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

第367章 堯舜桀紂皆腐骨

高粱亭西南,襄陵城西,平陽城東,在一覽無餘的汾水平原上有一座很突兀的著名建築,四時香火不斷不說,遇到一些重要政治事件, 河東太守還會親自前來拜訪祭祀……這是一座堯祠。

堯作爲儒家公認的上古聖君,自然是這年頭正兒八經的祭祀對象,所以堯祠是有很多的。不過,大概是因爲平陽是堯都的緣故,所以此處的堯祠規制不比尋常。

話說,自從衛將軍公孫珣在高粱亭一戰降服了七八萬河東之衆以後,自二月底到三月初, 他一直就在此處駐留……這當然是合情合理的,因爲七八萬俘虜,外加公孫珣本人所帶領的兩萬餘戰兵,兩萬輔兵,林林總總十餘萬衆,是需要妥善整編的。

什麼人該赦免回家,什麼人又該予以處罰?

赦免回家的如何有效管理安置他們,而予以處罰的又該用什麼方式處罰?

是殺是留,是抄家還是滅族,是許其投軍自效還是殺其人並其衆?

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但是話還得說回來,十餘萬衆,如果不想坐吃山空,偏偏還真得儘快予以處置才行。

“君侯!”這日下午,鎮軍中郎將王修王叔治從堯祠外轉入,卻是滿頭大汗,儼然又是辛苦了一整日。“今日這最後兩縣的良家百姓也已經盡數放回, 不過和之前一樣,多有人樂意從軍的,我也按照之前的吩咐, 告訴他們良家子從軍多有優待, 卻要等到本地鄉亭恢復以後再論其他。”

鶡冠直裾,正在堯祠內某處瞻仰碑刻的公孫珣緩緩頷首,然後方纔順勢回頭:“辛苦叔治了。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雁門、太原漢家制度尚在,亭鄉未失,做事方便,唯獨這裡,算算時間已經兩年沒官府轄制了,什麼都要重頭來過。”

“不過。”王修聞言倒是忽然嘆氣。“這些人聽到恢復亭鄉,或多或少都有些異樣,想來是這些日子少了算賦徭役,頗有些食髓知味……”

“越是如此,越要儘早恢復制度。”衛覬在旁忍不住插嘴言道。“唯獨要選派出色人物,方能治理地方,安撫人心,而且要速速處置那些地方大豪,叛軍首領,防止他們回到鄉中蠱惑人心再度爲亂。”

俯身在庭中的衛固一言不發,連連叩首,唯獨叩首間隙忍不住看向坐在公孫珣右手側某個座位上的衛覬。

“伯覦這是金玉良言啊!”公孫珣也是感慨一時。“但是事有緩急,反過來說,如今討董格局嚴峻,只爭朝夕,而從此來論,那一日我倒是還是有些婦人之仁了。現在想想,若是當日能稍微忍一忍,等到天黑,咬牙衝一陣,最起碼今日處置起俘虜來便乾脆的多……想那些河東豪強,有些其實實力未損,與他們本部兵馬依舊纏繞難分,偏偏又是整部而降,不好肆意處置,也是讓人爲難。”

“說的好哇!”公孫珣笑的更開心了。“可若如此算來,我麾下爲何沒有汝南袁氏與弘農楊氏的子弟呢?若以袁楊子弟與匈奴單于共捉刀立於門內,豈不更應時事?”

“裴茂公如今還在朝中。”王邑無奈苦笑道。“其五子也全都在身邊……”

“對了!”公孫珣忽然又想起一事。“我邀請我那師兄王文都還有河東諸位世族領袖後日來此祭祀聖君的事情……不會耽擱吧?爲何一直到現在都無一人到此?”

公孫珣連連揮手失笑:“文都兄想多了,我沒有怪罪之意。只是想到博陵崔氏(即安平崔氏)的崔州平馬上要來我軍中共謀討董,而清河崔氏的涿郡崔太守也早早與我會盟討董,至於漁陽田氏、晉陽王氏、陽曲郭氏、邯鄲李氏、魏氏、邯鄲氏,還有泰山王氏,也都有子弟在我軍中,若是再加上此番到來的河東衛氏、賈氏、範氏、柳氏……我也算是見識到這天下一多半的名門風景了!”

“只要不放他們回鄉便可。”王修也是正色而言。“這種豪強之輩,正該用在戰場之上消耗!”

劉虞冷笑一聲,並未多言。

“至於衛固衛兵曹,你可知罪?”話至此處,公孫珣也懶得遮掩,卻依舊顏色不改。

“這事怪不得裴公。”王邑見狀趕緊解釋。“文琪或許還不知道,自從袁曹等人逃離並起義兵後,董卓對這些擅自逃離洛陽的官員經常是一旦發現便要嚴厲處置,大至夷族,小到下獄,不一而足。而裴公之前雖然做過尚書令,算是位高德重,但據說其人好像是跟關東諸侯之一,也就是當日跟着文琪的那個劉備劉玄德有些關係……所以看管極嚴。”

王邑目瞪口呆,但卻早有甲士無數持白刃涌入堯祠庭中,竟然是將剛剛還是座上客的衛固給當衆拖了出去……而衛固看了看宛如在說天氣如何的公孫珣,瞅了瞅憤怒卻無言以對的王邑,最後將視線投向了閉目不語的族兄衛覬,到底是一句廢話都沒敢有。

衆人紛紛頷首。

“我與師兄十餘年未曾再見,今日既然是你說話,那就恕其死罪好了。”公孫珣張口便來。“罰沒河東郡兵曹掾衛固除房舍外的所有家產,交出賓客、私兵……其人杖責二十,罰爲陪隸一年,即刻拖至後營行刑,然後入列爲陪隸!”

席中明顯有人試圖勸諫,但公孫珣根本沒有給其人機會:

“是啊。”婁圭也是一聲嘆氣。“不論其他,此戰我軍雖然大勝,也頗多傷亡,兩萬騎兵,死傷減員兩三千衆,六千步卒,也傷亡減員近兩千……而過了河東,迎面董卓擁兵極重,光是關西老卒與洛陽禁軍就何止五六萬人?所以說,這些人該用還是要用的。”

“看來我這師兄在河東頗有威望?”

“不瞞師兄。”公孫珣依舊微笑從容,好整以暇。“之前請你來此祭祀聖君,我便也擔心安邑有失,以至於影響大軍,便遣了我麾下別部司馬成廉,引騎兵四千,走介山繞道去安邑守城去了,臨行前曾吩咐,國事爲重,若有阻礙,格殺勿論……範司馬不在倒好,如今既在,偏偏又不懂利害二字的話,此時已經死了也說不定!”

被提到家名的人,多有得意之色。

“原來如此。”王邑也不由失笑。“如此說來,早該喚幾個聞喜裴氏子弟一起前來纔對……”

“其實哪裡是因緣巧合?”王邑繼續恭維道。“文琪此番討董,上應天命,下承民心,而且連戰連勝,這才能彙集天下名門世族,讓大家同心戮力,共謀大業……這就是所謂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家人來信,他們已經到了絳邑,算算時日,明晚必到。”衛覬正色作答。“之所以沒人提前到此,乃是因爲要先集於安邑,然後隨王太守一起到來。”

“你真是糊塗!”王邑憤然起身指責道。“雖說時局危難,但是怎麼能不經過我這個太守便輕易與賊人交通呢?”

衛固趕緊會意叩首認錯。

“聽說師兄在河東,能夠存身於虎狼之間,靠的乃是兩位郡中世族豪傑……一個喚做衛固,一個喚做範先,不知是哪兩位?”

便是田豐,居然也難得頷首。

“確實如此。”衛覬繼續言道。“王府君是白波匪作亂後到任的,其人之前履任近兩年,雖然不能收復河東,可在安邑卻多少能做到守成不棄,而諸世族也多賴他保全……到後來,不光是北有白波,南面董卓亂政,王府君在安邑也是盡力而爲了,大家都看在眼裡。”

話說,春日暖風正適,火把火盆團團照亮庭中,再加上酒菜俱全,很多人隨着王邑趕了一天路,此時早已經餓的不行,但公孫珣卻遲遲不開宴,難免讓人心生疑慮,此時又當衆說出如此狂妄之言,那此宴必然要有波折的。

衆人不解其意,卻也不好多問。

“這……”王邑情知不好,但也只能硬着頭皮問了出來。“文琪,愚兄早在劉師門下便以愚鈍而知名,實在是不知道你是何意?什麼是懂得利害?還請你明示。”

翌日,恰如衛覬所言,河東太守王邑帥郡中官吏名族準時來到了堯祠……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而公孫珣也於當晚主動在堯祠院中設宴,以作禮儀。

話至此處,衛固復又看向了座中楊奉等人,但楊奉等人也在忐忑之中,如何敢擅自出聲?

公孫珣嗤笑搖頭:“看來師兄還是不懂什麼是軍……說來也巧,劉師遺書中恰巧訓導過我此事,你要聽一聽嗎?”

滿營幕僚軍官,河東名族,包括哪些投降的河東大豪,全都列席其中,非只如此,衆人甚至驚愕見到了與公孫珣並排坐在上首位置上的大司馬、幽州牧劉虞……相較於此人,其餘種種兩千石,或者曾爲兩千石高位的官員、名士,倒是顯得尋常了。

王邑張口欲言,卻終於沒再吭聲,而席中諸多人物,也多徹底肅然起來。

“話是如此了。”公孫珣在旁哂笑道。“可事情不是那麼簡單的,就好像這次,若非有伯覦你提前相候在此,提供大略腹案,我怕是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處置這些俘虜呢……有時候想想,難怪自古以來那麼多殺俘之人,哪裡是他們全都殘暴?分明是既養不起,又不敢放。”

“原來如此。”公孫珣也不喊地上之人起身,只是愈發追問不及。“那敢問師兄,範司馬其人何如,懂得利害二字嗎?”

“聞喜裴氏爲何不在今日客中?”一番寒暄之後,坐在上首的公孫珣朝着與自己左手側次席的王邑好奇詢問道。

隨行幕僚,雖然之前議論時各有所持,但此時說起那些被俘大豪們的處置,卻並無一人反對……畢竟,治政是治政,治軍是治軍,戰爭時期,公孫珣能保持基本的規矩已經足以讓這些文士無話可說了。

“無所謂了。”公孫珣復又擺手笑道。“本就是緣分而已,有則有,無則無,不必強求。”

王邑登時訥訥,座中諸人也多有變色……畢竟,公孫珣耗的時間太久了。

“我聽說之前九卿中的執金吾胡毋班被他妻舅河內太守王匡所殺,此位空餘,而文都兄久任河東,辛苦維持,多有功勞……不妨請大司馬錶文都兄爲執金吾,如何?”公孫珣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意思。

“還是要再威懾一二纔好。”公孫珣走出堯祠大門,卻是看着身前陡然顯現的龐大軍寨若有所思。“而且該處置的也要處置。想來,那日能活下來這麼多人,一是將士辛苦作戰,三軍用命定下來的大局;二是我自起了婦人之仁;三是郭太主動送命,捨身行仁……這些人豈能坐享其成?”

“文琪,其人如此膽大包天,固然可恥,但還請念在他保全地方的功績上多加寬恕纔好。”王邑實在無奈,只能臨時爲自己的下屬求情。

衛固驚慌難耐,只能勉力叩首:“不瞞府君,之前爲保住安邑,我便以鄉人身份與白波軍中諸位多有聯絡,勸他們不要進軍郡南數縣,想來是此番衛將軍大勝,查檢到了昔日信函……”

一人趕緊避席見禮,而王邑也是當即做了介紹:“此乃郡中兵曹掾衛固,至於郡中司馬範先,因爲安邑需要有人看顧,所以留他守城。”

“將軍寬容。”衆人情知公孫珣與崔烈的過節,卻是趕緊稱讚。

“衛兵曹,衛將軍問你話呢!”王邑看着不好,忍不住呵斥了一聲。“你到底犯了何事?!”

“那也請他來吧!”公孫珣一聲嘆氣。“便是趕不及祭祀聖君,也該請他共赴討董大義!”

“我記得還有西河太守崔鈞崔州平(前司徒崔烈次子,歷史上後來諸葛亮的忘年交,銅臭一詞的發明人),也是如此。”公孫珣若有所思道。“其人在西河,雖然因爲匈奴勢大不能制,卻多少能安撫地方,廣得人心,而且大節不失。”

“若以此論,那欲行仁政,便須先有智力、勇力、財力、物力,然後方可爲之了。”田豐在旁邊不由感嘆。“這便是天下仁政難爲,而惡政卻屢見不鮮的道理了,怪不得天下總是越來越壞……”

而王邑卻是凜然而答:“文琪坐擁雄軍,兵強馬壯,自然是說什麼就是什麼!”

“其實君侯不必如此過慮。”沮宗在旁捻鬚道。“依我看,那日君侯在高粱亭堪稱神武,幾乎一己之力逼降七八萬賊衆,我等都爲之神馳。而經此一戰,那些河東大豪出身的首領恐怕也不敢再多想什麼了……該收入軍中就收入軍中使用便是,無須多慮。”

“但是,覬以爲這不能作爲不行仁政的理由。”衛覬在旁朝着公孫珣勉力勸諫。“天下崩壞,局面艱難,嚴刑酷法固然可以起一時之效,甚至於讓人起到一時之快,但是恪守制度,威德有據,纔是長久之道。”

“文琪……”在上首另一位大人物劉虞的戲謔注視下,河東太守王邑終於無力坐了回去。

“不錯。”這次點頭稱是的乃是田豐田元皓。“安平崔氏(也就是博陵崔氏),雖然因爲崔烈有了銅臭之名,但終究大義不失,尤其是崔州平,當日君侯到太原,他便主動送信,請共與討董,不過君侯卻以西河兵少,反勸他協助安撫匈奴便是……”

“我這人並不寬容!”公孫珣搖頭不止,卻是兀自離開堯祠,入營去了。

公孫珣一聲嘆氣。

然而,衛覬只是閉目養神,佯做不知。

衛覬稍微一怔,倒是不由嘆息:“天下事確實是難!”

王邑閉口不言,衆人飢腸轆轆。

—————我是說什麼便是什麼的分割線—————

“王邑性激而無膽;衛固多計而無斷;範先恃強而無能……河東碌碌,可輕定矣!”——《舊燕書》.卷七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PS:感謝書友邪神周,第四十萌……到現在我都不確定他是不是我現實中某個學姐

還有,給大家磕頭道歉,我昨晚上盡力了,但整個人都崩壞了,確實集中不了注意力……食言而肥,我活該變胖!

(本章完)

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101章 大事(中)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169章 獻策第223章 卷旗而出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320章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完本總結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61章 中軍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17章 歸家第94章 放火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103章 麥飯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52章 當歸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71章 長驅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64章第38章 呂郎固窮!(8k)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126章 速殺第150章 明白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17章 歸家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94章 放火第104章 折返第89章 移鎮第169章 獻策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91章 疾趨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221章 雕蟲小技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84章 檻車第58章 驚變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144章 盛意(上)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55章 望氣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457章 君前願報新顏色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7章 汝南買士第106章 郎署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30章 一招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39章 虛驚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12章 請賞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115章 夜訪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166章 漁夫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
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294章 人事常相參(二合一)第101章 大事(中)第405章 羽書無路達深宮第373章 禾生隴畝無東西第494章 故人北走臨沂水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169章 獻策第223章 卷旗而出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第356章 波濤失意虓虎起第320章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完本總結第238章 思南忽思北第61章 中軍第490章 枕膝堪入眠(中)第17章 歸家第94章 放火第72章 宦遊(5.3k二合一)第183章 荒庭生芳草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103章 麥飯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第540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351章 從今吹笛大軍起第210章 順逆藏於心(上)第393章 早歲那知世事艱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52章 當歸第475章 用忠豈用力?第432章 伏盾終起盾(本月153k)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71章 長驅第73章 辭行(6k二合一)第464章第38章 呂郎固窮!(8k)第278章 鼙鼓病氣紛紛來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29章 空看花開滿臺日第465章 送君十里往鄴城(萬字還債)第455章 白雲出處從無例(感謝白銀大盟江南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126章 速殺第150章 明白第297章 白雲迷路合復開第437章 舊怨平兮新怨長(繼續小小2合1)第17章 歸家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94章 放火第104章 折返第89章 移鎮第169章 獻策第277章 緩聲慢語迎春社第304章 聊持寶劍動星文第507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上)第244章 曹孟德暑日懷霜雪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528章 銅雀遊客恨來遲第430章 鳥飛似得林第468章 長安城內聞更聲感謝白銀盟阿蕾格格巫,順便說幾句話第91章 疾趨第435章 君臣不易逢第221章 雕蟲小技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224章 呼喝而死第84章 檻車第58章 驚變第448章 愛嘆非爲婚姻故第144章 盛意(上)第256章 借問佳人何處有第298章 星河掛戶夜長曉第55章 望氣第314章 叛軍崩殂畏的盧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436章 師生貴禮輕(2合1小小還賬)第457章 君前願報新顏色第337章 白首漢廷刀筆吏(續)第478章 鄴下書味亦何偏第37章 汝南買士第106章 郎署第141章 慷慨(下)(萬字還債)第130章 一招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39章 虛驚第361章 虎狼從中也立身(續)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12章 請賞第527章 盡日徘徊濃影下第115章 夜訪第251章 陽翟城子伯闢賢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166章 漁夫第538章 故壘蕭蕭夏如秋(續)附錄12:《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二——第246章 孫文臺所向無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