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戰爭計劃

刀同顏靖宇在口月舊日提到的,說服以藺慕勳爲首的那鯉“派發一回事,制訂一份能夠爲各方接受的戰爭計劃是另外一回事。或者說,藺慕勳會給顏靖宇與裴承毅面子,在戰爭問題上做出讓步,再拖上幾年。但是藺慕勳也要向其他代表交代,還得說服那些在幕後支持他們的利益集團,所以需要充足的理由。母庸置疑,一份完善的、具有可行性、能夠讓人看到希望的戰爭計劃就是最好的說服工具。

燒烤晚宴上,藺慕勳當着顏靖宇的面提出了這件事情。

顏靖宇沒有含糊,當場就授權裴承毅,讓他調動一切資源,趕在春節全體代表大會休會之前拿出完整的戰爭計劃,並且準備好一份簡要計劃。不管怎麼說,真正的戰爭計劃肯定不會四處傳揚,能夠讓藺慕勳拿去交差的,最多隻是縮減版的戰爭計劃。

因爲共和國與美國都在爲戰爭做準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即便讓外界知道共和國制訂了戰爭計劃,也不會引來多大的麻煩。換個角度看,共和國的總參謀都有數千名成員,而這些人在和平時期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針對各種潛在的威脅制訂戰爭計劃,美國的威脅不是潛在的,而是實際存在的,如果沒有針對美國的戰爭計劃,那纔是在騙人。

這也成爲了裴承毅在歷年元旦節前後的主要工作。

事實上,戰爭計劃就有了。早在的時候,時任安全副總理的裴承毅就授權時任總參謀部作戰處長的袁晨皓制訂了一份戰爭計劃,並且根據這份計劃”向顏靖宇提出了應該着手爲世界大戰做準備的建議。正是如此,在吶年的時候。共和國才率先通過與歐洲的安全合作打破僵局,使世界大戰變得不再那麼遙遠。

隨後幾年,總參謀部一直在完善這份戰爭計劃,主要就是根據最新的情況對計發做出調整。比如在四隻的時候,不管是裴承毅、還是袁晨皓,都沒有預料到天軍的發展速度會如此之快,也就沒有把天軍當成主要的戰略打擊力量,仍然把空軍放在了首要個置上,使愕整個作戰計劃欠缺靈活性,被一些高級參謀戲稱爲中東戰爭的擴大版。

經過幾年努力,這份戰爭計劃完全變了樣,不但內容豐富了許多,作戰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而對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建設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比如在田年底。確定空天戰機所需的幾項關鍵技術要麼已經取得突破、要麼能在3年之內取得突破之後,裴承毅親自批准了空軍與天軍的合併計發”要求兩大軍種在田年口月底之前完成合並的準備工作。與前面提到的一樣,這次是天軍吞併空軍,而不是空軍吞併天軍。按照總參謀部與國防部聯合制訂的合併計發,合併之後,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將併入天軍的“戰術航天兵”而空軍的戰術航空兵則分別與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合併,最終只保留支援航空兵,因此空軍最終將成爲天軍旗下的一個支援類兵種。

母庸置疑,這樣的合併計利,不但需要時間,還會對軍事力量產生影響,從而反過來影響到已經制訂好的戰爭計劃。

正是如此。到曰年底,國防部仍然沒有制訂好詳細的戰爭計刮。

按照裴承毅的估計,至少還需要3年,即空軍與天軍的合併工作完成之後,纔有可能拿出詳細的戰爭計劃。

事實上,裴承毅向顏靖宇建議將戰爭推遲幾年的主要原因也在這裡。

誰都知道,天軍將是下一場戰爭中的主宰力量,早在力刃年的時候就有人預測,下一次世界大戰中。天軍將像一戰中的坦克、二戰中的轟炸機,從根本上改變戰爭面貌,並且爲率先佔領制高點的交戰方帶來最終的勝利。

雖然理論依據不能說明什麼,但是裴承毅有的不僅僅是理論依據。

前面已經提到,早在幾年前,國防部就動用專款,搭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性能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羣,並且利用該計算機羣對第三次世界大戰做了模擬分析。事實上,除了第一次模擬分析用了幾個月之外,針對各種情況下的作戰行動的模擬分析從爲停止過,每天多在進行,而且分析結果直接用來完善戰爭計劃。正是如此,在過去幾年間,國防部一直通過軍情局,利用秘密撥款加強該計算機羣。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美國五角大樓下設的國防安全計算機中心也有一個類似的計算機羣。總而言之。利用計算機做模擬分析,已經成爲了軍事家判斷未來戰爭的主要依據。

天軍如此重要,自然受到高度重視。

因爲計算機模擬分析必須建立在實際數據之上,而實際數據只能通過實驗、測試等方式獲得,所以在猛2年初,西方新聞媒體就根據共和國在之前3個,月內頻繁的航天發射活動預測,共和國正在爲建立與天軍有關的數懵,波準備,並且會利用計算機對天軍的作戰方式與作戰應見皿。模擬分析,以求建立起完善的天軍戰術體系。

這個分析並沒錯,不管怎麼說。任何軍事力量要想發揮作用,都需要戰術體系。

如同馬漢的《海權論》、杜黑的《制空權》讓全世界認識到了海軍與空軍的重要性,天軍要想成爲“第一軍”就得擁有一套類似的理論。當然,提出理論不是什麼難事,前面提到過,早在力刃年就出現過天軍作戰理論。問題是。任何成熟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大量實踐之上的。如果沒有由海軍支撐起來的日不落帝國、如果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探索,也就不會有《海權論》與《制空權》。天軍的尷尬之處就在這裡,即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場戰爭能夠證明天軍的重要性。

正是如此,從一開始,共和國與美國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高科技上。

不管怎麼說,只要有足夠多的實際數據,憑藉強大的計算機系統。就能模擬出一場規模宏大的戰鬥,甚至能夠模擬一場世界大戰。雖然模擬出來的,總會存在偏差。但是戰爭本身就是由各種不確定因素組成的,誰辦無法準確預測戰爭,所以只要模擬計算所依靠的數據足夠準確,模擬出來的結果就足夠接近現實。

爲此,共和國與美國都不惜血本,把航天發射當成過年時放二踢腳一樣。

根據共和國官方公佈的數據,僅在年。共和國就進行了怨名次航天發射,相當於平均每天發射。8次。除掉完全爲民用市場服務的弛次與以民用爲主的訛次發射之外。仍然有引飛次完全爲軍隊服務,相當於每天進行甥次軍事航天發射。如此高的發射頻率,絕對是個奇蹟。

問題是,這個不諒很快就被打破了。到溺年,共和國進行了刀凹次軍事航天發射,美國則首次超越共和國,進行了粥次軍事航天發射。雖然曰年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但是在前;,個月,共和國就進行了蚓8次軍事航天發射,美國則進行了引旺次軍事航天發射,鐵定會再次刷新紀錄。

因爲在不考慮海拔高度的情況下。航天發射場的理想位置應該在赤道上這也是法國真今不肯放棄圭亞那的原因,因爲位於圭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中心是全球最接近赤道的。而且基礎設備最完善的航天發射中心,而共和國與美國都是北半球國家,加上軍事航天發射都有保密需求,所以在2喲年左右,共和國與美國都耗費巨資建造了好幾座專門用來進行航天發射的海上活動基地,並且將其長期置於某一理想海域。比如共和國的“倚天”站共和國的所有海上航天發射基地都以史上有名的寶劍寶刀命名就長期以斯里蘭卡的加勒爲基地加勒爲與北緯6度左右,而且有相對完善的港口。能夠在接到命令之後的凹小時之內到達發射海域,並且做好發射準備,然後再用相當的時間返回加勒。整個發射過程不會超過繼小時。

與如此頻繁的軍事航天發射相比。空間設施的建設速度就慢得多了。

這足以證明,共和國與美國的絕大部分軍事發射都與戰略防禦系統無關,即以單純的軍事實驗爲主。比如在島年具份,共和國就在短短22天之內,連續進行了軍事航天發射,在,月引日那天,就用部署在南海的“青缸”站與部署在印度洋的“倚天”站發射運載火箭與口架航天飛機,而在此期間,共和具向外層空間發射了3勁餘件航,天器,其中僅有巫件與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維護工作有關,其他均是在當月舉行的一次外層空間模擬作戰演練的發射項目。

在這方面,美國也不落後。一個月後,美國就集中進行了扔次軍事航天發射,向外層空間發射了近醜口件航天器,而且絕大部分也是由五角大樓策戈小的一次外層空間作戰演習的額定發射任務。

可以說,正是如此,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共和國與美國在比賽燒錢的速度。

雖然在引世紀刃年代,隨着電能價格降到近乎零的地步,即便用氫氧發動機,航天發射的成本也降了下來。大約相當於引世紀初航空運輸成本的舊倍左右。如果使用基於催化金屬氫的新型燃料,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前提條件是,能夠大批量生產專門用於航天發射的催化金屬氫。但是如此巨大的發射量,仍然能夠壓垮任何一個國家。比如在曰年的時候,共和國用在軍事航天發射上的費用就佔到了國防預算的院。相當於當年天軍軍費的糊。因爲美國在催化金屬氫燃料的研製上比較落後,其運載火箭與航天飛機主要使用高性能氫氧發動機,所以美國用在軍事航天發射上的費用還要高一些,在國防預算中佔的比在,甥左右。即相當幹天軍軍費的瑰六,門

由此可見,天軍絕對是最燒錢的部隊。

如此巨大的投入,帶來的自然是巨大的回報。

到曰年底,真正有信心、有實力建立實戰型天軍的,就只有共和國與美國,處於第二梯隊的俄羅斯與法國最多隻能建立一支實驗性質的空天部隊,甚至無法完善本國的戰略防禦系統。

可以說,以空天力量爲核心的新一輪軍備競賽已經初步分集了結果。

換個角度看,俄羅斯與法國在四隻,也就是全面銷燬核武器啓動之後,不再以全球爭霸爲主要目的,轉而利用共和國與美國的鬥爭牟利。就是因爲兩國不可能在下一輪全面軍備競賽中勝出,甚至連入場券都拿不到。以法國來說,到田年的時候,由法國主導、德國、意大利、荷蘭、波蘭、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參與的“歐洲戰略防禦系統”的建設工作才進入到第二階段,只具備非常有限的、即針對三流國家的攔截能力,根本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戰略防禦系統。如此一來,在全球爭霸中,以法國爲首的歐盟就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也就不可能與共和國、美國爭奪霸權。當然,俄羅斯也好不到哪裡去。其戰略防禦系統僅能保護莫斯科、聖彼得堡、葉卡傑琳娜堡等大城市,而且大部分攔截器都部署在地面,以大氣層內攔截爲主。因爲核彈頭在大氣層內爆炸與在地面爆炸的效果差不多,所以俄羅斯的戰略防禦系統幾乎沒有實戰價值。

可是對共和國與美目來說,這場比賽還沒有結束。

做爲共和國國家副元首,而且是直接管理國防部的副元首,裴承毅非常清楚,最快也要到曰年之後,共和國天軍才具備實戰能力。

萬幸的是,軍情局掌握的所有情報都證明,美國天軍的建設進度仍然落後好幾年。

正是如此,主動權仍然在共和國手裡。同樣的,共和國的軍事理論家可以在不太緊迫的情況下,利用超級計算機羣分析得出的結論來摸索總結空天作戰戰術,建立一套嶄新的戰術體系,並且以該體系爲基礎。對未來戰爭進行推導與預測。

換個角度看,裴承毅隨時可以拿一套戰爭計劃去忽悠那些代表。

事實上,在此之前,裴承毅也確實是這麼做的。要知道,按照共和國的法律,每年申蔣國防預算的時候,國防部都要詳細說明每份預算的用途。更重要的是,每年進行國防開支總結的時候,國防部還得說明每分錢的去處。如此一來,在申請預算與總結開支的時候,國防部將兩次向全體代表大會做詳細陳述。因爲制訂戰爭計劃需要錢,而且像前面提到的,很多耗資巨大的軍事項目都與戰爭計劃有關,所以國防部需要在每年的7月份,分兩次向全體代表大會詳細說明整在制訂的戰爭計劃其中一次只需要向軍事委員會陳述。處於保密需要,從田年開始。裴承毅遞交給全體代表大會的計劃都是由軍情局杜撰的,只有僅遞交給軍事委員會的計戎與實際情況沾點邊,但是也不夠詳細。

只不過,裴承毅這次不打算繼續這麼做了。

不管怎麼說,像藺慕勳這樣的人,絕對不是容易欺騙的。事實上。在此之前,藺慕勳已經找過裴承毅好幾次,希望國防部能夠提供較爲詳細的戰爭計發,而不是拿一些經不起推敲的東西來矇蔽軍事委員會。裴承毅也做過保證,將逐步向軍事委員會做詳細解釋,並且在冠年當凹年的預算申請與開支總結中。已經拿出誠意,給出了一些與核心內容有關的計劃表,其中就包括天軍的建設規劃。

總而言之,因爲涉及到幾年後的戰爭,所以裴承毅覺得應該走正規渠道。

在燒烤晚宴上,藺慕勳又一次非常委婉的表示,中央政府應該在涉及到國防安全的軍費開支上表現得更加透明,至少應該讓軍事委員會掌握更多的實際情況。

爲此,藺慕勳還提到,如果有必要,可以按照元首的要求,將軍事委員會的規模縮減一半,以提高重耍信息的保密性,杜絕泄密事件。因爲削減軍事委員會的規模。等於降低軍事委員會的影響力,所以藺慕勳已經做出了重大讓步。更重要的是。如果按照顏靖宇的要求來做,等於藺慕勳主動交出了軍事委員會的大權。由此可見,藺慕勳對軍費開支不透明的做法非常不滿,也對政府不願意共享軍事信息感到非常。

雖然顏靖宇沒有立即給出答覆。但是站在裴承毅的立場上,他必須考慮藺慕勳的態度。

正是如此,在返回副元並官邸的路上,裴承毅就聯繫了袁晨皓與劉曉賓。既然要拿出誠意,就得做踏實一點!

第41章 一鍋端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章 導火索第41章 光復第83章 中東攻略第8章 一箭三雕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90章 正面進攻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68章 奇蹟第30章 影子戰士第54章 中堅力量第42章 冷戰陰影第39章 空中航母第32章 信號第14章 收復失地第40章 玩概念第34章 偷襲得手第27章 實戰考驗第27章 統一步調第21章 理想化第64章 龍出昇天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41章 大鬧龍宮第94章 主次有序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124章 領跑者第58章 聲東擊西第62章 攻防抉擇第38章 透甲長矛第100章 僵局第89章 解密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7章 借勢第13章 情報安全第7章 倒行逆施第87章 拼盡全力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59章 左右開弓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21章 見招拆招第4章 熱點第27章 海空對抗第93章 全面調整第45章 外強中乾第41章 明爭暗鬥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6章 一路走好第22章 移民潮第20章 修憲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2章 順從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8章 隨敗猶榮第66章 來龍去脈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7章 最強團隊第7章 珠聯璧合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23章 覆滅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87章 砍瓜切菜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63章 轉變思想第63章 外交鬥爭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30章 推倒重來第48章 誰綁架誰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33章 各懷鬼胎第46章 說客第38章 大禍臨頭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59章 同與不同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1章 因勢利導第25章 意外失足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36章 栽贓嫁禍第59章 同與不同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110章 戰略牌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6章 關鍵決策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09章 決戰戰場
第41章 一鍋端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章 導火索第41章 光復第83章 中東攻略第8章 一箭三雕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90章 正面進攻第107章 脫胎換骨第68章 奇蹟第30章 影子戰士第54章 中堅力量第42章 冷戰陰影第39章 空中航母第32章 信號第14章 收復失地第40章 玩概念第34章 偷襲得手第27章 實戰考驗第27章 統一步調第21章 理想化第64章 龍出昇天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41章 大鬧龍宮第94章 主次有序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124章 領跑者第58章 聲東擊西第62章 攻防抉擇第38章 透甲長矛第100章 僵局第89章 解密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7章 借勢第13章 情報安全第7章 倒行逆施第87章 拼盡全力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59章 左右開弓第10章 理想海軍怨第21章 見招拆招第4章 熱點第27章 海空對抗第93章 全面調整第45章 外強中乾第41章 明爭暗鬥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6章 一路走好第22章 移民潮第20章 修憲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2章 順從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8章 隨敗猶榮第66章 來龍去脈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7章 最強團隊第7章 珠聯璧合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77章 皇家空軍的選擇第123章 覆滅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87章 砍瓜切菜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63章 轉變思想第63章 外交鬥爭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30章 推倒重來第48章 誰綁架誰第42章 人盡其能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33章 各懷鬼胎第46章 說客第38章 大禍臨頭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59章 同與不同第117章 蓄意挑釁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21章 因勢利導第25章 意外失足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36章 栽贓嫁禍第59章 同與不同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110章 戰略牌第149章 經典突擊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6章 關鍵決策第56章 連唬帶嚇第109章 決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