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思變(上)

“嘿!”高強這回真叫嘿然了,嘿了一聲就沒下文←畢竟不是什麼天生的英明神武,在現代一個普通職員,小範圍的閃展騰挪還能對付,攤子一大事情一多,難免就會出岔子。先前對梁山的發展把握不夠是一個例子,這回對朝廷政局的看法過於樂觀又是一個例子。

確實如許貫忠所說,由於蔡京掌握了臺諫這個強力的武器,就可以用各種方式來打擊政敵,被他抓住一點把柄,立刻就能整得你萬劫不復。鄭貴妃如果封了皇后,鄭居中的官運很有可能就是冰火兩重天,一是扶搖直上,二是被蔡京黨羽藉口外戚秉政彈劾,滾出樞密院去作個位尊而無權的虛職。如果真出現後一種情況,那麼高強之前在鄭居中身上下的功夫就可算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眼見高強皺眉不語,許貫忠只得開解道:“衙內無需掛懷,太尉老大人與鄭樞相交好,想必會從中斡旋,若是鄭樞相懂得向蔡太師作些姿態,事情未必就到這步田地。”

高強愣了一下,心說官字兩個口,我看你許貫忠還不止兩個口罷,怎麼上嘴脣一打下嘴脣,這事聽起來又沒什麼打緊了?

卻聽許貫忠悠悠續道:“衙內,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鄭樞相的權柄,自然有人爲他操心,咱們離京城一千多裡遠,管得了那許多?”

高強驀地醒悟,指着許貫忠哈哈大笑:“貫忠啊貫忠,你也來戲我!”話說到這份上,高強再不明白就是白癡了。許貫忠的意思就是點醒他,朝政雖然複雜,頭緒盡有萬千,你站好自己的位置才最重要。

他的目標是,要幫助大宋做好準備。迎接幾年後女真起兵抗遼所導致地北邊劇變,保證大宋自身的安全,以此來保護他自己的榮華富貴。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維持大宋國勢不發生大的動盪的前提下,儘快取得權位,扭轉徽宗朝主昏臣奸,偌大的國家元氣耗盡。最終被小小女真把皇帝都抓去的奇恥大辱′然北宋亡了還有南宋,但身爲徽宗最親信臣子高俅的獨子,他高強的日子能好過到哪裡去?

而幾年以來,由於採取了聯結蔡京的“正確”路線,他如願從一個京城裡的紈絝子弟,一舉登上了大宋知府之位,牧守一方,各種應對未來的佈局也初步奠定。

想到這裡,高強略微整理了一下思緒,扯着許貫忠坐定。低聲道:“貫忠,本衙內現有一事不決,你來爲我籌劃籌劃。”自己一個人動腦子,看來只會越想越糊塗,環顧四周,既能得到自己的絕對信任。又在這方面能有所建議的,除了遠在江南的燕青之外,也只有許貫忠了。

見許貫忠一副淡然若定的模樣。高強便知道他早就等着自己開口,先是訕笑,隨即正色道:“我自白衣,數年而爲一方知府,這中間自己固然努力,然而蔡太師於其中實有絕大助力。若論私情。本該相報,怎奈蔡太師爲政的種種舉措。未必都順理利國,我若入朝參政,少不得要有所建言,又恐傷了兩家姻好,不但物議要罵我背恩,後院先就起火。這件事我想了很久,一直不得要領,貫忠多智,可有以教我?”

他這番話說得文縐縐,又避重就輕,實際腦子裡想的很簡單:跟着蔡京走,下場多半不妙,不跟蔡京走,眼前就要不妙,這可如何是好?

許貫忠縱然瞭解他的癖性,卻也萬萬想不到,這小衙內居然能“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曉得不能跟着蔡京隨大流,還道他真個心存社稷百姓,看不慣蔡京的一些作爲。原本許貫忠在母親慘死於十字坡之時,就不願芶活於世,是高強以世情相激勵,又以國士待之,這才得了他的效力,現在見高強殷殷以黎民社稷爲念,許大軍師心中頗爲激賞,能不爲之盡心竭力?

這問題他也不是頭一天考慮了,因此略一思忖,就有了個大概,向高強拱手道:“衙內,貫忠有一問,請衙內爲我解之:本朝以士大夫治天下,宰相權重,然而爲宰相者非士大夫莫屬,本朝除了蔡太師之外,可有第二個人能擔當此位?衙內自身,姑且不論。”

高強想都不用想,蔡京是熙寧年間的進士,數十年的官場沉浮,加上他自身的才具,大宋官場早已被他摸的滾瓜爛熟。歷史上徽宗朝宰執換人如走馬,他卻能四度拜相,憑的決不僅僅是能得皇帝歡心,實際上,在利用元佑黨籍案整倒了主要政敵之後,滿朝士大夫再也沒有人能與之抗衡,徽宗若是不用蔡京而用別人,只有更糟糕,因爲比他好的都被整垮了!在歷史上,繼蔡京之後把持相位的王甫、李邦彥等人一個比一個胡來,而童貫和樑師成等人相繼專權,也未嘗不是因爲徽宗有意培養其他勢力,來制衡蔡京所領導地文官集團。

“沒!若單論個人才具,樑士傑堪當大任,然而他與蔡太師過於親密,一損俱損,算不得合適人選。蔡黨羽翼已經豐滿,換了任何一個人上臺,只要蔡京想和他過不去,這位宰相的政令能不能出了東京城門都是個問題。”

許貫忠大點其頭:“衙內見的透徹!如今士大夫多攀附蔡太師,無論是之前曾取代太師爲相地趙挺之、劉逵等人,還是有望進位宰臣的張商英、樑士傑,俱都得蔡太師提拔,而以蔡太師的城府手段,也斷不能容得哪個人能培養出一批士大夫,來取代他的地位。因此本朝政局無論如何變幻,宰執之位始終是由蔡太師把持。”

高強喟然長嘆,這個結論他也是贊同的,惟其如此,心中更覺彷徨:蔡京扳不倒,自己難道就這麼跟着胡混下去,到最後大家一起完蛋?

第14章 二李第23章 災起(上)第27章 水軍第25章 掛帥第五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一章第17章 拔刀(上)第二十五章第22章 括田(上)第10章 曾頭市(上)第15章 奚車(下)第3章 下第34章 上第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五章 下第一章第十七章第16章 演武(下)第10章 治軍第25章 指點第10章 來歷第34章 戰敗第20章 開博第10章 赤佬第67章 相撲第25章 女真第二十五章第十二章第30章 練兵第14章 二帝(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章 下第五十六章第47章 強攻第18章 李逵(上)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31章 故人來(上)第15章 轉仕第1章 上第25章 贈糧(下)第十一章第14章 行路第五章第七十四章第五章 上第二十九章第19章 鐵牛(上)第三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上)第五章 上第23章 災起(下)第七十七章第25章 憔悴第36章 關撲(下)第4章 智深第二章第27章 淵源(上)第23章 災起(下)第5章 見童(下)第17章 復仇(上)第三十九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2章 交易(下)第20章 危機(上)第八十一章第13章 夜探(上)第三十二章第25章 憔悴第13章 錢莊第四十二章第21章 招降(上)第27章 淵源(上)第七章 上第13章 街鬥(上)第21章 招降(下)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六章第7章 射殺(上)第73章 暗盤第5章 驚變第一章第五十六章第38章 夜襲(上)第29章 劉琦(上)第25章 開戶(下)第11章 計賺第52章 審死官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九章第21章 官逼第二十一章第7章 三論第一章第13章 黑殺第四十九章
第14章 二李第23章 災起(上)第27章 水軍第25章 掛帥第五十八章第十四章第一章第17章 拔刀(上)第二十五章第22章 括田(上)第10章 曾頭市(上)第15章 奚車(下)第3章 下第34章 上第十九章第三十章第五章 下第一章第十七章第16章 演武(下)第10章 治軍第25章 指點第10章 來歷第34章 戰敗第20章 開博第10章 赤佬第67章 相撲第25章 女真第二十五章第十二章第30章 練兵第14章 二帝(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章 下第五十六章第47章 強攻第18章 李逵(上)第三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31章 故人來(上)第15章 轉仕第1章 上第25章 贈糧(下)第十一章第14章 行路第五章第七十四章第五章 上第二十九章第19章 鐵牛(上)第三十八章第35章 受降(上)第五章 上第23章 災起(下)第七十七章第25章 憔悴第36章 關撲(下)第4章 智深第二章第27章 淵源(上)第23章 災起(下)第5章 見童(下)第17章 復仇(上)第三十九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2章 交易(下)第20章 危機(上)第八十一章第13章 夜探(上)第三十二章第25章 憔悴第13章 錢莊第四十二章第21章 招降(上)第27章 淵源(上)第七章 上第13章 街鬥(上)第21章 招降(下)第五十六章第二十一章第六十六章第7章 射殺(上)第73章 暗盤第5章 驚變第一章第五十六章第38章 夜襲(上)第29章 劉琦(上)第25章 開戶(下)第11章 計賺第52章 審死官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九章第21章 官逼第二十一章第7章 三論第一章第13章 黑殺第四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