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時已近夏,江南草長,三秋桂子雖還未見,十里荷花卻已經初現端倪。杭州西湖之上,有兩道長堤,乃是過去杭州守臣治理水利所得,難得的是築堤者都是一時的名士。白堤乃是前朝白樂天所築,蘇堤則是本朝文采風流第一人,大宋三百年第一才子蘇軾以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時所建。二堤交錯西湖之上,蘇堤更有橋數座,兩邊植柳,仲夏時西湖上荷葉田田。清風徐來,水彼不興,人徜徉其上,自覺心曠神怡,體爲之清。若值晨暮之際,遠遠傳來南屏山上的鐘聲,古剎靈音令人頓忘凡塵俗事,飄飄幾有仙意,這便是後世西湖十景的第一景,南屏晚鐘了。

如此美景,自然引無數騷人盡揮毫。此際蘇堤之上漫步的,便是一羣峨冠博帶的儒生,多半都是穿着各色官服,彼此你揖我讓,簇擁着一員玉帶紫袍的老者,言語舉止中唯恐稍有不敬。此老面若冠玉,雙眉淡淡若無,兩眼眯縫細長。腰間玉帶乃是本朝唯一,獨門標記,正是剛剛卸任不久,出居杭州的蔡京蔡元長。

此際飽覽西湖勝景。耳邊聽着杭帥林攄以下衆官們的諛詞濫調,蔡京的心思卻早已不知飛到哪裡去了。幾天之前,京城的邸報已經傳到了杭州府,玉堂兩度宣麻,以招安梁山泊巨寇宋江之功,將樞密副使侯蒙正位爲樞密使,大名府留守兼三路招討使高強特詔爲同知樞密院事,位在童貫之下。詔罷三路招討司軍,大名府留守另委他官。高強即刻進京入樞密院,朝議於梁山建立梁山軍。濟州府張叔夜權知梁山軍事。

除了這份公開的邸報之外,蔡京還接到了兒子蔡攸發來的密報:宋江干招安前夜猝死。楊戢無功。短短十來字,卻讓蔡京一夜之間老了幾歲,原本烏黑油亮地滿頭烏髮。已然隱現白毫了。

“高強小兒,竟有如此手段……”蔡京心中不住嗟嘆。原本以爲宋江可以作爲自己對付高強的最佳棋子。卻不料高強竟能火中取栗,不但將梁山招安。成其大功,更輕描淡寫將宋江從這世上抹去。就此一了百了,不留痕跡。

他咋了咋嘴。只覺得口中甚苦。從旁邊侍姬捧地玉盤上取了一塊松子糖放入口中,咬了一口,忽然覺得後槽牙有些鬆動。忙將那塊糖吐出來時,那顆牙卻已經搖動了。蔡京心中一陣懊惱,近來頗有齒動耳聾之兆。近處的文字也看不大清楚了,林攄等人向自己求取地書法。也是憑着感覺寫幾個字而已。

“莫非真的老了……”

蔡京正在舔着那顆牙齒,心中惘然。忽見湖上一條畫舫撐了過來,船頭打着應奉局的小三角旗號。旗下站着數人。爲首一個錦袍花帽,老遠便向蔡京這邊叫道:“那廂可是蔡公相?下官燕青,有僭了!”

林攄忙叫人過去接,一面向蔡京低聲道:“恩相。此人便是東南應奉局提舉燕青,大觀二年上舍及第,乃是令孫女婿高強地心腹。”高強與蔡京暗中斗的雖烈,表面上卻還能保持同一陣營,二人並沒有在官場上交鋒。林攄雖然是蔡京地心腹人,卻也不知箇中曲折。

蔡京點了點頭,並沒說話。燕青這人他是知道地,當初汴梁豐樂書名噪一時,連天子趙佶都愛流連其中,燕青在汴梁城中也算名動公卿的人物了。這一路來到杭州,正是應奉局地核心地盤,蔡京來此雖然才短短數月,卻已經發現了這杭州與他印象中的杭州大有不同。百業興旺街市井騰,來往官民臉上多有欣悅之意,絕少戾氣。當時他還道林攄作杭帥有能,治理地地方井井有條,很是誇獎了幾句,不料林攄卻說不是他的功勞。只消應奉局在杭州一日,不管誰作杭州守臣都是這般。蔡京大爲驚訝,應奉局起自他之手,向來都只是迎合皇帝意旨地工具,印象中算是個只知道花錢地衙門,難道這花錢還能花的政通人和?是以便對應奉局留上了心,不過林拖來杭州經年,對於應奉局的所爲卻也不知道多少,無能解蔡京之惑。

這時那畫舫已經靠了堤岸,燕青輕身一縱。到了堤上,搶上前來向蔡京行禮,口稱“公相”,蔡京擺手喚他起來,陽光下看這燕小乙,那俊臉上竟似也發出煌煌地光芒一般,叫人不由得生出親近之意,心中便一動:“怪道這人名動公卿。果然非常人也!”

蔡京識人多多,自然看出燕青的不凡來。便微笑道:“燕提舉。老夫左遷至此,公相云云不須再提。曾聞聽燕提舉奉朝廷調遣,往京東輥佐招討司平寇。今番可是功成而回了?”

燕青客氣了兩句,笑道:“然!招討司歷經半年,今已將梁山盜寇招安,下官便回到杭州本司,聽蔡公相在此閒遊,故而前來迎奉。”說着懷中取出一個小盒子迎上。

蔡京不知何物,只見燕青打了開來,盒子裡鋪着紅緞子。上面有一片圓圓物事,透明無暇,精光瑩然,旁邊鑲着一條細細金鍊。連着一個鉤子。

“此物名爲老花眼鏡,高相公知道蔡公相近來目力稍衰,特覓高手匠人磨成此物,獻於公相,日常讀書揮毫之際,可收明察秋毫之功。”燕青說罷,見蔡京還是一臉茫然,便告聲罪,將那鏡片拿了起來,一端架在蔡京鼻子上,另一頭鉤在蔡京耳朵上,恰好將鏡片遮在蔡京眼前。

蔡京頓覺兩眼中世界迥然不同,右眼從那鏡片中看過去時。但覺物物清晰,遠近都是一目瞭然——這還真是一目瞭然了,只有這一目是清楚的。他索性將左眼閉上了,單用右眼四下張望,東看看,西看看。忽地大笑起來,取下了鏡片,向燕青道:“燕提舉,此物真乃神物也,老夫從此再無目力衰減之嘆,又可隨處讀書賞字也!”

林攄等人見蔡京大悅。上來爭相道賀。蔡京不理,只問燕青:“此物如此神妙。卻不見於典籍,但不知從何而來?”

燕青面上忽然現出矜誇之色,道:“此乃高相公所創。招募胡商與高手匠人。經數年之功而得,從此玻璃一物,非胡商所專有,我中華玻璃行將更勝胡商之玻璃也!”原來這造玻璃乃是穿越必修課,高強雖然不懂造,也知道這玩意賺錢。當時杭州萬國商賈匯聚,就有胡商從泰西各國販了玻璃器皿來賣。一則這玻璃燒製不易,二則遠隔重洋。玻璃又容易碎,因此價比黃金。

燕青得了高強的指點,重金與一名胡商通同。從大食請了能燒製玻璃地匠人來,又嘗試將各種礦物粉末加入玻璃中,直到最近才試出一種紅色礦物粉末能使玻璃燒出之後純淨透明,幾乎沒有雜色。高強也不曉得這東西就是軟錳礦,不過能燒出純淨地玻璃來,那麼望遠鏡和眼鏡便更便於人使用了,於是便命燕青作了一隻老花單鏡片。送來給蔡京作禮物。

蔡京聽罷,又將那鏡片戴了起來四處看,口中嘖嘖稱奇。看了好一會。才取下放入盒中,命隨侍的幼子蔡絛收好,向燕青道:“如此生受。老夫愧不敢當,燕提舉如有意,今夜老夫與樓外樓設宴,與杭州諸公相會,燕提舉可否前來?”

燕青笑道:“長者賜,不敢辭!只是今番卻要蔡公相助我發財了。”

蔡京大訝,忙問其故,一旁林攄便道:“恩相,燕提舉開樓乃是行家了,這樓外樓便是他到杭州之後興辦的,杭下名士都說北有豐樂樓,南有樓外樓哩!”

眼見天時不早,一行人都往樓外樓而來。到了近前,卻見那樓的開制與汴梁豐樂樓一般無二,也是五樓五色,燈火輝煌,四方客人進出如縷不絕。蔡京到了門口,擡頭看時,只見門口立着一塊碑,刻着四行絕句,其時暮色昏黃看不清楚,蔡京便取出單鏡片架在鼻子上,念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吹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蔡京拊掌道:“好詩!寫盡西湖繁盛之意!字更好!”這詩自然也是高強抄來,由白沉香請了趙佶御筆品題,刻在這裡作招牌的。

燕青含笑,引領蔡京到正廳坐了。不片時排上酒宴來,海陸珍饈不一而足,即便以蔡京之見聞廣博,卻有些也不曾聽說。一道西湖醋魚便吃的他讚不絕口,菜還沒上一半。蔡京年老,已經覺得腹中飽脹,不能再食了。

燕青見狀,忙叫上茶,不一會奉上茶葉來,蔡京見那茶水碧綠晶瑩。香氣撲鼻,根根茶葉分明。更有白毫如霜。舒捲自如,淺啜一口。一股清氣直沁心脾,腹脹之意頓時消了大半,但覺通體舒泰,嘆道:“如此香茶,平生僅見!”

燕青笑道:“好教公相得知,此茶採自蘇州平江府管下太湖西山之上,乃以蘇州處子香舌自茶樹上卷取嫩芽,曬制而成,高相公題名,西施舌”乃是散茶中新出地極品。”

蔡京以下人人意動,這茶好。不如典故好,聽了採茶的過程,再念着這“西施舌”地名字,馳想吳越女子的動人之處,品一品這茶水中的甘美之意,再一想自己可不正在西子湖畔麼?此時上這一杯茶。正是再應景不過。

蔡京大笑,嘆道:“燕提舉,真妙人也!”即命鋪紙磨墨,蔡京飽蘸狼毫,賦詩一首,便記今日之宴飲茶會。將林攄以下衆人都列名其中,這一幫人個個感激涕零,稱頌今日之會必因公相這一品題而流傳,歷久彌新。

時近午夜,賓客皆散,蔡京獨自負手立於樓外樓上。周遭只有燕青一人侍立。

眼望樓外西子湖地夜景,蔡京忽地咦了一聲,指着湖心道:“那燈火處是什麼?”

燕青過來看了。道:“稟公相,此乃三座石塔,自湖心而出。乃是蘇學士當日知杭州時,以湖泥堆砌而成。高相公來杭州後,命人在其中點起燈火,若自那湖心島上水凡保寧寺賞月時,便可見天上水中三十二隻明月。故而名之爲三潭映月,乃是西湖一大勝景。”於是便細細解釋。爲何立了這麼三座塔,就能看出三十二隻月亮來。

“又是高強削 蔡京默然良久,忽然道:“燕提舉。你年少多才。又經上舍及第。今上正愛你這等人才。你若在京城爲官,老夫擔保你不出十年。兩制官如探囊取物爾!若有機緣。便是宣麻拜相也未可知。今屈居在此供職應奉。豈不委屈了你?”

燕青默然片晌,輕輕笑了笑。走到蔡京身旁,手指東北方向道:“公相請看。那處乃是蘇州平江府治下。其地崑山縣有地瀕海,本是窮困之地。近年來卻興發成大市。皆因近年來應奉局轄下海船益多。杭州府、明州府(今寧波)不勝其出入,便於此地通商。高相公因此地無名,特名之爲上海。”

再向東南一指:“錢塘之南,明州在焉。自古已是魚米之鄉。海舶所匯聚。如今更是蓬勃興旺,舉凡天下萬邦所有之物之產,但坐於明州城中便可盡覽無疑。休說本朝,即便上追三代。亦無有如此之盛。”

說到這裡。燕青地語聲已經漸漸高昂起來。他又踏上一步。已經站到了蔡京身前,原本指向上海地左手。和指向明州府的右手。向前一伸,好似懷抱一天明月。大幹世界。朗聲道:“我大宋海船,從此三府而出,東至東瀛流求,北至高麗女真之地,南至渤泥。向西一路可抵大食,數萬裡海疆往還,盡我大宋風帆。大宋旗幟所到之處,番邦無不通商納貢,求通大宋海路;我更與海道要害處建置營壘,置兵守之,西域胡商經過必經我準,如此數十年後,我大宋皇恩當可沐於萬里之外,化番邦爲我中華之土!”

蔡京聽着。已經明白他話中地意思,卻冷笑道:“大宋自有疆土,朝廷之患在於西北,卻不是那西極外海之地。”

燕青回過頭來,月光下一雙眸子閃動着興奮地光芒:“蔡公相持國柄多年。當知我大宋如今何患!承平日久。人口漸蕃,中國之土有限,若不另求他地,如何營生?地之所出亦有限,以有限之土。養日蕃之人,縱風調雨順,僅足果腹,況荒年乎?蔡公相可知,前年大旱之際,海道商賈運糧販於中土,活人無數,我應奉局所記,粳米不下十萬石。是以大災之年,米價僅升近倍,我朝天子不可謂不恤民。士大夫理民不可謂不盡力。可曾有此?”

不待蔡京回答,燕青手指東南方向道:“循此越海數幹裡,有地流求,方圓二幹裡之地,其地豐沃,可生五穀甘蔗。若非我大宋海船往來,此地孤懸海外,成又一化外之土爾,焉得爲我大宋之土?如今朝議已定殖民此處,彼處多植甘蔗,蔗漿可用黃泥水淋爲糖霜,計一夫之力,年可得三十貫,敢問蔡公相,中原既多無產無賴之徒,聞此不往乎?”

蔡京聽到這裡,已經面沉似水,一言不發地聽燕青說話,直到燕青停下來,才道:“應奉局以船隊,通海外萬邦,老夫已於博覽會見之。此事委之一使臣已足,但通商爾。有何特出之處?未免小題大做!”

燕青啞然失笑,搖頭道:“公相既這般說。便權作如是了。”他走到蔡京身前,半弓着身子。沉聲道:“公相,下官此次回來,高相公託我帶一句話給公相。”

說着,不待蔡京如何。長身一揖道:“我高強。受公相提拔之恩,婚姻之厚,不敢一日或忘。今告公相,我入中樞,內則理天下之財,外則治五國之兵,公相若有意林泉,優遊度日。高強竭力趨奉,身擔蔡氏一門富貴,不敢有絲毫懈怠;若公相欲自出。則以此物贈公相,俾可爲資。”說着,懷中取出一卷紙來,雙手奉上

蔡京雙眉一軒。那細長地眼睛中精光暴射,哪裡有半分衰老目昏地樣子?他接過那捲紙來,展開看了,忽地兩手抖了起來,越抖越甚,竟至於眉毛都發抖起來,終於將那一卷紙用力擲在地上,喝道:“高強小兒,欺我太甚!”

那捲紙落到地上,散了開來,只見上首落着“效忠書”三個大字,落款:宋江!

第5章 驚變第13章 劫牢(上)第三十三章第16章 劉公島(下)第23章 錢荒(上)第五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5章 驚變第16章 要務第八章第29章 馬車第六十二章第26章 种師道(上)第29章 佈局(下)第三十一章第26章 對箭(上)第二十二章第9章 索索(上)第15章 轉仕第五十五章第八章 上第四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22章 路遇第19章 料敵(下)第80章 殺宋第26章 私鹽(下)第五十章第九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2章 時勢第21章 追失(下)第三十九章第4章 出走(上)第17章 拔刀(下)第4章 智深第四十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十八章第17章 復仇(上)第15章 頭陀(上)第26章 种師道(上)第28章 戰守第三章第4章 智深第38章 遇險(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12章 連心第3章 上第29章 談兵(下)第四十章第8章 收服(下)第八章 下第六章第22章 括田(下)第6章 心戰(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七章第15章 夜探(下)第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16章 奇案第16章 奇案第九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4章 二帝(上)第十七章第六十章第21章 博覽會(下)第10章 心曲第三十六章第21章 究問(下)第74章 無間第13章 錢莊第二十九章第14章 掌錢第5章 見童(上)第2章 下第24章 鹽務(下)第五十章第八十一章第8章 拔刀第38章 遇險(上)第13章 易安第三十五章第12章 燕京(下)第十六章第四十章第5章 刑訊(下)第22章 棒喝(上)第15章 梁山第17章 包裝第3章 籠絡(下)第75章 洗錢第17章 拔刀(下)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
第5章 驚變第13章 劫牢(上)第三十三章第16章 劉公島(下)第23章 錢荒(上)第五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5章 驚變第16章 要務第八章第29章 馬車第六十二章第26章 种師道(上)第29章 佈局(下)第三十一章第26章 對箭(上)第二十二章第9章 索索(上)第15章 轉仕第五十五章第八章 上第四十九章第八十五章第22章 路遇第19章 料敵(下)第80章 殺宋第26章 私鹽(下)第五十章第九十七章第四十八章第2章 時勢第21章 追失(下)第三十九章第4章 出走(上)第17章 拔刀(下)第4章 智深第四十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十八章第17章 復仇(上)第15章 頭陀(上)第26章 种師道(上)第28章 戰守第三章第4章 智深第38章 遇險(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12章 連心第3章 上第29章 談兵(下)第四十章第8章 收服(下)第八章 下第六章第22章 括田(下)第6章 心戰(下)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二)第七章第15章 夜探(下)第十九章第六十三章第16章 奇案第16章 奇案第九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四十七章第14章 二帝(上)第十七章第六十章第21章 博覽會(下)第10章 心曲第三十六章第21章 究問(下)第74章 無間第13章 錢莊第二十九章第14章 掌錢第5章 見童(上)第2章 下第24章 鹽務(下)第五十章第八十一章第8章 拔刀第38章 遇險(上)第13章 易安第三十五章第12章 燕京(下)第十六章第四十章第5章 刑訊(下)第22章 棒喝(上)第15章 梁山第17章 包裝第3章 籠絡(下)第75章 洗錢第17章 拔刀(下)第32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寶與方百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