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71章花錢買路

錫澄運河乃是宋代開鑿,方便了無錫的船隻經江陰進入長江。

趙銘得知蘇鬆清軍西潰之後,便自江陰上岸,沿着錫澄運河,進抵無錫縣境內,自錫澄運河與大運河交匯之處,進入大運河,而後兵馬前突至無錫東南,京杭大運河與樑溪河交匯處設防,以便阻止蘇鬆清軍,走樑溪河入太湖而西。

明軍佔據杭州,威脅江南,而江南乃是滿清的賦稅重地,滿清必然發兵反擊。

爲了應對清軍的反擊,趙銘便很有必要,趁着清軍援軍未到之際,多殲滅江南清軍,削弱清軍的實力。

而且,一旦讓蘇鬆的清軍,撤入常州,常州清軍增加至三萬人,那麼趙銘短時間之內,將無力佔據武進,也就無法收取蘇鬆兩府。

十一月間,寒風呼嘯,北風如刀,當土國寶的大軍,進至樑溪河東岸時,前方赫然出現一片人潮。

穿着火紅衣甲的明軍火槍手,列成方陣,雙手斜持火槍在胸前,穿着重甲的明軍士卒,胸甲閃亮,手持長矛,殺氣騰騰,已經恭候多時。

在大軍之後,京杭大運河和樑溪河中,戰船橫陳,側舷炮窗打開,漆黑的炮口伸出炮窗,對準了遠來的清軍。

河岸邊,北風呼嘯,旌旗獵獵作響,車轔轔馬蕭蕭,戰馬打着響鼻,空氣中一片肅殺。

在距離明軍三四里外,土國寶便勒住了戰馬,看着恭候多時的明軍士卒,令他心頭一顫。

看明軍陣勢,清軍便知遇見了明軍精銳,士卒們停下腳步,慌忙列陣。

明軍陣中,正交談的將士們,看見清軍過來,紛紛停下交談,擡起頭來,不懷好意的看着遠來的清軍。

“人不少!”大纛旗下,趙銘昂然立於馬上,看着迤邐而來的清軍,微笑道:“諸位以爲本帥多久能夠破敵?”

“一羣土雞瓦狗,卑職以爲最多一個時辰就能打垮他們!”王德順頗爲不屑的道。

他長年駐守崇明島,經常與蘇鬆的清軍交手,知道他們的底細。

相比於其他清軍,蘇鬆算是後方,沒什麼戰事,所以守軍戰力有限,並非清軍序列中的野戰精銳。

這些清軍打打治安戰,剿剿匪,守守城還行,要野外浪戰,那立刻露餡。

趙銘從千里鏡中看見清軍士卒大包小包的迤邐而來,緩慢的擺陣,正要放下千里鏡,忽然卻見一員清將,在十多員騎兵的簇擁下,奔馳過來,不禁怒道:“敵將好大的膽子,居然還敢近前窺視本帥軍陣!”

衆將擡手望去,果見一隊清軍騎兵,簇擁着一員清將,離開軍陣,打馬奔馳過來。

土國寶陰沉着臉,奔馳到距離明軍一里外,才勒住馬繮。

戰馬被明軍的殺氣震懾,不聽話的打着轉兒,土國寶一邊控制着胯下躁動不安的戰馬,一邊望向明軍陣線,看見明軍軍陣森嚴,前排是手持火槍的士卒,後面是如林的長矛,再後則是橫陳於江面上的軍艦,不禁心頭一凜,喉結蠕動,嚥下一口唾沫。

土國寶掃視明軍一眼,最後目光落在,一片旌旗簇擁下的一面惹眼的大纛旗下。

在這面大旗之下,一員身穿銀甲的大將威武而立,昂然騎在一匹雜毛馬上。

“果然是趙雜毛!”

天下只有一個人能稱趙雜毛。

確定了攔路明軍的身份,土國寶心頭一震,身後衆將也是面沉如水,暗暗叫苦,趙雜毛怎麼回來此處?我等又非大清主力,用得着趙雜毛親自出手?

東海趙大帥的威名,天下皆知,今天讓他們撞見,真是倒了血黴了。

大纛旗下,趙銘昂然而立,有些疑惑的看着奔至軍前的土國寶,難道那廝不怕本帥一炮打死他嗎?

“前面可是趙大帥?”正疑惑之時,對面忽然傳來一聲大喝。

趙銘眉頭皺起,旁邊王德順卻大怒,“土國寶這廝還想挑戰大帥不成,真是不知死!大帥,讓末將宰了他!”

看清軍這個架勢,似乎是想挑戰,明軍將士立時覺得被羞辱,就你們幾個歪瓜裂棗,也好意思讓大帥出手。

趙銘聞語揮手製止,伸手接過親衛擡着的狼牙棒,然後拔馬而出,奔至軍前,威風凜凜,朗聲大喝,“我就是趙銘!來將何人,可是要與我一戰?”

清軍衆人看見那猙獰的狼牙棒,多少大清勇士被一棒開瓢,衆人聞語都是膽寒,連連搖頭,誰敢和趙雜毛一戰,不是死催的麼。

“趙大帥誤會了!某近日身體有恙,不適合作戰!”土國寶臉不紅心不跳的解釋一句,然後於馬上抱拳,“趙大帥,鄙人乃是大清蘇鬆巡撫土國寶。今日我欲西撤,將蘇鬆兩府拱手相讓,還請趙大帥讓開一條通道,許我大軍西走。若是趙大帥同意,我願意出白銀十萬兩,給趙大帥喝茶!”

“原來是想花錢買路!”王德順等人聞語紛紛譏笑。

趙銘與滿清交戰多年,還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不禁大笑道:“汝既然怯戰,何不速速投降!”

趙銘這話,可謂一針見血,直接揭短。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土國寶臉色陰沉,趙銘這麼說,便是完全不給他面子,不將他放在眼中了。

“趙大帥!本撫有大軍兩萬衆,只是不願意看見士卒傷亡,才與你商議,你莫要以爲本撫怕了你!”土國寶色厲內茬。

趙銘聞語微笑,擡起大棒,指着身後軍隊,驕傲道:“那好,既然如此,你可來攻,看你能否突出去。今日你這兩萬人,還有攜帶的財寶,本帥都要留下。你不過無名之輩,豈是本帥對手,若是識相,還是速速投降吧!”

土國寶是滿清朝廷的二品大員,也是有尊嚴的,被趙銘如此輕慢,令他惱怒不已,臉漲得通紅。

土國寶帶着家資撤退,他確實不想同趙銘交戰,所以才提出花錢買路,可是趙銘卻不接受,那土國寶便沒了法子,只能拼命了。

“呸!投降?我土國寶從來就不知投降爲何物!”土國寶大怒,大聲怒吼,可吼完,卻拔馬就走,直接奔回了陣中。

(更新遲了,晚上沒有了,明天更新。)

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630章一觸即發第736章軍資交易第826章淮南礦脈第297章清軍潰敗第433章信心崩潰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828章我們認捐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234章多鐸撤軍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606章廢立國儲第226章席捲山東第430章攻擊受挫第565章和議影響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497章瀋陽東陵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701章政變上第201章激戰金華中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607章孫可望封王第324章收購生絲第193章甕城陷落第205章收拳蓄力第343章激戰寧波第386章豐臺大營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441章閣部醒醒第553章君心難測第779章視察澳門第698章漢化朝鮮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484章隔間對持第664章西南奸雄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390章旅順失陷第192章排槍矛林第710章兵鋒之盛第878章亂敵軍心第263章兵臨雞籠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730章羣雄逐鹿第325章幕府插手第669章其非明主第664章西南奸雄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624章城中內應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381章王師進城第620章盆滿鉢滿第573章尋找航路第427章氣勢不能輸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571章新明洲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826章淮南礦脈第605章浙系帥臣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404章激戰橋頭第956章援兵趕來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623章被困城中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610章教化四夷第311章恢復海貿第729章鄭成功參戰第378章重組東林第471章利在速決第919章趙賊多智近妖?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835章江淮綿業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963章王鐸效應第614章安撫華僑第834章國資委第561章戰後格局第1026章印度的歷史第778章銀彈攻勢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131章兩軍對壘第507章線列步兵
第253章初戰受挫(爲掌門)第213章兄弟們是誰的兵第1088章不事二主莫迪而比第630章一觸即發第736章軍資交易第826章淮南礦脈第297章清軍潰敗第433章信心崩潰第1044章扶持新將軍第828章我們認捐第1108章重塑理想第234章多鐸撤軍第929章陛下臣來救駕第606章廢立國儲第226章席捲山東第430章攻擊受挫第565章和議影響第1073章比拼基建第686章惡人先告狀第760章歸降吳三桂第497章瀋陽東陵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1111章日本使者第701章政變上第201章激戰金華中第896章最後的晚餐第276章鄭芝龍入福州第十八章閻應元守城第607章孫可望封王第324章收購生絲第193章甕城陷落第205章收拳蓄力第343章激戰寧波第386章豐臺大營第1103章視察大學第441章閣部醒醒第553章君心難測第779章視察澳門第698章漢化朝鮮第812章敵在靈谷寺第155章趙銘的規劃第971章殺個回馬槍第484章隔間對持第664章西南奸雄第九十四章富陽城陷第655章仇恨的種子第390章旅順失陷第192章排槍矛林第710章兵鋒之盛第878章亂敵軍心第263章兵臨雞籠第1085章三步一回頭第1105章準備反擊第八十一章圖窮匕見第166章聽說你要找人打我第730章羣雄逐鹿第325章幕府插手第669章其非明主第664章西南奸雄第858章孫可望的震驚之旅第624章城中內應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991章薩爾滸伏擊上第381章王師進城第620章盆滿鉢滿第573章尋找航路第427章氣勢不能輸第1043章至明國攝政書第571章新明洲第742章突襲仙霞關第826章淮南礦脈第605章浙系帥臣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446章臣亦天下之主也第152章崇明種田上第404章激戰橋頭第956章援兵趕來第637章洪承疇復起第五十六章暗度陳倉第623章被困城中第600章堅持南進戰略第610章教化四夷第311章恢復海貿第729章鄭成功參戰第378章重組東林第471章利在速決第919章趙賊多智近妖?第602章進擊的英國第835章江淮綿業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963章王鐸效應第614章安撫華僑第834章國資委第561章戰後格局第1026章印度的歷史第778章銀彈攻勢第171章挾持黃斌卿第131章兩軍對壘第507章線列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