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

管彥一愣,這沮授之名可是有耳聞的!

記得袁紹手下有兩大謀士,一是田豐,二便是沮授。

晉朝孫盛曾言:“觀田豐、沮授之謀,雖良、平何以過之?”

良、平是什麼人?就是大漢開國功臣張良和陳平,這兩個人在中國歷史上,與姜子牙、諸葛亮等人,一直都被認作是智慧的化身,孫盛以此相贊,可見沮授的智謀之高。

曹操也這樣評價過沮授:“孤早相得,天下不足慮!”

就這樣一個本該名垂千古的謀士,卻因袁紹的昏庸而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但是,管彥現在可沒有時間去感嘆今天又遇到了個三國名人,因爲他目前正被這個名人手下的近百刀斧手包圍着。

管彥暗裡自責自己實在太粗心大意了!管彥舉起酒杯輕抿了一口酒,暗自思量了起來。

“你我二人,往日無怨,今日無仇,爲何欲謀害我?”管彥打起了太極拳,想拖延下時間。

沮授微微一笑:“汝與賊人張燕勾結,有負臣子本份。吾乃大漢臣子,當殺不臣!”

這張燕的事情就做的這麼明顯?趙雲猜到了,這沮授也猜到了,這天下究竟有多少智士?

管彥忽然板起臉:“沮授,吾乃堂堂大漢虎賁中郎將、東鄉候,汝一小小縣令竟欲殺我,以下犯上,擅殺朝廷大員,按律當斬!”

管彥看軟的不行,就想用硬的了。

沮授哈哈一笑:“汝勾結反賊,形同謀反,按律當夷九族!”

管彥不禁泄了氣,自己用殺頭的罪名來嚇唬他,他卻用了誅滅九族來回敬自己,哎,還真是個難纏的主兒!

管彥長舒一口氣,微閉雙目道:“沮縣令,今日非殺我不可?”

沮授沒有回答,只是微微一笑走到管彥面前,雙目炯炯有神地盯着管彥。

良久後,沮授這才答道:“非也!”

沮授大大咧咧往管彥對面一坐:“東鄉候只需與在下講明爲何要故意放走張燕,若能說得通,下官願受侯爺懲罰!但若說不通,嘿嘿~~”

管彥盯着沮授,這葫蘆裡究竟賣的什麼藥?看着沮授那目光灼灼的眼神,管彥心裡實在沒有個底。

說不小心被張燕溜了?那也太小看沮授,就沮授現在的動作,已經都確定管彥是故意放水的,這麼說只可能激怒沮授,沒有任何效果。

說收了張燕好處,所以故意放了?這麼說倒是能說通點,但是自己的道德人品就下去了。若是沮授藉口誆自己,目的就是找到自己結張燕的正憑實據,那自己豈不是自投羅網?

說出實情?這樣一來是最合理的,但是管彥的“不臣之心”也昭然若揭,即使沮授放了自己,這個消息傳出去恐怕洛陽的各位大佬也不會放了自己。

就目前這個情況,還只有說出實情纔是上策!以後的危險以後再說,先度過這個難關纔是!

“東鄉候無話可說?”沮授眯起了雙眼,冷冰冰地盯着管彥。

管彥強顏道:“沮縣令既以刀斧相問,在下當知無不盡,盡無不言了!”

管彥暗暗倒也沒像白羊一樣順從,而是暗暗諷刺了下沮授,諷刺他以逼迫形式威脅自己。

沮授倒也不惱,而是微微一笑,親自爲管彥斟滿一杯美酒:“東鄉候請講!”

管彥瞟了一眼沮授,自顧自地說道:“那夜,本候率兵於營中設伏,待張燕來襲時,便四起而爲之。張燕雖爲賊寇,卻也是血性之人。十面埋伏之下,竟欲與我軍拼個魚死網破!就在那時,本候一家將忽然認出,這張燕乃是家父數十年前救過的一少年!張燕感恩,故而願降!”

“既是張燕真意歸降,那半夜爲何忽然反出太行?而侯爺爲何也爲其大開方便之門”沮授插嘴道。

“張燕乃是受我之命遁入太行!”

沮授聞言,不禁臉色一邊,但是旋即回覆常態想問道:“東鄉候出自何意?”

“張燕十萬黑山軍,非聚一處,而是散於各地。若本候招降張燕及其親衛部隊,不過萬餘人。四地賊軍,無張燕統領,必自相爲戰,禍亂各地,冀州賊勢必盛與前。我本想帶着張燕,逐一解散各地賊兵,怎奈時日緊迫,不容本候久留。若單派張燕行事,又恐各地官吏因張燕身份而排擠之,反生禍端。故本候行此計,令張燕自行散去各軍,事成後再派人通知我。”

前面管彥說的是真的,但是說到什麼派張燕出去時,管彥就在瞎編了,畢竟不能直接告訴沮授:我故意放了張燕,是爲天下亂世做準備!

管彥噼裡啪啦地說着,沮授則在一旁眯着眼,細心地聽着。

“侯爺說完了?”沮授擡眼問道。

管彥點點頭,但是從沮授那似笑非笑的面容裡,管彥卻感到一絲不安。

沮授站起身來,舒展了下筋骨:“世人皆言:管文德文武雙全,想不到這編瞎話的本領倒也不小啊?”

管彥大驚,忙解釋道:“本候句句屬實……”

還沒說完,沮授便打斷道:“且讓授試猜之!”

“東鄉候已覺天下將亂,故遣張燕帥衆賊軍隱與太行之中。待大亂起,東鄉候振臂一呼,十萬黑山軍爭先而降。有此助力,東鄉候一掃六合有何難矣?”

沮授又上前走了兩步,看着管彥一字一句說道:“不知在下所猜可適一二否?”

唉,這沮授什麼都算到了!還說個屁!管彥閉上雙眼,嘆了口氣說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汝既拿住我,或斬殺,或請賞,何必多問!”

沮授復坐管彥對面,忽然一揮手:“爾等退下!”

不一會,剛剛還人滿爲患的大廳中瞬間之剩下了管彥、沮授和數十個管彥的親衛。

這是何意?把人都退走了不怕我一刀砍了你?

看着管彥疑惑的表情,沮授微微一笑:“吾非俗吏,休要小覷我!授自由求學,自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試謀小計!”

試謀小計?管彥心中暗罵,你也太謙虛了!

沮授意味深長地看着管彥說道:“奈未遇其主耳!”沮授忽然向管彥拜道:“今公高志,可爲明主,授願棄一官,從公而去!”

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九十節:傅燮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
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一百二十三節:字令明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二百二十一節:李傕求官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二百八十七節:衆使來賀第四十七節:山虐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六十九節:何進身亡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七十節:馬屁之王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十節:糜家小姐第九十節:傅燮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三百零二節:雙雄再聚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一十節:天色將變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二百八十九節:強留劉曄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六十一節:戲志才之論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零五節:納妾寵妻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三百零六節:國士待之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七十七節:袁紹突圍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三百一十節:管彥做媒第五十六節:諸葛亮?!第八十七節:西涼馬騰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三十六節:州牧重置第十五節:營中突變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十六節:逃過一劫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五十八節:病賢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六十五節:袁隗之計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四十四節:師徒第一百二十節:大宅門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