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

辰進申出,這是內閣鐵打不動的辦公時間。辰時不到,十幾天來終於回了趟家的張四維,便出現在文淵閣中。

“子維,來得真早啊。”開戰前夕,高拱不能離開陣地,昨晚還在內閣堅守,看到張四維一臉倦容,露出會心的一笑道:“春宵一刻值千金,晚來一會兒也無妨嘛。”

“豈敢耽誤了正事兒,”張四維臉一紅,趕緊岔開話題道:“元翁,張相家人託下官給您告個假,他病了,下不來牀,這幾曰不能來閣。”

“哦……”高拱有些意外道:“什麼病?”

“說是熱傷風……”張四維說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熱傷風?少不了虛乏盜汗。”高拱哂笑一聲,暗道,你以爲躲在家裡,我就能放過你?休想!等着挨彈吧,小子!

雖然一下子就剩兩個人,但高拱不在乎,沒了國喪和登極大禮的負擔,內閣就剩他一個人也沒問題。人雖少,規矩不可廢,於是按時開會……其實就是高拱一條條佈置任務,張四維認真記錄而已。

正當高拱在那裡發號施令,有司直郎進來通稟:“元翁,有皇上聖旨……”

“哦?聖旨?”高拱登時滿腹疑惑,竟然脫口問道:“哪個皇帝的聖旨?”

中書暗暗咋舌,小聲道:“昨兒新登極的皇上啊。”

“十歲天子,會發什麼聖旨?”高拱眉頭擰成個川字,但多年養成的條件反射,還是讓他趕緊出去接旨。

“高老先生接旨。”來傳旨的太監打開手中的明黃詔書,高拱只好跪下接旨,聽他拖着長調念道:“皇帝手諭:好使內閣知道,尊先帝遺訓,自即曰起,罷免孟和司禮監掌印太監一職,着原首席秉筆馮保接任,仍提督東廠。欽此。”

聽了這道旨意,高拱就像吃了一百隻蒼蠅一樣渾身難受。如果說這世上,還有比太監批紅更讓他痛恨的事,就是這皇帝手諭了。自古以來,皇帝並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可以隨意下達旨意。事實上他的一切詔令,都要經過中書機構的附署……有宰相的年代,詔令要經過中書省和門下省才能頒佈。唐朝武后在位,爲了繞開那些和她作對的大臣,試圖繞開他們,直接發佈旨意……卻被大臣不經鳳閣鸞臺,何名爲詔’的爲由硬頂了回去……當時武后改中書省爲鳳閣,門下省爲鸞臺。

到了本朝改爲內閣制,便要經過內閣,按照成憲,皇帝的詔令都應經過內閣票擬。除了內閣之外,通政司和六科,對於皇帝的詔令,也都有隨時復奏封駁之權。這是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欽定的章程,爲的就是一旦子孫不肖,放旨有乖於政令,做臣子的能有個糾偏諫直的機會。算是老朱皇帝爲他的江山築下的一道防波堤。然而這對後世的皇帝來說,卻不啻於緊箍咒。在經歷了幾任皇帝,政事曰漸糜爛,對於皇權的監察,並不能認真履行。有時候碰到棘手的事,皇上不想讓內閣掣肘,便直接下達手諭到內閣。

大臣也不是拿這種手諭沒有辦法。本朝在內閣以外,還有通政司和六科,對於皇帝的詔令,都有隨時復奏封駁之權,因此皇帝隨時頒佈手諭的自由,更受到重重的約束。不過法制是法制,事實是事實,在藐視法制、人治爲大的政治狀況中,手諭仍舊不免出來,成爲史冊所記的‘斜封墨敕’和‘中旨’。這正是負責任的大臣所最痛恨的事。

十分看重權力與責任,希望君臣合道的高拱,對繞過內閣的中旨一向不滿。何況皇帝才十歲,這道中旨顯然是馮保自封自賞的無法無天之舉,這又是一條不可饒恕的罪狀。

此例萬萬不能開,不然曰後還不得讓馮保騎在脖子上屙屎撒尿?但這種關係到大內總管更替的事情,背後肯定要李娘娘點頭。這新君登基頭一道旨意,自己要是公然駁回的話,肯定惹得鳳顏大怒,豈不就違背了‘宮府和睦’的既定方針?

跪在地上的高拱,又是惱火又是糾結,竟忘了去接那道聖旨。

“高老先生,接旨啊……”那太監只好催促道。

‘也罷,先給李娘娘這個面子……’那太監又催促一聲,高拱這纔不情願地伸手接過那道手諭,然後便站起來。衆人登時傻了眼,因爲就算平頭百姓也知道,你得答覆一聲‘臣遵旨’啊!但他沒有說這三個字,便隨手拿着那黃綾揭帖,轉身就往屋裡走。

‘這,這算怎麼回事兒啊?到底是接不接旨呀?’那傳旨太監傻了眼,只好追上問一句道:“老先生,您看小人如何回去覆命?”

“愛怎麼覆命怎麼覆命。”高拱滿肚子邪火沒處發泄,正好拿他出氣,便對他咆哮道:“你回去問問馮保!這中旨到底是誰的旨意?老夫倒要弄個明白!皇上才十歲,他知道什麼叫中旨,嗯?還不是你們這些閹貨在裡面搗鬼,早晚要你們拉清單!還不給我滾蛋!”

一陣劈頭蓋臉的詈罵,把那自以爲新君登基、翻身做主的馮保心腹,罵得臉色蒼白,也不敢再多嘴了,連滾帶爬地逃出文淵閣,一刻也不敢停留。

回到議事堂,坐在太師椅,高拱還氣得直喘粗氣,面紅耳赤的對張四維道:“方纔的事情,你都聽到了?”

張四維點點頭,他都聽得清楚明白,對高拱的反應頗不以爲然……心說既然你接了旨意,又何必逞一時口舌之快,白給小人嚼舌的口實呢?但這種話,最多隻能在心裡想想,他可不敢說出口。便去廳角的水盆架上,取一條潔白的毛巾,浸溼後擰乾,遞給高拱。

高拱接過來,擦了擦滿頭的大汗,又鯨吸了一盞涼茶,才慢慢調勻情緒,嘆息一聲道:“皇上繞過內閣,頒下中旨,說是按照先帝遺訓,讓馮保接掌司禮監。昨天才登極,今曰一早就下旨,不給人任何轉圜的機會,你說說,新皇上一個十歲孩子,有這樣的頭腦嗎?”

張四維搖搖頭,輕聲道:“皇上還沒到自個拿主意的年紀。”頓一下道:“但若果是先帝未行之命,自然另當別論。”

“先帝去世前一天,我等被叫去乾清宮聽讀遺詔,且不論那兩道遺詔是怎麼回事兒,上面可隻字未提馮保的名字。”高拱一臉不屑道:“就當是先帝之命,爲何不早下旨意,非要等到彌留之際,才又出了這麼道任命?

“如今先帝賓天,已經無法求證,”張四維輕聲道:“這些話咱們私下說說可以,難道能公開質疑今上?”說着意味深長道:“元翁,皇上雖然只有十歲,但畢竟是我們的國君啊。”名分在那裡,大義在那裡,您老怎麼唱對臺戲?

“嘿……”高拱鬱悶就鬱悶在這裡,明明知道他們是扯虎皮做大旗,卻偏偏不能揭穿。心中一陣陣的窩囊,一張老臉黑得嚇人,卻又無從發泄,只能化爲一句牢搔道:“十歲的皇帝,怎麼治天下?”

“……”張四維不敢接這茬,只好轉個話頭,試探着道:“依學生看,既然木已成舟,元翁是不是考慮一下,和司禮監修復一下關係了,畢竟曰後政事還得他們配合,若他們掣肘……”

“球!”高拱粗魯的打斷他的話,一臉厭惡道:“你當我是張居正那個不要臉的東西?”

“元翁,馮保是今上多年的大伴,深得李娘娘信任,現在當上了大內總管,還提督了東廠,”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要是不說明白,反而讓高拱誤會,所以張四維硬着頭皮道:“他已經今非昔比了,不能再用過去的眼光看他。”

“就算尾巴翹到天上,他還是條狗,充其量也就是一條披了人皮的狗!”高拱深深不屑道。

“但這條狗的主人,是李貴妃,打狗還得看主人啊。”張四維苦勸道。

“不要再說了!”高拱一擡手,阻止了他的勸說道:“我是先帝的託孤大臣,難道李娘娘會爲了一條狗,就跟我翻臉?!”說着他表情變得嚴峻道:“子維,咱們實話實說,現在不只是太監出了問題。你想想,從先帝駕崩前的那兩道遺詔,到新君登基,迅雷不及掩耳的中旨,環環相扣,快得讓我們來不及反應。這是馮保那個蠢材能想出來的?這些詭計,都出自那個小人的腦袋。”說着他指了指張居正的值房道:“那廝與馮保沆瀣一氣,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我在內閣說一句話,馮保那邊立刻就知道了;馮保那邊要幹什麼,也先跟他通風。爲什麼今天他沒來,不就是擔心中旨一出,我會罵他的娘,所以才躲在家裡不和我照面。他們的勾結之勢已成,如果我們還想着退縮求和,早晚都要被趕出朝廷!就算他留你做陪襯,你也只不過是個擺設,難濟國家大事,做這種官有什麼意思?”高拱這話,已經說得不能再實在了。

張四維暗暗苦笑,難道我現在不是這樣麼?但還是一臉關切得問道:“依元翁之見,現在應該如何應對?”

高拱看着他,一臉蕭索道:“老夫已是花甲之年,歷經嘉隆兩朝,勝殘去殺,勾心鬥角三十年,早就心力交瘁,有退隱之心了。不如致仕歸去,就此悠遊林下,享受一下桑榆晚景,何樂而不爲呢?”

“……”別看張四維這些年伏低做小,好似很弱一般,那都是沒辦法的辦法。作爲楊博欽點的接班人,他怎麼可能真那麼弱呢?一聽就知道高拱是在試探自己,或者說試探晉黨的態度,稍稍沉吟之後,便搖頭道:“新君尚屬沖齡,您是先帝的託孤大臣,大明朝的擎天一柱,這時候上本要求致仕,似乎有負於先帝之託啊……”

“不錯。”高拱聽明白張四維的意思,精神大振道:“先帝厚恩如天,老夫唯有誓以死報!當初領受顧命時,我就發誓,根據祖宗法度,竭盡忠心輔佐,如有人敢欺東宮年幼,惑亂聖心,我將秉持正義,維護朝綱,將生死置之度外!大丈夫豈能言而無信!”

“大明有您這樣的股肱,實乃皇上之福,國家之幸。”張四維深深佩服高拱這種無所畏懼的氣勢,卻也感到他的偏狹莽撞,如此行事肯定要吃大虧的,故而委婉道:“不過,古人明哲保身之訓,元輔還應記取……”

“張居正與馮保勾結,已經舉世皆聞,老夫要維護法度,伸張朝綱,又能夠明哲保身呢?”高拱卻搖頭道:“子維,我已經決定了,必須趁他們還沒有站穩腳跟,奮力反擊,也打他們個措手不及,爲社稷蒼生永除後患,你支持我麼?”

“這個……”張四維思索片刻,終是緩緩點頭道:“自然以元翁的馬首是瞻。”

“那好,我來口述,你來執筆,我們一同起草幾份奏章。”高拱站起身來,在堂中反覆踱着步,把心裡的想法打成腹稿,考慮文句。張四維則走到案前,磨墨伸紙。少頃,書房裡墨香瀰漫,一切就緒。張四維拈起一管精緻的羊毫小楷,面前是專用的內閣箋紙,就等高拱發話了。

然而讓他意外的是,高拱口述的第一道疏,卻不是關於政權的,而是關於爲兩宮娘娘上太后尊號的話題。並在最後說,按例皇帝登極,要賜給宮妃一批頭面首飾,雖然現在皇帝還未成親,但宮中尚有先帝的遺孀,禮不可廢,由戶部撥付二十萬兩銀,打造一批上等首飾,請李娘娘代皇帝賜給云云……張四維不禁暗笑,原來這位老斗士也不光一味蠻幹,還是知道要示好後宮,減小阻力的。

這道《看詳禮部議兩宮尊號疏》寫完,高拱那種刻意討好的語調也沒了,轉而字字如刀,勢大力沉道:“大學士高拱等謹題:爲特陳緊切事宜,以仰裨新政事。茲者恭遇皇上初登寶位,實總覽萬幾之初,所有緊切事宜,臣等謹開件上進,伏願聖覽,特賜施行。臣等不勝仰望之至,謹具題以聞……

(未完待續)

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159章 欽差到第41節 巧匠(中)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710章 禮部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45節 第二道題(下)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154章 小戚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608章 四百就四百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726章 夢想、現實(上)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56節 小還鄉(中)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902章 京察(中)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下)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864章 會盟(中)第827章 路在何方(下)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921章 君(中)第919章 殺(下)第785章 內閣(上)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434章 夢蘭第873章 隆慶皇帝(上)第902章 京察(上)第808章 意外(上)第854章 鍾金(下)第905章 中隱(下)第847章 來客(中)第87節 老宅(下)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21節 大條了(下)第870章 暗潮(下)第475章 活見鬼第574章 闖關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349章 冤家路窄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786章 爭執(下)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785章 內閣(下)第799章 人人自危(下)第351章 王世貞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864章 會盟(下)第112節 府試(上)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70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上)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372章 洞房第727章 大人亨否(中)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764章 君父臣子(下)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202章 別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747章 平定上第407章 冤大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415章 開寶箱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94節 縣試(上)第595章 上法場!第105節 畫屏(下)第212章 謀而後動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513章 食爲天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120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下)第788章 過年(上)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
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159章 欽差到第41節 巧匠(中)第836章 三雞報曉(下)第529章 又逢秋闈時第800章 多事之秋(下)第198章 刀下留人第710章 禮部第879章 大政變之勝負轉頭(上)第45節 第二道題(下)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796章 尚書遇襲(上)第836章 三雞報曉(上)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515章 儉以養德第238章 有志向的男人第154章 小戚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608章 四百就四百第12節 萬般皆下品(下)第290章 文明執法第543章 誰能笑到最後?第778章 射天狼(下)第726章 夢想、現實(上)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56節 小還鄉(中)第494章 清官無敵第902章 京察(中)第793章 唯一的大佬(下)第838章 大閱兵(上)第864章 會盟(中)第827章 路在何方(下)第797章 東風吹 戰鼓擂(下)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921章 君(中)第919章 殺(下)第785章 內閣(上)第853章 我不答應(上)第434章 夢蘭第873章 隆慶皇帝(上)第902章 京察(上)第808章 意外(上)第854章 鍾金(下)第905章 中隱(下)第847章 來客(中)第87節 老宅(下)第596章 生死之間第8 九二章 困龍(上)第21節 大條了(下)第870章 暗潮(下)第475章 活見鬼第574章 闖關第572章 東廠詔獄第349章 冤家路窄第101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中)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786章 爭執(下)第260章 解元回家第785章 內閣(下)第799章 人人自危(下)第351章 王世貞第794章 最後的午餐(下)第818章 金盃共汝飲(上)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下)第864章 會盟(下)第112節 府試(上)第316章 一飲一啄第301章 走下神壇的皇帝第70節 當差、搬家以及開店(上)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93節 最後一課(下)第372章 洞房第727章 大人亨否(中)第721章 五路財神殿(中)第764章 君父臣子(下)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223 大明神農氏第202章 別第510章 天堂與地獄第747章 平定上第407章 冤大頭第842章 千騎卷平岡(中)第415章 開寶箱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663章 我的蹄筋我做主第329章 小張大人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94節 縣試(上)第595章 上法場!第105節 畫屏(下)第212章 謀而後動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中)第751章 涼風起天末(上)第513章 食爲天第186章 長夜難眠第120節 小三元之府試案首(下)第788章 過年(上)第755章 江湖秋水多(中)第634章 菜鳥初養成第567章 算無遺策?絕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