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中)

前前後後忙活了近一個月,終於完成了皇帝的大婚慶典。結婚之後的皇帝,無論從哪方面講,都算是成年人了,自然再沒有一月兩朝的道理,鴻臚寺便上奏,請皇帝改回五日一朝。

其實按照祖制,是每天都應該早朝,風雨無阻,常年不輾的。打破這一傳統的,是萬曆的叔祖正德皇帝。這位在歷史上以荒唐嬉戲著名的武宗皇帝,自然不受陳規的束縛,十天半個月不上朝是家常便飯,甚至數次離京數月,把早朝的規矩破壞殆盡。到了嘉靖皇帝,曾有一段時間的振作,但到了中年以後,嘉靖住到了西苑,專心致志的修壇煉丹,二十多年不上朝。雖然靠着強大的手腕,權柄未曾失去,但早朝這項禮儀,已經名實俱亡了。

萬曆的父親隆慶,出奇的懶惰懈怠,對國政毫無興趣,臨朝時如同木偶,常常讓大學士代答其他官員的呈奏。初期幾年還能五日一朝,

到了後期的幾年裡,則索性把這如同具文的早朝也加以免除。

連續六七十年形同虛設的早朝,這比朝中絕大多數官員的年紀還長,所以就連負責早朝禮儀的鴻臚寺,都認爲五日一朝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只有少數的衛道士,才呼籲恢復每日一朝。但這些聲音終究不是主流,無論從哪方面講,大臣們都不能接受,恢復每日三更即起、風雨無阻,事畢彙報、聖心獨裁的祖制了。

對於這種安排,萬曆算是比較滿意。這也難怪,大凡初當新郎倌的人,開頭一些日子,都是恨天黑得太晚、亮得太早。萬曆雖然貴爲天子,但跟普通的飲食男女沒有任何不同。李太后唯恐他過早沉迷女色,重蹈他父親的覆轍,因此大婚之前對他嚴加管教,竟真讓小皇帝以處男之身等到了大婚。

但凡事物極必反,如今一旦開禁,萬曆皇帝那叫一個食髓知味、如癡如醉,只要一聞到聞到粉黛之香,觸到肌膚之膩,甚至不用接觸,只要看看皇后那鼓蓬蓬的胸部,他按捺不住,不分場合地點的欲求魚水之歡。然而王皇后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端莊女子,怎會允許他白日宣淫?

只能在夜裡上牀以後,纔會放開矜持。

所以大婚以後這些日子,萬曆皇帝夜夜笙歌,那天晚上不搗鼓個四五次,絕對睡不着覺。可是這樣一來,多年養成的習慣早起,就成了難以忍受的折磨若不是想着,早朝是親政的開始,他連五日一朝也覺着多了。

這天又是例朝的日子,皇帝又是折騰了一宿,正和皇后相擁,睡得死沉死沉。外面便響起三下梆子聲,然後是太監那尖細的聲音:“恭請皇上起牀啦……”萬曆睡得沉沒聽見,王皇后卻一直留神聽着,在大婚之後,李太后可謂耳提面命,讓她做賢內助,切不可拖了皇帝的後腿。所以她一下就醒了,把皇帝推起來。然後傳尚寢局的女侍進來,替自己和皇上穿衣梳洗。用過早膳後,恭送哈欠連連的皇帝坐上御輦,往中極殿上朝。

……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口……一……、……一……一……一……一……一……一隨着三聲鞭響,百官迅速序班完畢,萬曆在金臺御幄中升座,待必須的儀式演過之後,傳旨太監高唱道:“有事具本早奏,無事捲簾退朝……”於是鴻臚寺官員開始高唱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職的官員姓名,被唱到的人進殿對皇帝行禮謝恩。然後四品以上的官員,以及科道御史魚貫進入大殿,各衙門的負責官員向萬曆報告政務並橡求指示,皇帝則提出問題或作必要的答覆。這一套節目在日出時開始,而在日出不久之後結束,每天如此,極少例外。

是的,非常之快,快得就像年輕人的房事,剛剛擺開陣勢,就已經鳴金收兵了,能起到多少實際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實早在成化年間,早朝便淪爲一種意義大於實用的儀式了……本朝初年創業伊始、

勵精圖治,在早朝之外還有午朝和晚朝,規定政府各部有一百八十五種事件必須面奏皇帝決斷,皇帝每天要處理數以千件的奏章和報告。

這種非人的勞動量,只有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這種馬上得天下的鐵人能夠承受,到了他們的後世子孫,便無能爲力了。而且還有一個因素不能排除,就是後世的皇帝,雖然坐在他祖先坐過的寶座上,但他們的職責和權限,已經和祖先大有不同了。開國皇帝的一言一行,都被臣下恭維爲絕對的天憲法度,無不遵照執行。而他們卻是在臣僚的教育下長大,他們的責任範圍,便是這羣文臣所安排的甚至其處理政務的是非標準,都不能違反文臣制定的標準,不能摻雜個人情緒,否則便會遭到無情的批評和勸諫,直到皇帝改正爲止。

這種權力的變遷,儘管在表面上很含蓄,但實質上卻毫不含糊。

究其原因,是因爲開國皇帝創建了本朝,同時也設立了作爲行政工具的文官制度。而在建國百年之後,尤其是皇帝接連怠政的最近一個甲子,文官集團早已成熟,完全可以獨立運轉國家機器。所以,御前陳奏毫無懸念的流於形式……所有陳奏的內容,都已經在之前用書面形式上達,並按照事件的重要程度,依次由各部院、內閣、乃至廷議集體決策出來,只有必須讓全體官員獲悉的事情,纔在早朝時重新朗誦一過其實就連這一項也沒有必要,因爲內閣會通過廷寄,將這些文件以書面形式下達給各衙門。

而萬曆要做的,便是安靜的聽大臣們彙報,然後不停的准奏……

因爲按照“陳五事疏,後定下的國策,他不能壓住大臣的奏章,當然他也可以不準,並提出自己的意見,但那意味着否定了各部院、內閣、乃至全體大臣的意見,他必須拿出充足的理由,擺事實、講道理,使被否定的人心服。

但講道理是大臣的專長,辯論一百次,皇帝也不可能贏一次。因爲他的年齡、學識、經驗乃至權謀,都全方位的不敵手那些歷經三朝,精明的如妖孽般的大臣。

萬曆一直很困惑,大臣們明明把“聖心獨裁,、“乾綱獨斷,掛在嘴上,自己這個皇帝卻爲何什麼都做不了主?原先他以爲,那是因爲自己還小,不夠資格擔當國務的緣故。但大婚之後已經數月,還是沒有任何改觀……早朝依然是走形式,所有的奏對都是程式化的。

隨着年齡和閱歷的增長。敏感的萬曆皇帝,自然能感覺出,這種可怕的程式化,嚴重削弱了自己的權威。那次嚴重的衝突之後他漸漸意識到,大臣們所需要的,只是一個個性平淡的皇帝,作爲天命的代表,其任務就是演練各種禮儀,作爲政府合法的象徵,也就是代表天命。說白了,就是皇帝最好毫無主見,才能更好的代表天命就像他的曾叔祖弘治皇帝父親隆慶皇帝,越是謙抑溫和、聽憑大臣們的擺佈,大臣們便越是稱頌他爲有道明君,並希望後世皇帝以他爲榜樣。

原來所謂的“親政”其實是“親爭”就算你是皇帝,也得擼起袖子來露出後槽牙的全力去爭,大臣們從來不會把權力主動奉還……

萬曆不想像自己的父皇那樣,成爲一尊高踮金臺的泥塑,他認爲那是被綁架的皇帝:他更希望像祖父那樣權掌天下、隨心所欲,他認爲這纔是真正的皇帝。爲了達到這一目的他曾經在大婚之前,便用強留張居正,和廷杖膽敢反對言官,向文官展示自己的鐵腕……朕已經長大了,成爲一個迥異於先帝那樣的皇帝,你們最好放聰明點!

事後萬曆反思那一次的教訓他開始後悔那次聽了張四維的話,用罪己詔結束了那場紛爭,他覺着自己應該再強硬一些……像自己的祖父那樣把所有不肯聽話的大臣,管他一百還是二百人統統廷杖,然後都趕出京城去!那樣才能天下太平……

然而像上次那樣的軒然大波,畢竟是多年不遇的,絕大多數時候,朝堂上還是死水微瀾的……尤其是張居正去後,最大的不安定因素不存在了,首輔沈默開始用溫和的手段,安撫被張居正整得死去活來的朝廷和地方官員,比如將考成法的考覈標準,從完成九成減爲八成:對沒完成任務的官員,他也再給一年的觀察期,再次完不成,纔會處罰。

如此種種,使首輔大人寬仁的名聲達到了頂點,百官也從張居正的高壓下鬆過氣來,俯首稱頌還來不及,又怎會給他找麻煩?

沒有機會舉起大棒,萬曆想要拿回權力,就太吃力了。公平公道的說,他確實是個早熟的君主,無論是先天的聰明才智,還是後天得到的教育,都要超過他的父親。所以爲了爭回自己的權力,他可謂下了很多苦功夫爲了以高貴的儀表,給臣僚們以深刻的印象,讓他們認識到君主的成熟。萬曆特意向戲劇演員學習了發聲,並按照太祖皇帝制定的禮儀,要求自己的行爲舉止。他的坐姿端莊威嚴,動作優雅沉穩,神情泰然自若,聲音發自丹田,深沉有力,並有餘音嫋嫋果然令不少大臣稱頌他是少年英主。

爲了能加重權威,他每天都要親自批閱奏章。奏章大體分爲兩種,一種是各部院以本衙門的名義,呈送的“題本”上面的內容大都屬於例行公事,很少會引起爭執。另一榫則是京官以個人名義,呈送的稱爲“奏本”上面呈奏的事項,十有八九是本職之外的。比如奪情事件中,上疏的吳中行和趙永賢是翰林官,艾穆和沈思孝乃刑部司法官員,部元標更是通政司的觀政,這些人上的就是“奏本”因爲屬於個人的批評或建議,所以事先不必通知自己的上級。

面且按照規矩,如累認爲事態緊急,或者奏本會被通政司扣下,呈奏者可以自己送到午門,由管門太監接受,然後直送御前。因此奏本的內容,在皇帝看到,並送內閣票擬之前,百官是無從知悉的。所以引起震動的本章,往往屬於這一類。

楊繼盛彈劾嚴嵩十大奸,沈煉彈劾嚴嵩,海瑞的《治安疏》,乃至吳中行等人的辜疏,無一例外屬於這種情況。

雖然皇帝不能直接在奏本上批示,而是要在內閣出票之後,再酌情照票批紅,但是萬曆還是很認真的閱看這類奏本。因爲他堅信,偌大一個大明朝,這麼多事情這麼多人,不可能沒有不平之事、不平之人,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不平人、不平事找出來,亮明瞭。一來可以顯示自己火眼如炬、明察秋毫,更重要的是,要給內閣找麻煩!

準確說,是找沈默的麻煩。

皇帝的思路很清晰,他知道沈默經營二十年,黨羽門徒遍佈兩京十三省,有道是林子大什麼鳥都有,他就不信這麼多沈黨中人,就都那麼省心,沒有一個給沈默招風惹雨的。

熟讀《二十一史》的萬曆皇帝堅信,這一招是無堅不摧的。就算北宋那羣推行慶曆新政的君子黨,不也是被這樣擊破的麼?

Wωω¤тt kán¤¢O

當初慶曆新政推行起來,因爲范仲淹爲首的君子黨完全掌握了朝政,這讓守舊的反對派十分惱火,想把他們趕出京城。然而范仲淹這夥人的名聲太好了,就連仁宗皇帝也動不得他們。但反對派還是找到了機會一那年中秋,主管進奏院的蘇舜卿與本衙屬官聚會,還請了歐陽修、梅堯臣等一幫名士參加。聚會的費用來自兩部分,一部分是將衙門過時的文紙賣掉,不足部分則由蘇舜卿貼補。但在宋朝,賣作廢文紙得來的錢只能充公,若用來私人打牙祭,便是觸犯國法,只是這種小

事,沒有人會在意,大家都習以爲常了。

然而反對派立刻給宋仁宗上折彈奏此事,請求嚴懲。仁宗皇帝架不住反對派反覆上奏,加之本身也對君子結黨、威脅君權心懷不滿。於是下令將蘇舜卿貶到蘇州,永不許再回京城。參加那次宴會的十幾位名士幾乎全都是改革派,也全部被貶出京,就連范仲淹和富弼也受到株連,降職外調。轉眼間,守舊派捲土重來,改革派被一網打盡,京城中名士一時俱空,皇帝重新樹立起權威……

就這麼一件小事,便能使範文正的集團土崩瓦解。就不信沈默的黨羽,能比范仲淹的富弼、歐陽修、梅堯臣們的〖道〗德操守還要高!

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812章 逼宮(上)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486章 歸航第806章 驚變(下)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610章 話別第211章 先定大局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518章 招師第84節 過年(下)第917章 暴起(下)第137章 生與死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407章 冤大頭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86節 老宅(中)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上)第173章 壯族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573章 抉擇第407章 冤大頭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57節 小還鄉(下)第671章 沙勿略第330章 生財有大道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521章 推銷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354章 四隻狼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8 九九章 江南(下)第831章 新的開始(中)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349章 冤家路窄第694章 蓮心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中)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507章 曠工第852章 鄉愿(中)第390章 大寶貝還是大麻煩第105節 畫屏(下)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737章 禮物(下)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294章 三送解元郎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760章 較量(三)第635章 燕歸來第810章 長歌當哭(下)第320章 面聖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866章 氣象(上)第216章 無間道第688章 試藥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489章 老船主下船第387章 斷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692章 奪帝第814章 真相(下)第573章 抉擇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114節 府試(下)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二一九章第706章 人們第651章 血紅一刀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395章 起風波第922章 歸來(下)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中)
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812章 逼宮(上)第132章 小三元之院試案首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486章 歸航第806章 驚變(下)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下)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上)第610章 話別第211章 先定大局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911章 俠之大者(上)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518章 招師第84節 過年(下)第917章 暴起(下)第137章 生與死第916章 朕的江山朕做主!(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407章 冤大頭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86節 老宅(中)第332章 報捷報捷再報捷!第736章 潤物無聲(中)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上)第173章 壯族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573章 抉擇第407章 冤大頭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57節 小還鄉(下)第671章 沙勿略第330章 生財有大道第2章 秀才謀生(中)第828章 在腳下(上)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521章 推銷第355章 兩種生活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上)第354章 四隻狼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8 九九章 江南(下)第831章 新的開始(中)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上)第349章 冤家路窄第694章 蓮心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731章 囚徒困境(中)第502章 不愛紅袍愛藍袍第507章 曠工第852章 鄉愿(中)第390章 大寶貝還是大麻煩第105節 畫屏(下)第735章 歷史的車輪(下)第92節 最後一課(中)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737章 禮物(下)第739章 聚和堂下第294章 三送解元郎第311章 激流洶涌第760章 較量(三)第635章 燕歸來第810章 長歌當哭(下)第320章 面聖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866章 氣象(上)第216章 無間道第688章 試藥第775章 多事之秋(中)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489章 老船主下船第387章 斷第914章 日升隆(中)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692章 奪帝第814章 真相(下)第573章 抉擇六二六章 預測帝第114節 府試(下)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359章 有嘉靖朝特色的政治鬥爭第二一九章第706章 人們第651章 血紅一刀第418章 孝子清官第492章 花開花落第500章 長歌當哭第146章 很小心的俞將軍第395章 起風波第922章 歸來(下)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