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無題(上)

對於戚繼光放棄托克托,戚繼美和達雲恰十分不解,但後者不好開口,只好由前者發問道:“大帥,爲何不就地堅守?”,“托克托孤懸北岸,和套內有大河阻斷。”,戚繼光答道:“一旦被包圍,就成爲孤城,太危險了。”

“可是守城乃我之長,攻城乃蒙古人之短啊。”戚繼美道。

“那也要因情而定。”戚繼光道:“這裡的城池不足一丈,年久失修,不足以成爲倚仗,而蒙古人爲了得到籌碼,與我們交換,必將重兵圍困托克托,不但有兵敗的危險,會給未來朝廷的決策造成被動。”

“可是……”,戚繼美又道。

“哪來那麼多疑問。”戚繼光一揮手,不再與他討論道:“不理解也要執行,去吧。”

戚繼美只好怏怏下去,卻被戚繼光叫住道:“對了,怎麼沒見李成粱?”,“我網要說……”,”戚繼美道:“他嫌不過癮,帶人去打穀草了。”,“荒唐!”,戚繼光登時變了臉色:“他往哪個方向,趕緊派人把他追回來!”

“他說往西”戚繼美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皺眉道:“不過是真是假,也不好說。”

“立刻派出精幹遊騎,去追李成粱。”,戚繼光的聲音帶着怒意道:“告訴他,如果因爲他,破壞了朝廷的大計,立多少功也賠不起!”,“是!”戚繼美立刻去執行。戚繼光看看在邊上蹦踊的達雲恰,沉聲道:“愣着幹什麼,趕緊組織你的族人過河!”,“這,這一時如何說服他們啊…………”達雲恰惶然道。

“集意走的就走”戚繼光冷聲道:“願意留的就留,浮橋只假設到後日午時,日後午時一過就立刻拆橋。嗯想土默特部的怒火何去何從,自己決定吧。”,“唉……”,達雲恰苦澀的點點頭,這世道,真不容易啊。

戚繼光的決定與王崇古不謀而合,在得到俺答被俘的消息後,王崇古在第一時間便下達命令,將分散在各處的文武官員,商人工匠、乃至各歸附部落的蒙古人,一律遷往復套堡,暫至長城以內躲避。限期五日必須撤離逾期未撤者,主管官員撤職,各部落也將遭到嚴懲……與官府簽署的各項協議作廢!

隨着總督大人的一聲令下,河套草原上的幾十萬蒙漢百姓行動起來,人口、牲畜、財產,經由水陸兩路向南撤離……其實王崇古多慮了,對蒙古人最瞭解的,永遠是蒙古人,這些內附的蒙人深知土默特的大金政權,必然發動最慘烈的報復,一血大汗被擒之恥,這是事關政權穩固的頭等大事,俺答的兒子們肯定會齊心協力,捍衛汗廷的威嚴!

所以一聽說俺答被俘,諾顏達拉和拜桑等人就開始積極準備南遷,誰也不敢停留……

與此同時,王崇古則親帥一萬騎兵,增援東勝城,擺出一副要決戰於河套的架勢。但私底下他嚴令自己的將軍,不管蒙古人如何挑釁,不得擅自出戰……只是一味的礪兵秣馬,做好長期相持的準備。

王崇古是一名卓越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只是長久以來,沒有合適的戰場供他發揮。收復河套之戰他的光芒又被上司所掩蓋。但現在,他得到了獨當一面的機會,其遠見卓識和敏銳的判斷能力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註定要在歷夾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王崇古下達這一系列命令時,他麾下的將領們是不服的…………他們自入套以來連戰連捷,早不把蒙古人放在眼裡,現在又俘獲了罪魁禍首俺答,正應當趁機橫掃,把庫庫和屯也一併端了。

但一直負責軍需的王崇古,知道己方還沒有能力過河出擊,而且蒙古人將持哀兵之態前來,必然心急求戰,這時用堅壁清野的方法,避其鋒芒,才能使己方的損失最小,不戰而勝。

局勢的發展,證明王崇古的決策是正確的。

且說馬芳攻擊庫庫和屯只是虛晃一槍,他的部下都是騎兵,怎能攻擊城高牆厚的庫庫和屯呢?按照沈默的指使,他的目的地是板升,每至一個村落,便會宣讀朝廷的赦免令,並公告優錄板升降人的政策…………准許他們遷往河套居住,無論是務農、畜牧、經商、還走進工場做工,都會給予相當的優惠。

宣讀完了之後,馬芳便放火燒村,強行挾降民南歸。他就這樣大喇喇的,在土默特部眼皮底下挖人,那些平素耀武揚威的蒙古人卻連屁都不放一聲,叫馬芳用了六天時間,摧毀了三十多個村落,強行遷回四萬多降人。

馬芳的搗巢行動之所以如此順利,一方面是馬王爺的兇名太熾,另一方面,則是人家顧不上他,大金政權所轄的土默特部、兀慎部、奇拉古特部、兀良哈部等大小十幾個部落,聯合出兵十幾萬,渡過黃河,出兵河套…………什麼事都習慣用武力解決的蒙古人,對談判之類的並不在行,他們的思維很直接,既然自己的老大成了敵人的俘虜,那我們也來抓些俘虜。只要抓到的人質分量夠重,或者數量夠多,就能和明軍去交換,如果不答應,就撕票,再抓,再交換,如此往復,總有逼得對方就範的一天……在此等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大軍旋即包圍了東勝城,不斷在城下挑釁滋事,但王崇古親自壓着復套軍,打定主意,絕不出頭。

見明軍當起了縮頭烏龜,而且王八殼子着實令人生畏……在優秀的土木工程師戚繼光的主持下,復套軍用了八個月的時間,非但將倒塌的城牆重新修好,還在原先的基礎上加固,設立了立體防禦工事,就連護城河都比原先寬一倍,讓蒙古人根本興不起工程的念頭。

幾個臺吉只好派出部隊到處掃蕩,卻發現鄂爾多斯草原上,已經空無一人了。這下要了命了……蒙古人出征只帶十幾天的乾糧”後續補給向來靠,打穀草”也就是搶劫所得,現在沒人可搶,他們也不能餐風飲露,就這麼折騰了十幾天,把帶的糧食吃光了,只能解除了圍城,退回河北去了……

見蒙古人果然如所料退兵,王崇車卻高興不起來,因爲他知道,對方不會就此罷休,八成會轉攻宣大,宣府大同不像西三邊,現在有河套作爲戰略緩衝地,蒙古人輕易不敢入寇。宣府到大同那綿長的邊界線,不可能處處固若金湯,總能讓蒙古人找到漏洞。

一旦被他們越過長城,到內地搞風攪雨,甚至逼近京畿”皇城震動……確切的說,是那些滿腦子“大明尊嚴不可侵犯,的清流言官震動,然後一起逼着朝廷殺了俺答,以捍衛朝廷的尊嚴。以過往的經驗看,這幾乎是一定的。

但那樣的話,漢蒙真要勢不兩立,更跟沈閣老臨走前定下的策略大相徑庭……,按照沈默的定計,他應該始終一手甜棗、一手大棒對待蒙古人,主動歸附者予以厚待,兇頑不化者堅決打擊。具體是長期利用羊毛生意的豐厚利潤,使蒙古人對中原產生依賴,繼而使其內部產生分化”最終目的是支持內附的蒙古族,佔據不肯歸附部落的牧場,將那些始終不肯歸附的部落,向西向北驅逐,徹底趕到大漠去。

這是一個宏大的計劃小,必然耗時長久,不是一任總督能完成的,但不管誰任總督,都必須掌握好火候要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儘量緩和,如春風化雨般完成佈局,才能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成功。

如果讓那些京城的大人們殺掉俺答,這個仇就大了。蒙古人最重恩怨,他的兒子們這輩子都要報仇,要是沒報完的話,孫子輩還得繼續報。但如何處理這位大金國主,又不是王崇古能決定的,他得等着北京、等着內閣的決斷。等待十分煎熬,讓王崇古茶飯不思,他突然想到十幾年前,有一個人的處境和自己竟如此相似。

那就是東南總督胡宗憲,當年胡大帥設計軟禁了倭寇頭子王直,卻被那幫花崗岩腦子的死硬派逼着押解進京,要拿王直的腦袋進獻太廟。倘若真如此,那麼倭寇將徹底失去約束,變得更加瘋狂,更加分散,更加難以剿滅。最後逼得胡宗憲沒有辦法,只能串通毛海峰,暗中釋放了王直…………雖然當事人一直諱莫如深,但時任松江知府的王崇古,卻敢肯定的說,的確是這麼回事。只是他也知道,這是對大明、對東南最好的選擇,所以願意一直保持沉默,對胡宗憲無聲的表達支持。

現在,同樣的考驗降臨到自己頭上,如果那些傢伙依然要處死俺答的話,自己是不是也要像胡宗憲那樣,偷偷放了他呢?顯然是不可以的,因爲兩者的危害等級可謂判若雲泥,自己會成爲民族罪人的。可要是真殺死俺答,那九邊大好的局勢,又將變得撲朔迷離,不容樂觀了。

事實證明,他比胡宗憲幸運太多,因爲這個時代的朝政,是掌握在一羣卓越的政治家手中的。接到王崇古的報告後,高拱第一時間召集內閣會議,很快統一了精神,對於這個俺答,應該本着奇貨可居的精神,既不能殺,也不能放,給他個榮華富貴供養起來,這纔是實現既定國策的正確方式。

當接到內閣的廷寄後,王崇古精神一振,他知道,自己要成爲書寫歷史的人了。於是他準備派一名使者,前去庫庫和屯談判。這個人必須精通蒙語,能隨機應變,最重要的是,有足夠的氣場,能震懾住蒙古人,不過王崇古並不犯愁,因爲沈默已經給他留了最好的談判專家一兵部郎中、陝西參議炮崇德。

接到總督大人的命令,炮崇德便帶着一小隊親兵出發了,一渡過黃河,就落在了蒙古人的手裡。若不是亮明瞭身份,恐怕直接就被當成間諜咔嚓了。

知道他是明朝的使者,帶來了俺答的近況,蒙古人不敢怠慢,很快把他送到庫庫和屯,然後他受到了幾位臺吉殺氣騰騰的,歡迎,。

“你知不知道,我已經下令,但凡入境的漢人,一律殺掉挖心!”,打量着這個貌不悄人的中年人,黃臺吉冷笑道。

“我知道。”死亡的威脅撲面而來,炮崇德從容不迫地回答。

“那你知不知道,外面那口蒸鍋,就是爲你準備的?”黃臺吉面色愈加猙獰道。

“我知道。”炮崇德淡淡道。

“那你爲什麼還敢來?!”,“如果我不來,你爹就沒命了……”炮崇德還是淡淡道。作爲沈默看好的人物,這位炮參軍自有過人之處,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冷靜……炮崇德知道,雖然黃臺吉擺出一副絕不談判的架勢,但他不過是在虛張聲勢,雖說他們父子感情不睦,一旦俺答掛了,他就能繼位。可事實上,他絕對不敢置俺答的生死於不顧。

因爲這座庫庫和屯城,和汗廷的近五萬精兵,還沒有效忠他,也絕不會效忠一個巴不得大汗去死的繼承人。必須叫伊克哈屯那個老不死的滿意,他才能順順當當的繼承這份家業……可現在東西兩面的明軍都有名將坐鎮,真讓他帶着兵去硬碰硬,逼明朝就範,他還真沒有那本事。所以聽說朝廷派使看來了,他也感到如釋重負,可又不能轉換的太快,所以才橫眉豎眼,出言狠厲,希望表現出自己的強硬。

可惜鮑崇德不是嚇大的,這位仁兄戍邊多年,又在京城官場打過滾,要論玩陰謀手段,黃臺吉給他提鞋都不配。!~!

第484章 教父第732章 幕僚(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367章 抄家第391章 吳淞江第871章 暗鬥(中)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645章 帝王術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88 九章 罪己詔(中)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883章 流年(下)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883章 流年(上)第353章 責任第208章 風雨中……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814章 真相(下)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上)第736章 潤物無聲(上)第640章 抱一第391章 吳淞江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906章 茶館(上)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659章 影響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728章 成敗轉頭(下)第760章 較量(五)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13章 神劍出鞘(上)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830章 名師高徒(中)第610章 話別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373章 一個無趣的人和一個有趣的人第843章 射天狼(下)第159章 欽差到第814章 真相(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405章 富可敵國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600章 宣府歡迎你第672章 本與末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848章 索南嘉措(下)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69節 極限(下)第917章 暴起(下)第四五二章第806章 驚變(上)第772章 言官們(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609章 老西兒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68節 極限(中)第51節 鬥呂(下)第287章 沈拙言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532章 化解第四零三章第187章 抓鳥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719章 莊園第53節 李縣令(中)第783章 廷推(中)第521章 推銷第338章 沒問題第781章 西風破(上)第383章 府尊大人的一天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中)第533章 老而不死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786章 爭執(上)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743章 制勝之道下第574章 闖關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766章 宮車晏駕(上)第874章 賓天(上)第8 九七章 天津(下)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585章 顯靈第783章 廷推(中)
第484章 教父第732章 幕僚(上)第756章 文章憎命達(下)第367章 抄家第391章 吳淞江第871章 暗鬥(中)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645章 帝王術第779章 卷平岡(中)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8 九一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下)第88 九章 罪己詔(中)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上)第520章 君心難測第883章 流年(下)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883章 流年(上)第353章 責任第208章 風雨中……第368章 毀滅與開始第814章 真相(下)第149章 皈依我佛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上)第736章 潤物無聲(上)第640章 抱一第391章 吳淞江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906章 茶館(上)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659章 影響第469章 戚將軍負荊第728章 成敗轉頭(下)第760章 較量(五)第402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813章 神劍出鞘(上)第758章 治安疏(中)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830章 名師高徒(中)第610章 話別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373章 一個無趣的人和一個有趣的人第843章 射天狼(下)第159章 欽差到第814章 真相(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405章 富可敵國第147章 不敢回家的殷小姐第600章 宣府歡迎你第672章 本與末第773章 狼犬滿街(上)第400章 陸績的反擊!!!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369章 鐵骨丹心第848章 索南嘉措(下)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69節 極限(下)第917章 暴起(下)第四五二章第806章 驚變(上)第772章 言官們(上)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下)第609章 老西兒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下)第68節 極限(中)第51節 鬥呂(下)第287章 沈拙言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中)第884章 百年大計(下)第834章 時不我待(下)第532章 化解第四零三章第187章 抓鳥第888章 好吉利(上)第719章 莊園第53節 李縣令(中)第783章 廷推(中)第521章 推銷第338章 沒問題第781章 西風破(上)第383章 府尊大人的一天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中)第533章 老而不死第37節 海水不可斗量(上)第786章 爭執(上)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743章 制勝之道下第574章 闖關第646章 囚徒困境第766章 宮車晏駕(上)第874章 賓天(上)第8 九七章 天津(下)第382章 新官上任第585章 顯靈第783章 廷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