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致命的誤傷

bookmark

空戰結束後,項鋌輝沒能立即獲得休息的機會,他要組織軍事協調人員總結經驗教訓、預測敵人下一步行動、預先制訂相關計劃,向巴基斯坦軍政要員做總結報告、聽取巴軍方的意見,晚飯後召開內部會議,批評了幾個過於“熱情奔放”的手下,再次強調紀律,禁止一切敗壞共和國軍人形象的言行。忙到凌晨三點,項鋌輝才躺到牀上,閉上了充滿血絲的雙眼,讓高速運轉了二十多個小時的大腦得已放鬆。

睡了不到三個小時,項鋌輝就被叫了起來。

“剛剛收到衛星照片。”負責值班軍官把兩幅雷達成相照片放到了大屏幕上,“已經辨明,是‘維克拉瑪蒂亞’號與‘維克蘭特’號。”

“它們進入了戰鬥機的打擊範圍?”

“剛剛進入‘雷霆’戰鬥機的對海打擊範圍,只是,”軍官遲疑了一下,又調出了一組數據,“這是具體位置,以及當時的風向。初步斷定,兩艘航母正在逆風航行,航速在二十七節以上。”

項鋌輝一驚,立即問道:“向巴空軍與巴海軍發出警報了嗎?”

“已經發了警報。”軍官立即點了點頭,說道,“從兩艘航母釋放戰鬥機的位置來看,攻擊目標可能是卡拉奇。”

“卡拉奇?”項鋌輝微微皺了下眉頭。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商業港口,還曾經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海軍基地。自從瓜達爾港投入使用,巴基斯坦逐漸淡化了卡拉奇作爲海軍基地的色彩,只在這邊部署了幾艘近海快艇,主要戰艦都轉移到了瓜達爾港。

印度會轟炸卡拉奇嗎?

現在不是四十年前,除非印度想得罪更多的國家,與巴基斯坦全面開戰,不然沒有任何理由轟炸一座商業港口。

“你們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項鋌輝追問了一句。

“Mig-29K的作戰半徑。”軍官回答得很直接,“兩艘航母距離卡拉奇四百五十千米,正好在Mig-29K的對海作戰半徑之內。兩艘航母與瓜達爾的距離超過了六百千米,Mig-29K從航母上起飛,即便只攜帶兩枚空對地導彈,作戰半徑也僅有五百五十千米。如果只攜帶一枚對地攻擊導彈,增加載油量,到達瓜達爾上空之後,也只有不到五分鐘的作戰餘油。兩艘航母最多出動二十六架戰機,每架戰機僅攜帶一枚導彈,攻擊能力將非常有限。”

項鋌輝的神色凝重了起來,他沒有立即做出判斷。

瓜達爾肯定是印度海軍航空兵的首選打擊對象。印度空軍的主力被牽制在西北戰場上,最多隻能爲海軍航空兵提供護航戰機,主要攻擊任務由海軍承擔。在戰鬥機作戰半徑不夠的情況下,印度海軍確實有可能首先轟炸卡拉奇,試探巴基斯坦海軍與巴基斯坦空軍的底細,然後再決定要不要轟炸瓜達爾。

不,不對!

項鋌輝猛的一驚,想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了數架大型加油機,印度空軍在西北地區有大量機場,而且戰機的作戰半徑多在五百千米到六百千米之間,即便是腿短的Mig-29也不需要加油機的支援。也就是說,印度空軍很有可能爲海軍艦載戰鬥機提供空中加油支援。

“Mig-29K有空中加油設備嗎?”

“有,印度海軍特別要求的。”軍官稍微遲疑了一下,“上校,你是說……”

“立即聯繫巴基斯坦海軍,加強瓜達爾港的防空力度。另外,聯繫巴基斯坦空軍,不要奔襲印度航母,集中力量攔截印度空軍與海軍的攻擊機羣。有了加油機的支持,那兩艘航母放出戰鬥機之後就會轉向南下,離開‘雷霆’戰鬥機的打擊範圍。”

消息火速發了出去,卻稍微晚了一點。

收到第一次警報的時候,駐紮在巴基斯坦南部地區的一個“雷霆”中隊與兩個“雷電”中隊立即進入戰鬥狀態。十二架“雷霆”戰鬥機攜帶三具大型副油箱、四枚C-803反艦導彈與兩枚“霹靂-11”格鬥導彈,負責攻擊印度航母,二十四架“雷電”戰鬥機攜帶三具大型副油箱、兩枚“霹靂-12”中程空對空導彈與四枚“霹靂-11”格鬥導彈,負責爲“雷霆”戰鬥機護航。

當時,三個中隊的戰鬥機都已掛好了彈藥,正在準備起飛。

收到命令之後,三座基地內的勤務人員再次忙碌了起來。

十分鐘後,第一批“雷電”戰鬥機緊急起飛。每架“雷電”少帶了兩具副油箱,多掛了兩枚中程空對空導彈,作戰模式由戰術護航轉變爲防空攔截。

十二架“雷霆”卻沒有這麼好的運氣,必須卸下反艦導彈與機翼下的副油箱,換上中程空對空導彈與格鬥導彈。即便是技術最熟練的勤務人員,也至少需要二十五分鐘才能完成所有工作。

對於用“秒”來計算時間的現代化戰爭,二十五分鐘足以改變戰鬥結局了。

更糟糕的是,巴基斯坦空軍沒有派來預警機。主要是部署在南部地區的戰鬥機數量偏少,難以爲預警機提供護航戰鬥機。巴基斯坦空軍僅有三架“薩伯-2000”,白天各出動了一次,夜間都在進行維護,爲明天的戰鬥做準備。

印度空軍也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誤。

從海得巴拉西面的丹杜爾空軍基地起飛的、爲海軍攻擊機護航的二十四架Su-30MKI沒有直接殺入巴基斯坦領空,而是首先進入阿拉伯海上空,與海軍攻擊機羣會合之後才殺往瓜達爾。

如果印度空軍的護航戰鬥機提前進入巴基斯坦領空,直接撲向巴基斯坦空軍基地,很有可趕在“雷電”戰鬥機緊急起飛的時候到達。即便印度空軍的A-50I難以及時趕到,Su-30MKI憑藉更加先進的機載雷達,性能出色的R-77中程空對空導彈,完全能夠打“雷電”一個措手不及。

印度空軍的失誤,並沒有讓局勢變得對巴基斯坦有利。

防空警報拉響的時候,瓜達爾港內有四艘導彈護衛艦,兩艘輕型護衛艦,六艘導彈快艇與一艘綜合補給艦。除了早已離港的三艘“阿古斯塔90B”型潛艇,進駐潛艇洞庫的另外三艘潛艇之外,這幾乎是巴基斯坦海軍的全部家底了。

六點十五分,在A-50I的支援下,Su-30MKI機羣首先向“雷電”機羣開火。

雷達預警機尖叫起來的時候,“雷電”戰鬥機根本來不及避開以四馬赫的速度射來的R-77型中程空對空導彈。

與白天的空戰一樣,得到預警機支持,發動突然攻擊的一方大獲全勝。

此時,十二架“雷霆”戰鬥機剛剛離開機場,巴基斯坦空軍派來的“薩伯-2000”型預警機纔到達拉爾卡納附近,最快也只能在四十分鐘之後趕到。

印度海軍的Mig-29K機羣在二十五分鐘之後就將攻擊瓜達爾港。

順利擊退了巴基斯坦防空戰鬥機後,Su-30MKI沒有進入巴基斯坦領空,似乎懼怕部署在瓜達爾的遠程防空導彈。

六點三十分,掠海飛行的Mig-29K戰鬥機開始爬高。

五分鐘後,七架Mig-29K首先向一百一十公里外的瓜達爾港發射了反艦導彈。

剩下的十九架Mig-29K繼續前進。

它們不是不想盡快發射導彈,而是其攜帶的空對地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七十公里,而不是反艦導彈的一百二十公里。

五分鐘後,這十九架Mig-29K也開始爬高。

十二架“雷霆”到達戰場,發現了正在提升高度的Mig-29K戰鬥機。雖然Su-30MKI的威脅近在咫尺,“雷霆”戰鬥機依然義無返顧的放棄了Su-30MKI,以最快的速度逼近Mig-29K機羣,並且在七十公里外發射了全部“霹靂-12”型中程空對空導彈。九架“雷霆”在發射完導彈,還沒有來得及規避的情況下被Su-30MKI射來的R-77導彈擊落。九名飛行員全部喪生大海,後來巴基斯坦追授他們爲“民族英雄”,並且在航空學院爲他們塑立了一座紀念碑。

英勇的巴基斯坦飛行員沒能用生命換來足以扭轉局面的戰果。

“霹靂-12”導彈射到之前,十九架Mig-29K全都射出了對地攻擊導彈,並且迅速降低高度,規避“雷電”的攻擊。只有兩架Mig-29K因爲俯衝得太慢,沒能及時逃出“霹靂-12”的絕殺範圍,被炸成了碎片。

兩架Mig-29K被擊落的時候,瓜達爾港內的巴基斯坦戰艦也遭到了滅頂之災。

狹窄的港口,讓戰艦上的末段自衛武器系統難以發揮威力。二十八枚反艦導彈中有二十一枚擊中了目標,六艘護衛艦與六艘導彈艇全部被擊沉擊毀,綜合補給艦也捱了兩枚導彈,如果不是及時衝上淺灘,也將在港口內沉沒。

緊接着,瓜達爾港的基礎設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收到瓜達爾港遭到轟炸的消息時,項鋌輝還收到了另外一份情報。

負責瓜達爾港擴建工程的工程隊工人宿舍被一枚導彈擊中,數十人喪生,且絕大部分都是來自中國的工程人員。

不敢有任何耽擱,項鋌輝立即讓通信軍官把消息發給了總參謀部。

雖然項鋌輝並不知道共和國正在等待參戰的理由,但是他已經隱約意識到,瓜達爾港的“誤擊”將給這場戰爭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

****

新書衝榜,求推薦求收藏!

第93章 政治進程第4章 停戰談判第79章 表演時間第26章 關鍵情報第67章 關鍵時刻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2章 大殺器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17章 戰略決策第9章 以退爲進第60章 關鍵點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2章 地面戰鬥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44章 最後手段第2章 野心家第90章 爆炸效應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63章 外交鬥爭第56章 前方第55章 冷遇第72章 歸宿第49章 場鬧劇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0章 秘密逮捕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53章 新式戰爭第99章 單獨戰役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42章 大顯神威第4章 拉幫結派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89章 雅浦海戰第7章 危機暗伏第141章 佯攻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3章 情報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67章 不得不做第9章 政治參謀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01章 爛攤子序十二全體動員第23章 一反常態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90章 正面進攻第53章 建議第71章 意外驚喜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21章 理想化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17章 積極主動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77章 三方角逐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43章 萬事俱備第60章 協同作戰第16章 捧殺序十七偃旗息鼓第62章 驚弓之鳥第20章 風聲鶴唳第83章 無法指望第11章 識時務第30章 推倒重來序七死亡遊戲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11章 新風向第69章 權益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5章 鬼把戲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33章 假投降第13章 亮牌第32章 信號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0章 半小時第78章 少壯派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11章 全面打擊第99章 兩難
第93章 政治進程第4章 停戰談判第79章 表演時間第26章 關鍵情報第67章 關鍵時刻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70章 換位指揮第32章 大殺器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17章 戰略決策第9章 以退爲進第60章 關鍵點第34章 超級航母第12章 地面戰鬥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44章 最後手段第2章 野心家第90章 爆炸效應第34章 借刀殺人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63章 外交鬥爭第56章 前方第55章 冷遇第72章 歸宿第49章 場鬧劇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0章 秘密逮捕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53章 新式戰爭第99章 單獨戰役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42章 大顯神威第4章 拉幫結派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89章 雅浦海戰第7章 危機暗伏第141章 佯攻第99章 單獨戰役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3章 情報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45章 戰爭需要理由第67章 不得不做第9章 政治參謀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7章 戰爭部署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01章 爛攤子序十二全體動員第23章 一反常態第107章 走向決戰第90章 正面進攻第53章 建議第71章 意外驚喜第120章 膠着戰局第21章 理想化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17章 積極主動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77章 三方角逐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43章 萬事俱備第60章 協同作戰第16章 捧殺序十七偃旗息鼓第62章 驚弓之鳥第20章 風聲鶴唳第83章 無法指望第11章 識時務第30章 推倒重來序七死亡遊戲第10章 生存法則第111章 新風向第69章 權益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5章 鬼把戲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33章 假投降第13章 亮牌第32章 信號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0章 半小時第78章 少壯派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11章 全面打擊第99章 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