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許諾

bookmark

對於建南侯府即將投建的免費書館,京城士林圈子裡的人基本有四種反應。

擁有第一種想法的人最多,他們都覺得這是大好事。有一個可以讓人免費讀書的地方,還能將許多自己沒有的書籍抄錄成冊,收歸己有,簡直就是上天掉下來的大餡餅嘛!雖然不知道建南侯府爲什麼會這樣做,但這真是太好了,等書館開門了,他們一定要去看看!

擁有第二種想法的人也不少,這些幾乎都是士林名門,或是家中有人在朝裡任官,甚至是高官的,他們覺得這種事固然是好事,可是居然是一個勳貴人家提出來的,實在太讓讀書人沒有面子了。建南侯府這麼做一定是爲了沽名釣譽!可無論他們怎麼做,粗人就是粗人,武將也依然是武將。他們是絕對無法真正動搖清流士林在朝野的地位的!

擁有第三種想法的人則基本處於觀望狀態。世家大族有自己的藏書樓、藏書館,那是常見的事。可將自家的藏書向公衆公開,卻是從未聽聞。建南侯府此舉即使是有邀名之心,但也不失爲一件善事。不過主意再好,也要看實際上辦得怎麼樣。如果建南侯府只有噱頭,結果卻是雷聲大雨聲小的話,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擁有第四種想法的人最少,但本身的權勢財富地位卻是最高的。他們也都是高門大戶,其中既有書香名門,也有勳貴王公,心裡的想法都一樣:建南侯府論根基,未必比得上我們家,怎麼從前我們就沒想到這樣的好法子呢?既可以獲得好名聲,又能收買讀書人的人心,對自家將來在朝上的威望大有好處,真是再好不過了!我們家也要建一個書館!

京城裡傳言沸沸揚揚的,連皇帝都有所耳聞,特地召了趙瑋去問是怎麼回事。趙瑋便實話回稟:“確有此事。微臣與家人商議過了,打算建一書館,將家中藏書抄本獻出,並遍收天下書籍,免費向學子開放。一來,是爲了紀念微臣早逝的父親;二來,則是因爲微臣未襲爵之前,在家鄉自幼苦讀,認識不少出身清貧的同窗,他們苦於囊中羞澀,能得到的書冊有限,雖然苦學勤奮,但與出身世家的同窗相比,往往要落後一步。有些人明明天賦極佳,卻因爲只能死守幾本典籍,沒有明師指點,沒有好書輔助,最終只能在考場上鎩羽而歸,甚至放棄科舉。微臣覺得這實在是太可惜了。若能有一處書館,讓所有學子,無論富貴清貧,都能一樣接觸到天下典籍,提高自己的學問,增長自己的見識,豈不是件好事麼?”

皇帝聽得撫掌大笑:“不但是好事,也是件大善事!你小小年紀,就有這等胸襟見識,實在是我朝之幸。朕記得你已經有了秀才功名了,雖說身上已有爵位,但也不是不能參加科舉。今年改元,朕已宣告天下,秋天加考一科恩科。你可有意下場一試?”

趙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上一科微臣落第了,這一科微臣想要再試一試,若是不行,明年正好是正科,還有一次機會。若微臣終有一日能考得舉人功名,日後拜祭亡父時,也能對亡父有所交待了。”

皇帝哈哈笑道:“很好,你沒有因爲有了爵位就不求上進,依然不忘初心,果然沒有辜負朕的期望!朕答應你,若是十年之內,你能考中舉人,那朕就賜予你亡父進士出身,並追封他爲二品資政大夫。你道如何?”

趙瑋大喜。父親趙焯少有才名,才二十出頭就考中了舉人,可惜死得太早,永生永世都只能頂着舉人的名頭存在於族譜上。但如果得到皇帝追封,他就一躍成爲二品高官,不但對他和母親米氏是無上的榮耀,也可以光耀門楣,澤被後人。世人今後再提起他,就不再是“開國建南郡公”之子,而是“二品資政大夫趙焯”。

趙瑋立刻就向皇帝行大禮道謝:“微臣定然竭盡全力!”

皇帝心情很好,賞了他不少好東西,又允許他借閱文淵閣藏書,抄錄成本,收入未來開設的明知書館中,還答應會給書館題詞。趙瑋心情興奮地離開了。

皇帝目送他退下,臉上還帶着淡淡的微笑,心情似乎很好。

身旁的近侍見狀,就大膽地探問:“皇上對建南侯真是寵幸有加。”

皇帝似笑非笑地說:“這樣不好麼?他忠心又正直,還這麼年青,未來前途不可限量。朕自然喜歡這樣的臣子。”

況且,隨他皇祖父打天下的武將後代子孫,居然做了天下讀書人都沒想到要做的事,也算狠狠打了那些書香名門世家的臉了。他們是武將出身又如何?誰說只有讀書人才能治理天下?誰說他們武人之後就都是粗人了?那些文臣們也該放下高傲的架子,好好認清這是誰家的天下了!他們瞧不起武人,又何嘗不是在輕視他高家?!

趙瑋並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微妙地合了皇帝的心意,他帶着皇帝的賞賜和許諾回到家中,把好消息告訴了祖母和妹妹。

張氏激動得直唸佛:“阿彌陀佛,真真是皇恩浩蕩!瑋哥兒,你一定要好好讀書,一定要考中舉人!你父親與母親的身後榮光,就都在你身上了!”

趙瑋靦腆地笑着:“祖母放心,孫兒一定不負您所託。”

趙琇雖然也很高興,但並不想給哥哥太大的壓力。她勸趙瑋:“皇上給了你十年的時間,本來三年一次秋闈,你只有三次機會,但今年有恩科,你又多了一次機會,一共可以考四次。以哥哥的學問和天份,只要不出意外,繼續勤學,一定能考上的。哥哥不需要擔憂太多。即使真的考不上,也不要緊。只要哥哥將來入仕後,能夠做出佳績,成爲一代名臣,皇上也會追封父親與母親,作爲對你的獎賞。所以,只要我們爭氣,父親與母親就能風風光光的,倒不一定非要執着於這次的追封。”

張氏嗔道:“這是什麼話?你哥哥若能考中舉人,難道不是好事麼?你怎的好象覺得他考不中似的。”

趙琇道:“我不是覺得哥哥考不中,而是覺得他不要太過執着於此,一心苦讀,反倒累壞了身體,那就得不償失了。身體健康纔是最重要的,不是嗎?”

這倒也是。張氏想了想,有些鬱悶地對趙瑋說:“琇姐兒這話也有道理。你用功歸用歸,卻不可熬壞了身體。祖母和你妹妹就都指望你了,若你有個好歹,卻叫我們怎麼活?”

趙琇心裡直嘆氣,祖母這說法,豈不是讓哥哥更有壓力了?

趙瑋卻微微一笑:“祖母放心,孫兒心裡有數的。”

等離開了張氏的房間,趙琇才拉起兄長的手,正色道:“哥哥,你要記得千萬保重身體纔好。功名不功名的,尚在其次。就算考不中舉人,只要你將來立了功勞,向皇上求個恩典,他也不會不答應的。再說,我覺得以父親和母親的脾氣,他們纔不會在乎這樣的身後哀榮,寧可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長命百歲呢!”

趙瑋笑道:“你放心,這樣的道理我豈會不明白?只是祖母在乎這些,方纔我是順着她的口風說的罷了。至於秋闈之事,我雖年少,卻也得明師指點,苦學了這些年,會試我參加不得也就罷了,難道連鄉試都過不了麼?我相信自己絕不會如此無能,難道妹妹不信任爲兄?”

趙琇笑了:“我當然相信你了。那哥哥只管認真讀書去吧。圖書館的事就交給我。需要與外人接觸的活兒,我叫汪福來去辦,其他的安排我都能辦好,絕不叫你操半點心!”

趙瑋高高地挑起了眉頭:“了不得,妹妹如今越發能幹了!”笑着誇完趙琇後,他柔聲道:“我一直都沒有放下過功課,即使需要備考,也沒到事事都不過問的地步。況且妹妹昨兒才提議,我們家目前藏書有限,即使從各處書局書鋪購入各種書本,也未必能撐起一家象樣的圖書館,論家底更是無法跟那些世家大族的藏書樓相比,所以必須另闢蹊徑,做出自己的特色來。妹妹的提議是收集本朝所有大學士、翰林、士林大家的文集,藏於館中,任人查閱,也有助於學子們瞭解有可能成爲考官的官員們的文風與喜好。我覺得這主意極好。從明日起,我就前往各位大學士、翰林以及學者大家們的府上拜訪,向他們求取文集。除此之外,我自打上了京城,就一直在悶頭苦學,再無明師可指點我的功課。趁着這個機會,我正好向他們請教些學問。這些可都是極有學問之人,豈不是我的良師?”

趙琇聽了直喊妙極:“真是好主意!哥哥只管去,先從最有名的請教起。等你請教的人多了,其他有學問有名聲的人就算你不上門,他們也會主動請你去了。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跟他們幾乎齊名的傢伙都受到了哥哥的拜訪,如果他們沒有那個機會,豈不是顯得學問沒有其他人高?他們一定不會甘心的!”

趙瑋愣了愣,旋即苦笑:“其實我沒有那個意思……”

趙琇擺擺手:“只要能達到那個效果就行了,初衷不重要。我倒是有一件事想問哥哥,你既要參加今年的秋闈,那你是在京城考呢,還是回老家去考?”

趙瑋怔住了。

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09章 產業第63章 宗族義務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610章 發難第492章 新友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14章 求差事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10章 新太子第341章 求助第309章 揭皮第256章 借書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512章 嘉獎第577章 馬王爺第524章 邀請第496章 對策第370章 傳聞第421章 坦率第83章 再次提議第229章 相逢第76章 察覺第320章 告狀第251章 小病第76章 察覺第459章 尋親第354章 秘信第550章 喜脈第28章 賬簿第298章 通信第600章 上任第28章 賬簿第275章 邀請第221章 中秋夜第536章 人選第505章 感悟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337章 懂你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68章 積極第231章 秋景第598章 選擇第302章 告密第620章 說客第441章 行船第534章 新年第366章 潛入第4章 流言紛紛第556章 請期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76章 察覺第299章 謀算第319章 金鐲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1章 好戲第525章 不合羣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00章 養子第439章 默契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44章 新居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609章 扣下第385章 小聚第44章 出乎意料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396章 投契第609章 扣下第400章 夜第416章 起意第216章 戰果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214章 求差事第398章 怨懟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99章 白玉蘭第604章 茶話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92章 實行第54章 憂慮第306章 宣傳戰第498章 信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398章 怨懟第234章 置莊第252章 避寒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268章 衡量第24章 顯靈第316章 光地第311章 偶遇第300章 養子第149章 元宵節第99章 逃奴第410章 倒打第533章 熱鬧第447章 船宴
第225章 落荒而逃第209章 產業第63章 宗族義務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286章 預備周全第610章 發難第492章 新友第131章 不速之客第214章 求差事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110章 新太子第341章 求助第309章 揭皮第256章 借書第292章 臘八會(六)第512章 嘉獎第577章 馬王爺第524章 邀請第496章 對策第370章 傳聞第421章 坦率第83章 再次提議第229章 相逢第76章 察覺第320章 告狀第251章 小病第76章 察覺第459章 尋親第354章 秘信第550章 喜脈第28章 賬簿第298章 通信第600章 上任第28章 賬簿第275章 邀請第221章 中秋夜第536章 人選第505章 感悟第206章 族人進京第337章 懂你第74章 意外來客第468章 積極第231章 秋景第598章 選擇第302章 告密第620章 說客第441章 行船第534章 新年第366章 潛入第4章 流言紛紛第556章 請期第3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76章 察覺第299章 謀算第319章 金鐲第104章 開源設想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21章 好戲第525章 不合羣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300章 養子第439章 默契第333章 破綻處處第344章 新居第491章 百花生日第609章 扣下第385章 小聚第44章 出乎意料第236章 汪家宅中第396章 投契第609章 扣下第400章 夜第416章 起意第216章 戰果第117章 格溫妮絲的行動力第214章 求差事第398章 怨懟第69章 上跳下竄第499章 白玉蘭第604章 茶話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92章 實行第54章 憂慮第306章 宣傳戰第498章 信第259章 父親與兄長第398章 怨懟第234章 置莊第252章 避寒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268章 衡量第24章 顯靈第316章 光地第311章 偶遇第300章 養子第149章 元宵節第99章 逃奴第410章 倒打第533章 熱鬧第447章 船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