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節:馬屁之王

管彥的名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管彥的生活依舊沒有變化,天天在大將軍府中無所事事,偶爾爲何進出點點子,閒暇之餘就練練《太平要術》,打熬下真氣,生活倒是過的很輕鬆愜意。可是爲免非議,管彥卻不敢回車騎將軍府。

轉眼間,一個月就過去了。這一天,管彥大清早就被何進派人找了過去,管彥以爲何進又是想問些事情,於是隨便整戴了下就向何進的書房走去。

何進依舊端坐在主位上,把玩着一個玉器。身後雖然擺放着數百本在這個時代很珍貴的書籍,但是對於屠夫出身的何進來說這些書就是個裝飾物,從來沒有去讀過。

管彥的腳步聲引起了何進的注意,何進笑呵呵地放下玉器,站起身來說道:“文德來了啊。”

管彥一行禮:“不知大將軍喚我何事?”

何進沒說話,慢慢走到書房的角落彎身打開了擺放在那裡的兩口大箱子。

箱子一打開珠光寶氣立刻充斥着整個書房,兩口大箱子塞滿了金銀玉器,可以說價值連城!

管彥走上前去,看着慢慢兩箱財寶,口中茲茲稱歎:“大將軍這是……”

何進回道:“一月前文德不是說要交好猛虎嗎?這兩箱珠寶便是送於猛虎的兩塊肉!”

這樣啊!管彥心中想着,一個月何進沒有提這件事,管彥還以爲何進當時只是面場上應付下管彥,並沒有真正贊同管彥。想不到今天何進真的準備了兩箱珠寶準備結交十常侍。

其實何進當初雖然贊同管彥的想法,驅虎吞狼,但是並沒有想刻意結交十常侍,不過這個月管彥“復漢”之名響徹洛陽城,就連靈帝上朝時都詢問過,還說什麼時候召見下管彥。

何進這種從下層一步登天的人,本身已經吃盡了名聲的虧,他何嘗不知,朝中大臣背後稱他爲“屠家字”的不知有多少。

於是乎,何進對管彥重視起來了,想起一個月前管彥的計策,何進是越想越合理,立刻讓人連夜準備了兩箱財寶,準備今天讓管彥去處理。

管彥一聽,忙回道:“大將軍英明!”

何進笑了笑:“文德啊,這件事情就交付與你了!”

這句話讓管彥暗暗吃驚了下:何進就這麼相信我了?

管彥正色一行禮:“下官遵命,必不負大將軍厚望!”

何進笑着點點頭,又走回主位坐下,認真地把玩起那個玉器來。

管彥看了一眼,輕聲道:“下官告退!”說着,管彥慢慢退出了書房,關上了房門。

三個時辰後,一間富麗堂皇的書房裡,一個平凡無奇的老頭正依坐在一張虎皮大椅上,只見他雙目微閉,面色蒼白無須。從哪裡你都看不出這消瘦的老頭是權傾朝野的十常侍之首——張讓!

管彥恭敬的坐在一旁,身旁放着一口大箱子。

片刻後,張讓微微睜開了雙目,眯着眼睛看了看管彥,又看了看旁邊的大箱子,細聲說道:“管大人今日到訪何事啊?”

終於說話了,腰背坐的僵硬的管彥站起身來,對着張讓一行禮說道:“彥奉大將軍之名,特來看望張公公!”

“大將軍?”張讓冷笑一聲,聽着有點毛骨悚然。

“咋家哪敢勞煩大將軍看望啊!”張讓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又閉上雙眼,嘴角還掛着一絲冷笑。

當初何家女,也就是當今的何皇后進宮時,並不受靈帝的喜愛,何太公散盡家財,一半結交名士,一半都送於了十常侍,其中張讓得的對多。

但是張讓也沒有白拿何家的錢,十常侍爲了何家女在靈帝面前說盡好話,想盡方法,最終讓靈帝漸漸寵愛起何家女;而後何家女又誕下一子,母憑子貴,再加上靈帝的寵愛,這才坐上皇后的寶座。

張讓後來還趁着黃巾之亂在靈帝面前進言,幫助何進坐上了大將軍的位置,可以說何家的榮耀深深的烙着十常侍的印子。

但是隨着水漲船高,何進接觸的名士也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名聲來。十常侍可以說是惡名遠揚,在某些人有意無意的暗示下,何進下意識的與十常侍分清了界限,二者的隔閡也由此而生。

管彥對這些事情並不知曉,但是聽着張讓的這個語氣,感覺有問題。

管彥強顏說道:“張公公何出此言啊?大將軍常言張公公的恩德,故今日特遣下官拜訪張公公啊!”

張讓何許人也?怎麼會被管彥這一言就忽悠了?

張讓細目冷笑着看了管彥一眼,管彥被瞟了打了個寒顫,忙低下頭做恭敬狀。

管彥一看旁邊的大箱子,忙小步上前,打開箱子道:“這是大將軍孝敬張公公的。”

箱子一開,金銀之色頓時外溢,在這昏暗的書房中略顯刺眼。

張讓被珠寶的光澤刺激了雙眼,忙一皺眉閉上了雙眼,舉起右手擋在面前。

片刻後,張讓微微睜開了雙眼,在指縫中打量着那一箱珠寶,嘴角也忙忙揚起一絲笑意。

“坐下說話!”適應一下後,張讓放下了手臂,對着管彥幽幽說道。

管彥如臨大赦地出了一口氣,微微一行禮,又正襟危坐於一旁。

張讓又忍不住地瞟了了下滿箱的珠寶,臉上的笑容也隨着多年形成的皺紋而展開:“管大人,聽聞最近洛陽城中都流傳‘復漢’之名,想必管大人必有大才啊!”

“不敢不敢,張公公稱呼我表字‘文德’即可,公公面前誰敢稱‘大人’二字?”管彥忙唯唯諾諾地說道。

這記馬屁拍的張讓很舒服,不錯,我張讓不是官,但是天下官員哪個不是我一句話說了算的?我非官,卻比三公全力還大!

張讓滿意的一笑:“文德倒是會說話,咋家就欣賞你這種人才!”

看着張讓那嘴臉,管彥心中泛起了一絲噁心,但是臉上依舊掛着笑容繼續說道:“至於洛陽‘復漢’之傳,謬讚矣,若漢室復興,實乃張公公之功也!”說完這句話,管彥心中都暗歎,自己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會拍馬屁啊?

-------呆子成績慘淡,總結了下是字數過少,但是說實在的,呆子的書人物對話都是用的半文言文,這是爲了烘托出古代的氣氛,但是這樣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考究,也減少了許多字數,平心而論,每個字都是呆子精心考慮過的,從今天起,呆子會努力兩更,是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五十四節:拐賣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
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一百二十一節:分封諸將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二百六十九節:傳國玉璽第二百零八節:約法兩章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二百八十六節:此生不反第二百九十一節:共伐呂布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一節:初來三國第二百六十七節:周倉之死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七十六節:河北高覽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第七節:城門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節:兵發常山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二百二十六節:論功行賞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一百七十七節:便宜你了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百三十節:步軍之主第二百五十九節:劉協參政第一百零三節:夯貨周倉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一十四節:再回洛陽第三百一十三節:典韋之威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二十六節:回敬秦揚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四十節:馬超鬥孫策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四十節:皇甫嵩第一百一十六節:提刀上馬第五十七節:小試身手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二百七十一節:老將黃忠第四十三節:舞劍太阿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六十六節:二雄相爭第六十四節:愛蓮說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四十九節:暫領徐州第二百七十四節:再起烽煙第一百零七章:董卓當槍第二百五十二節:再合溫候第二百四十七節:三策退曹第三百一十七節:見龍卸甲第一百六十六節:新帝繼位第一百一十三節:女子何人?第二百二十四節:圍魏救趙第五十節:魂印天書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八十七節:再言廢立第三百一十六節:遣子爲質第二百六十三節:四大家將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二百三十二節:再謀冀州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五十四節:拐賣第二百二十八節:錯打錯着第九節:徐州糜竺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八十一節:擒北宮第一百九十四節:密會呂布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第五十四節:拐賣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三百零七節:一斬一收第一百二十四節:馬鐙第二百二十五節:都亭侯第五節:路遇官差第五十一節:拜見族長!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四十一節:劉備求官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一百八十六節:洛陽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