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

山壁上開鑿了約一人寬的窄道,繞着山體向上蜿蜒着,這就是登上山頂的唯一路徑。

管彥瞟眼看了看右側煙霧繚繞的山間,不禁又把身體又往左面靠了靠,肩膀擦下來些許碎石,掉在山道上,向下滾去,嚇得身後的周倉哇哇大叫。

管彥背依山壁,勉強扭過頭去,對周倉報以一絲慘笑來表達他的歉意。周倉卻已“四腳着地”,匍匐前行着,哪顧得上前面的管彥在做啥。

經過一個多時辰提心吊膽地攀援,三人終於爬完了最後一截路,登上了山頂。此時的管彥周倉二人已經累得跟死狗一樣,叉坐在地上直喘着粗氣;小童雖沒那麼狼狽,額頭上也已沁出絲絲汗流。

喘息片刻,管彥待四肢恢復了些力氣,這才扶着一旁的大石站了起來,大石高丈許,兩個龍飛鳳舞地大字篆刻於上——“鶴峰”

山風拂面,帶着一絲清涼,管彥一個時辰積壓的疲累彷彿也被吹走許多。眺目看去,奇山兀立,羣山連亙,蒼翠峭拔,鑲嵌在天邊的山巒在雲海中若隱若現;再看鶴峰之上,山林煙霧繚繞,蒼翠其中,掩映着雕檐玲瓏的幾座建築,真如仙境一般!

管彥雙臂舒展,享受着閉上了雙眼,深吸一口氣,長長地呼出了心中的慵懶、疲乏,嘆道:“爽哉!”

小童聞聲轉過身來,眼中露出一絲狤色,說道:“常聞老師言將軍才高,不知見此情景,有何教之?”

管彥笑了笑,回身看了看剛剛攀登上來的小山路,山徑蜿蜒曲折,像一條綵帶從雲間飄落下去;腳下雲霧繚繚,翻騰消散,管彥撫摸着石碑上的“鶴峰”二字,閉目吟道:

“藍稠白緞映長空,移身漸隱沒山東,提步九霄天亦上,凌雲俯看鶴之峰!”

“好好好~數月不見,又聞公子佳作啊~”人未到,聲先到。一人從霧中山林邊撫掌讚歎,一邊向管彥這裡走來。

待走近後管彥這纔看清,原來是管忠。管彥笑呵呵走上前,作揖道:“忠叔,三旬不見,別來無恙乎?”

“哈哈哈,老夫身體硬朗着呢!”管忠大笑回道,已走到管彥面前,扶着管彥雙臂說道:“公子務須多禮,來來,隨我去拜見家主。”

說着管忠拉起管彥的手,向那隱在深處的建築走去。

林間小道用碎石鋪成,踩起來沙沙直響,驚得許多不知名的鳥兒飛天而起。

轉過最後一片樹叢,景色忽然豁然開朗:一座巍峨大殿矗立在眼前,殿高三丈,以巨石壘成,未加任何修飾,屋瓦也以普通灰瓦覆蓋,雖不金碧輝煌,但是卻更顯得莊重威嚴;大殿飛檐以九根環抱巨木支撐,巨木斑駁滄桑,不知已在此處矗立了多久;大殿之前是十丈見方的石鋪廣場,兩尊刻有威嚴神秘氣氛的獸面紋大鼎在廣場兩側徐徐冒着青煙。

管忠看着管彥目瞪口呆的樣子,笑道:“此殿乃先祖管仲親自設計,所用材料均是就地取材,已建成於此四百餘年!”

管彥只是木然的點點頭,管忠沒有多言,又領着管彥向大殿內走去。

殿外巍峨肅穆,殿內更是別有洞天。大殿中依舊沒有多餘的裝飾,但是房樑、石壁上篆刻的回形紋令大殿中充滿了莊肅的氣息。

管彥擡眼看去,大殿正中擺放着一張檀木大桌,上面供奉着數排靈位,靈位之後掛着一幅發黃的畫像,畫像上一人身着白色儒服,跪坐案後,正拿着卷竹簡細細品讀,甚是儒雅。

管彥疑惑的看着管忠說道:“這是何人?”

“此乃先祖管仲遺像!”管忠對着畫像抱拳說道:“供奉之靈位正是我管氏宗族歷任二十一代家主。”

“原來如此!”管彥點點頭,又疑惑道:“只是祭拜祖先之地,各家族都放於後堂,爲何……”

管忠捋了捋鬍鬚回道:“後人承先祖福萌,自當日日敬之、時時記之,每日出入,當先拜祖先,以感先恩!”

管彥贊同的點點頭:“彥初來,當大禮祭拜之。”說罷,管彥走到神案前點燃三隻指粗檀香,後退幾步,正色跪拜,香舉頭頂道:“管氏後人管彥,祭拜祖宗神靈!”管彥一拜到底,三拜之後,管彥站起身來,將香插入到了香爐內。

管彥欣慰地看着管彥說道:“隨我去見家主吧。”

四人穿過大殿,來到了管氏族人居住的後院。

幾百年來,管氏家族一直人丁不旺,也許是老天憐憫,不管人丁如何慘淡,總是有一支能傳流下來。不過好像這次老天沒有繼續眷顧管氏:現任家主髮妻早亡,感情至深不願續絃,待醒悟時,怎奈身體羸弱,以致五十無後。

死人輾轉來到最裡面的一個大屋前,管忠對周倉說道:“周將軍先隨童兒到偏廳飲茶,待見過家主後,在尋你。”

周倉爬了一個時辰的山,早已口乾舌燥,一聽管忠如此說,忙告謝一聲隨着童子去喝茶了。

推門進屋,一股濃烈的草藥味瀰漫在屋中。管彥打量了下四周,屋內陳設簡單,西側一張紅木大桌,桌上放着一個筆架,筆架上的毛筆被開門帶入的微風吹得左右輕晃。東側則擺放了一張臥榻,一身形消瘦的中年男子正躺在榻上,一雙略帶渾濁的雙眼正看着自己。

管忠忙關上房門,小跑到中年人身邊輕聲道:“家主,管彥來了。”

中年人彷彿已經沒有力氣回答管忠了,只是伸出枯瘦的右手對管彥招招手。

管彥會意,快步走到中年人面前。

剛纔離得遠,管彥只看見此人身形消瘦,如今走到面前,才發現家主雙眼深凹,面黃肌瘦,已似油盡燈枯。

管彥忙掀起袍襟下跪:“管彥拜見家主。”

家主看着管彥,雙眼起了一層霧霾,無力道:“十七年了,終於找到了!阿忠,辛苦了!”

管忠哽咽,卻無語以回。

家主閉上眼睛,又對管忠說道:“明日清晨,阿忠帶文德去夷吾堂,將《國策二十四篇》交予他,午後便傳任家主。”

管忠焦慮道:“家主何必心急,待身體好些後……”

家主無力地揮了揮手,打斷了管忠:“我知曉自己已時日無多,早些辦了吧。”

家主勉力睜開雙眼,看着管彥沉聲說道:“管彥,從今日起,你便是我管氏宗族第二十三代傳人,勿負吾望!”說罷,家主已然氣喘吁吁。將息片刻後,家主渾濁的眼睛期待地看着管彥說道:“文德,可否叫我一聲父親?”

管彥腦袋一蒙,要稱呼剛見面的陌生人爲“父親”,管彥有點轉換不過來。

不過當管彥的目光與家主的目光相視的那一刻,管彥找到了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種目光在前一世的父親眼中出現過,在管亥的目光中出現過,如今又在家主的眼中出現。

管彥不禁眼圈紅了,真誠喊道:“父親!”

--------------鶴峰是湖北恩施州的一個縣,呆子的女朋友正是鶴峰的,如今把鶴峰挪了地方,加入本書,是爲了向未來丈母孃、老丈人致敬!另外向鶴峰的孃家人問好!-----------------------

--------另外,推薦幾部兄弟的書,寫的不錯,大家有空看看

http://www.17k.com/book/498796.html

http://www.17k.com/book/498380.html

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九十節:傅燮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三十四節:約定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三十六節:安喜縣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
第二百四十四節:兵助陶謙第二百八十八節:周禮無爲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九十節:傅燮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七十七節:戰北宮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二十三節:計延三路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一百三十節:鄭伯父第三十四節:約定第六十九節:復漢乎?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二百九十四節:四圍濮陽第三十五節:兵發冀州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二百九十九節:趙雲追擊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三百一十五節:初見張繡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第一百五十二節:將計就計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三十三節:如意之人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一百九十五節:禪位董卓第二百七十節:滌盪洛陽第三百一十八節:九卿少府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三十六節:安喜縣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八十八節:休謀廢立第七節:城門風波第四節:購糧之計第二百九十三節:飛將軍呂布第一百七十四節:吾劍不利否第二百三十四節:府中質問第二百六十六節:黑色風雲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一百七十二節:偷天換日第一百八十四節:己吾典韋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九十三節:投韓遂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五十二節:墨靈玉第二百一十三節:布逃允擒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二百六十四節:出京求賢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節:青州黃巾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一百四十五節:王芬之謀第八十九節:營外遇事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七十五節:滿江紅第一百八十二節:春宵一刻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八十五節:安中遇險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一十八節:視爲親信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