兩三日卻精神抖擻的關羽、審配,有面色沉穩的公孫越、牽招、楊開,有緊張不已的劉備、褚燕、張飛,也有躍躍欲試的韓當、魏越,又有面無表情的矮胖子董昭,還有雙目炯炯立在曹操側後的夏侯惇,當然還有一羣洛中北軍出身的貴族子弟。

“將軍何故發笑啊?”騎都尉也是兩千石,但曹操此時面對着持節的公孫珣卻無可奈何,差了一根節杖,二人在軍中的身份尊卑其實非常分明。

但總歸是可以試一下的。

“孟德兄喊我什麼?”公孫珣似笑非笑,似乎根本不在意眼前的祭祀。

原來,就在這區區二十天內,東郡的卜已便已經向北打通了清河,與張角、張樑連成一片,然後還再度南下,試圖連接波才、彭脫的潁川黃巾,如今連破十餘城,惹得濟陰、山陽、陳留三郡一起告急了!

他先是請調身爲北軍校尉的徐榮到麾下爲副將;然後人家董昭辛辛苦苦花了三年從縣長做到縣令,也不問人家樂不樂意,就被他一封推薦公文送到公車署,變成了護軍司馬;縣尉褚燕則是被他直接徵調,然後舉薦爲了曲軍侯;駐紮雁門的程普、高順、成廉等舊部,被他一封公文整個調了過來;涿郡那裡就更不用說了,不提公孫越、審配、關羽、牽招、劉備、楊開、魏越,就連呂範和王修都被他一股腦的召了過來,然後假軍侯變真軍侯,假司馬變真司馬。

衆將校面面相覷,其中曹操被逼無奈,只能上前相詢:“敢問將軍,此番盟何誓?”

公孫珣擺擺手,直接按刀到來到臺上,然後環視四周。

衆人猛地聽到一個斬字,還茫然不醒,就見到數名中郎將的親兵義從徑直將這名軍司馬從行列中拖拽出來,然後不等衆人反應過來,便直接有人抽刀將其一刀梟首……血濺三尺,這時方纔滿營俱驚!

“將軍啊!”曹操愈發緊張不已,他也是個從軍的初哥好不好?

“將軍,犧牲已經備好,正要請你主持祭祀。”黃河邊上的軍營中,向來嬉皮笑臉的騎都尉曹操這次倒是難得嚴肅起來,對着主將公孫珣也是畢恭畢敬。

公孫珣心中暗暗感嘆,不管以後如何,此時此刻,這些人中的大部分人應該都是一個心思——大丈夫生於世間,按劍而起,於上平叛報國,於下安撫百姓,與己建功立業,如此而已。

臨行盟誓,不許棄一人落於敵陣,不許遺一骨落於他鄉……於是倉促集合之軍,一時衆志成城。

—————我是做夢了的分割線—————

“桓典,後漢靈帝朝拜侍御史,常乘驄馬,人呼爲‘驄馬御史’。是時宦官秉權,典執政不避,京師畏憚,爲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黃巾起,逢太祖將兵出河內,將殺馬盟誓。典奉使督軍,在側,以軍馬將戰,獻己驄馬,曹操刃之。”——《世說新語》.品藻篇

這章寫的好辛苦……話說,剛剛睡了三個小時,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變成了卡扎菲……去祭奠納賽爾……夢裡面哭的稀里嘩啦……起來以後發現確實是真哭了,也不知道是什麼預兆。

(本章完)

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52章 當歸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81章 雞湯(上)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329章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85章 首尾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261章第144章 盛意(上)第47章 軟紙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第167章 祭旗第60章 出奇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59章 問策第170章 失控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261章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140章 慷慨(上)第172章 直入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100章 大事(上)第132章 伺機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358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第117章 相邀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151章 不甘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65章 臨陣(終)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1章 洛陽城外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61章 中軍第121章 崩壞(下)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84章 檻車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27章 膽大包天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485章 南箕北有鬥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102章 大事(下)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21章 戲殺(5.5k)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70章 大饗(中)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115章 夜訪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
第346章 單于在山西(下)(新年快樂!)第52章 當歸第385章 受壽永多夫何長?(二合一還賬)第81章 雞湯(上)第474章 吾將上下而求索第180章 樹下索流年第329章第402章 更覺歸可喜(7k勉強2合1)第300章 滿酌陶碗俯首退第85章 首尾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261章第144章 盛意(上)第47章 軟紙第271章 豐年好大雪第167章 祭旗第60章 出奇第413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上)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429章 魚困自見水第59章 問策第170章 失控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279章 舊俗疲庸主第261章第530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續)第140章 慷慨(上)第172章 直入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100章 大事(上)第132章 伺機第164章 亮旗(還債了)第341章 關東起羣雄(下)第217章 范陽之枉第358章 大河封凍亂武興(下)第117章 相邀第220章 匹夫之勇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399章 北邙故人今何在?第151章 不甘第233章 帳中言三策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第65章 臨陣(終)第422章 智士見事遲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72章 紛紛入歧途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1章 洛陽城外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61章 中軍第121章 崩壞(下)第250章 羣英會玄德做歌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84章 檻車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第368章 王侯螻螘同丘墟(2合1還債)附錄7:《舊燕書》卷六十九.韓程高關張趙傳第458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第452章 白雪紛紛落庭中(下)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374章 被驅無異犬與雞(二合一)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第383章 遷藏就岐何能依?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282章 區區計生死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407章 空期戎馬收河北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379章 鼎湖當日棄人間(7k勉強二合一)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27章 膽大包天第202章 一意起高樓(下)(四合一還債)第511章 出不入兮往不反第485章 南箕北有鬥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500章 一朝斬龍落田埂(繼續大章還債)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102章 大事(下)第214章 宴於桑庭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440章 休問天下早晚清牙疼的受不了,請假去急診第21章 戲殺(5.5k)第258章 孝衣白肥衝南風第70章 大饗(中)第390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115章 夜訪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