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砍瓜切菜

bookmark

襲不成,反遭暗算。

戰鬥剛剛打響,日本空中自衛隊就亂作一團、完全失去了章法。

損失2戰術運輸機算不了什麼,飛機上的154突擊隊員隸屬於陸上自衛隊,與空中自衛隊沒半點關係。真正讓日本空中自衛隊“肉痛”的是3預警機,特別是那架E-767型預警機!

這是日本空中自衛[767中碩果僅存的一架了。

與從美國採購的E-2D相比,E-767但探測與預警能力更加強大,還是具備空中指揮能力的大型預警機,性能在美國空軍的E-3D之上。

日本花20億美元採4E-767就是爲了彌補:;的缺陷。

作爲艦載預警機,E-2列有效的彌補了航母戰鬥羣缺乏遠程預警能力的缺陷,卻受到重量、空間、飛行性能等多種不可克服的缺陷限制,缺乏空中指揮能力。作戰使用中,美國海軍的E-2系列只負責遠程預警,作戰指揮由艦隊防空中心負擔。雖然E-2D比上一代E-2C有很大改進,增強了探測能力、添加了戰術數據鏈等,在根本問題上卻沒有得到多少改進,無法像大型預警機那樣,指揮數十架戰鬥機作戰。

420,空中自衛隊的2架E-2D從嘉手納空軍基地緊急起飛。

此時才起飛,已經來不及趕到戰場了。

430,在南山列島與魚山列島上空盤旋的2“空警2000先後探測到剛剛進入東海上空、向東海艦隊殺去的日本機羣,隨即拉響了戰鬥警報。

正在東海上空巡邏的6個戰鬥機中隊應聲而動,從西面與南面撲向日本機羣。

此時。2E-2D還在以非常緩慢地速度向7500高空爬升。

432。衝在最前面地12J-10B首先與日本機羣遭遇。

“電子設備檢查完畢。”

“啓動火控雷達。”樑國翔迅速摁下了顯示器下面地幾個按鈕。

“發現目標。距離110。方位24高度5500。速度C火控計算機判斷爲F-15

“分配攻擊目標。”樑國翔迅速掃了眼右側屏幕上地武器彈藥信息。“2號、3注意。準備接收攻擊信息。按常規交戰順序交叉鎖定目標。”

狄泊清以最快的速度爲兩架僚機分配了攻擊目標。

按照長機的安排,3戰鬥機對付6架敵機,每架戰鬥機發射4枚攔截導彈,分別攻4敵機,確保每架敵機遭到來自2架戰鬥機的2枚導彈的攻擊。如此一來,就算出現意外情況,比如某架戰鬥機的火控系統出現問題、或者某架戰鬥機被擊落,也能確保6架敵機都遭到攻擊。

“目標分配完成,雷達鎖定目標,距離85,隨時可以開火。”

聽到搭檔的話,樑國翔迅速接同火力控制開關的電源,說道:“2號、3注意,鎖定目標,跟隨長機開火。”

“2鎖定目標。”

“3鎖定目標。”

“準備……”樑國翔深吸了口氣,按下發射開關同時說道,“開火!”

3J-10B以間隔一秒的頻率各發射4“霹靂14導彈。不遠處,另外3小隊的9架戰鬥機也先後發射了攔截導彈。

“全速右轉向,跟隨長機行動。”

發射完導彈,樑國翔立即選擇規避。坐在後排位置上的狄泊清一面盯着電子戰屏幕上顯示出的電磁信號數據,一面計算着導彈進入末段攻擊的時間。

另外3小隊的9架戰鬥機也在發射完導彈後選擇轉向規避。

雖然日本空中自衛隊的預警機被幹掉了,但是F-15鬥機的火控雷達對J-10B這類中型戰鬥機的最大探測距離超過220千米,:=140160千米之間。因爲衝得太“狠”,遭遇時來不及調整攻擊方向,只能迎向交戰,所以J-10B機羣沒能避開F-15達的搜索範圍。

採用常規戰術時,J-10B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性能更加出色的攔截導彈上。

“霹靂14”中程空對空導彈的最大迎向攻擊距離達到120千米,最大尾追攻擊距離爲65千米。F-15使用的幾種中程空對空導彈中,性能最出色的AIM-120C的最大迎向攻擊距離只有80米,最大尾追攻擊距離45千米。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點差距,因爲這不但決定了主動被動,還將決定雙方的生死。

在85千米上發射導彈後轉向,樑國翔不但掌握了先機,還將日本飛行員逼入了絕境。因爲輪到日本戰鬥機發射導彈的時候,交戰態勢從迎向變成了尾追,日本飛行員必須加速前進,將交戰距離縮短45米以內,而“霹靂14”導彈將在此之前進入自主攻擊階段,所以加速前進只能加快日本飛行員邁向死亡的速度。如果日本飛行員轉向逃離,不但會喪失攻擊J-10B機羣的機會、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還會把跟在後面的攻擊機羣暴露在前,打亂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戰術安排。

“樑哥,日本戰鬥機沒有轉向規避。”

“再好不過,爲我們節約了不少的導彈!”

“狗日的,日本的優秀飛行員是不是全都完蛋了,派了一羣菜鳥來。”

“菜鳥也是鳥,該輪到我們豐收了。”

狄泊清猜得沒錯,此時與他們交手的確實是一羣“菜鳥”。

第一輪衝突中,日本空中自衛隊的損失比中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總和還多,陣亡、失蹤與被俘飛行員115,傷殘38名,另4精神崩潰。14小時、兩場大規模空戰,日本空中自衛隊損失了近一半的戰鬥機飛行員。

停火7天,日本不但設法從美國獲得一批戰鬥機,還徵召了預備役戰鬥機飛行員。

樑國翔遭遇的24架F-15C戰鬥機的24名日本飛行員中,有17人來自預備役部隊,5來自其他航空隊,僅有2人蔘加過第一輪衝突。雖然飛行員“新老比例”與樑國翔率領的J-10B機羣差不多,但是2名領隊的經驗與能力肯定不如樑國翔與朱榮輝。

更糟糕的是,美國將F-15C提供給日本時,拆下了屬於“絕密”的戰術數據鏈。

J-10B機羣啓動火控雷達,用跟蹤鎖定模式爲導彈提供火控信息的時候,只有2領隊意識到了危險。

如果日本機羣在這個時候轉向,也許還能化險爲夷。

問題是,沒有戰術數據鏈的F-15C只能通過電臺交換信息,長機對僚機的指揮控制能力大大減弱。

對以秒、甚至毫秒計算時間的空戰來說,聊幾句話的時間足以決定勝負。

“樑哥,到轉向點了。”狄泊清一邊說着,一邊切換雷達工作模式,“各機注意,準備重新鎖定目標,火力引導模式。”

“跟隨長機轉向,讓我們完成最後一個步驟!”

12架J-10B以最快速度完成轉向。

機頭重新朝向日本戰鬥機後,12架J-10B的火控雷達以“火力引導模式”分別照射了24架F-15C。

帶有特殊信號的電磁波以光速撞上日本戰鬥機,再反射回來,被正在逼近日本戰鬥機的“霹靂14”導彈的導引頭截獲,激活了導彈的控制系統。導彈上的主動雷達隨即開始工作,搜尋到符合特徵信息的目標後立即轉爲跟蹤鎖定模式,引導導彈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J-10B機羣沒再轉向,而是衝向了日本機羣。

日本戰鬥機肯定會在最後關頭拼死一搏,將AIM-120彈設定爲慣性+主動雷達攻擊模式,然後以最快的速度發射導彈。

果不其然,J-10B機羣轉向後不到15,雷達告警機就響了起來。

“樑哥,雷達警報。”

“聽到了。”

“10秒到了,日本戰鬥機肯定發射了導彈。”

“密切注意敵機編隊。”

“盯着的……敵機編隊散開……第一架敵機被導彈擊中……第二架……”

“各機注意,跟隨長機加速前進!”樑國翔一點都不興奮,因爲戰鬥剛開始。

12架J-10B同時打開加力燃燒室,在沉悶的音爆聲中突破音障,以更快的速度逼近日本機羣。

AIM-120採用慣性+主動雷達攻擊模式時,飛行員必須提前設定導彈從慣性飛行階段進入自主攻擊階段的時間。可以說,這是效率最低的攻擊模式,如果目標的航向、速度、高度等狀態發生變化,導彈都會失的。爲了彌補這個缺陷,美國的設計人員爲AIM-120增添了一項性能,即載機在發射導彈之後,可以用無線電指令調整導彈進入自主攻擊階段的時間,導彈的攻擊方式變成慣性+無線電指令+主動雷達。

日本機羣被導彈打散後,別說引導導彈,恐怕連J-10B機羣在哪都搞不清楚。

“樑哥,17架敵機被擊落,我們發射的導彈打掉了2。”

“聽到了。”樑國翔微微一笑,“以小隊模式殲滅殘敵,老朱,你幹掉多少?”

“不多,才3。”

“狗日的!”狄泊清低聲咒罵了一句。

“各小隊分散攻擊,別放跑一個小鬼子!”開始還很平靜的樑國翔頓時激動了起來。

“樑哥,老朱有5戰果了,我們可不能手軟。”

“盯緊屏幕,別讓小鬼子溜掉!”

因爲在夜間交戰,所以必須依靠戰鬥機上的傳感器與探測器才能發現附近的敵機,飛行員的肉眼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分4小隊的1210B分頭追擊四散逃跑的日本戰鬥機。

對樑國翔來說,這是一場沒有多少懸念的戰鬥。此時的日本空中自衛隊恐怕連一年前的印度空軍都比不上,至少Su-30MKI的出色格鬥空戰能力能讓駕駛J-10B的樑國翔使出渾身數解,老掉牙的F-15C根本不是J-10B的對手!

激烈的空戰開始,撈取戰果的時候到了,月票上啊!

第55章 心照不宣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0章 唱高調第7章 啞巴虧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53章 巔峰之作第6章 波瀾不驚第102章 宏偉藍第76章 強將弱兵第80章 輕重緩急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51章 步步逼近第52章 趁火打劫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38章 透甲長矛第71章 意外驚喜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28章 促談第27章 高端競爭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54章 被動選擇第81章 早死晚死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5章 論爭第27章 戰略圍剿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68章 文化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53章 風雲消散第46章 由守轉攻第13章 最高級別第82章 借題發揮第7章 惡魔第61章 總體戰略第50章 試驗戰爭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0章 第一軍第86章 空中夾擊第61章 硬仗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29章 穩定因素第31章 主動出擊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6章 政治家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1章 轉機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52章 趁火打劫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49章 精小強悍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36章 戰爭惡魔第35章 祖國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53章 機會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53章 高起點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47章 厲害關係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3章 攻心爲上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1章 由冷轉熱第6章 試驗部隊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92章 裝甲比拼
第55章 心照不宣第33章 超級潛艇第20章 唱高調第7章 啞巴虧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53章 巔峰之作第6章 波瀾不驚第102章 宏偉藍第76章 強將弱兵第80章 輕重緩急第96章 九分鐘的戰鬥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51章 步步逼近第52章 趁火打劫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38章 透甲長矛第71章 意外驚喜第55章 外太空作戰第28章 促談第27章 高端競爭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54章 被動選擇第81章 早死晚死第34章 艇長的選擇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2章 傳奇人物第15章 論爭第27章 戰略圍剿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68章 文化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84章 渺茫的希望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53章 風雲消散第46章 由守轉攻第13章 最高級別第82章 借題發揮第7章 惡魔第61章 總體戰略第50章 試驗戰爭第83章 戰爭動員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6章 實地考察第10章 第一軍第86章 空中夾擊第61章 硬仗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149章 現實與理想第29章 穩定因素第31章 主動出擊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6章 政治家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1章 轉機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52章 趁火打劫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49章 精小強悍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36章 戰爭惡魔第35章 祖國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153章 機會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53章 高起點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47章 厲害關係第5章 時事造英雄第3章 攻心爲上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61章 由冷轉熱第6章 試驗部隊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92章 裝甲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