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有容乃大

王胖子感覺自己的意識又飄飄呼呼的回來了,好象耳邊還有人在說話,只是,那聲音聽的很不清楚,悶聲悶氣的迴盪在腦袋裡,給人一種刺癢的感覺。他努力的想睜開眼睛,想喘一口氣,但灌滿冷水的胃裡頂的很難受,突然腹中一緊,水都涌了上來,胖子本能的張口嘔了出來。

“再吐,都吐出來就好了”一個人熟悉的聲音傳來,並有人拍打着自己的後背,胖子擡眼一瞧,竟然是老胡。

“嘔,老胡,可他媽見到你了,這下要死也有個伴了”胖子邊吐着水,邊欣慰的說道。

“難道你不想見到我啊”傍邊又走過來一人,手裡拎着幾個行軍包,正是孫爲民。

胖子一看,有點發愣,搖了搖腦袋,觀察起四周的情況,邊看邊不解的問道“到底怎麼回事,我們怎麼到橋這邊了?”胖子發現,現在三人已經到的橋的另一邊,好象並沒有去陰曹地府報道。

老胡一聽也搖頭道“這要問那跳河的神經病,我現在還糊塗着呢,我跳下河就什麼都不知道了,醒過來就在這邊了”。老胡說完,一直盯着孫爲民看,像是在責問他,‘你小子自己坦白吧’。

孫爲民看老胡兩人都想知道結果,也就不隱瞞了,回頭看着鐵索橋顯得很不平靜,把原由仔細的給二人講了起來。

原來,孫爲民到橋邊的時候,他就在琢磨五行木的問題,但水猴一出把他搞糊塗了,所以,他並沒有急着動手,而是過去問話。當問道怎麼才能過橋的時候,一聽要一人下河去做替身,他就想到一個人--‘陸阿唐’。

陸阿唐也叫橋神,傳說寶山境內練祁河上原本有座陸家橋,橋南爲陸家宅,橋北爲唐家宅,兩姓人共利此橋,故雙方協議於每年的三月份要輪流維修此橋。有一年,陸家修橋時,不幸有一人落水成了水鬼。第二年三月,這個水鬼拖唐家修橋者落水爲替身,使自己轉世回到了陽間。從此,每年三月修橋時,總要有人落水死亡,人們害怕,遂不敢再修,致使該橋淪於荒廢。後來,有一個從唐家入贅陸家,名叫陸阿唐的人,自願成爲替死鬼,讓大家放心去修橋。陸阿唐成了水鬼後,不僅不忍心拖他人落水,還在橋下保佑修橋者。於是,他備受陸、唐兩姓的奠祭與供性。後來,凡路過此橋者,均要先在橋頭拱手,表示對陸阿唐的尊敬,然後才過橋。每年一度到三月修橋時,人們供奉給陸阿唐的香火便更加興盛,最後終於驚動了陸、唐兩家的“土地”。 土地公上天廷告玉帝后,玉帝封陸阿唐爲陸橋的橋神,並賜給他一根打鬼棒。從此以後,陸家橋就更加安全了,即使有落水者也不會被淹死,因爲陸阿唐受封爲橋神以後,一心爲民除害。有時候,有人被鬼驅趕,但只要跑到橋上,就會受到橋神陸阿唐的保護,這便是陸阿唐的故事。

想到橋神的孫爲民,又想到五行木的問題‘木爲少陽,性騰上而無所止乃仁也’。也就是說木其性仁(仁慈),這下孫爲民知道了,這次是要印證五行木的仁性才能過河。其實孫爲民喊老太太過橋的時候,就發現老太太其實沒讓鉤刀絆腳,而是故意裝出來的,這就是說老太太不是奸惡之人。當老太太哭求的時候,孫爲民知道這叫“問心”,是橋神在探人心性,這時候的人都會流露出自己的本性,雖然不表現出來,但藏在心底也逃不過橋神的眼睛。要是有見之不仁者,就那危險了,很可能會喪命。這就是,橋神攔路問凡塵,捨身成仁有幾人。

孫爲民當時跳下去也是沒辦法,他是怕老胡和胖子心腸太硬,引來‘劫殺’,所以就跳下河去,想引出老胡二人的‘義’,正所謂仁義同理。還好老胡和胖子心腸雖然不是太好,但義氣還是有的,見孫爲民落難,都是義氣爲先,相繼跳下河去救人。也算是憑此通過了橋神的考驗,橋神便將三人救過河去。至於胖子喝水的問題,那隻能怪他沒積‘口德’,俗話說‘不怕辦錯事,就怕說錯話’,長舌多嘴之人,要比做奸犯科之人更損陰德。所以世人定要嘴下留情,不要學王胖子,看看他那張臭嘴若了多少禍啊。這次只是罰他喝水,比上次鬼婆婆拿他練鐵頭功仁慈多了。

聽明白了的老胡這個樂啊,摸着胖子的大腦袋就開始挖苦了“胖子啊,你人緣可真好啊,次次都讓人家看上,繼續努力,爭取做鬼見鬼愛的棒小夥”老胡這張嘴也夠損的,只是都用到了胖子身上。

胖子現在正苦惱呢,已經沒心情和老胡鬥嘴了,只是自己不停的小聲嘀咕着“我忍,我積口德,我忍,我不能還嘴”看來多少覺悟了點。

孫爲民看話也說的差不多了,一拍老胡說道“積點口德吧,前面還有大買賣呢,走吧”說完抓起行軍包催促起二人趕路。

三人順着青石路,向大石門走去,到近前才發現兩個火堆是兩口青銅大鼎,厚足有一尺,一米半高鼎身,四隻鼎腳深埋在地下,可能連接這地下天然氣,要不怎麼會着了這麼多年不滅。三人對鼎只是看了幾眼,就朝門石門走去,他們現在只對門裡的東西有興趣,畢竟忙了半天還不是爲了它。

青石道兩旁豎立着石像生,有馬,有象,有獅,有龜的,還有文臣武將一對。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統稱石像生,又稱‘翁仲‘。主要是顯示墓主的身份等級地位,也有驅邪、鎮墓的含義。過了石像生就是大石門了,有四米多高,兩米多寬,左右門扉上雕刻着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到是一個不少。孫爲民一看心想,看來是這裡了,這正是土門。

五行講究“五行之性,各致其用。水者其性智,火者其性禮,木其性仁,金其性義,惟土主信,重寬厚博,無所不容。以之水,即水附之而行;以之木,則木託之而生;金不得土,則無自出;火不得土,則無自歸。必損實以爲通,致虛以爲明,故五行皆賴土也” 說的就是土的包容性,水,火,金,木都離不開土。水離開土就不能行(流動),木離開土就不能生(活),金離開土就無出處(土生金,正是五行相生之理),火離開土就沒歸處(這個比較抽象,意思就是沒有歸宿)。所以五行皆由土起,土在五行之中,坐中位,意爲王權的象徵,也是風水寶地之穴眼。

這個石門囊括了四大神獸,也就囊括了水,火,金,木,而門自然就代表着土,這樣五行就聚全了。只是不知道這麼周全的大門要怎麼來開,孫爲民有點犯難。三人卯足了勁推了半天,也沒什麼動靜,只好放棄。老胡和胖子坐到一邊去休息了,只留孫爲民這個‘半專家’在那研究,孫爲民上上下下這個看啊,除了四神獸再沒發現什麼,門楣,和豎石上都是光禿禿的什麼也沒有,還真有點奇怪。

想不明白的孫爲民腦袋都大了,坐到老胡身邊也吃喝起來,從進來到現在也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了,中間還昏過去兩次,反正感的是又餓,又累,先補充一下再說吧。孫爲民心想,大不了在門下挖坑,爬進去。

三人吃喝足了,就開始鼓搗起人家大門來,既然‘半仙’都沒轍了,那就一起上吧。只見胖子抗着老胡在門上這個摸啊,估計是在找機關。孫爲民而是拿着工兵鍬在地上挖來挖去的,不過讓它很失望,門下也不知道埋了多深的石頭,挖到哪都“碰壁”,氣的孫爲民把鍬也扔了,坐到地上這對着石門只叨叨“惟土主信,重寬厚博,無所不容。”說的正是五行土的特性。

“無所不容,無所不容”孫爲民好象找到些感覺,站起身來,又是看門,又是看石像生,越看越有感覺。看的他不由的開始後退,直快退回到了鐵鎖鏈橋,孫爲民才停下腳步,發現,兩排的石像生有點特別,排列的不是很整齊,雖是兩兩對稱,但從大門起,到橋的方向,相對的石像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越是靠石門的,距離越近。而且石像也不像其他陵墓那樣,面朝石路,而是都面朝鐵索橋,從遠處看過去,給人種兩排人從門裡走出來的立體感覺。看到這,孫爲民拼命往回跑,邊跑邊喊了起來“我知道!我知道!你們過來幫忙!”喊起了老胡和胖子。

老胡他們一聽有眉目了,馬上跑了過來,孫爲民指着石像生氣喘道“轉,都轉過去,面朝裡”他的意思是讓老胡他們把石像生轉個方向,面朝石門。於是三個人一起動手,推着石像生的底座開始轉石像,一用力發現,還真能轉的動,只是三個人轉起來有點吃力,轉一兩個以後就要休息一會。累的胖子直罵金大牙,說金大牙不是東西,這時候一定睡熱被窩呢。他哪知道,金大牙一個人守在大野外,一守一晚上,都快嚇的尿褲子了。到天亮沒見三人上來,就開車回縣城去了。

先不說大金大牙,再說孫爲民三人,用了一個多小時,才把最後一個石像生轉了過去,當石像生一到位,就聽到大門裡咕嚕,咕嚕一陣響,大門還真的開了,而且還是自己開的。三人高興的不得了,不由的歡呼起來。孫爲民更是直喊“重寬厚博,無所不容!”

其實孫爲民做的很簡單,他一看石像生從裡往外走出的樣子,就覺得不合無所不容之理。但要是轉個方向,那就從外往裡去了,這就合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也就是五行之土。包羅萬像之理。理法對了,這門自然就自己開了。

三人一翻高興過後,就衝石門而去,進門就是一面巨大的石壁,上面從上到下鑿着些斗大的字。孫爲民拿電筒一照默默看了起來,越看越驚訝對老胡二人咧嘴道“曹操給我們留話了.......”

第21章 道理第106章 埋骨之殤第1章 太平莊第104章 貔貅行兵第5章 鬼是啥東西第100章 天劍現龍祖開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3章 踏財(一)第27章 紙醉金迷第105章 蚩尤之子第28章 黃泉路上第31章 欠債早還第19章 走西口第38章 墓糊葬第99章 前路漫漫第52章 降神術第86章 大鬼吞羅剎第59章 奈何橋頭第105章 蚩尤之子第72章 破門而入第26章 半仙的困惑第60章 現天機第24章 焚魂第92章 登九重天第50章 薩滿主神第13章 開門第28章 黃泉路上第99章 前路漫漫第83章 被迫忽悠第47章 生祭臺第50章 薩滿主神第80章 五丁開山第20章 百怨困宅第41章 初露端倪第14章 鐵頭功第3章 踏財(一)第82章 吞天之膽第17章 天道如此第7章 胡八一清帳第9章 尋曹記第30章 曹操託書第75章 原來如此第1章 太平莊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66章 殺身魔煞第17章 鬥道(三)第98章 父子重逢第33章 千古奇穴第4章 陳年舊事第102章 火獸突襲第90章 修真溯源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92章 登九重天第59章 奈何橋頭第67章 嗔恨關第13章 開門第33章 千古奇穴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23章 入門第19章 遷墳起的衝突第25章 奇怪的大腳印第1章 便宜兒子第11章 傳奇女俠第67章 嗔恨關第2章 保安保鬼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14章 修行的開始第51章 地仙倆邪乎第83章 被迫忽悠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89章 公審大會第66章 殺身魔煞第19章 走西口第15章 鬥道(一)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89章 公審大會第54章 地龍第10章 追魂養鬼第79章 祭龍節第42章 太平道第23章 入門第84章 排場不小第35章 天雷懲戒第42章 太平道第66章 殺身魔煞第80章 五丁開山第13章 開門第38章 墓糊葬第5章 鬼是啥東西第87章 通神鬼現第40章 邪煞第17章 天道如此第45章 米山第92章 登九重天第61章 鬼門關前第102章 火獸突襲第38章 墓糊葬第5章 鬼是啥東西第5章 相識
第21章 道理第106章 埋骨之殤第1章 太平莊第104章 貔貅行兵第5章 鬼是啥東西第100章 天劍現龍祖開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3章 踏財(一)第27章 紙醉金迷第105章 蚩尤之子第28章 黃泉路上第31章 欠債早還第19章 走西口第38章 墓糊葬第99章 前路漫漫第52章 降神術第86章 大鬼吞羅剎第59章 奈何橋頭第105章 蚩尤之子第72章 破門而入第26章 半仙的困惑第60章 現天機第24章 焚魂第92章 登九重天第50章 薩滿主神第13章 開門第28章 黃泉路上第99章 前路漫漫第83章 被迫忽悠第47章 生祭臺第50章 薩滿主神第80章 五丁開山第20章 百怨困宅第41章 初露端倪第14章 鐵頭功第3章 踏財(一)第82章 吞天之膽第17章 天道如此第7章 胡八一清帳第9章 尋曹記第30章 曹操託書第75章 原來如此第1章 太平莊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66章 殺身魔煞第17章 鬥道(三)第98章 父子重逢第33章 千古奇穴第4章 陳年舊事第102章 火獸突襲第90章 修真溯源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92章 登九重天第59章 奈何橋頭第67章 嗔恨關第13章 開門第33章 千古奇穴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23章 入門第19章 遷墳起的衝突第25章 奇怪的大腳印第1章 便宜兒子第11章 傳奇女俠第67章 嗔恨關第2章 保安保鬼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14章 修行的開始第51章 地仙倆邪乎第83章 被迫忽悠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89章 公審大會第66章 殺身魔煞第19章 走西口第15章 鬥道(一)第57章 生人撞陰曹第89章 公審大會第54章 地龍第10章 追魂養鬼第79章 祭龍節第42章 太平道第23章 入門第84章 排場不小第35章 天雷懲戒第42章 太平道第66章 殺身魔煞第80章 五丁開山第13章 開門第38章 墓糊葬第5章 鬼是啥東西第87章 通神鬼現第40章 邪煞第17章 天道如此第45章 米山第92章 登九重天第61章 鬼門關前第102章 火獸突襲第38章 墓糊葬第5章 鬼是啥東西第5章 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