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

“好了,你也不要太難過,我也會盡量下去幫你老爹說話的,你有這份孝心就好。現在還是考慮一下你們幾個下一步的打算吧”周老頭一邊安慰着傷心的孫爲民,一邊暗示着什麼,看來他可能有什麼好建議,不過他的建議孫爲民幾人可真不敢接受了,昨天那‘母女兇’就是他建議去的,結果只能用九死一生來形容。

“你們何不去漠北一趟,下崑崙地穴要是能懷揣龍氣而去,必定事半功倍”周老頭一看孫爲民三人沒有請教的意思,就只好毛遂自薦了。

“懷揣龍氣?你的意思漠北有龍氣?到底是什麼東西你明說吧,搞的這麼麻煩”老胡剛纔一直在旁邊當燈泡,現在終於找到了開口說話的機會。

“你個老頭不是想讓我們去抓龍吧?你又想害人啊?”王胖子不悅的叨咕着,顯然對周老頭不是很相信。

“你們這是不識好人心啊,換做其他人還不知道怎麼謝我呢”周老頭話說半句實爲罵人,看來老頭有點受委屈不高興了。

“到底什麼龍氣,你先說說,怎麼也要先透露點消息給我們,我們才能做決定”孫爲民出來說話了,對於和下崑崙地穴有聯繫的事他現在都很感興趣。

周老頭一看終於有人出來請教了,馬上變臉高興道“要說龍氣實足之物當屬---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周老頭一副很高深的樣子,邊說還邊搖晃着腦袋。

“秦...秦璽!”孫爲民三人都是震驚的不能動坦了,這秦璽竟然再次問世?

“你們不要急,聽我慢慢給你們講來”周老頭一看三人動了心,就又開始賣弄學問了,給孫爲民三人講起了這秦璽。

秦璽相傳是秦朝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成的,這和氏璧是戰國時期天下兩寶之一,最早記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說的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荊山裡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見楚厲土,歷王命玉丁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幹了眼淚後又繼續哭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爲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爲和氏壁。

後來.楚國向趙回求婚,使和氏壁到了趙國。公元前283年,秦國聽說趙國有和氏壁,提出以一十五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壁送回了趙國。此事在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

但後來,和氏壁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隨侯之珠”(夜明珠)與“和氏之壁”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壁送給了秦國。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贏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命丞相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咸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爲璽。代代相傳,因此稱爲“傳國璽”,從此成爲歷代帝王國璽,但凡稱帝者便尋此璽已正名氣。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御璽,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纓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爲“漢傳國空”。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滅陳後,御璽被陳朝的蕭太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六三零年)御璽歸唐。五代時,滅下大亂,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相繼建國,“傳國玉璽”再一次飽經天下之亂。公元九三六年冬,後唐末帝李從珂被後晉大兵圍困,李從珂遂與后妃於天星樓*而死。據說,李從珂當時便隨身攜帶着“傳國玉璽”。可是大火過後,人們從灰燼中卻不見此璽的蹤影,甚至連一塊外形稍像此璽的石頭也沒找到一塊。到此,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

“沒了?老頭你不要賣關子,後來呢?”老胡越聽越來勁見周老頭不說了,急的他直催。

周老頭一聽,無奈道“後來就丟了,再未現世”

“那你讓我們去漠北?你這人不實在,一定有什麼秘密沒告訴我們!”老胡可不傻,料定這個周老頭一定知道‘後文’只是想刁難三人罷了。

“周叔叔你有話就一次說完吧,不要難爲我們了”孫爲民在老胡的示意下,開始使用糖衣炮彈了,叔叔都叫上了。

周老頭一笑,心想“我就不信你們三個財迷不心動,現在忍不住了吧”於是繼續開口道“不過嗎..”

周老頭一開口,孫爲民三人都是悉耳恭聽認真的不得了。

周老頭看到三人的表情好象很滿意,繼續道“民間也不是沒有傳言,其中比較可靠的就是,元世祖至元年間,太師國王之孫、通政院使碩得死後,妻子病重,兒子只有九歲,家境艱難,遂以家藏的一塊寶玉託御史臺通事闊闊術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尋常物制,無人敢買,後爲權相伯顏命人購得。只見“乃黝玉寶符,其方四寸,螭紐交蟠,四可邊際,中洞橫竅,其篆畫作蟲鳥魚龍之狀”,經監察御史楊桓辯認,刻文爲“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於是又被確認爲秦璽。”

“您的意思這秦璽被帶到了漠北?”老胡現在對周老頭也客氣了很多,都開始尊稱您了。

“只是還有傳言,伯顏曾將元朝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周老頭說出了自己的顧及。

“啊,磨平了?這也太.....”王胖子一聽天下第一寶就讓這樣磨了,大感心痛就和自己身上掉了肉一樣。

“我看差不多,這元朝滅國過百,西打到波斯彎攻陷過巴哥達,北一直到過波蘭兵壓德法,像印璽這樣的東西,怕是怎麼也收羅了千八百個,磨平分發當私章用也不奇怪”老胡也感覺到了不妙,發表這自己的看法。

“不過事沒到那麼壞的地步,相傳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聽說元朝得到過傳國璽,並已被元順帝攜逃大漠以北時,便不惜遣徐達帶兵數十萬入漠北,以期奪回此寶。大臣解縉還爲此上表請罷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後來李文忠二次遠征,俘虜了元后妃和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璽,但卻未見傳國璽的蹤影。從這上來看,秦璽很可能沒有讓毀而是讓帶到了漠北”周老頭繼續引導着孫爲民三人。

“漠北那麼大,我們去哪找啊?搞不好還沒準在外蒙呢,這比大海撈針還難啊”孫爲民抱怨道。

周老頭聽完,也不理會,而是繼續道“元朝的殘存勢力逃到漠北以後又建立了北元,而北元的末都的“魯王城”就在漠北,你們何不去看看”

孫爲民三人一聽周老頭終於說到點子上了,都鬆了一口氣,心想“這老東西,就愛賣弄,繞了好大一個圈終於說出了重點”。三人用眼神做了下簡單的溝通後,同聲道“好!就去“魯王城”!”

第78章 石屏豆腐老頭改名換姓出山了第69章 墜龍之說第70章 魯班尺第56章 陰陽過第19章 走西口第42章 太平道第94章 蛟女又現第8章 狗舔血第59章 奈何橋頭第68章 罵天應誓第69章 墜龍之說第82章 吞天之膽第95章 蛟女的轉變第55章 路遇苦主第95章 蛟女的轉變第72章 破門而入第29章 有容乃大第101章 欽原巢穴第49章 人牲第72章 破門而入第13章 那凌亂的一夜第82章 吞天之膽第87章 通神鬼現第6章 殭屍?第55章 路遇苦主第32章 半夜伸手第66章 殺身魔煞第16章 嚇跑女鬼第99章 前路漫漫第52章 降神術第34章 有人送禮第96章 各奔東西第40章 邪煞第87章 通神鬼現第61章 鬼門關前第2章 保安保鬼第3章 墳頭惹禍第35章 天雷懲戒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39章 母女兇第34章 有人送禮第87章 通神鬼現第12章 麻煩不斷第47章 生祭臺第2章 鬼吹燈第69章 墜龍之說第5章 相識第17章 鬥道(三)第37章 釘長九寸九第21章 道理第72章 破門而入第33章 千古奇穴第98章 父子重逢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40章 邪煞第19章 遷墳起的衝突第42章 太平道第41章 初露端倪第38章 墓糊葬完本後想說的話第24章 鎮塔第89章 公審大會第4章 踏財(二)第56章 陰陽過第20章 百怨困宅第38章 墓糊葬第9章 尋曹記第58章 過陰第23章 入門第60章 現天機第30章 曹操託書第73章 厭勝之道第4章 踏財(二)第10章 過鬼市第75章 原來如此第45章 米山第63章 魍魎魑魅第37章 釘長九寸九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2章 鬼吹燈第56章 陰陽過第76章 發陽喪 投冥狀第79章 祭龍節第16章 嚇跑女鬼第68章 罵天應誓第42章 太平道第50章 薩滿主神第54章 地龍第86章 大鬼吞羅剎第18章 遷墳來了對頭第78章 石屏豆腐第70章 魯班尺第10章 過鬼市第20章 百怨困宅第10章 追魂養鬼第73章 厭勝之道第73章 厭勝之道
第78章 石屏豆腐老頭改名換姓出山了第69章 墜龍之說第70章 魯班尺第56章 陰陽過第19章 走西口第42章 太平道第94章 蛟女又現第8章 狗舔血第59章 奈何橋頭第68章 罵天應誓第69章 墜龍之說第82章 吞天之膽第95章 蛟女的轉變第55章 路遇苦主第95章 蛟女的轉變第72章 破門而入第29章 有容乃大第101章 欽原巢穴第49章 人牲第72章 破門而入第13章 那凌亂的一夜第82章 吞天之膽第87章 通神鬼現第6章 殭屍?第55章 路遇苦主第32章 半夜伸手第66章 殺身魔煞第16章 嚇跑女鬼第99章 前路漫漫第52章 降神術第34章 有人送禮第96章 各奔東西第40章 邪煞第87章 通神鬼現第61章 鬼門關前第2章 保安保鬼第3章 墳頭惹禍第35章 天雷懲戒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39章 母女兇第34章 有人送禮第87章 通神鬼現第12章 麻煩不斷第47章 生祭臺第2章 鬼吹燈第69章 墜龍之說第5章 相識第17章 鬥道(三)第37章 釘長九寸九第21章 道理第72章 破門而入第33章 千古奇穴第98章 父子重逢第43章 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第40章 邪煞第19章 遷墳起的衝突第42章 太平道第41章 初露端倪第38章 墓糊葬完本後想說的話第24章 鎮塔第89章 公審大會第4章 踏財(二)第56章 陰陽過第20章 百怨困宅第38章 墓糊葬第9章 尋曹記第58章 過陰第23章 入門第60章 現天機第30章 曹操託書第73章 厭勝之道第4章 踏財(二)第10章 過鬼市第75章 原來如此第45章 米山第63章 魍魎魑魅第37章 釘長九寸九第97章 蛟女的回憶第2章 鬼吹燈第56章 陰陽過第76章 發陽喪 投冥狀第79章 祭龍節第16章 嚇跑女鬼第68章 罵天應誓第42章 太平道第50章 薩滿主神第54章 地龍第86章 大鬼吞羅剎第18章 遷墳來了對頭第78章 石屏豆腐第70章 魯班尺第10章 過鬼市第20章 百怨困宅第10章 追魂養鬼第73章 厭勝之道第73章 厭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