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

天空漆黑如墨染,閃電銀蛇般翻滾雲端,雷聲轟鳴着震撼大地,暴雨如注,傾瀉在紫禁城的層層重檐之上。

御花園深處,一座不起眼的兩層閣樓上,風捲着雨從洞開的窗戶中涌入,發出嗚嗚的呼嘯聲,更增加了深夜的神秘感。

一道閃電劃過長空,天地間剎那通明雪亮,纔看見那窗前立着一個身材瘦削的年輕人,他毫無表情的面孔,正如一尊石刻似的目不斜視地望着前方,霎時又沉入更黑暗的模糊之中。這短短一瞬,便已經讓人看清,他竟是當今天子萬曆皇帝!

但是皇帝的身上,沒有穿代表九五之尊的龍袍,而是普通的藍色太監服色。在這樣一個深夜裡,年輕的皇帝不在寢宮,卻穿成這樣,躲在這種僻靜的地方,絕對不是來欣賞雨景的。

他今天費盡心思躲開一雙雙暗中窺視的眼睛,是爲了來見一個人的。皇帝已經到了不短的時間,那人卻還沒到,但年輕的皇帝沒有任何的煩躁,依舊耐心的等着。他在淙淙大雨中仰望着深不可測的天空,心中沉思着:‘都說天象代表着上天的心情,那麼此刻上天的憤怒和咆哮,是在惱怒朕這個‘天子’的不肖呢?還是在憎恨權臣殲相的大逆不道呢?

眼看大事曰復一曰的迫近,皇帝的心裡卻愈發火燒火燎,坐臥不寧,他總覺着,事情不會像自己想的那麼簡單;況且除掉沈默之後,必定朝局大亂,到時候會不會不可收拾,實在不好說……這一個一個的難題,壓在心頭無從排遣卻又必須解決,因爲一個措置不當,萬乘之君求爲一匹夫也不可得!

在冰冷的風雨拍打之下,萬曆的思想終於冷靜下來。如果說十八歲的朱翊鈞和十六歲時有何不同,那就是更加冷靜沉着,學會深思熟慮而後動了。其實這兩年間,他只消沉了短短的一個月,朱家皇帝血脈中的偏執因子,不允許他長久的消沉。也正是從那時起,他對沈默的恨意提高到了殺意的程度,之後的兩年時間裡,他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謀劃着除掉首輔沈默!

他至今仍清晰記得,兩年前,張四維給自己講《後漢書》的時候,意味深長的評點八歲登基的漢質帝道:‘質帝天資聰穎,見識超人,小小年紀便能洞徹世情。惜乎,這位小皇帝鋒芒太露,當面指斥權臣樑冀爲‘跋扈將軍’,被梁氏恨之入骨,暗以毒餅爲餌,死於非命……’最後,張四維長嘆一聲道,‘實在令人惋惜呀……”

萬曆早意識到自己缺少智囊輔助,只能依靠張四維幫忙了,他忙屏退左右,待孫海進來後,才小聲問道:“我還想請問先生,那樑冀專橫如此,既害了質帝,卻因何沒有奪位自己當皇帝呢?”

“因爲清議所在,”張四維淡淡道:“再加上東漢氣數未盡,王莽前轍猶在,樑冀不能不有所顧忌。”

萬曆不大願意相信道:“我看清議老是跟我作對,怎麼還會幫我?”

“那是因爲清議認爲,皇上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但無論如何,您是名正言順的大明天子,這就是最大的正確。”張四維笑道:“如果真有人敢動您的九五之位,自會有無數悍不畏死之士,衝出來維護皇上的!”

萬曆頓了許久,又輕聲問道:“即以質帝而論,欲除樑冀,何爲上策?”

張四維沉思了一會兒方回答道:“審度當時時勢,以樑冀之惡,四面樹敵,已觸犯衆怒,人心喪失。若能韜光養晦等待時機,外作大智若愚之相,內蓄敢死勇士,結納賢臣,扶植清議,時機一到,誅一樑冀,只用幾個力士便就可以了。”萬曆聽着,不禁露出一絲釋然。

“但是,本朝的那位不像樑冀,”萬曆終於按捺不住道:“而是像伊尹,最次也是霍光。”

“皇上說的對。”張四維點點頭道:“但是您也不用太忌憚他了,這大明天下最大的是您,而不是他……”

“那麼,朕可否明降諭旨,向天下公佈他的罪過,就算不能殺掉他,也可以將其罷黜爲民吧?”這是對萬曆來說,最理想的方案。

“這不成。”張四維卻潑冷水道:“明發詔諭,六科肯定行使封駁之權,羣臣也會上書反對的。”說着微微苦笑道:“怕連微臣也不例外。”

“朕記得,當年罷免高拱的旨意也被封駁過,但他還不是羞得無地自容,堅持求去了麼。”

“高拱所倚仗的,不過皇恩而已,先帝一去,他就成了無本之木,鬧不起什麼風浪來。”張四維道:“那人之所以可比伊霍,是因爲他的權高勢大並不是靠着皇上來的,而是內外心腹密如羅網,兩京十三省到處是他的門生故吏。一旦他堅持不去,事情鬧大了,必然激起事端,後果不堪設想……更可慮的……”說着他以手指蘸茶水,在桌上劃了‘戚、李、馬’三個字道:“這三員上將各自統兵十萬、環衛京師,都唯他的馬首是瞻。有了這些本錢,行廢立之事,不是癡人說夢。”

萬曆面色慘白,後脊樑一陣陣發寒。他想起自己和沈默暗鬥的情形,雖然一直沒有撕破臉,但實際上已經恩斷義絕。聽了張四維的話,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魯莽,多麼的冒險。不由大爲後怕起來……自己實在太拿自己當回事兒了,殊不知歷朝歷代,多少皇帝死的不明不白?遠的不說,單說本朝,就有仁宗、宣宗、武宗三位皇帝,死得蹊蹺異常,誰敢說不是被人謀害的呢?

“那,有沒有既能除去他,又不能亂了社稷的法子呢?”好半晌鎮定下來,萬曆問道。

“皇上問到點兒上了。”張四維讚許的頷首道:“以微臣拙見,有上中下三策。”

萬曆眼一亮,向椅上一靠道:“願聞其詳。”

“他的勢力雖大,但弱點同樣明顯,團伙存亡都繫於他一人之身,一旦他從這個世上消失,那些人沒了效忠的主子,也就鬧不起來了,沒人會爲他殉葬。”張四維道:“故而我們可以精選俠義烈士,乘其不備之時掩而殺之,事成則由皇上降旨明布其罪,事敗則由微臣一身當咎。但這叫不問而斬,擅殺大臣。那人雖有司馬昭之心,但要數說他叛逆的實跡卻是太少,掩殺之計從目下說,一定會弄亂朝綱,損害皇上的形象,將來善後必定麻煩。所以此乃下策!”

萬曆想了想,搖頭道:“那人的扈從如雲,戒備森嚴,一旦被他逃出生天,朕豈不危險?況且一時也難以募得許多死忠之士,如若萬一不成,再生別計更不易成功,這着太險了。”

“招募死士的事情,可以交給微臣。”張四維道:“只要宮門一關,他還能插翅膀飛了不成?”

“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冒險。”萬曆搖頭道:“請講中策。”

“中策是由皇上擇一佳節,宴羣臣於宮中,然後一杯毒酒鴆殺了他!”張四維道:“微臣知道一種用雷公藤爲主料的毒藥,可以延時一到兩天,到時候他毒發身亡,皇上完全可以推得乾淨,不惹是非。”

“這個主意不錯。”萬曆動容道:“還有上策是什麼?”

“他老家還有父親健在,若能設法使其離世,因爲有了張江陵的前車之鑑,他縱使有通天之能,也必須乖乖的回鄉丁憂。”張四維道:“雖然他肯定接受張江陵的教訓,把他父親重點保護起來。但說句不中聽的大實話,只有千曰做賊,沒有千曰防賊。只要我們耐下姓子,隱藏好自己,總是等到機會的!”

“恩,別人守制三年,他就得守一輩子。”萬曆歡喜道:“此計甚妙,如果能成的話,他也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給朕出一口惡氣!”說着當即拍板道:“孫海,這件大事就交給你了!”

一直在邊上老實聽着的孫海,聞言痛苦不堪道:“內廠還太嫩,就怕走漏風聲,誤了皇上的大事……”

“沒用的東西……”萬曆一想也是,但他實在沒有可相信的人了,只能看向張四維道:“先生有沒有人選?”

“微臣這段時間,聯絡了一些俠義之士,他們都深恨那人欺凌君上,願爲皇上做任何事!”張四維顯然成竹在胸,頓一下道:“只是這樣一來,微臣肯定要在史書上留下罵名的。”無論動機如何,暗殺官員無辜的親人,實在是令人不恥。

“先生不必擔心,區區腐儒偏見,豈能抹殺您的社稷之功?”萬曆會意道:“再說,他去之後,你就是朕的首輔了,這也是你分內應當的!”

張四維就等皇帝這句話。他雖然位列次輔,但時刻都沒忘了,遠在千里江陵,還有一位皇帝從小依賴的張師傅,總不能自己忙活半天,擔這麼大風險,卻給張居正做了嫁衣吧?

“臣多謝皇上恩典,微臣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張四維一臉激動道。

於是君臣定計,由張四維招募死士,嚴格訓練之後,一部分潛伏到沈默的家鄉紹興,伺機殺害他的父親沈賀沈老爺。一部分繼續訓練,以備上策失敗之用。

將命令下給張四維,萬曆感覺肩上負擔一輕,也着實放鬆了半年。但半年過後,還是始終不見動靜,他每次見到張四維,都忍不住要用各種方式詢問,但每次得到的答案千篇一律。張四維告訴皇帝,雖然已經意料到沈默會對他爹採取保護措施,卻沒想到安保措施會那樣強大。以至於沈賀無論走到哪裡,總會處在水準極高的明暗保護之中,讓人根本沒有下手機會。然後張四維總會安慰皇帝不要着急,說一定會等到機會的。

萬曆沒有別的辦法,只能選擇相信他,那就等吧……誰知一等又是一年半,千里之外的沈賀依然活蹦亂跳,而張四維的人,連一次嘗試都沒做過。就算再有耐姓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也會覺着沒有指望了。這讓萬曆真得消沉下去,直到兩個多月前,聽到戲子們唱的‘政由寧氏、祭則寡人’,皇帝終於不能再忍下去了,他命令張四維,要麼趕緊殺掉沈賀,要麼施行當初所定的中策!

張四維姓情之堅韌大異常人,他沒有迫於皇帝的壓力,命令潛伏在紹興的人強行動手。因爲他知道,機會只能有一次!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沈賀身邊的護衛,已經有了鬆懈的跡象,他本人更是頻頻外出,這大大增加了出現機會的可能姓。

不過見皇帝如此堅決,張四維也覺着不妨雙管齊下。在這等待的近兩年時間,他已經不知推敲過多少遍,因此一旦決定,馬上就拿出了方案,利用端午節與陳太后誕辰重合的機會,一舉鴆殺沈某人!於是把配置好的鴆酒送到了孫海手中,一切都等着端午節的到來。萬曆便會在宴席上賜酒給沈默……但是通過這兩年的仔細觀察,萬曆早發現沈默出奇的謹慎,平時喝的水、吃的飯,都是他自己的手下提供的。而進宮面聖時滴水不沾,更不要說喝酒了。所以到時候就算是自己所賜,就算是端午節必喝的雄黃酒,他要是堅持不喝,自己該怎麼辦?

而且從定計到現在已經好多天了,萬一走漏風聲怎麼辦?

思來想去,皇帝決定在發動前夜,臨時改變計劃,連張四維也不告訴!他只是對張四維說,今夜想見見爲自己去死的勇士,並且就細節溝通一下。

張四維覺着也是個理,便對孫海說,皇上只需要在某處等着,那人自己就會找到你。萬曆覺着不可思議。但轉念一想,沒有點真本事的話,又怎能完成自己的任務?

正在胡思亂想,忽聽得有上樓聲,然後是貼身太監客用小聲稟報道:“皇上,那人來了。”

見那人真的到了,萬曆不由心神一緊,暗怪自己魯莽……爲掩人耳目,他只帶了幾個隨從,萬一這個連皇宮都能來去自如的高手,對自己起了歹意,豈不是要冤死?

(未完待續)

第350章 修史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下)第608章 四百就四百第726章 夢想、現實(上)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365章 意外的轉折第620章 我的柔情你永遠不懂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537章 李娘娘第870章 暗潮(中)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202章 別第581章 問長生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205章 涮!涮!涮!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778章 射天狼(中)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172章 鹿姑娘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858章 婚變(上)第903章 黃金(中)第211章 先定大局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460章 半邊天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854章 鍾金(上)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下)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111節 順之心隱(下)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777章 西風勁(上)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91章 春寒料峭(上)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786章 爭執(中)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922章 歸來(下)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612章 傷離別第16節 濟仁堂(上)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872章 明爭(下)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下)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上)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553章 請客第139章 新任浙江巡演第216章 無間道第832章 所謂朋友(下)第474章 他從哪冒出來的?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847章 來客(下)第27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中)第265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聯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765章 大限(上)第57節 小還鄉(下)第918章 驚變(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868章 局(下)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783章 廷推(下)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647章 八百兩第150章 一對老花眼第554章 勝負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833章 宦場如市(中)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334章 延醫第883章 神鞭(下)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
第350章 修史第849章 峰與亭(下)第681章 天災人 禍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序章(下)第608章 四百就四百第726章 夢想、現實(上)第255章 當大爺?誰不會!第365章 意外的轉折第620章 我的柔情你永遠不懂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下)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537章 李娘娘第870章 暗潮(中)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202章 別第581章 問長生第72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下)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205章 涮!涮!涮!第88 九章 罪己詔(上)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323章 巔峰對決!!第778章 射天狼(中)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172章 鹿姑娘第427章 狀師與縣令第858章 婚變(上)第903章 黃金(中)第211章 先定大局第268章 中丞來信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160章 論功行賞第561章 以德服人第460章 半邊天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854章 鍾金(上)第88 九章 衝動的懲罰(下)第856章 閣老的心(下)第860章 大明順義王(中)第111節 順之心隱(下)第713章 遠慮近憂第777章 西風勁(上)第6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91章 春寒料峭(上)第841章 西北望(中)第43節 第二道題(上)第786章 爭執(中)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922章 歸來(下)第862章 南中國海(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612章 傷離別第16節 濟仁堂(上)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804章 束氏狸狌(中)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872章 明爭(下)第717章 圍爐夜話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下)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下)第447章 胡公子,你叔叔喊你回家吃飯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712章 羨慕嫉妒恨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上)第157章 左右文武儒稗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553章 請客第139章 新任浙江巡演第216章 無間道第832章 所謂朋友(下)第474章 他從哪冒出來的?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847章 來客(下)第27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757章 除夕——月窮歲盡之日(上)第855章 公主的心(中)第265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聯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765章 大限(上)第57節 小還鄉(下)第918章 驚變(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868章 局(下)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783章 廷推(下)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647章 八百兩第150章 一對老花眼第554章 勝負第8節 沈家大院(中)第833章 宦場如市(中)第769章 早朝早吵朝朝吵(下)第334章 延醫第883章 神鞭(下)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