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戰略牌

總參謀部詢問了前線戰鬥情況後,王元慶讓焦魃山仁請了過來。

從上午0點30到夜間130,除了午宴與晚宴的3個小時之外,王元慶與法國總統雅克西分場談了9個小時。兩位國家元首從共和國與歐盟的關係,一直談到當前的戰爭形勢,在雙方均感興趣的問題上交換了意見。

談得多,不等於收穫多。

雅克西肯定了共和國的重要性與世界大國的地位,也希望共和國能夠以世界大國的身份爲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貢獻,妥善解決中日爭端,儘快結束對日戰爭,積極推動共和國與西方國家的交往。

王元慶沒有在對日戰爭方面做出任何實質性承諾,只是保證共和國將盡力減少戰爭造成的負面影響,控制戰爭範圍。相對而言,王元慶更加關心以法國爲首的歐盟國家對待戰爭的態度,更加希望歐盟能夠理智、清醒、明智的看待這場戰爭,以公正、公開、公平的立場對待這場戰爭。

“荷蘭首相阿方的態度相差不大。”宗應仁也忙了一天,與阿方塔在多個問題上交換了意見,“總體來說,歐盟國家的態度很明確,希望我們能夠縮小戰爭規模,解除對日戰略封鎖,在日本戰爭難民的問題上做出適當讓步。”

“讓步?”王元慶冷冷一笑,說,“簡直是站着說法不腰痛,如果歐盟正想在人道主義問題上做出貢獻,就應該承諾接納日本難民,而不是與美國、澳大利亞擡槓,只想推卸責任,不想承擔義務。”

“話也不能麼說,我覺得,歐盟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

王元慶點了點頭道:“確實如此,克西的口氣軟了很多,而且主要以商量的口吻試探我們的底線,沒有過分強調人道主義災難。由此可以斷定,歐盟已經做出讓步打算與美國一同對付我們。”

“此的話,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表示?”

“什麼表示?”王元朝宗應仁看了過去。

“不管怎說。日本難民問題必須得到解決。”宗應仁稍微停頓了一下。看清楚王元慶地神色後。說道。“如果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再設法解決日本難民問題恐怕我們得承擔更多地責任。我認爲。最好在戰爭結束之前採取積極主動地外交行動。設法套住西方國家。讓更多地國家參與解決日本難民問題。這樣一來。不但能夠表明我們重視人道地態度能迫使西方國家正面應對。如果西方國家積極參與。我們可以通過談判獲得更多地利益。如果西方國家消極應付。我們則將責任推給西方國家。不管怎麼說。最終都有百利、而無一害。以當前局勢來看。我們展開積極外交行動。能夠贏得更多國家地支持!”

王元慶沉思一陣。點了點頭道:“你說得沒錯。我們必須積極應對。如果拖到戰爭結束之後再解決日本難民問題。美國肯定會袖手旁觀。歐盟更會想方設法地把責任推在我們身上。既然西方國家大打‘人道主義牌’。我們就針鋒相對地提出‘人道主義問題’西方國家如何應對。”

“最好讓外長首先在聯合國提出這個問題。”

“不。應該首先與歐盟、美國磋商。”王元慶冷冷一笑道。“日本難民問題無法迴避們也不能迴避。不管怎麼樣。我們必須設法解決。如果首先在聯合國發難|有可能導致問題複雜化。先試探美國與歐盟地態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法國總統與荷蘭首相訪問我國。也希望我們能夠在日本難民問題上做出表示。既然如此。我們將計就計。以此拉開談判序幕。”

宗應仁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從一開始,王元慶就明確了通過停戰談判結束戰爭的戰略方針。

最初,以項鋌輝爲首的一批將領還不大理解王元慶的意圖,認爲能夠徹底擊敗日本,就沒有必要與日本進行停戰談判。戰略策劃階段,王元慶多次與項鋌輝等人商討這個問題,最終說服了項鋌輝等人。

雖然“日本戰爭”是共和國與日本的戰爭,但是與“帝國時代”不同,在全球經濟高度一體化的前提下,任何戰爭都會對全世界的國家產生影響,更何況是兩個“重量級”國家之間的戰爭。

美國與歐盟表現得“積極主動”,不是爲了日本難民,而是爲了自身的利益。

在衆多新聞媒體的報道中,半島電視臺的分析可謂一針見血。據半島電視臺報道,截至2027年6月底,在村上貞正推行的“日本

計劃”的推動下,至少有八成以上的美國企業與的歐洲企業與日本有經貿上的往來。2026年,美國與日本的雙邊貿易總額超過5000元,創造了20177年以來的新高;歐盟與日本的雙邊貿易總額超過3500元,成爲日本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創造了全球大蕭條爆發之後的最高紀錄。鉅額貿易帶來的是相關利益,美國至少有500萬勞動者從對日貿易中獲益,歐洲則有大約750萬勞動者從中獲益。如果日本垮掉,美歐在貿易上的損失不可估量。

除了貿易,還有國際影響力。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一直標榜爲“西方國家”,不但大力推行西方的民主制度,還在思想、文化、科技、乃至宗教等方面向西方國家學習,竭力擺脫“亞洲國家”的身份,加入西方社會。雖然日本軍政府上臺,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日本與美歐的關係,但是隨着村上貞正大力推行“開放政策”,糾正了前政府的錯誤政策,日本與西方國家的聯繫愈發緊密。如果日本被中國擊敗,最終淪落爲三流國家,包括美歐在內的所有西方國家的威信將受到嚴峻挑戰,西方世界也將失去主導地位。

避免日本戰敗,成爲美歐的主要目的。

隨着日本戰敗已不可避免,美歐只能改變目的,避免日本在戰後淪落爲三流國家。

不管是糾纏“共國的戰爭手段”、還是強調“日本戰爭難民”,西方國家集團都是在爲日本“謀福利”,意圖向共和國施加壓力,迫使共和國放棄徹底擊敗日本的戰略目的,使日本能夠保存一絲元氣,爲戰後的快速復甦奠定基礎。

共和國能夠置西方國家~|益訴求於不顧,一意孤行的推動戰爭嗎?

王元慶的策說明了問題。在美國仍然具有強大的號召力,歐盟利益與美國利益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共和國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整個西方世界對抗!別說共和國暫時還沒有與西方世界對抗的資本,就算有,共和國領導人也要三思而後行。

11月2日,王元慶再次與雅克西會=:,應仁也再次與阿方塔交流。

人一改昨日的強硬態度,暗示法國總統與荷蘭首相,共和國願意在“日本難民問題”上與包括歐盟在內的西方國家進行磋商,如果日本接受共和國開出的條件,共和國願意通過談判解決爭端。

同日,閻尚隆在盛頓與美國國務卿布魯德林見面。

按照王慶的指示,閻尚隆首次向美國表明了共和國的戰爭意圖,暗示布魯德林,如果美國願意做出積極貢獻,共和國可以在戰爭問題上做出讓步,放鬆對日戰略封鎖,通過談判解決爭端。

隨着共和國放出“和解”的信號,全球新聞媒體頓時譁然。

在此之前,幾乎所有新聞媒體都認爲,共和國將在佔領了琉球羣島(沖繩羣島)之後揮師日本本土,以全面佔領日本結束戰爭。

共和國在即將獲得“大勝”的情況下,突然改變態度,目的是什麼?

一時之間,各主要新聞媒體都對共和國的“和解”意向做出了分析與猜測。

以CNNN爲首的西方新聞媒體一致認爲,共和國並沒有“和解”的打算,以“和解”的方式麻痹西方國家,讓西方國家放鬆警惕,減輕對共和國的壓力,爲最終全面佔領日本打下基礎。更有甚者,一些歐洲新聞媒體認爲,共和國此舉的意圖不是儘快結束戰爭,而是試探西方國家的底線,確認西方國家會不會對共和國全面佔領日本做出強烈反應,因此西方國家應該保持團結,迫使共和國放棄佔領日本的打算。

以半島電視臺爲首的“中立”新聞媒體則認爲,共和國展開積極主動的外交行動,不是爲了擴大戰爭,也不是爲了全面佔領日本,而是通過西方國家向日本發出“停戰談判”的信號,最終在談判桌上解決問題。還有部分新聞媒體認爲,共和國已經表明態度,只要日本肯承認戰敗,同意按照共和國的要求進行停戰談判,戰爭很快就將結束。因此,主動權已經轉移到日本手中,戰爭能否儘快結束,得看日本的迴應。

戰爭會很快結束嗎?

別說新聞媒體搞不清楚,就連美國與歐盟都搞不清楚共和國的真實意圖。

共和國已經在戰場上佔據絕對優勢,有什麼理由放日本一條生路?

第70章 窩裡鬥第113章 倒計時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70章 明爭暗鬥第33章 戰爭降臨第34章 事發突然序九死裡逃生第40章 窗戶紙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25章 逃生第53章 戰前動員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7章 積極主動第83章 戰爭動員第3章 風聲漸緊第55章 冷遇第55章 包餃子第7章 攔截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70章 負資本第34章 團隊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2章 軍事聯盟第19章 導彈突擊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29章 目的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56章 前方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50章 亡羊補牢第53章 建議第24章 驟變第7章 最強團隊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80章 再次遭遇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7章 潛移默化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32章 考察第87章 拼盡全力第37章 專多能第14章 三足鼎立第111章 新風向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1章 轉機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7章 大戰在即第94章 喘口氣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4章 與時間賽跑序十八神秘物質第5章 不安因素第15章 焦頭爛額第36章 栽贓嫁禍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69章 前因後果序八生死角逐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32章 提前開始第74章 情報網絡第2章 各盡其職第78章 聯合抗華第55章 心照不宣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64章 不謀而合第53章 不宣而戰第82章 外交戰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52章 出其不意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33章 幽靈折戟第30章 眼界高低第26章 愈演愈烈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48章 中東攻略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62章 十萬火急第68章 動員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94章 空中決鬥
第70章 窩裡鬥第113章 倒計時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70章 明爭暗鬥第33章 戰爭降臨第34章 事發突然序九死裡逃生第40章 窗戶紙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56章 介入程度第25章 逃生第53章 戰前動員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17章 積極主動第83章 戰爭動員第3章 風聲漸緊第55章 冷遇第55章 包餃子第7章 攔截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70章 負資本第34章 團隊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2章 軍事聯盟第19章 導彈突擊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第26章 定性分析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29章 目的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56章 前方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50章 亡羊補牢第53章 建議第24章 驟變第7章 最強團隊第116章 危險重重第80章 再次遭遇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7章 潛移默化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32章 考察第87章 拼盡全力第37章 專多能第14章 三足鼎立第111章 新風向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7章 大戰在即第11章 轉機第99章 繳械投降第17章 大戰在即第94章 喘口氣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4章 與時間賽跑序十八神秘物質第5章 不安因素第15章 焦頭爛額第36章 栽贓嫁禍第20章 軍事禁運第134章 環環相扣第117章 好心幫倒忙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69章 前因後果序八生死角逐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32章 提前開始第74章 情報網絡第2章 各盡其職第78章 聯合抗華第55章 心照不宣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64章 不謀而合第53章 不宣而戰第82章 外交戰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52章 出其不意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33章 幽靈折戟第30章 眼界高低第26章 愈演愈烈第106章 嚴冬來臨第85章 決戰跡象第138章 高興得太早第48章 中東攻略第34章 民族資本家第62章 十萬火急第68章 動員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94章 空中決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