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下)

徐階回到內閣時,已經是未時末了。知道他要回來,張居正早就吩咐人,將首輔值房的地龍燒起來。等他在張居正的攙扶下進屋時,裡面已經是溫暖如‘春’了。

緩緩在躺椅上坐下,徐階疲憊的閉上眼睛……老首輔畢竟是老了,在乾清宮的兩個多時辰,已經耗盡了他的‘精’氣神……閉目歇了許久,徐階才接過老僕人遞上的蔘湯,呷了口在喉中停留片刻,才慢慢嚥下去。如是反覆了五六次,他蒼老的臉上才恢復了些血‘色’,拿過口布擦擦嘴角,輕聲問道:“和鄒應龍談過了?”

“是,但他不敢出頭,只答應安排人去做。”張居正點點頭,輕聲道:“您放心,只要入了彀,就由不得他了……”說着眉頭一皺道:“但這樣做的風險不小,尤其師相和皇上的關係……並不融洽。”

徐階點點頭,上身完全靠在椅背上,緩緩道:“是啊,所以老夫纔有今日一行,就是想確認一下皇帝的態度……還有那個陳老太監,到底可不可靠。”

“結果呢?”張居正關切問道。

“還行吧……”徐階眯眼望着面前的嫋嫋檀香,腦中將今天與皇帝見面的始末,再仔細的過一遍,良久才沉‘淫’道:“似乎老夫這段時間稱病起了作用。內閣的現狀終於讓皇帝明白老夫的作用。所以對老夫的態度,要比以前客氣不少……”想到皇帝最後那無奈的語氣、落寞的嘆息,他愈加相信自己的判斷道:“毋庸諱言,因爲高拱的緣故,皇帝對老夫有成見。但他畢竟要以朝政大局爲重,只能與老夫恢復關係……加上陳宏在邊上替老夫說話,應該問題不大。”

“那陳宏可靠嗎?”張居正輕聲問道。

“問題不大。”徐階還是那一句,道:“從今天的事情看,昨日皇帝把孟衝、滕祥‘交’給海瑞的決定,確實跟他關係不大。所以今天老夫一說要叫停,他就大力支持,還通過稱讚老夫,暗暗把拙言貶損了一番……至於他到時候會不會幫忙,這個還得繼續下功夫。”說着話,他又想起沈默和陳宏的那次‘密室之謀’,就像根紮在心上的刺一樣,讓老首輔不得安心。

沉‘淫’片刻,徐階看看張居正道:“你說他如果幫我的話,能圖個什麼?”

“若從‘私’‘玉’講,無非權與財。先說權,他是司禮監大璫,現在又一統大內,達到宦官的極致,不可能再有這方面的要求;至於錢財,元翁是出了名的清官,他應該知道,您是不可能在這方面滿足他的。”張居正條理清晰的分析道:“那就只有道義和公心,他欠您個人情,所以從道義上幫您一把,也說得過去;至於公心,對太監來說,就是爲皇帝着想的心。要是他覺着,這樣是爲皇帝好,自然會幫您說話……”從自欺欺人中走出來,重新認清現實的張居正,顯然纔是真正的張居正。

讓張居正這一分析,徐階又信心不足起來,喃喃道:“人情值多少錢?對我們文官來說,那是比天還大;可對閹寺來說,似乎是可大可小,不認也沒人說他們什麼。”

“所以關鍵還是帝心。”張居正沉聲道:“帝心難測,何況您與當今並不融洽,師相請三思,不要以身犯險!”

“唔,你說的不無道理……”徐階對張居正的冷靜十分欣慰,連帶他自身也慎重起來:“先讓鄒應龍的人試試水吧,他不動也是對的。”

師徒二人正在說着話,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張居正沉聲道:“誰?”

“老爺,是我,遊七!”外面傳來熟悉的聲音。

“學生的管家來了。”張居正輕聲對徐階道:“他向來和馮保的管家聯繫。”這叫‘示之以誠’,認清現實後,張居正不再對徐階隱瞞自己的小動作,一切以修復關係爲重。

“叫他進來吧。”對於張居正‘私’通內監,徐階一點都不意外,顯然早就知道了。

遊七進來後,趕緊給徐階磕頭。

“這麼着急來找你家主人,”徐階饒有興趣的打量着,這個號稱‘京城最有才華的管家’道:“肯定有什麼急事吧?”

“但說無妨,我對師相沒有任何隱瞞!”張居正沉聲道。

“是……”遊七深吸口道:“回相爺,有消息說,孟沖和滕祥把我家老爺給咬出來了!”

“什麼?”張居正一下站起來,臉‘色’大變道:“胡說八道,宮裡把他倆‘交’給鎮撫司,就已經是巳時末了!未時不到,停止審訊的旨意便送達了大理寺!孟衝、滕祥就是再蠢材,也不可能連一個時辰都撐不住!”說罷‘陰’着臉問道:“難道用刑了?”

“沒有,毫髮無損。”遊七悶聲道。

“你親眼所見?”張居正‘逼’視着他道。

“聽說的……”遊七縮縮脖子道。

“少在這兒危言聳聽,”張居正揮袖呵斥道:“去探明白再報!”

“是……”遊七看老爺兩眼都紅了,知道他在遷怒,趕緊應一聲,再朝徐階磕個頭,便連滾帶爬的退下了。

將時間回撥兩個半時辰,那時徐階剛剛坐上進宮的轎子,張居正還在寫信,而滕祥和孟衝兩個,纔剛被從東廠詔獄提出來,‘交’到鎮撫司手裡。

海瑞和楊豫樹,則在簽押房中,參詳剛剛收到的上諭。

“這真是咄咄怪事,”楊豫樹捋着最近疏於打理的鬍鬚道:“讓外官審訊內廷的大太監,似乎還從未聽說過。”說着看看海瑞道:“不過看來你說得對,皇上和內閣,是下決心要徹查此案了。”

“不見得,”海瑞卻慢慢搖頭道:“方纔徐閣老出‘門’了,現在應該已經進午‘門’了。”

“什麼?”楊豫樹難以置信道:“你,你竟然派人盯元輔的梢?”

“有何不可?他徐閣老一出‘門’,京城的大小神仙就都知道了,”海瑞淡淡道:“我們要是什麼都最後知道,只能一直被人牽着鼻子走。”

“你厲害!”楊豫樹伸大拇哥,笑道:“不過這次盯得對!”徐階突然結束蟄伏,急忙忙的進宮,自然是要應對這道突然的上諭……雖然結果如何還未知,但以推測看,憑首輔大人的面子和能耐,說服皇帝的可能‘性’很大。

“要是上諭突變,我們卻已經着急開審,那就被動了!”楊豫樹頗爲慶幸道:“幸虧知道的早啊……”說着說着,卻見海瑞坐在那面如寒霜,他的聲音漸小道:“你想說什麼?”

“徐閣老這樣做的目的何在……”海瑞聲音不大,卻字字清晰。

“當然是不讓案子審下去了。”楊豫樹道:“萬一再牽出一兩位閣老,內閣的顏面何存?”

“內閣若想要面子,就不會讓我來問這個案子!”海瑞冷笑一聲道:“我看那兩個太監身上,便有我們苦苦尋找的真相!神仙們沒料到,皇上能讓外廷審他倆,這才慌了神!”頓一頓,深深嘆息一聲道:“只是想不到,徐閣老竟也牽扯進裡面,太讓人失望了。”

“連首輔你也敢編排!”楊豫樹趕緊道:“說不定,元翁只是從大局考慮,單純想息事寧人呢。”

“但願如此吧……”海瑞毫無誠意的應一句,便微閉上雙目。楊豫樹知道,這是他進入思考狀態的表現,不禁暗暗祈禱:‘佛祖保佑啊,千萬別讓他犯傻……’

沒有讓他久等,海瑞睜開眼,沉聲道:“必須要審!否則這個案子,將成爲死案,永無結案的一天!”

“怎麼會呢?”楊豫樹不信道。

“因爲元輔‘插’手了,徐閣老既然做了初一,就不會漏了十五!”海瑞冷冷道:“必然不會再給我們機會,把真相揭開了!”說着右手握拳,重重一錘左掌道:“我們這兩個小欽差,只能利用這點時間差了!沒什麼好說的,審不出來就永遠失敗!”

“偏‘激’了,剛峰兄!”楊豫樹眉頭緊皺道:“我知道你個剛直之人,上憂社稷下憂黎庶!可我大明朝也不只你一個憂國憂民!說句不中聽的,比你頭腦清醒、高瞻遠矚的多了去了,他們未嘗不想消除內鬥內耗,上下一心,振興大明!但你翻遍二十一史,就會發現,那簡直就是二十一部內鬥史!這已經刻在國人的骨子裡了,改不了的!你這次把一些人打下去,很快就有另一些人跳出來跟你鬥,你永遠不會缺少對手,直到你被打下擂臺去。”

這番話,顯然是針對那天,海瑞在長安街上的慷慨陳詞而發;顯然楊豫樹早就想說,只是一直忍着沒說罷了。

“只要我們把目前的案卷呈上朝廷,必然可以引發都察院的大換血,那些卑劣無恥之徒,將被熱血忠義的新言官取代!萬世之功,一步之遙,這件事成了,你我就有功於社稷,善莫大焉!”他一臉請求的望着海瑞道:“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頭破血流!剛峰兄,不要再貪功了,把內閣扯進來,將前功盡棄!貪心不足蛇吞象的結局,難道你不明白?”說完竟起身朝海瑞深深一躬道:“剛峰兄,你就聽我一回吧!”

海瑞站起來,走到一邊,避開楊豫樹的行禮,口中卻慢而有力道:“下官只是個舉人出身,又出生於海島蠻夷之地,本應老死在南平教諭的任上,卻‘陰’差陽錯,先成了知縣,又成了知府,再當上京官,從郎中而少卿!官兒越做越大,竟比那些兩榜進士,還早穿上了紅袍!我常常問自己,朝廷到底何以對我如此擡舉!”說到這裡他提高了聲調道:“無非因爲我海瑞眼裡不‘揉’沙子,口中敢說真話!”

楊豫樹愣在那裡,他卻忘了這個男人,從始至終就是不一樣的。

“我從嘉靖二十八年誤入官場,至今已經十八年之久。十八年裡,我見識了從南到北、從地方到京師的處處官場。我看到的、知道的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一丘之貉’!無論是福建南平那種窮鄉僻壤,還是富甲一方的蘇鬆淮安,還是號稱首善之都的北京城,每一處的官員都在明火執仗的拉幫結派、排除異己!那些‘爲國牧民’的大小官員,每天挖空心思,所想的只是如何保住自己位子,以及如何去搶別人的位子。所以我大明兩京十三省的每一處官場,都瀰漫着算計和防備的氣息——人人各懷鬼胎、‘精’於算計,卻只算自己的小賬,不算國家的大賬!”

“讓這樣一羣自‘私’自利之徒治國,也難怪大明內憂外患,積弊重重!推而廣之,這天下之病也在於此——我親眼所見,南方之富庶不輸兩宋,卻眼見北方赤地千里、饑民流離而毫不分潤,甚至出現所繳賦稅不如北方山東、直隸等省得咄咄怪事!再往大里說,無論是當初肆虐東南的倭寇,還是現在年年犯邊的韃虜,其人數比起我億萬國民,不過九牛一‘毛’。然而就是這九牛一‘毛’,卻能任意肆虐我大好河山,殺戮我百姓同胞,原因無他,唯此‘自‘私’自利’耳!”

“朝廷用我,就是用一個真字,我若不一真到底,不如回家奉養老母!”海瑞說着目光如炬的望向楊豫樹道:“方纔大人說‘萬世之功、一步之遙’下官不敢苟同!只要這天下之大病仍在,就永遠沒有什麼‘萬世之功’!”

“你說的都對,”楊豫樹苦笑道:“可誰能治這天下之病?”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嘛!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海瑞卻堅定道:“內閣是朝廷的中樞,更是大明官場的首腦。內閣風氣正,則朝廷風氣正,內閣不正,則天下盡是歪風邪氣!所以你說只辦都察院,不查內閣,我不能同意,因爲這樣毫無意義……你撤了一個王廷相,他會給你換上個李廷相、楊廷相,我行我素、依然如故!都察院要辦,內閣更要參,只有頭腦清了,才能風氣正,只有風氣正了,才能祛百病!這樣的道理難道大人不明白?到底是我偏‘激’,還是你們這些兩榜進士鄉愿呢?!”說完他朝楊豫樹深深一躬道:“前些天我就說,我海瑞不是忘恩負義之輩,請您今日離開衙‘門’,不要參與進來……朝野皆知,我海瑞無黨!倘若因此獲罪,是我海瑞一人之罪,與大人絕無干系。”

海瑞說完了,便靜靜看着楊豫樹,只見他目光晦明晦暗,表情也‘陰’晴變幻,顯然在進行着‘激’烈的心理鬥爭。

許久,楊豫樹竟‘嗤’地一聲笑出來,指着海瑞笑罵道:“好你個海剛峰,虧我還以爲你是個直人,殊不知你真是狡猾!早就打好了算盤,卻一段一段的讓我知道!等我徹底明白你的小九九,已經讓你一步步得逞,無可奈何了!”

“大人也是心存正義,”海瑞難得的紅下臉道:“纔會一直縱容下官胡來。”說着正‘色’道:“但還請您一直糊塗下去,這樣纔不會被我連累。”

“我是主審又是你的上官,你進去了,我能跑得了嗎?”楊豫樹沒好氣道:“審就審吧。審完這一場,我也算對得起良心,對得起讀了半輩子的聖賢書……”說着看看海瑞道:“上次在長安街,我說你捅了天大的簍子,你說那還不算……”頓一頓,竟有些戲謔道:“這次總算了吧?”

這次輪到海瑞愣神,想了一會兒,方點頭道:“應該算…吧……”

“什麼叫吧呀……”楊豫樹直翻白眼道。

兩人便靜等將嫌犯押到,這期間,楊豫樹不斷的囑咐海瑞,諸如‘宮裡的事由宮裡去審,千萬不要涉及到宮闈隱秘!’或者‘若那兩個太監一‘門’心思,要把事情往宮裡、往皇上身上扯,你可不要不知輕重。一旦捅出那種事情,我們兩個都捲進去,也於事無補!”

海瑞卻如老僧坐禪一般,眼觀鼻、鼻觀心的端坐在椅子上,只有楊豫樹問他‘聽明白了嗎?’或者‘記住了吧?’時,他纔會微微點頭,表示自己有在聽。

後來楊豫樹也覺着沒勁,就閉了嘴,兩人便安靜等着,直到外面腳步聲響起……

來的是北鎮撫司指揮陸綸,他朝兩人一叉手道:“二位大人接到上諭了吧?”見兩人點頭稱是,他便接着道:“朝局爲重,時限緊迫,請二位大人立刻移步提審房吧!”受審的是前司禮監太監、東廠督公,都是說句夢話都可能泄密的主,當然不能公開審理。

兩人點點頭,拿起官帽戴上,便和陸綸出了簽押房,往前面的提審房走去。

說有就有,說五千就五千,咱也開始說話算話了,保持下去!鼓勵一下哈……

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344章 金殿傳臚第912章 長沙(上)第762章 審判(中)第864章 會盟(上)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509章 投壺第921章 君(上)第249章 哥考得不是鄉試,哥烤的是自己第746章 覆滅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488章 綁架第664章 淮安知府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中)第15節 城隍廟(下)第564章 大發明第723章 正月(上)第658章 盛世第846章 希望(下)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764章 君父臣子(中)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786章 爭執(中)第676章 歸鄉(下)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790章 京察大計(下)第920章 式(下)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中)第808章 意外(上)第884章 百年大計(上)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799章 人人自危(中)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811章 審(中)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下)第161章 護衛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882章 原點(上)第196章 君前奏對第765章 大限(中)第820章 公祭(上)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317章 百花仙酒的威力第624章 愛第235章 攤牌第462章 金克木,鴛鴦對蝴蝶!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593章 大耳賊第918章 驚變(下)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885章 大婚(中)第765章 大限(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中)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中)第519章 廷推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743章 制勝之道中第317章 百花仙酒的威力第253章 三甲第869章 暗算(中)第847章 來客(上)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上)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370章 歸去來兮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中)第205章 涮!涮!涮!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18節 濟仁堂(下)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299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82節 過年(上)第372章 洞房第143章 過河拆橋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第437章 夫人,就是一大人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
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344章 金殿傳臚第912章 長沙(上)第762章 審判(中)第864章 會盟(上)第781章 西風破(中)第509章 投壺第921章 君(上)第249章 哥考得不是鄉試,哥烤的是自己第746章 覆滅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488章 綁架第664章 淮安知府第169章 箭術很重要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中)第15節 城隍廟(下)第564章 大發明第723章 正月(上)第658章 盛世第846章 希望(下)第487章 不如歸去第764章 君父臣子(中)第286章 火燒眉毛第786章 爭執(中)第676章 歸鄉(下)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99節 陶虞臣(下)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790章 京察大計(下)第920章 式(下)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中)第808章 意外(上)第884章 百年大計(上)第678章 沙勿略見聞錄第799章 人人自危(中)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811章 審(中)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下)第161章 護衛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236章 有杏不須梅第882章 原點(上)第196章 君前奏對第765章 大限(中)第820章 公祭(上)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317章 百花仙酒的威力第624章 愛第235章 攤牌第462章 金克木,鴛鴦對蝴蝶!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758章 治安疏(下)第593章 大耳賊第918章 驚變(下)第416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885章 大婚(中)第765章 大限(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中)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中)第519章 廷推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813章 神劍出鞘(中)第743章 制勝之道中第317章 百花仙酒的威力第253章 三甲第869章 暗算(中)第847章 來客(上)第155章 相見時難別亦難第742章 經略大人的心思(上)第38節 海水不可斗量(中)第398章 真正的敵人第774章 新官上任(下)第591章 結束吧,委屈求全的時代……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370章 歸去來兮第729章 江南春(中)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33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下)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中)第205章 涮!涮!涮!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18節 濟仁堂(下)第722章 絕命書(下)第299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82節 過年(上)第372章 洞房第143章 過河拆橋第799章 人人自危(上)第437章 夫人,就是一大人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