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節:人畜之別

此人正是那蔡邕之女蔡琰!

蔡琰正男扮女裝地站在管彥右手邊一丈外,嬌嗔着雙目,微帶怒氣地看着袁術。

袁術火了,今天這都怎麼了?想我袁術在在汝南如土皇帝一般,即使來了洛陽,也是昂首橫着走的主,如今先是被管彥削了面子,現在又被這個小白臉譏諷,還真都反了!

袁術猛地一拍條案,火沖沖地站起身,指着蔡琰怒罵道:“哪來的小雜種,竟然在這叫喚!來啊,拿下他!”

袁術說罷,身後兩人擼起袖子便惡狠狠地向蔡琰衝去。

蔡琰出身書香世家,自小嬌生慣養,雖不蠻橫,但是一身傲氣確是比常人要高很多。剛纔看袁術無理取鬧,這纔出言相譏。但是萬萬想不到這袁術在盛怒下竟然直接動手了!

兩個惡奴片刻間便衝到了蔡琰面前,一人伸手朱抓向了蔡琰,蔡琰驚恐下,下意識地向旁邊移了一步。

那奴才一手抓空,但是另一隻手立刻揮上揪住了蔡琰頭上的方巾。方巾被揪落,蔡琰一頭秀髮,如黑色瀑布般散落下來,隨着蔡琰嬌軀地旋轉,頭上長髮便隨慣性飄動。配上蔡琰那美輪美奐的面龐,真如天仙一般,讓人如癡如醉!

袁術目光霎那變了,嘴角掛起一絲淫笑:“原來是個娘們,二小、李平,下手輕點,別傷着小姑娘!”

那兩個惡奴跟隨袁術多年,袁術的每一言每一行,這二人都能猜到袁術想什麼了。一聽袁術如此說,二人目光中不禁也多一絲淫邪,面目猙獰地向蔡琰走去。

這還得了?老子還在這,就像霸王硬上弓?當老子不存在?管彥看着袁術那熊樣,心中想着:這蔡琰乃蔡邕之女,若是在自己眼皮地下出事,估計過自己會被皇甫嵩、盧植、蔡邕這三個老頭剝了皮!再說這蔡琰還是爲自己說話而惹禍的!

何況光天化日之下,這袁術便要對一個弱女子下手,不論這女子認識與否,怎麼能讓人袖手旁觀呢?

管彥一提氣,大聲吼道:“住手!”說着,管彥右手凌空一揮,身旁條案上的一隻酒杯便徑直飛向惡奴二小。

飛出就酒杯,正砸在二小的手腕上,只聽伸出的右手手腕傳來“咔”的一聲,二小瞬間蹲下大聲哀嚎起來,左手死死地抓着右手手腕。

袁術一看,看着管彥怒聲說道:“管文德,勸你莫要再多管閒事,汝一個小小虎賁中郎將,想呈什麼風頭?”

管彥收回右手,不怒反笑道:“公路兄,在下也是爲你好!你可知此女子是何人?”

袁術也知這洛陽城中藏龍臥虎,大街上瞧見一個不起眼的老頭說不定就是某個朝廷命官。雖然袁術不懼怕這些人,但是出身大族的他,還是不想平白惹事。

袁術沒有說話,但是眼神中能看得出,他還是想聽聽管彥說些什麼。

管彥笑了笑,繼續說道:“此乃蔡大家之女,蔡大家之命,公路兄也應有所耳聞吧?”

能稱爲“大家”的,這大漢能有幾人?管彥一說蔡大家,袁術便明白是何人了!蔡邕雖然論官職只是個無權的議郎,但是當今皇帝最信任的人不是張讓、趙忠,也不是大將軍何進,而是這個無權的議郎——蔡邕!

漢靈帝自幼便在蔡邕的教育下成長,在他的成長過程中,蔡邕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

只是蔡邕性格剛直,經常在朝堂之上搞得漢靈帝下不來臺。所以一貶再貶,變成了如今的一個小議郎。

但是,漢靈帝的信任卻沒有減少。看當初,十常侍往死裡整蔡邕,漢靈帝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仍由十常侍折騰蔡邕。但是一旦威脅到蔡邕的性命時,漢靈帝立刻招來十常侍,狗血淋頭地痛罵了幾人,護住了蔡邕的性命。

明眼人都知道,蔡邕雖然身爲小議郎,但是在漢靈帝面前分量最重的人,恐怕還是這個讓皇帝又愛又恨的蔡邕!

果然,袁術一聽這女子是蔡邕之女,不禁臉色一變,站起身來強顏道:“原來是蔡小姐,小生失禮了!”

從衣冠禽獸瞬間變成了白麪小生,這臉色變得太快了!平靜下來的蔡琰看着袁術冷笑一聲:“哼!袁公子人畜之間,變換得當,看來真是駕輕就熟啊!”

蔡琰不愧爲蔡邕之女,這罵人都罵的隱晦毒辣。

袁術聞言,臉色頓時刷白,面頰的肌肉不禁抽搐了下。

曹操看着這尷尬的氣氛,忙上前打圓場:“哎呀,時候也不早了,文德、公路啊,今日無事便早些散了吧,呵呵,來日我做東,大家再聚聚!”

這時候,雙方早就想散了,一有人打圓場,管彥立刻跟袁術微微一抱拳,便於曹操帶着蔡琰出了經學館。

看着幾人走出的身影,本來臉上還掛着一絲乾笑的袁術,漸漸地變得陰沉起來,目光中的惡毒也毫無隱藏的迸發了出來。

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
第一百九十三節:心生嫌隙第一百二十五節:匠作坊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二十九節:馬尿淬火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五十七節:反目成仇第二百四十一節:論地方發展第九十九節:朝堂論事第一百五十九節:從公而去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六十一節:家將之後第三十二節:主公休慌(求收藏、花花)第二百一十五節:急火攻心第二十七節:管彥掛帥第二百五十節:糜竺之託第一百九十節:計定殺賊第二百五十四節:黨人離心第一百五十一節:沉悶高順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九十七節:董卓之死第二十節:對飲紀靈第二百四十二節:天元樓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八十節:風水輪流轉第一百六十二節:王芬之死第二百九十六節:風暴前夕第二百八十二節:烏頭之毒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一百三十五節:八校之主(二)第四十六節:受命借兵第八十二節:北宮之盾第一百九十一節:身後之名第一百二十九節:經筵開論第十二節:來而不往非禮也第四十八節:鶴峰(求收藏,求一切)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一百零四節:定計破狄道第二百七十五節:再聚陳登第一百四十九節:呂布發威第二百六十節:不覺自醉第一百五十節:三英戰呂布第一百七十節:挾帝出逃第二百一十七節:颶風過崗第一百八十五節:惡來隨行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一百七十三節:廢立之事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一百八十一節:董卓來賀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九十八節:高順出山第九十五節:伏擊第二百三十一節:忠義相佐第二百九十五節:洛陽暗流第三百零九節:東安西亂第四十二節:太平要術第一百二十二節:受邀第二百零七節:大膽狂徒第七十二節:董卓第二十三節:危機第二百四十八節:計留周瑜第一百一十節:怒罵馬騰第八十八節:耿鄙之謀第一百四十八節:以六敵一第一百零九節:恭候多時!第一百零六章:遭遇羌胡第二白三十八節:曲有誤周郎顧第二百二十二節:冀州烽煙第二百五十六節:水調歌頭第二百三十七節:沮授出計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一百一十七節:靈帝相召第九十節:傅燮第二百四十六節:問計周瑜第七十一節:大佬之爭第三十七節:鞭打督郵第三十八節:劉備出走第二百四十五節:鬼才郭嘉第二百零九節:謀除管彥第二百八十六節:誕生禮第五十三節:糜貞第九十六節:狡詐韓遂第二百七十二節:疾馳回京第六十三節:挖牆腳第二百九十七節:擄子爲質第二百一十六節:震懾之勢第一百二十八節:袁術長論第二百一十四節:彥之錯也第一百一十九節:虎賁三千第八十四節:破金城第二百九十節:計感張鬆第二百四十三節:徐州勢危第一百九十二節:沮授獻計第一百四十四節:蔡邕發怒第一百七十六節:天降大任第九十四節:請君入甕第一百零一節:夜襲狄道第二百七十三節:依依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