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投壺

劍。 1

衆人跟着沈默。轉到大廳正背面,先一起給那玉如意磕了頭。然後纔起來圍觀。

只見偌大的案子上。擺着個流光溢彩的水晶匣,匣子裡用紫檀木的托盤,盛着一柄黃橙橙的玉如意。 “原來這就是黃玉如意啊”衆大人不由暗暗吸口氣,心說:“還不如那水晶匣子好看呢。如果是平常,他們興許會仔細鑑賞一番,發表一下感慨讚歎,再作首詩啥的。可現在一個個飢腸轆轆,都只盼着趕緊弄完了好吃飯。說句不恭的話,看着這根黃橙橙的東西,還比不上一根雞腿親暱。

沈默心說:“要的就是這效果。

於是大家紛紛表示:“真的很不錯。然後便有人提議道:“這種聖物,多看一眼都是褻瀆,咱們還是快回飯桌上坐好吧。”便引來大夥的附和聲小都說這位大人識大體,懂規矩。是我們學習的好榜

有道是“關心才亂”被派來參觀的各個,其實都是項莊舞劍、志在沛公的。反正大夥又沒有老朱家的血統,穿上龍袍,也成不了太子,只要見到有這樣東西就行了。至於它是扁的圓的,還是長的方的,大夥一點也不關心一大夥關心的是,擁有這樣東西的人,到底是個什麼態度”當然。要在祭過五臟廟之後纔會考慮了。

只有後到的袁姊袁侍郎,還流連於大案邊,眯着眼仔細觀察那玉如意,彷彿要將其看出花來一般。

沈默只好在一邊陪着。心中惴惴不安,看一眼站在左手邊的徐渭,用目光暗示道:“這老傢伙不會看出什麼端倪了吧?。

徐渭搖搖頭,用脣語說了幾個字,,

沈默也不會讀脣術。只能自個瞎琢磨,徐渭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難道是:“他癡迷於金石?。不由嚇出一身汗來,心說,得想個辦法。轉移開他的注意力。便打哈哈笑道:“袁公,不如咱們先去用餐,待吃過飯再看?”

袁姊頭也不擡道:“別打斷我

沈默這下臉都白了。心跳砰砰加速,直接超過一百八,用袖口擦擦汗道:“不知袁公看出什麼來了?”心說實在不行,今兒誰都別走了,便看一眼屏風後立着的鐵柱,只要他一出聲,就有衛士們衝出來,把這些來賓全都綁了。然後自己明日一早逃跑。路線他都設計好了。先走陸路去登州,那裡有船接應他們一家。道:“哈哈,果然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唬得沈默白臉轉綠,狠狠心就要發信號,卻聽袁姊滿臉歡喜道:“多謝拙言老弟啊,讓我在你這找到靈感,今日的綠章終於有思路了”

“嗨”沈默差點沒一巴掌抽到他臉上,寫個青詞都這麼一驚一乍的,非要把人嚇出病來怎着?

袁稀卻不管他,手舞足蹈道:“你是狀元之才,還有文長老弟,你們二位大才子停一停,這次的綠章是不是格外美哉?。便清清嗓子吟道:“恭惟皇上,凝神沏穆,抱性清真,不言而時以行,無爲而民白化,德邁羲皇之上,齡齊天地之長。乃致天生寶玉,色呈皇黃,是蓋神靈之所召,夫豈虞羅之可羈,”

見他一時半會吟不完。沈默便拉着徐渭到一邊,小聲問道:“你網纔跟我說什麼?”

徐渭輕聲道:“我說“他是個大近視。”就是你拿跟油條擱在匣子裡,他也分辨不出來。”

“是嗎?”沈默擦擦汗道:“好叫我虛驚一場啊。”

“說起近視來。還有他的個笑話。”徐渭小聲道:“上次我跟他去國子監辦事兒,走到新落成的“遺清堂。前,他看着牌匾氣得直跺腳,明我把國子監祭酒找來,罵他不成體統,還要參奏他有辱斯文。

高拱被罵糊塗了。問他說,我到底犯什麼錯了,你猜他怎麼說的?小,說着自己都笑起來道:“只見袁大人指着那匾額道:你都把“遺精堂,掛出來了,還不算有辱斯文嗎?”

沈默使勁捂住嘴。還是忍不住噗嗤笑出來,好在袁姊仍沉浸在飄渺青詞的意境中,沒有發覺他的不敬。

吟了足足一玄鍾。袁姊才緩緩收功,望向二人道:“怎麼樣?。

“高,實在是高!”沈默兩個一齊伸出大拇指,讚道。

“能不能技壓羣雄?”袁姊得意的笑道。

“行,一定能行!”兩人又一起點頭道。

“哈哈,承二位吉言了。”袁弗跟換了個人似的,笑眯眯道:“多虧了今天來這一趟。不然這篇青詞怕是明天憋不出來啊。”

“誰不知大人提筆成篇,是我大明青詞第一高手,實在是太謙虛了。”沈默說着看一眼。在席上巴望着自

袁弗嘆口氣道: “作一篇好青詞並不難,難的是幾年如一日,日日都要做新詞好詞啊。”這才發現人家已已經等很久了。趕緊歉意笑笑道:“抱歉抱歉,老夫太投入,讓諸位久等了。

沈默看一眼感同身受的徐渭,輕聲道:“幹什麼都不容易啊。”

徐聳點點頭。道:“理解萬歲。””一一一一小一小一一一口一一一。一小一一,一小一一一一小,一

待賓主坐定下來,於是開席,府中下人便端着食盤。將菜餚臉饌流水般的奉上來。因爲來賓大都是江南人,所以菜品自然都是南方口味,什麼糟紅濃香的嘉興醬鴨;粉白酥軟的鎮江燻肉;肉軟鮮肥的鬆門臺卷蒸鬆聳等等等等,全是由大廚烹飪而成,味道鮮美絕倫,即使在江南,等閒也難吃到。

且盛菜的容器也很考究,比如那清蒸的鮮幼魚,擱在素白冰玉、描着春江水暖藍紋的瓷盤內,只消看看,就能讓人想到江南,想到水鄉的風情。再配上紹興上好的黃酒,讓賓客們深切體會到了什麼叫“好飯不怕晚。縱使心中有些煩躁不滿,也在這美食美酒,美好的意境中,不知不覺消散而去了。

唐汝輯舉着酒杯,向沈默遙敬一杯笑道:“原先聽那“苑勃之思。的典故,覺着那張季鷹有些矯情,今日在拙言你這吃了這餐水鄉宴,方知古人不假,,我都有些想家了。”

沈默和他虛碰一杯,笑道:“那倒成了我的過錯。”

“如果這都走過錯”唐汝損搖頭笑道:“我寧願你一錯再錯他該諧的說法,引得衆人一陣大笑,也終於感到吃了化七八八,不再那麼餓了,於是嘴巴恢復了另一項功能 說話。

可是話到嘴邊,又都覺着難於啓齒,因爲他們的任務,大都是來探探沈默口風、觀察一下別人的情況的,可當着那麼多人的面,縱是巧舌如簧。也實在不知該怎麼問。

只好先聊些無關緊要的,聊着聊着,就說起今日發生的大事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三法司會審王停一案今日宣判,所有人都以爲是必死的王懷,竟然奇蹟般的沒有獲罪,只是“削官爲民、發回原籍、永不錄用。而已。

雖然如此一來。王大人的前途是完蛋了,可在百官看來,這已經是邀天之幸了。因爲在此之前,就連刑部的官員都說,三位堂官已經打了招呼。誰也不許爲王懷說情。

大家出來混,都不是一天兩天了,自然知道這代表王懷是死定了,可現在竟出現這樣戲劇化的轉折,讓大夥感到十分驚詫”他們都知道。大明朝只有一個人,擁有逆轉這一切的權力,那就是嘉靖皇帝陛下。

陛下這突兀的橫插一手,不啻於一聲震雷,在京城上空炸響,讓各方全都風聲鶴唳,不知這代表着什麼。

其實今日早些時候,這些各黨派的骨幹分子,都在自家老大那裡,對此事進行過討論,也難免將各自的觀集帶到這酒桌上來 ,

只聽殷士瞻微微興奮道:“這是陛下聖明,明察秋毫啊。事實證明,陛下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不會放過一個壞人的!,小他是王世貞的同年。彼此意氣相投,自然樂於見到現在的局面。

那邊胡植一聽。不樂意了,冷笑道:“王悍都永不敘用了,還能算是好人嗎?殷大人。莫非你還要爲他翻案不成?”

“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這頂帽子扣得可夠大的。殷士瞻哪裡敢接,趕緊解釋道:“我是說他罪不至死,沒有說他是清白無辜。”

“哼”唐汝橫哼一聲道:“什麼青白無辜,不過是陛下看在往日的恩情上。法外開恩罷了,要我說,他王懷就是死不足惜!”

胡植也點頭符合道:“就是,雖然陛下赦免,不代表他沒有罪過,這是兩個概念,不要混淆了!”

沈默聽出點意思來了,那殷士瞻不過是隨口感慨幾句,就惹得唐胡二人,彷彿被踩了尾巴的貓一般,嗷的跳了起來,亂抓亂咬開了,顯然是嚴閣老有吩咐,要表現出十分強硬,嚴格控制輿論,以免有人借題發揮,要求追究誣告者的責任”逮不着狐狸不要緊,嚴家父子可不願惹上一身騷。

他可以看戲。張居正身爲殷士瞻的同年加裕王府的同僚,自然要挺身幫襯一把了。便聽他淡淡笑道:“二位不必如此,是非曲直自在人心,不是他殷士瞻說兩句,就能改變的”說着語速更慢道:“也不是不讓人說話。就能掩蓋住的。小。

“你什麼意思?”胡植怒視着張居正道:“說誰呢?。

“說誰誰知道。”想不到張居正也是個罵戰高手。毫不相讓道:

“胡大人,何必要咄咄逼人呢?”

沈默見雙棄要鬧僵了,。公了面和稀泥道!“四位稍歇,有道是君子不誤口舌!利旺女及非得分勝負的話,咱們還是換個方式吧。”

“什麼方式?”明人一齊望向他道。

“投壺。”沈默笑着拍拍手道。便有青衣奴僕,將一個三尺高的獸首銅投壺擡進來。擱在離酒桌兩丈遠的地方。

這項遊戲的歷史可夠悠久的。早在周朝時期,諸侯宴請賓客時的禮儀之一,就是請客人射箭。在那個尚武的年代,成年男子不會射箭會被視備恥辱,所以主人請客人射箭,客人是不能推辭的,秦漢皆是如此。但到了南北朝時期,米蟲般的士族成了主流,這些人根本張不開弓,又何談射箭?就用箭投酒壺代替。久而久之,投壺就代替了射箭,成爲宴飲時的一種遊戲。

後來到了唐代,這項遊戲幾乎銷聲匿跡,就連女子都不屬於玩。但自宋代以後,文人完全廢棄了六藝,大都變成了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投壺這種從容安詳、講究禮節的活動,正適合士大夫們的需要,所以一直流行到現在。經久不衰,幾乎成了士大夫宴飲時必有的項

在座諸位顯然都深愛此道。一看那壺拿上來,便喜上眉梢,正好也吃的差不多了,酒也喝到興頭上了,於是依次離席,拿一支同樣是銅製的小矢,興致盎然的玩起了投壺之戲。

卻也不是胡投,每人在投壺之前,須先要在籤筒裡隨手抽出一支籤,那籤筒裡的簽上,寫着不同的花樣,諸如什麼“春睡、聽琴、倒插、捲簾、雁銜、蘆翻、蝴蝶。等等,名目着實繁多。你抽到什麼籤,便要按照上面的要求去投。比如說,抽到“春睡”就得讓小矢平着落入壺底,達成了便叫“楊妃睡,要是抽到“到插”就得讓小矢的箭頭先扔出去,卻箭尾先進壺小達成了便叫“倒拔柳”等等等等1不一而足。

聽起來似乎很難,但對經常玩這個的諸位大人來說,卻是會者不難,只是有些挑戰而已。

當沈默命奴僕全部退下,當着下人的面,諸位大人要自重身份,自然不便跳脫漫耍,唯有屏退左右才能玩的盡興!於是衆人便按陣營分成兩幫,開始輪流出人,進行投壺比賽 ,中者愕一分,不中不得分,最後看看哪邊能贏。

於是雙方施展渾身解數,你一個“斜插花”將小矢斜着插進壺口;我將三支箭同時扔進壺中。來一個“一把蓮”其中又數張居正玩得最好,他抽到一個最難的。叫“隔山跳”不慌不忙轉過身去,背對着投壺,使一招漂亮的鐵板橋。箭便從他頭上飛進壺口,穩穩的落下1就連對方也不禁爲他喝彩。

除了計分之外,射中者還可以指定一人飲酒一筋,當然如果沒有按要求投中,便要自罰一筋了。幾輪耍了下來,氣氛熱烈起來”那些平素里斯文儒雅的大人們,此刻都原形畢露,一個個敞開前襟,露出胸脯,甚至還有的一腳踩着凳子,一手端着酒碗,興奮的爲投手喝彩,或者喝倒彩。

沈默估計,這下得玩通宵了,便命人將那玉如意擡回密室中”心收藏起來。再回頭看熱烈的酒席上,便發現唯有一人,至始至終,在不動聲色的悶頭喝酒,絕不參與進去”那人正是袁姊。

沈默想起袁姊眼神不好,定然不會參與這種遊戲,以免自取其辱,便輕聲道:“老大人若是累了。可以去偏廳休息。”

袁姊點點頭,自嘲的笑笑道:“年紀大了,眼神不好、精力也不濟,不能跟年青人一起玩嘍。”

沈默扶着他起來,走到隔壁房間中,請袁侍郎在一種中土從沒見過的軟椅上坐下,看茶之後,就揮推左右,將房門一關,聲音便被隔絕在外面。

袁姊坐在那寬大的軟椅上。感覺全身各全部位,都能被很好的照顧到,可比坐普通椅子舒服多了,不由問沈默道:“這種椅子怎麼從沒見過?”

沈默笑道:“這是西洋貴族們坐的椅子,用我們的話講,叫做“沙發”老大人感覺舒不舒服?”

“舒服,太舒服了。”袁姊讚道:“咱們那種木椅子,就是墊上牀被子也沒這麼舒服。”

“那待會兒這個沙發就送給老大人了。”沈默笑道:“如果您不嫌舊的話。”

袁姊那是十分的原意小卻仍然口是心非的謙讓道:“那多不好意思啊。”

“老大人太見外了”沈默笑道:“除了沙發之外,還有些土特不成敬意,請您務必笑納。”

還有十一萬嘍,大家月票支持一下嘛”是的是的,需要月票支持,速度才能提上去啊!!!!!

第80節 祝福(中)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下)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395章 起風波第858章 婚變(下)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70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上)第419章 鐵將軍第18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636章 無題第680章 定江王第771章 尚書(下)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215章 時行時止,付之無心第750章 天下熙熙(中)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下)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下)第59節 收成(中)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918章 驚變(中)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814章 真相(下)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843章 射天狼(中)第627章 結果第364章 李默之死……番外篇十年一第97節 陶虞臣(上)第737章 禮物(中)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3節 過年(中)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91節 最後一課(上)第302章 大地震第528章 授課第910章 甚於防川(下)第110節 順之心隱(中)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16節 濟仁堂(上)第178章 起風波第99節 陶虞臣(下)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80章 戰正酣(下)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763章 三公槐下(下)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140章 吳成器第247章 君子以同道爲朋第872章 明爭(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814章 真相(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98節 陶虞臣(中)第123章 奪魁(中)第734章 陽(中)第50節 鬥呂(中)第464章 草蛇灰線第728章 成敗轉頭(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下)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847章 來客(上)第8 九五章 難料(中)第103節 畫屏(上)第208章 風雨中……第374章 抓刺客!第677章 父親第753章 玉芝壇(上)第883章 神鞭(中)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中)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21節 大條了(下)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97節 陶虞臣(上)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825章 相對無言(下)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391章 吳淞江第800章 多事之秋(上)
第80節 祝福(中)第7節 沈家大院(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下)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395章 起風波第858章 婚變(下)第455章 瞧這年過的第70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上)第419章 鐵將軍第18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636章 無題第680章 定江王第771章 尚書(下)第126節 東南一盤棋第215章 時行時止,付之無心第750章 天下熙熙(中)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下)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下)第59節 收成(中)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下)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44節 第二道題(中)第918章 驚變(中)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上)第340章 傳說中的殿試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548章 氣氛不算融洽第814章 真相(下)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843章 射天狼(中)第627章 結果第364章 李默之死……番外篇十年一第97節 陶虞臣(上)第737章 禮物(中)第362章 壽宴與菊花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83節 過年(中)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91節 最後一課(上)第302章 大地震第528章 授課第910章 甚於防川(下)第110節 順之心隱(中)第776章 十月圍城(上)第440章 蘇州城中秋行樂第16節 濟仁堂(上)第178章 起風波第99節 陶虞臣(下)第666章 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第25節 會稽縣衙(上)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80章 戰正酣(下)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下)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763章 三公槐下(下)第127節 喬遷之喜第140章 吳成器第247章 君子以同道爲朋第872章 明爭(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上)第821章 白刃不相饒(上)第631章 一鳴驚人第814章 真相(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下)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98節 陶虞臣(中)第123章 奪魁(中)第734章 陽(中)第50節 鬥呂(中)第464章 草蛇灰線第728章 成敗轉頭(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63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下)第130節 特立獨行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下)第221章 喝完油湯茶,弟兄們抄傢伙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847章 來客(上)第8 九五章 難料(中)第103節 畫屏(上)第208章 風雨中……第374章 抓刺客!第677章 父親第753章 玉芝壇(上)第883章 神鞭(中)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中)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21節 大條了(下)第129節 開還是不開,這是個問題第97節 陶虞臣(上)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825章 相對無言(下)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391章 吳淞江第800章 多事之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