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戰守

單從如今的結果來看,要這麼說當然沒錯。但若要以結果來指責當初手段的正確與否,卻又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最起碼,如果沒有出現陸謙的意外,使得蔡京看到宋江的價值所在,那麼單憑宋江自己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對高強生出異心的。所以認真說起來,這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一個例子而已。

“好在,我的計劃趕不上變化,付出的代價只是多花點功夫而已;別人的計劃趕不上變化,那可就是要掉腦袋了,之前的陸謙,稍後的宋江,大概都會覺得自己很冤吧……當然,宋江還沒意識到這一點呢。”很有點自我解嘲地安慰了一下自己,高強已經認清了眼下的局勢。

“然則,眼前當從何處下手爲是?”

“衙內初到大名府,賊情不明,該當探明賊情,再作打算——至少在旁人眼中看來如此。因此眼下不宜輕動,當整兵繕甲,調兵遣將以備出戰。”燕青和許貫忠雖然是好友,兩人又都聰明絕頂,但高強現在卻發覺,燕青實在比許貫忠更適合作軍師,其風格屬於隨機應變型,細微處極顯功夫;而許貫忠則長於大略,凡事多從大處着眼,兩人作個比較的話,則許貫忠似荀彧,而燕青則像郭嘉。

“小乙,你的意思我明白,這剿匪須得真打,最好是我和宋江之間不要商議什麼事,大家憑本事打到如何算如何,而後看準機會再招安。不過那梁山上乃是我借宋江之手爲大宋練的兵,要是就這麼打沒了,豈不可惜?”

燕青還沒說話,二道門上有人進來稟報,說道韓世忠將軍求見,高強當即下個請字。

韓世忠大步走進,與燕青廝見畢,便向高強說起自己到任來一意練兵。士卒已頗有可觀,只是承平日久,武庫中的軍器多有損毀,要求高強撥付新的軍器。

這卻提醒了高強,關於軍需的事,由於之前沒有確定剿匪的方略,這軍需的數量和種類都無法確定,因此那位大名府通判呂頤浩空自掛了個招討使司軍前轉運的銜頭。卻都不知道作什麼好。

當即派人去請呂頤浩,高強一面請韓世忠坐定,將自己和燕青討論的剿匪方案與他說了一遍。當初高強收宋江地時候,韓世忠就在一旁,因此對於今日的形勢他也看的分明,聽說高強要先打後撫,自是贊同,卻又眉頭一皺:“衙內,恕小將直言,若是這麼個打法。咱們真還未必是梁山的對手。”

“此話怎講?”高強之前苦惱的。只是要如何對待自己一手拉起來的梁山隊伍,戰鬥力的問題卻還沒在他考慮範圍之內,好在身邊有這樣親信又好用的大將。當即問端詳。

“當日飛虎峪前一戰,衙內也曾見來,梁山軍戰力非尋常草寇可比,可見衙內將天書付與宋江練兵,確實大有成效。小將到這大名府領兵也有半年之久,此處雖然號稱河北第一重鎮,其實將兵皆不習戰,用來欺負欺負蟊賊是綽綽有餘了,當真要打惡戰是不成地。”說到軍事方面,韓世忠自披髮從軍。到如今在行伍中足足有六七個年頭,可謂老於兵事。

“原來如此。”高強不由得撓頭,原本以爲大名府兵馬衆多,又有大將領兵,戰鬥力應該不成問題,而年初時李成關勝二將指揮若定,殺得晁蓋一夥幾乎片甲不回,也堅定了他的信心。但是若按照韓世忠的說法,這批兵馬最多隻能用來對付打亂仗的小蟊賊。而無法迎戰真正的精銳部隊。

“這麼說來,大名府的軍隊也是徒有其表了……不對,能夠輕鬆戰勝蟊賊草寇,這種素質已經勝於大宋的許多軍隊了。那這麼說起來,本衙內寫了本天書,就練出了大宋一等一的精兵?”高強不由得大汗,難道穿越人物多半是軍事天才,連自己這個放槍都找不着靶的純外行都能躍居“軍神”寶座了?真要如此,歷代的軍神靈魂都要哭泣了呀!

看見高強發呆,韓世忠還道他被自己地話嚇住了,忙道:“衙內也不必過憂,梁山軍看似能戰,實則也不難應付,小將地意思,只是眼下咱們大名府的兵馬還得好好操練纔是,此外一應軍器糧餉都須稱足。”

“咦,怎麼話鋒一轉又掉了個方向?”高強大奇,這梁山軍乃是他爲了應付即將到來的北地大戰而練地,原先是巴望着越精銳越好,現在卻有些頭痛。聽韓世忠話中的意思,竟似已經找到了梁山軍的弱點所在,自然關切。

“梁山兵再怎麼操練整頓,畢竟是草寇,軍無輜重剽掠爲資,久戰必然乏力,諒那區區水泊彈丸之地,如何養的起七八萬兵?真要剿滅時,只需將水泊周圍堅壁清野,待彼無糧而出時,以糧爲餌設下埋伏,一戰擒其首要,餘衆自降。”

“這個不算,我又不是當真來剿匪的,逼於形勢而已。你且說說,這梁山軍本身有何弱點?”高強關心的是這些山賊招安之後,到了兩國交戰的戰場上會有什麼表現。

韓世忠也知他的意思,正色道:“衙內,軍之所以成軍,而非盜賊,乃是在於紀律。紀律嚴者,雖流寇亦爲勁旅,百戰不殆;紀律馳者,雖百戰強兵一夜可爲盜匪,一觸即敗。梁山軍歷經操練,又常見陣仗,比之尋常大宋官軍多了一份血腥殺伐之氣,這是他厲害之處。然而山賊畢竟是山賊,憑他宋江再怎麼嚴整紀律,終究是一盤散沙,形勢有利時一哄而上逐利而前,憑的是一股猛勁,一旦接戰不利,士氣三鼓不起,則必定敗散。”

“唔,說的有理。”高強和燕青都是不懂軍事的門外漢,當初倆人貓在一起鼓搗出那部天書來,大部分都是胡謅亂編,高強爲了解答燕青關於自己從哪裡知道這許多軍事知識,只推說是從老爹書房裡翻到的前代兵法,其實何曾深究?現今聽到韓世忠論兵,方有撥雲見日之感。

“世忠說的透徹,然則你適才說要好好操練大名府的兵馬,就是爲了嚴整紀律?”高強一面問。一面在盤算着要不要趕下時髦,弄點啥啥特種部隊的訓練方法出來?想想還是算了,他當初弄出那本天書來,抄的多半是岳飛的兵法和戚繼光的兩本兵書,就這點東西都不大玩得轉了,還搞特種部隊?他自己連特種部隊門朝哪開都不知道呢!

再者說了,這冷兵器時代練特種部隊有什麼意義?直接整幾個武林高手就完事了。

“不錯,先有紀律而後成軍。我大宋內的州軍百年不習兵戈,軍備廢弛,紀律更是蕩然無存,放眼軍營之中盡是役使軍卒,以至於工匠爲兵,此等軍旅怎堪上陣?”在青州時,韓世忠就對軍中弊端深惡痛絕,雖然當時仗着高強作靠山擺平了那些舊軍官,但這口氣卻始終咽不下去,到現在說起來還是意有不平。

“藉着這個機會。整頓一下軍隊也是不錯。就依你。”高強心說既然要打就要練兵,既然要練就儘量一步到位,索性以北邊以女真族爲代表的異族騎兵爲目標。把兵練的更強一些。

既然自己只是一知半解,手下又有這樣的優秀將領,高強樂得放手讓韓世忠去作一份練兵計劃出來,他見識過樑山軍的戰力,更曾經隨同高強出使北地,北邊各族的軍隊看了個遍,他作這件事正是有的放矢。等到幾天後演武之際,看準時機將這份計劃拿出來,以練兵剿匪爲名,由不得這些軍將不服。

此時呂頤浩也到了。外面有人通報進來,高強降階相迎,延至廳中落座,說明是爲了大軍軍需之事相邀,韓世忠也說了軍中兵器老舊不足的狀況。

呂頤浩一開口,卻把高強險些撅了個跟頭:“留守相公,今日升帳點將,爲何不知會本官?莫非這招討司軍前轉運本是可有可無,用地着時便好言相請。用不着時就連點卯都不用了?”

敢情還帶着情緒來的!高強連忙好言相勸,說起來這還是他沒有早定策略的緣故,不然再怎麼也不會出這麼個大漏洞。

燕青和韓世忠也從旁解勸,呂頤浩原本只是要高強認識到自己的重要性,此時也就不爲己甚,轉入正題:“留守相公,今次剿匪不比前次,賊人盤踞水泊多年,人多勢衆,新近打破祝家莊,糧草稱足,士氣正旺,乃是大敵。留守相公切不可再如前兩次剿匪一般輕身自出,予賊人可乘之機。”

高強啞然失笑,知道自己前兩次出兵時,這位呂通判擔了大心思,在這等着自己呢!“前幾次剿匪,我兵多於賊兵,又多精銳騎兵,正是利於速戰;今次賊人佔了水泊地利,人數又衆,本府自然不會輕舉妄動,呂通判金玉之言,本府自當銘記。”

眼見高強認錯態度還算不錯,呂頤浩一笑而罷,又道:“留守相公,如今我大名府錢糧甚廣,計府庫中樁管上供錢一百一十萬貫,糧米一百十五萬石,足支三萬大軍數年年攻伐之需,留守相公又交代了,中樞已經得了聖旨,一應軍需隨請隨撥,因此錢糧一事不勞留守相公牽記。只有一件事,若是大軍出征,需要城中運送糧餉時,留守相公須得命一員大將押運,不教有失。”

所謂的樁管上供錢糧,是這些錢糧從帳目上都是屬於上供中央的,暫時由州府保管而已。大宋實行的是強幹若枝,守內虛外,因此州縣在財政上受到很多限制,大部分盈餘都被中央搜刮走,即便由於運送和存貯的便利需要,這些錢糧一時用不着調發上供,州縣也只能保管而不能隨意動用。當然,現在高強領了聖旨剿匪,中央應該提供糧餉,因此纔可以從這些上供錢糧中支給,反正事後報上帳目給中央充抵就是。

錢糧雖然無憂,軍器卻是個大問題。雖然還是冷兵器時代的軍隊,但是北宋軍隊的裝備絕對不像現代一些人想象地那樣,以單兵武器和甲冑爲主了。事實上,像牀子弩,石炮,拒馬,版築工具,車舟火器等等,在軍隊的序列中都佔據了重要位置。韓世忠所說的軍器問題,很重要一方面就是指的這些大型兵器和器材嚴重不足。

其實想想也是這個道理,百多年沒有大仗打,這些兵器的生產和維護又都是很複雜的工作,能保持的好纔怪了。照韓世忠所說的狀況來看,基本上大名府的技術裝備都屬於中看不中用的狀態了,至少一半的裝備需要請專門的工匠修理整備以後才能夠派上用場,剩下一半直接可以報廢了。

單兵武器問題其實更嚴重,宋軍個人使用的武器都是交給兵士個人來保養的,但是平時都存放在武庫中,只有訓練和校閱時,士兵才能接觸到這些武器和鎧甲。近年來訓練校閱都是走過場,一年難得一兩回,刀槍甲冑上面蒙了厚厚一層灰,都不知道有多少還能使用的。

呂頤浩和韓世忠你一言我一語,聽的高強頭大如鬥,吩咐燕青一一記下了,待統計出明細來,報中央要求調撥便是。只是一面這麼聽着,高強一面又轉開了心思:“不曉得這兵器生產能不能也插一腳?卻不是爲了賺錢,只是大名府身爲河北重鎮,軍備已然如此,放之天下,情況更加不堪,可見大宋武備的體制很有些問題。”

待軍需問題說了個大概,高強便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得到的反應卻叫人很是沮喪。原來大宋的軍器製造基本上是施行官營制,京師的廣備攻城作和軍器監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兵器製造任務,再根據產量和各地的需要調撥。

而北宋雖然冶鐵業非常發達,有所謂地四大鐵監,但官府在這些鐵監都施行鐵課,也就是直接用官價收購生鐵,運往京城進行鍛造,那些冶鐵戶都只能打造民用鐵器而已。

“簡單說來,若單是打造些刀槍甲冑之類,民間鐵匠或許還能支吾,若說種種攻城守城器械,車舟戰具,乃至馬黃弩,神臂弓之類強力弓弩,都只有京城方能打造。旁人縱要打造,卻連圖樣都難得見到,又能奈何?”呂頤浩一口就把高強心中的希望小火苗給撲滅了。

罷了,搞這種事顯然要通過最高層,自己現在不在京城,有力也使不上。反正國營企業的浪費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着急有什麼用?

第八章第19章 獻甲第20章 究問(上)第三十六章第21章 苦戰第12章 聖女第六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12章 誤闖第六十三章第16章 劉公島(上)第9章 到任(下)第五十章第35章 受降(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29章 劉琦(下)第五十三章第2章 冤案(下)第六十九章第11章 浴火第二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 下第9章 索索(下)第19章 焚心第37章 圍攻第41章 立志第16章 試軍(上)第78章 莫測第四十三章第37章 包裝(上)第26章 點將第19章 內審第43章 新軍第1章 上元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5章 見童(下)第63章 參議第15章 香香第三十三章第16章 試軍(下)第22章 試探第十五章第11章 衆僧第22章 路遇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23章 錢荒(上)第35章 受降(上)第19章 獻寶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八章第九章 下第20章 究問(上)第28章 鬼臉(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7章 淵源(下)第12章 聖女第二十五章第4章 述職(下)第30章 思變(下)第9章 傑肯(上)第6章 心戰(下)第五十三章第4章 祭掃(上)第14章 結黨(下)第24章 鹽務(下)第24章 理財(下)第49章 沒羽箭第8章 拔刀第18章 盤妻第30章 議定(上)第24章 鹽務(下)第21章 追失(下)第29章 馬車第2章 交易(下)第六十七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五十三章第27章 水軍第28章 戰守第79章 鴻門第十章第五十七章第24章 詢奸第34章 藏兵(下)第1章 下第15章 備荒(下)第三十二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12章 連心第23章 金蓮第五章
第八章第19章 獻甲第20章 究問(上)第三十六章第21章 苦戰第12章 聖女第六十四章第四十三章第12章 誤闖第六十三章第16章 劉公島(上)第9章 到任(下)第五十章第35章 受降(下)第五十二章第六十三章第29章 劉琦(下)第五十三章第2章 冤案(下)第六十九章第11章 浴火第二十九章第八十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九章 下第9章 索索(下)第19章 焚心第37章 圍攻第41章 立志第16章 試軍(上)第78章 莫測第四十三章第37章 包裝(上)第26章 點將第19章 內審第43章 新軍第1章 上元第三十六章第二十五章第5章 見童(下)第63章 參議第15章 香香第三十三章第16章 試軍(下)第22章 試探第十五章第11章 衆僧第22章 路遇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二章第八十章第1章 清溪銀(下)第23章 錢荒(上)第35章 受降(上)第19章 獻寶第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五十八章第九章 下第20章 究問(上)第28章 鬼臉(上)第32章 釘子戶(下)第27章 淵源(下)第12章 聖女第二十五章第4章 述職(下)第30章 思變(下)第9章 傑肯(上)第6章 心戰(下)第五十三章第4章 祭掃(上)第14章 結黨(下)第24章 鹽務(下)第24章 理財(下)第49章 沒羽箭第8章 拔刀第18章 盤妻第30章 議定(上)第24章 鹽務(下)第21章 追失(下)第29章 馬車第2章 交易(下)第六十七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五十三章第27章 水軍第28章 戰守第79章 鴻門第十章第五十七章第24章 詢奸第34章 藏兵(下)第1章 下第15章 備荒(下)第三十二章第28章 迎宗澤(上)第36章 最長的一夜之方氏一門(四)第12章 連心第23章 金蓮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