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馮盎

第141章 馮盎

說實話,對房玄齡來說,六萬百姓只是貼頭,只一個讓房玄齡能與李泰單獨談話的機會。

因爲對房玄齡來說,依託自己的精神天賦,與對方越熟悉,那思維就越容易模擬。

而自己便缺少一個與越王單獨接觸的機會,來對越王的思維與心態進行模擬與判斷。

但沒想到自己這次談話,居然進行的這般順利,自己原本指望李泰離開長安嗎?

正如同那句話,只要不是李泰自己提出來的,誰又能拗得過李世民的意思。

自己是根本不可能讓李泰去邊邊角角就封的,到時候用這六萬人的手續賠罪也就是了。

所以,房玄齡更多的只是試探,但卻沒想到,李泰居然真就答應了。

而自己用精神天賦去模擬李泰的思維,李泰還真就純粹的爲了大唐昌盛而服務。

這種視野,格局,心胸,房玄齡一時間覺得李泰成爲李世民第二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但身爲儒家出身的文人學子,還是本能的覺得傳承有序更能夠維護大唐穩定。

一想到這裡,便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決不能讓玄武門的事情再次重演。

而是一種能夠承認異族與漢族共存的朝廷,這才讓馮盎願意冒險過來試試,畢竟如果能夠得到朝廷承認的越南王,他更願意接受。

這個時代雖然甜黨也想要崛起,但社會基礎不允許啊!

畢竟原本是打算在今年把整個工廠體系搭建起來,甚至更準備在今年讓孔雀把但棉衣砸在市場上,但現在,不論是規模還是數量都需要控制了。

而這些人一開始還是有幾分的驚慌失措,但等到幹活能夠吃到飯,甚至幹了一週還有糧食什麼的拿回家後,這些人就以極快的速度開始適應起了工地的生活。

因爲需要帶錢前往幽州,畢竟在天高皇帝遠的那個地方,自己才能的發揮需要足夠資本。

如果有了房玄齡的支持,實際上李承幹所發揮出來的力量,就很恐怖了。

沒想到越王居然這般幹練,來去匆匆,沒要留下來用飯的意思。”

自然不是的,這些不過只是除夕夜打兔子有它過年,沒他也過年。

Wшw_ ttκΛ n_ ¢〇

畢竟在一個體系下到底是那種力往一處使的差不多八十分官員好,還是各有不同心思,但都靠着自己非凡的才能一路搏殺上來,至少八十五分以上的官員好,那就仁者見仁了。

這點很重要,維護大唐傳承有序,跟支持李承幹可不是一回事!

就更不要說現在的太子聰明仁厚,等到太子順利登基,到時候再把李泰召回中央。

在李承幹已經是太子的情況下,名分已定,君臣有別,所以希望自己離開。

所以自然高陵成功吃到鄭白渠修建的紅利,原本就繁華熱鬧的城市又增添了一把火。

只不過原本李泰打算在鄭白渠修建後,行全面擴張的計劃,現在打算稍稍的收攏一點。

他是馮盎,從隋朝一路活到了大唐大佬,跟楊廣一起去過遼東,也跟在隋朝戰亂時平定過嶺南。

不過事實上,接下來的時間也沒讓李泰想七想八的時間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與房玄齡有交易那就是件好事了。

最怕的就是,自己不論怎麼樣的勞動,但到最後,卻連吃飯的錢都沒有。

船上下來,卻見到高陵碼頭上車來車往的繁忙景象,目光中也感覺到一股說不出的驚歎。

當然,對李泰來說,跟房玄齡完成交易,本身最好的一點,就是給了自己明確的發展目標,以及最重要的,給自己爭取到了足夠時間。

甚至李世民都準備派兵剿滅他了,然後魏徵勸住了,表示派一個使節過去就知道了。

畢竟甜的糖雖然已經被發現了,但製作起來可真的是不容易,整個朝廷上下現在最出名的甜食還是蜂蜜。

而此刻,有了高陵的小麥豐收作爲支撐,有了李泰事先的產業佈局作爲導向,甚至還有一家家一件件各種各樣圍繞着鄭白渠內勞動力們休假時的配套設施。

而是能馬上投入自己的計劃,發揮出自身的最大長處,就這點來說,這是自己戰略上的最大優勢,明確未來自己發展的方向,很多的佈置都會變得更加從容不迫。

自己完全可以在自己取得有所成就,迴歸朝廷時,把與房玄齡做交易的事讓李承幹知道。

你也最容易與他們成爲朋友,尤其是你從他們身上借了一筆錢又一筆錢之後,雙方的關係也許相看兩厭,但是上雙方反而會隨着這不斷積累的欠款產生真正的友誼。

“越王做事向來如此,的確是我大唐之幸啊!”房玄齡點頭,很是讚賞李泰的風骨。

對李泰來說,這次與房玄齡達成交易什麼的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知道了房玄齡的態度。

房玄齡看着李泰,自然越發欣賞,雙方做完交易,房玄齡甚至拿出了好茶招待李泰。

所以鄭白渠工程就彷彿是巨大的吸水海綿,源源不斷的吸收這些人將其轉化成勞動力。

對自己這種懂得規劃,並已經打造出農業學府的人來說,這一兩年時間,已足自己對幽州方面進行一定程度的佈置,讓自己過去後不至於束手束腳,一系列事情都需要從頭開始。

“父親,越王離開了?”房玄齡之子房遺直走出,卻見房玄齡送李泰離開又回了房。

雖然房玄齡的思維模擬不能判斷出一個人的潛能與能力,但卻能判斷出一個人的心性與思維,所以房玄齡選材更偏重心性卓越之人。

那李泰就會成爲宗室重臣,與李承幹兩人成爲維護大唐制度的最佳配合。

因爲他們是真希望你能東山再起——來還錢。

反正自己肯定不會去推波助瀾,一切全憑李承幹去猜也就是了。

所以,房玄齡舉薦的人才中很少有那種名臣,但房玄齡一手打造出來的貞觀官僚體系,在整個封建王朝之中都算是首屈一指的。

因爲靠自己的勞動力讓自己活下來,這對這時代的百姓來說本身就是最好的事。

而越王府自然不會斷了伙食,甚至盧安壽等人自己跟着一起吃了。

“父親,這裡是高陵,距離長安只有一日的路程,一般上凡是朝見長安的使節或者官員,都是會在高陵休整一晚,等到明日再啓程前往長安。”過來迎接老者的中年人開口道。

而此刻,馮盎便進京朝見唐太宗,是因爲唐太宗解決掉了東突厥的消息經過了一年時間的傳遞,終於落到了馮盎的耳朵中。

自古以來,在大統一王朝的情況下,可沒任何地方對抗中央成功的案例。

小說都未必敢寫的劇情,在歷史上卻真的在馮盎身上發生過。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最關心你人身安全的人絕對是你的債主。

“你們認識我嗎!”

“我一路走來,只見人口稀疏不見繁華,但唯有到了這裡,卻彷彿重見當初大隋那人山人海的景象啊!”老者對面前的中年人道,“真不愧是國都所在。”

兩人的畫風雖然有幾分迥異,但一起吃飯卻是格外的和諧。

可惜李泰喝不了加了陳醋的茶水,甚至在入口的一瞬間,認爲房玄齡準備毒死自己。

衣食住行上,李泰可從不會虧待下屬,只不過吃飯時,李泰是端着飯碗吃飯,而盧安壽是捧着飯桶吃飯。

而翻新的鄭白渠中的三條水渠,其中有兩條在規劃上是從高陵的兩翼而過。

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李世民天可汗的名聲的傳播。

而這樣的人,甚至在隋唐亂世中彷彿看穿這個世界只有李世民能夠拯救,居然苟得連越南王的名號都不取,李靖一份招降的詔書過來,然後他就果斷的投靠李唐了。

實際上,他的這種抉擇倒也不能說是錯了,畢竟現在的朝廷連長江以南的地區都未必想要管理,就更不要說他這種在廣西甚至海南區域的地方了。

這樣的情況下,李泰離開長安是最好的選擇。

因爲很快唐儉便讓人帶着那六萬的百姓落戶到鄭白渠,而李泰也開始帶着杜楚客把他們安排起來。

最囂張的姿態就是平叛嶺南的時候,把自己的頭盔摘下來,對着叛軍大喊:

至於自己向房玄齡爭取的什麼,鹽鐵專營之類的東西,說實話,難道沒有這些自己就發展不起來了嗎?

然後證明了他真的忠心朝廷,甚至連他的長子都送過來做質子。

所以,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自己還是低調一點,千萬別惹是生非了。

李泰讓盧安壽快步趕回家中,不得不說,今天跑了一整天,都沒好好吃一頓飯,也不過只是拿着車上的點心充飢,現在自然是要先吃一頓好好的填一下肚子再說。

不是大唐打不到這裡,而是一個管理成本與地方產出的問題。

等到李世民成爲了皇帝,一開始懷疑他會反叛的奏章可以說每個月都有那麼十幾份。

上次李泰吃的蔗糖,就是他兒子來朝廷的時候順路送過來的賄賂。

看着老者坐着的官船,以及下來時身邊緊緊跟隨的甲衛,便是知道老者並不是普通人。

有了處理當初處理災民的經驗,實際上這些人還是比較好處理的。

“這裡就是長安?”一名身材健碩的老者,坐着船隻來到了高陵。

吃完後,盧安壽繼續站崗,而李泰則在書房中思索着今天的事。

從這裡多少也能看出,實際上房玄齡本身並不喜歡李承幹。

這些人忠直剛正,能力不算最優秀,但在一個優良體系下,這些人憑藉自身心性能比擬得了那些心性一般,但能力超羣的官員。

他們強大的並不是一個個能臣,而是強在整體上。

迴歸現在,李泰思索了一下,不論房玄齡到底出發點是什麼,但只要自己能再次回到長安,那自己與房玄齡之間的交易,就會成爲自己與他之間的紐帶。

畢竟鄭白渠的翻新是真的缺少人手,這點李泰並沒有欺騙什麼。

所以反而圍繞着鄭白渠建設的周邊區域,這些原本應是蕭條的地方,反而變得熱鬧起來。

到時候到底是房玄齡爲了國家傳承有序而把自己安排到地方州縣,還是“重耳生於外,申生亡於內”,內有房玄齡坐鎮中樞隨時調度自己回來,外有自己立功以功勳做進階之資,那就要看李承幹怎麼理解這一件事情了。

但若李承幹不是太子了呢……

至少農業學府的學子們一個個班出來,讓他們身上洗淨,準備好衣服,修建好房屋,然後一個個登籍造冊,完成這一系列的步驟,就能讓他們去工地上搬磚了。

然後叛軍中的將校就嘩啦啦的跪地投降,而自己就打贏了戰爭攻克了廣州一帶。

“哦!”房遺直道,“母親讓我來通知廚房的飯菜已經做好,請阿耶與越王一起去用餐。

所以李泰做完交易後果斷敗退了,人生這麼美好,自己還想要活着。

馮盎覺得比較起自己不知死活的繼續在南方做越南王,還是主動點來朝廷表忠心比較的好,畢竟自己沒有必要跟大唐搞對立啊。

因爲大唐不是漢武那種非漢既胡,不讓除漢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全部不當人的天朝。

“越王雷厲風行,既然談妥了事情,自然就離開了。”房玄齡平靜道。

要知道,李承幹無法無天時,李世民爲了保證李承幹坐穩太子的位子,找了魏徵作李承乾的老師,而不是找房玄齡做老師。

要知道房玄齡作爲房相在貞觀一朝可謂一人之下,朝廷的能臣幹吏多是房玄齡選出來的。

只要馮盎不要搞事,實際上朝廷也不介意那裡有一個越南王能夠把當地的給管理妥當了。

畢竟就算是在大慫那個江南地區進一步開發的時候,越南等地也說不要就不要了,就更不要說這個時候的大唐了。

至少在安史之亂前,南方雖然都有開發,但比較起北方的開發程度還是差太多了。

“真的,很繁華啊!”馮盎再次感嘆。

(本章完)

第100章 心黑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57章 不能笑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114章 建議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291章 風雪中第401章 嚇死了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25章 毛紡織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419章 杜荷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81章 大豐收第68章 繼續科考第436章 考進士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298章 跪下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386章 刺殺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94章 制約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94章 制約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173章 封燕王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37章 規劃高陵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317章 稱心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146章 挖牆腳
第100章 心黑第253章 井然有序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69章 田長耕入薩珊第343章 大唐的棋聖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395章 李泰缺人中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364章 戰爭前的雪花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57章 不能笑第152章 平定嶺南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114章 建議第496章 抵達幽州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291章 風雪中第401章 嚇死了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25章 毛紡織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486章 政治的延續(今天一更)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419章 杜荷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190章 徭役整合中第81章 大豐收第68章 繼續科考第436章 考進士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390章 世家的底蘊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298章 跪下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386章 刺殺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73章 李承乾的鋒芒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94章 制約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375章 展現君主天賦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366章 吐蕃的實力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412章 天地精氣上升中(今天依舊一更)第94章 制約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173章 封燕王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37章 規劃高陵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317章 稱心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229章 薛仁貴行動中第146章 挖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