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

管彥忙堆起笑容:“原來是鄭先生,我與公路兄一見如故,故而在此長談忘時也!”

“哈哈~~”鄭古仰頭一笑:“看來同是少年英才果然有相同話題啊!好了,幾位先進經學館吧,經筵稍後便要開始了!”

袁術乾笑一聲,看了一眼管彥後,便率先走進了經學館。

管彥與曹操相視一眼後也隨即踏入了經學館。

一進經學館,映入眼簾的便是佔據屋頂那碩大的天井,明媚的陽光透過天井形成了一具光柱,投射在館內的正中央。

對比之下,館內四周就顯得昏暗些了。管彥和曹操在鄭古的引領下,尋了一處坐下。管彥掃視着昏暗的四周,密密麻麻地坐了有百十號人,大多面孔都是生疏的,不過有幾人倒是面熟,像袁紹、何顒、以及剛纔在外面有小摩擦的袁術,管彥都在昏暗的人羣中尋到了他們的身影。

天井投射下的光柱隨着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而慢慢移動着,漸漸地,光柱移到了館內正中央,一張古紋紅木條案被光柱完全籠罩在內。

管彥這才發現,這經學館正中央的條案後正端坐着一老者。這老者年約花甲,一身靛色長袍,鬚髮皆白,面容不怒自威。

曹操又湊過來說道:“文德,這邊是鄭大家,鄭玄!”

這就是鄭玄?老頭果然有派頭!

“鐺~~~~”就在這時,鄭玄敲響了條案上的小銅鐘。整個館內交口相談的人羣頓時安靜下來,全都凝目注視着館內正中的鄭玄。

鄭玄幽幽睜開混濁的雙眼:“經筵開講!”

接着,鄭玄站起身來朗聲說道:“此次經筵議題爲‘國政’!”

歷朝以來,國政都是天下人最關心也是最敏感的話題,東漢時期的政治還比較開明,不像後期的明清那麼思想禁錮。

在廣大的士卒看來,如今的東漢政權,內有宦官、外戚專政,外有黃巾作亂,政治昏暗、民不聊生;作爲三君之一的鄭玄特借經筵之機,一來抨擊昏暗朝政,二則爲天下士人做個榜樣。

“國政者,國之政事也!國政明則天下清,政事所爲者,二道也:明仁君治民之道;明賢臣事君之道。前道乃君道,我等勿相所及;後道乃臣道,在座諸位皆乃我大漢賢良,諸位便論論這臣道!”鄭玄開口說了一通,就算是爲今天的經筵出了個論題。

鄭玄一說完,袁術信心滿滿地站起說道:

“人臣之道,順從而覆命,無所敢專,義不苟合,位不苟尊;必有益於國,必有補於君;故其身尊而子孫保之。故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則榮,犯六邪則辱,夫榮辱者,禍福之門也。

何謂六正六邪?

六正者:

一曰萌芽未動,形兆未見,昭然獨見存亡之幾,得失之要,預禁乎不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天下稱孝焉,如此者聖臣也。

二曰虛心白意,進善信道,勉主以體誼,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功成事立,歸善於君,不敢獨伐其勞,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卑身賤體,夙興夜寐,進賢不解,數稱於往古之德行事以厲主意,庶幾有益,以安國家社稷宗廟,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明察幽,見成敗早,防而救之,引而復之,塞其間,絕其源,轉禍以爲福,使君終以無憂,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職事,辭祿讓賜,不受贈遺,衣服端齊,飲食節儉,如此者貞臣也。

六曰國家昏亂,所爲不道,然而敢犯主之顏面,言君之過失,不辭其誅,身死國安,不悔所行,如此者直臣也,是爲六正也。

六邪者:

一曰安官貪祿,營於私家,不務公事,懷其智,藏其能,主飢於論,渴於策,猶不肯盡節,容容乎與世沈浮上下,左右觀望,如此者具臣也。

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爲皆曰可,隱而求主之所好即進之,以快主耳目,偷合苟容與主爲樂,不顧其後害,如此者諛臣也。

三曰中實頗險,外容貌小謹,巧言令色,又心嫉賢,所欲進則明其美而隱其惡,所欲退則明其過而匿其美,使主妄行過任,賞罰不當,號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反言易辭而成文章,內離骨肉之親,外妒亂朝廷,如此者讒臣也。

五曰專權擅勢,持招國事以爲輕重於私門,成黨以富其家,又復增加威勢,擅矯主命以自顯貴,如此者賊臣也。

六曰諂言以邪,墜主不義,朋黨比周,以蔽主明,入則辯言好辭,出則更復異其言語,使白黑無別,是非無間,伺侯可推,而因附然,使主惡佈於境內,聞於四鄰,如此者亡國之臣也,是謂六邪。

賢臣處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術,故上安而下治,生則見樂,死則見思,此人臣之道也。”

看來袁術準備很足啊,噼裡啪啦一通講演,說的頭頭是道。在座諸人聽完不禁拍手叫好,就連鄭玄也閉氣雙目,捻着鬍鬚微微點着頭。

看着袁術那不可一世的樣子,管彥心裡這氣就不打一處來。這些話跟教科書一樣,都是空話,有什麼現實意義?

管彥腦子中忽然閃過一本古書,當下站起身道:“在下也有一言!”

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十三節:危機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八節:噩夢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
第三十節:裴元紹(求花花、收藏)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八十節:白馬將軍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十三節:危機第六十二節:又遇牛人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一百五十六節:反出太行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六十八節:月旦評第二百一十二節:呂布敗走第二百一十九節:曹操告辭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二百三十三節:將相和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零三節:王允送禮第八十三節:妙計連生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二十二節:立威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二百二十七節:長沙太守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一百二十六節:猖狂賊子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一百四十三節:蔡府佳人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一百七十五節:呂布反之第二百零一節:司徒相邀第八十六節:捷報長安第一百四十二節:支走管彥第五十九節:拜賢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一百三十八節:蹇碩之謀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一百零二節:龐德戰馬超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二百三十五節:違心送行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八節:噩夢第三百一十九節:西北戰事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二百三十九節:伯符公瑾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三十一節:火燒銅錢穀第一百六十三節:冀州之主第二百一十九節:棋盤論勢第一百五十八節:風雲突變第九十八節:馬騰投韓遂第二百八十四節:管彥得子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八十五節:錦袍小將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百四十節:袁紹發飆第三十九節:武聖關公第九十二節:反了!第一百八十節:夫妻對拜第一百五十五節:張燕歸降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二百七十八節:典韋當先第一百一十二節:垣水聞歌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七十九節:迎親進門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一百九十九節:各懷鬼胎第三百一十一節:欲將西行第一百三十九節:西園之辱第一百一十一節:嫌隙已生第三十四節:約定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一十八節:暗潮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