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急報

阿九最近又開始倒黴了。

昭明帝的龍案上放了兩份急報,一個是南蠻異動,一個是宜城匪患。

南蠻使節團從大燕京城鎩羽而歸,按理說他們見識了大燕的強盛回去後該老實的,誰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居然還敢主動挑釁,短短半個月已經騷擾了邊境五個村子了,所過之後哀鴻遍野。這完全是要搞事情的節奏!

宜城的匪患更是嚴重,光天化日之下就敢進城殺人,官兵剿匪也是鎩羽而歸,宜城的百姓人心惶惶,大白天都不敢出門。宜城的知府緊急上折求援,請求朝廷發兵肅清宜城境內的土匪。

本來這兩樁事都跟阿九沒關係,幾位皇子也都爭着搶着要爲聖上分憂,朝臣們爭論着誰是最合適的人選。有支持大皇子的,理由是他素來勇武,又在兵部觀政。也有支持三皇子的,說他文武雙全。還有支持四皇子的,覺得他最近辦得差事有圈有點,應該給個機會讓他歷練一番,以後更好地成爲太子殿下的助力。

當然更多的人是支持太子殿下的,自立太子以來,太子還沒多少拿得出手的政績,這一回無論是南蠻還是宜城匪患都是實打實的軍功,太子一系都希望太子能把握住這次的機會。

太子殿下本人也是這個意思,和遙遠的南蠻相比,太子殿下更偏向於去宜城剿匪,一來離京近,二來面對的只是些烏合之衆,只要去就是十拿九穩的。不像南蠻,有着太多未知的變數。

朝臣爭論不休,爭着爭着一致贊同九王爺領兵南下,理由是上次南蠻使節團來京是九王爺力挫南蠻勇士,九王爺出征,一定能威震南蠻,旗開得勝。

這提議直接被昭明帝否了,笑話,大燕朝沒男人了嗎需要他嬌滴滴的小皇妹出征?可朝臣卻不同意,爲什麼呢?因爲奏請九王爺出征南蠻的多是太子一系的官員,他們把形勢分析的特別清楚。

太子殿下領兵去宜城剿匪,既安全又有了軍功。可南蠻那裡卻不能讓其他幾位皇子殿下去,要是勝了,風頭不就蓋住太子殿下了嗎?雖說成功和失敗只是五五之數,可太子殿下一派哪裡敢賭?

所以還是九王爺去吧,九王爺雖然身份高,又有才能,但他不貪權,而且依他不高興了張嘴就罵放蕩不羈的性子,也讓太子殿下一派的官員頗爲放心。

朝臣跪在殿上上書,還有人跑到睿親王府請願,什麼爲國爲民爲大燕江山社稷,那說詞一套一套的,可大義凜然了,好像阿九要是不答應出征就是大逆不道似的。

要擱平常時候阿九就順水推舟了,出征就出徵唄,又不是沒上過戰場,打仗他還是有些經驗的。別的不說,自保的能力他還是有的。正好京城也要進入冬天了,就當去南邊過冬了。

可偏偏碰上他家親戚造訪,身體和心理都不舒服,偏那些朝臣還跟蒼蠅似的嗡嗡嗡地煩人,阿九就更加煩心了,一時衝動就擼起袖子把朝臣給揍了。其實也不算揍,就踢了一腳摔倆大跟頭。

壞就壞在桃花身上,她一瞧公子都動手了,她可來了勁了。待那幾個朝臣一離開睿親王府,她後腳就跟上了,半道上敲了他們一頓悶棍,把他們揍得是鼻青臉腫。他們雖然不知道是誰揍了他們,但這不是明擺着的嗎?肯定是九王爺指使人乾的。

士可殺不可辱,你九王爺再是皇親國戚也不能這樣囂張跋扈,毆打朝臣,這是多麼惡劣啊!氣憤之下他們一狀就把阿九給告了。在聖上跟前一個個痛哭流涕,好似受了天大的屈辱。

昭明帝看着他們那慘目忍睹的臉,嘴角抽了抽,心裡埋怨阿九:怎麼專往臉上揍?這樣明晃晃的傷痕他也很爲難的。他也沒覺得阿九有多大錯,他都駁回了,朝臣還跑睿親王府蹦躂着,就阿九那樣的臭脾氣,不揍他們揍誰?

因爲賭坊的事御史們都憋了一肚子氣呢,現在可逮着機會了,毆打朝臣,這回你九王爺可沒話可說了吧?你再反轉個試試?就是說破大天去那臉上的傷痕也不會立即消失。

一時間滿朝都是聲討阿九的聲音,連太子殿下和幾位皇子都在昭明帝跟前嘀咕,“這事九皇叔做得不對。”

昭明帝沒辦法,就讓阿九上自辯的摺子。阿九冷笑兩聲,直接把紙筆扔一邊去了,他都立志要做紈絝了,還動不動就拿他做筏子?滿朝文武大臣,怎麼就輪到他一個不在朝的王爺出征了?當他不知道他們打的如意算盤?揍他們都是輕的,沒揍個半身不遂已經很給面子了。

最終阿九也沒上自辯的摺子,直接告病:他病了,起不了身,下不了牀。他很光棍地表示,皇兄您看着辦吧!

昭明帝扶額,他能怎麼辦?停職查看?可阿九身上本來就沒有職務。最後只能罰俸,罰俸半年,這才堪堪把朝臣安撫住。

口諭下到睿親王府,阿九很不雅地翻了翻白眼,罰就罰唄,本王不缺那倆錢。二皇侄,你等着,等本王家親戚走了再和你好好算賬。阿九直接把帳歸到太子頭上了,畢竟那幾個朝臣是他的人。阿九覺得自從二皇子做了太子就膨脹了,連他這個皇叔都不大尊敬了。

鬧了這麼一出自然沒人再提讓阿九出征了,南蠻那裡昭明帝誰也沒派,只撥了一批糧草送過去,有方老侯爺父子在南邊守着呢,區區南蠻有何懼?

去宜城剿匪的人選也定下來了,是太子殿下和平南侯。平南侯是四皇子的老丈人,是領兵打仗的好手。昭明帝把他派出去,可見他對太子是多好了。昭明帝亦是有私心的,有平南侯在,只要不瞎指揮,無論誰去這一趟都能撈個軍功回來。昭明帝這是擺明了讓太子出去露個臉鍍鍍金撈資歷。

聖意一出,大皇子回了府裡就把書房給砸了,偏心,父皇太偏心,讓老二做了太子還不夠,還派了平南侯爲他保駕護航撈軍功!都是兒子,這也太過了。

第146章 中埋伏第339章 倒黴的大皇子第66章寧非揚名第10章 破廟第178章 大戲第329章 太子的腿第343章 暈倒第142章 悲催的徐小三第361章 回敬第417章 江南事第421章 盒飯快到手了第263章 小豆子不想念書了第360章 寧非的動向第365章 寧小非第215章 我不同意第316章入京前第32章 小賊第101章 受傷第281章 吳行雲的手段第182章 寧非歸宗第19章 拍賣會2第82章 牡丹夫人(上架萬更)第39章 縱火第176章 無題第89章 路上那點事第259章接着改第291章 銀子從何而來第289章 商隊第280章衆叛親離第336章 齊聚第35章 寧非的邊城第381章 逼供第410章 這母子倆第371章 論教養閨女的重要性第283章 小談公子第12章 不要臉的第347章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第419章 那誰,快來領盒飯啦!第436章 心靈雞湯第265章 找他們算賬第72章 納命來第249章 許多人的婚事第194章 寧非的新朋友第149章 相會第350章 秦小花進京啦第315章 解救第332章太子的動作第363章我要做太子第13章 進堡第337章 落幕第128章 算學第369章 有孕第320章 宋家父女第314章 遺憾和回航第335章 逼宮第326章 阿九的解決之道第292章 花別人的銀子賺自己的錢第219章 換了庚帖第231章 九公主第181章 糟心的兒子們(二更)第203章 桃花的桃花第28章 北方邊城第126章 又遇公子有請第39章 縱火第101章 受傷第192章 要了個妾第200章 倒黴的文二爺第397章 秘密調查第386章 爆竹慶祝第215章 我不同意第289章 商隊第260章 氣場強大第311章 阿九的橫第310章 盯上第74章 你怕有毒?第96章 江夢菲第267章 立志要做紈絝第191章 探病英王府第327章 拜祭第429章 動手和動嘴第301章 四皇子出風頭第71章 千幻公子第411章 又見肉鴿第376章 都是騙人的第215章 處罰第286章 要人第30章 邊城的早點第244章 南蠻公主回去了第271章 說動第287章定官職第141章 不順的一天第141章 不順的一天第103章 狗血真相第352章 大和尚到第98章 剿匪記第121章 花會第410章 這母子倆第49章 阿九的師傅第222章 桃花回來了
第146章 中埋伏第339章 倒黴的大皇子第66章寧非揚名第10章 破廟第178章 大戲第329章 太子的腿第343章 暈倒第142章 悲催的徐小三第361章 回敬第417章 江南事第421章 盒飯快到手了第263章 小豆子不想念書了第360章 寧非的動向第365章 寧小非第215章 我不同意第316章入京前第32章 小賊第101章 受傷第281章 吳行雲的手段第182章 寧非歸宗第19章 拍賣會2第82章 牡丹夫人(上架萬更)第39章 縱火第176章 無題第89章 路上那點事第259章接着改第291章 銀子從何而來第289章 商隊第280章衆叛親離第336章 齊聚第35章 寧非的邊城第381章 逼供第410章 這母子倆第371章 論教養閨女的重要性第283章 小談公子第12章 不要臉的第347章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第419章 那誰,快來領盒飯啦!第436章 心靈雞湯第265章 找他們算賬第72章 納命來第249章 許多人的婚事第194章 寧非的新朋友第149章 相會第350章 秦小花進京啦第315章 解救第332章太子的動作第363章我要做太子第13章 進堡第337章 落幕第128章 算學第369章 有孕第320章 宋家父女第314章 遺憾和回航第335章 逼宮第326章 阿九的解決之道第292章 花別人的銀子賺自己的錢第219章 換了庚帖第231章 九公主第181章 糟心的兒子們(二更)第203章 桃花的桃花第28章 北方邊城第126章 又遇公子有請第39章 縱火第101章 受傷第192章 要了個妾第200章 倒黴的文二爺第397章 秘密調查第386章 爆竹慶祝第215章 我不同意第289章 商隊第260章 氣場強大第311章 阿九的橫第310章 盯上第74章 你怕有毒?第96章 江夢菲第267章 立志要做紈絝第191章 探病英王府第327章 拜祭第429章 動手和動嘴第301章 四皇子出風頭第71章 千幻公子第411章 又見肉鴿第376章 都是騙人的第215章 處罰第286章 要人第30章 邊城的早點第244章 南蠻公主回去了第271章 說動第287章定官職第141章 不順的一天第141章 不順的一天第103章 狗血真相第352章 大和尚到第98章 剿匪記第121章 花會第410章 這母子倆第49章 阿九的師傅第222章 桃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