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先決條件

交解決衝突,不是沒有可能,而是時機不成熟。

第三次戰役開始後,美國與日本先後向共和國遞交外交照會,要求共和國儘快停止軍事行動,與韓國進行停戰談判。隨後,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乃至俄羅斯都向共和國發出外交照會,希望共和國能夠有所“剋制”。

外交鬥爭不比軍事鬥爭,除了講實力,還得講道理。

13日,王元慶讓外長黃國巍分別照會美國與日本,提出與韓國進行停戰談判的三大綱領:一是韓國無條件投降,朝鮮爲朝鮮半島唯一合法政權;二是將包括柳宗純在內的,蓄意挑起戰爭的戰犯移交給共和國或者朝鮮的軍事法庭進行審判;三是直接參與戰爭的美國與間接參與戰爭的日本向共和國與朝鮮賠禮道歉,支付戰爭損失。

外交照會中明確提到,只有美國與日本做出明確承諾,共和國纔會考慮停戰談判。

如果美國與日接受共和國開出的條件,根本不需要進行停戰談判,因爲等於承認韓國戰敗,承認了朝鮮半島的既成事實。

問題是,美國與日本沒有擇餘地。

如果不接受和國的條件,共和國能夠用戰爭手段達到同樣的目的,戰爭最遲在3月份結束。只要共和國軍隊佔領了釜山,停戰談判的性質將發生決定性的轉變,作爲獨立國家存在的韓國將成爲歷史。

留給韋斯特德的決策時間並不多。

1月19日韋斯特伍德在就前的酒會上向美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表示,美國不會讓韓國成爲歷史,將盡一切努力支持韓國。

說話。不等採取實質行動。

美國東部時間20韋斯特伍德正式就任美國總統。

與前任相比。韋斯特伍德地就職典禮非常簡短。回到白宮後。新任總統以最快地速度簽署了第一份總統令:凍結韓國在美資產。

或許。美國更加關心地是如何收回成本。

當天。第二支滿載軍火物資地船隊到達釜山。數十艘快速貨輪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地韓軍送來救命稻草。

同一天軍全面佔領漢城。

雖然美國國務卿布魯德林在上任後的第一天啓程飛往北京,正式訪問共和國,但是在美國不願意做出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布魯德林的北京之行不會有任何成效。

1月22日9點30,顧衛民與布魯德林會晤,兩人閉門磋商近2個小時。

隨後布魯德林與王元慶會晤,兩人沒有進行閉門磋商,商討的主要話題中,除了半島戰爭之外,還有兩國間的貿易戰。

用共和國副元首首席助理葉致勝的話來說,共和國更關注中美間的貿易糾紛。

共和國的態度再明顯不過,只要美國不願意做出讓步,共和國就不會在談判桌上與美國商討與半島戰爭有關的所有問題。

布魯德林還在北京訪問的時候,半島戰場上的進攻準備已經全面展開。

25日下午,美國船隊剛剛離開釜山和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出動上千架次戰機,對釜山進行了長達6個小時的高強度轟炸。

這輪轟炸,幾乎徹底打垮了韓軍的鬥志。

轟炸結束後,整個釜山都籠罩在烈焰與濃煙之中。竄起的火焰,連海峽對面對馬島上的日本人都能看到。囤積在港口內的200多萬噸物資被徹底摧毀,殉爆的彈藥不但摧毀了港口基礎設施,還導致數千名韓軍官兵傷亡。

當天晚上,僞韓總統柳宗純逃離釜山,前往蔚山。

次日凌晨,韓國西部艦隊離開釜山往浦項。

因爲釜山完全喪失了作爲港口的能力,所以從26日開始,共和國空軍與海軍航空兵重點轟炸蔚山、浦項與大邱。

26日夜間,爲了阻止韓國艦隊外逃,共和國海軍航空兵執行了一次“特殊任務”。

2個大隊的J-115BA戰鬥機從航母上起飛剛剛進駐浦項的韓國西部艦隊進行了重點打擊。

轟炸行動非常順利,也收到了顯著效果。

通過偵察衛星拍下的照片:夠明確識別出11艘大型戰艦要麼被擊沉、要麼衝灘擱淺、要麼在港口內燃燒,只有數艘快艇逃過了打擊。

27日凌晨軍擴大了作戰範圍。

至少1箇中隊的J-14飛到朝鮮海峽上空,在海峽北面巡邏。

此舉立即引起日本高度關注亮前,日本戰鬥機出現在海峽南部海域上空,只是雙方均未越過海峽中線,沒有主動挑起衝突。

從此時開始,共和國空軍的戰鬥機小時不間斷的在對馬海峽上空巡邏。

意圖很明顯:防止柳宗純外逃。

既然韋斯特伍德喊出“盡一切努力支援韓國”,美國肯定會在必要的時候扶持韓國流亡政

代言人肯定是韓國民選總統柳宗純。不管從何種,防止柳宗純外逃是最終解決半島問題的最佳辦法。

此時,最重要的還是第四次戰役的準備工作。

確認參戰部隊之後,裴承毅在211日返回瀋陽。

作爲保衛後勤補給線主要力量的611軍與27軍率先南下,前往清州頂替77軍。一直在朝鮮北部休整補充的54軍在23日南下,前往束草接替軍。77軍、38軍與5個空中突擊旅就地休整。

24日,39軍將漢城防禦交給軍之後,啓程回國。

爲了表達對39軍尊重,項鋌輝親自前往丹東39軍舉行了隆重的歸國儀式。因爲其他作戰部隊還在朝鮮境內,所以39軍不但是最後一支入朝作戰的陸軍軍隊,還是最先回國的軍隊!

26日,趙潤東在首都軍區司部接見了蘇勁輝等39軍主要將領與高級軍官。

除了親自授蘇勁輝上將軍銜、爲其他上百立下重大戰功的將士授銜授勳之外,趙潤東還當場宣佈,任命蘇勁輝上將爲陸軍參謀長,調總參謀部任職。

不管怎麼說,勁輝與39軍得到了足夠高的重視與巨大的榮譽。

前線,後勤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的進行着。

爲了儘快鐵路通車,裴承毅調集所有參戰部隊的3000多名工程兵211日到26日,僅用5天時間就讓第一列滿載彈藥物資的火車到達了榮州北面的堤州,爲駐紮在此的38軍第382旅送去了數千噸彈藥物資。

從此開始,平均天有12列火車到達堤州。

除了鐵路,裴承毅還安排了3500重型卡車向前線運送物資。空軍的所有運輸機以每天至少2個架次的速度向前線運送物資。

按照前指後勤部門統計,在26日之前天向前線運送物資噸,從26日開始,每天運送13萬噸。以此速度,到2月日就能在前線囤積大約1萬噸作戰物資,基本上完成後勤準備工作。

28日,炮兵向錢癬轉移。

因爲海軍沒有讓艦隊進入朝鮮海峽,所以作戰部隊只能得到艦載航空兵的支持,不要奢望艦隊的炮火支援,炮兵成了唯一炮火支援力量。

值得慶幸的是,經過1個月努力軍工程部隊修復了朝鮮北部的1處空軍基地,還興建了近20野戰機場。雖然空軍沒有在缺乏基礎設施與維護設備的野戰機場部署作戰飛機,但是野戰機場給了作戰飛機更多選擇,修復的空軍基地縮短了作戰飛機的活動半徑,提高了空軍與海軍航空兵的作戰效率。

1月的最後1天,陸航增援部隊到達。

陸軍航空兵的重要性已經在半島戰爭中得到證實(空中突擊旅屬於陸航編制),在特殊地形環境下,直升機擁有不可取代的優勢。相對來說,運輸直升機的意義更加明顯。雖然武裝直升機擁有非凡的打擊能力,但是不具備兵力投送能力。在打擊手段齊備的情況下而是運輸直升機更能滿足作戰要求。

第一次戰役還未結束,陸軍向國內2家直升機生產廠商緊急訂購了一批運直升機。

即便是緊急訂購,受生產週期的影響,交貨時間都在1個月之後。結果,當陸軍拿到廠家交付的250運輸直升機的時候第三次戰役已經結束。

花了275總不能什麼用處都沒有。

在前線嚴重缺乏運輸力量別是短途運輸工具的時候,陸軍將25架運輸直升機編成了一個臨時陸航旅專門用於戰術空運。

因爲採用的是電力動力設備,所以不用考慮燃油問題。1架直升機能在1個小時內在50千米的航程上飛2個來回次爲前線運送到8~物資。250直升機一起出動,1個小時就能爲前線作戰部隊提供2500~:到的作戰物資!非常驚人,也非常重要的運送能力。

2月1日,由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送抵前線指揮部。

裴承毅沒有急着下達作戰命令,而是召集幾位軍長,召開了戰前會議。凌雲霄沒有返回瀋陽,而是讓771旅的鐘驚波替他參加作戰會議。不是凌雲霄不想回來,而是裴承毅讓他暫時不要回來。在王元慶處理好後方的工作之前,凌雲霄最好呆在前線,哪裡也別去,免得惹上麻煩。

2月2日,各部隊指揮官帶着前指的作戰命令返回作戰部隊。

第四次戰役的發起時間進入倒計時。

共和國的軍事部署瞞不了太空中的偵察衛星,全世界都知道,再也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共和國陸軍攻佔釜山!(未完待續

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99章 繳械投降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6章 迎難而上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18章 風起浪涌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5章 區別對待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89章 雅浦海戰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92章 被動局面第27章 戰略圍剿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91章 守株待兔第39章 笑傲長空第80章 第一次第53章 高起點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3章 麻煩纏身第42章 大殺器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20章 謀面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28章 高層接觸第26章 殲滅戰第63章 想當將軍第8章 複雜化第52章 重大收穫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43章 萬事俱備第7章 珠聯璧合第59章 未來第96章 風暴高潮第5章 盟友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44章 第一槍第61章 由冷轉熱第21章 見招拆招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50章 防禦部隊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52章 不屈第32章 臨時搭檔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章 啞巴虧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章 政治鬥爭第45章 部署第36章 致命決策第20章 重大消息第56章 雙面間諜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03章 春雷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88章 公開較量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59章 特別行動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4章 停戰談判第63章 轉變思想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10章 第一軍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38章 戰爭跡象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9章 針鋒相對第37章 暗度陳倉第98章 東衝西突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9章 安全基石第36章 雷霆一擊第33章 亮底牌第39章 空中航母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7章 多事之秋第64章 別無選擇第20章 風聲鶴唳第32章 大殺器
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99章 繳械投降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44章 改寫命運的情報第39章 正中下懷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0章 冰山一角第16章 迎難而上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18章 風起浪涌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5章 區別對待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89章 雅浦海戰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92章 被動局面第27章 戰略圍剿第40章 殺雞用牛刀第91章 守株待兔第39章 笑傲長空第80章 第一次第53章 高起點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13章 麻煩纏身第42章 大殺器第61章 未來軍事力量第20章 謀面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43章 演變的世界第28章 高層接觸第26章 殲滅戰第63章 想當將軍第8章 複雜化第52章 重大收穫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43章 萬事俱備第7章 珠聯璧合第59章 未來第96章 風暴高潮第5章 盟友第121章 見風使舵第44章 第一槍第61章 由冷轉熱第21章 見招拆招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50章 防禦部隊第146章 剛猛打法第52章 不屈第32章 臨時搭檔第47章 多方因素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7章 啞巴虧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章 政治鬥爭第45章 部署第36章 致命決策第20章 重大消息第56章 雙面間諜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03章 春雷第179章 外長會晤第88章 公開較量第22章 空中爭雄第161章 狼煙四起第63章 轉變思想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59章 特別行動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1章 待價而沽第28章 孰輕孰重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4章 停戰談判第63章 轉變思想第42章 未發生的叛亂第10章 第一軍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38章 戰爭跡象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9章 針鋒相對第37章 暗度陳倉第98章 東衝西突第106章 大陸硝煙第19章 安全基石第36章 雷霆一擊第33章 亮底牌第39章 空中航母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7章 多事之秋第64章 別無選擇第20章 風聲鶴唳第32章 大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