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充分準備

元慶是一個不喜歡空談,喜歡做實事的人。

到達總參謀部,王元慶就讓裴承毅向“預製艦隊”和其他能夠參與攔截行動的部隊下達準備交戰的命令,讓項鋌輝隨時彙報各部隊的行動情況。

元要玩真格的了!

各部隊接到命令之後,立即展開行動。

由“萬州”號與“達縣”號爲的導彈護衛艇羣一直跟隨美國船隊向西航行,時刻讓所有運輸船隻在目視監視距離之內。“震東”號母船派出數架警戒直升機,輪番與導彈護衛艇配合行動。

因爲要對付日本近海防衛艦隊,所以其他作戰力量必不可少。

凌晨4點,攜帶反艦導彈的遠程海巡邏機、攜帶航空魚雷的反潛巡邏機、2聯合指揮機在大型加油機的陪同下,從剛剛修復投入使用的嘉手納空軍基地起飛,前往北海道東部海域,參與攔截行動。

30,空軍的12J14戰鬥機、12J15戰鬥機、1架KZ21預警機與大型加油機從共和國東北某空軍基地起飛,趕往北海道東部海域,協助海軍各作戰部隊攔截運輸船隊。

5點過,2正在該海域活動的潛艇回消息,正在趕往事地點。

僅僅用了2個小時,各參戰部隊部署到位。

王元慶沒有離開總參謀部。而是在聽取裴承毅地簡要報告。

雖然日軍航母戰鬥羣與排水量在5:以地大中型戰艦均被殲滅。但是日本海軍仍然有衆多排水量不足5:地小型艦艇在近海活動。根據總參謀部統計地戰果。日本海軍地常規潛艇部隊沒有遭到重創。大約有0來艘常規潛艇在海活動。

因爲缺乏可靠地戰術情報。日本地常規潛艇很難對共和國海軍艦艇構成威脅。

爲了對付日本地常規潛艇。海軍將所有攻擊潛艇都派往西太平洋。在琉球羣島以西地東海海域集中了數十架反潛巡邏機與數十艘近海反潛艦艇。因爲最容易遭到潛艇攻擊地運船隻一直得到反潛力量嚴密保護地東海與琉球羣島海域活動。所以總參謀部與海軍司令部都認爲日本地常規潛艇一直在近海活動。沒有進入遠洋。

威脅最大地不是日本潛艇。而是日本地導彈快艇。

早在20紀。日本就研製出了性能極爲先進地水翼導彈快艇。

軍政府臺前,在“專守防衛”政策的引導下,日本非常重視導彈快艇。即便在21世紀初,日本艦艇逐步邁向大型化,相繼建造了包括“日向”級在內的衆多大型戰艦,日本海軍也沒降低新式導彈快艇的研製力度。

軍政府臺後,受人才流失影響,日本一度將導彈快艇當作主要海防衛力量。村貞正臺後,爲了集中力量研製核武器,有效攝製對日本構成威脅的周邊國家,日本海軍曾經在3年之內建造了50多艘導彈快艇,組建了世界規模最大的導彈快艇羣,還差點因此導致東北亞地區的大規軍備競賽!

隨着國力逐漸恢復,日本在2023年之後陸續降低了導彈快艇的產量。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消息,日本因爲過低估了潛射彈道導彈的研製難度,認爲能在2025年之前研製出真正意義的戰略核潛艇,所以放棄了“近海防禦”策略,轉而集中力量建造以保護戰略核潛艇爲主要作戰任務的“大艦隊”。這一政策的直接結果就是日本加快了各型主力戰艦、特別是以反潛爲主要任務的驅逐艦與護衛艦的建造進度,爲2支航母戰鬥羣配備了世界最強大的反潛護衛陣容。

直到共和國海軍開始大批量裝備6011級導彈護衛艇,日本海軍才意識到導彈快艇的重要性,在2025年啓動了新式導彈快艇的研製計劃。可惜的是,這種集中了日本最新科技成果、性能極爲先進的導彈快艇的研製工作預計在2030年完成,批量生產計劃安排在20311年之後。

此時,日本的主力導彈快艇爲“伊吹”級。

這種在20177年研製成功,201年批量生產的導彈快艇的標準排水量僅有342:、滿載排水量,採用水翼穿浪船型,最大航行速度45節、巡航速度24節,最大續航力15海里、最大自持力15天,標準載員211人,其中軍官3人、士官、水兵1,配備2具裝-6型反艦導彈射器、1門57毫米高平兩用炮與1門6管20毫米機關炮,可以攜帶1架小型直升機沒有機庫,電子設備主要爲1部雙座標對海搜索雷達、1部小型氣象雷達與1套光電探測跟蹤系統。

即便以2027年的標準衡量,“伊吹”級的性能也不落後,只是比起共和國的60

不是一點半點。

關鍵是,導彈快艇的作戰能力並不強。

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導彈快艇就因爲過小的排水量,性能受到很大限制。除了在中東戰爭期間擊沉過驅逐艦之外,導彈快艇再也沒有驚人的表現。歸根結底,都與導彈快艇的“特殊性”有關。

小型艦艇有小型艦艇的好處,比如速度快、靈活、不容易被現等等。

隨着技術進步,導彈快艇的這些性能很難在戰爭得到揮的機會。速度再快,也快不過反艦導彈;機動性再好,也好不過直升機與作戰飛機;即便非常不容易被現,在各種各樣的探測裝備面前也難以藏匿行蹤。

艦體過小,帶來的問題卻永遠無法克服。

與任何一種大型戰艦相比,導彈快艇的作戰能力都非常單一,作戰用途更加單一。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就再也沒有研製小型艦艇,而是全力打造大型戰艦。雖然共和國海軍曾經擁有一支令所有敵人生畏的“海猛虎”,但是在共和國國力逐漸增強,有足夠的能力打造大艦隊之後,導彈快艇也逐步退居二線,不再是海軍的主力作戰艦艇,只能承擔近海巡邏與近海防禦任務。如果不是局勢所迫,沒有充足經費;戰艦建造週期過長,3年內難以建造太多的大型戰艦,共和國海軍也不會用導彈護衛艇組成“預製艦隊”,執行戰略封鎖任務。

要想揮導彈快艇的戰鬥力,必須有足夠的協助力量與強大的聯合作戰能力。

爲此,共和國海軍岸基航空兵與空軍向前線派遣包括預警機、反潛巡邏機、聯合指揮機、加油機與戰鬥機在內的數十架戰機,爲執行封鎖攔截任務的導彈護衛艇提供全方位支援與協助。

日本海軍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

天還沒亮,空軍司令部送來最新情報,之前還在津輕海峽東部海域活動的2支導彈快艇羣已經離開巡邏地點,正在向東航行。

點不到,到達作戰海域的遠程海巡邏機現了正在向運輸船隊靠近的導彈快艇。

“伊吹”級導彈快艇沒有配備遠程對空搜索雷達、也無法配備系統總質量達到數百噸的大型雷達,自然無法現遠在數百千米之外的預警機與遠程海巡邏機。雖然日本海軍爲大部分“伊吹”級配備了近程防空導彈陸軍的單兵防空導彈,但是這種導彈最多隻能對付視野範圍內的直升機與低空飛行的戰鬥機,根本夠不着在數千米、甚至萬米高空飛行的作戰飛機。

通過信息網絡系統,日本導彈快艇羣的一舉一動都送給了迎戰的導彈護衛艇。

毋庸置,共和國海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打,還是不打?

決策權不在海軍手裡,也不在總參謀長手中,在王元慶的手中。

各參戰部隊的官兵都在焦急等待攻擊命令的時候,王元慶卻在等待軍情局的消息。

肯定要打,只是必須掌握好打的時間!

這不是一次普通的攔截行動,既然美國船隊沒有在此之前聽從警告,也會在此之後聽從警告。要想避免再次生類似的事情,必須打痛敵人、打怕敵人。做出決策的時候,王元慶就明確了“打”的宗旨,只是格外強調打的方式。

美國想給共和國製造麻煩,共和國也想給美國製造麻煩。

誰能笑到最後,不是看能夠擊沉多少日本艦艇與多少船隻,而是能否在打了之後拿到十足的理由,讓美國啞巴吃黃連!

王元慶並不擔心什麼,船隊的速度只有24節,最快也要到傍晚才能到達日本港口。

0點過,王元慶通過軍情局的保密通信線路聯繫閻尚隆,讓外長在巴黎做好譴責美國有意破壞停戰談判的準備工作。

接到電話的時候,閻尚隆還有點驚訝,似乎不太明白元的意思。

王元慶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席助理焦魃山向閻尚隆簡單解釋了一番,然後讓閻尚隆按照最高決策做好相關準備。

11點30,李存勳來到總參謀部。

收到軍情局的評估報告之後,王元慶沒再遲,立即讓裴承毅按照軍情局制訂的相關計劃安排作戰任務。

戰略封鎖是徹底打垮日本的“王牌”,豈可兒戲?

拿到軍情局的計劃,裴承毅才明白了元遲遲不下達作戰命令的原因。作爲軍人,裴承毅不得不佩服元的戰略眼光與政治頭腦。這不是一場簡單的戰鬥,而是一場註定會對衆多國家產生影響的戰鬥!

12點過,作戰命令下達到各作戰部隊,攔截行動開始倒計時。

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08章 鬥爭第64章 繼續前進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7章 攔截第15章 突變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60章 戰役穿插第70章 王牌登場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28章 促談第46章 備用計劃第46章 家門不幸第40章 掉包第123章 覆滅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1章 相互試探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20章 唱高調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章 喜憂參半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43章 坦誠交流第45章 坐享其成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30章 感恩戴德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9章 政治參謀第35章 主動迎戰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64章 繼續前進序三獅羣圍獵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27章 高端競爭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30章 取捨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23章 手到擒來第44章 閉門決策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章 野心家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29章 穩定因素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1章 落網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1章 定策第70章 明爭暗鬥第67章 同盟體系第26章 坦然面對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41章 佯攻第38章 快節奏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93章 全面調整第36章 黃金搭檔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36章 栽贓嫁禍第3章 攻心爲上第8章 突然襲擊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00章 僵局第2章 臭味相投第35章 意外收穫第64章 繼續前進第96章 突圍第72章 歸宿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章 財神爺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32章 超級間諜第37章 專多能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29章 壞兆頭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64章 不謀而合第81章 全面撤退
第40章 空軍出動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08章 鬥爭第64章 繼續前進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7章 攔截第15章 突變第93章 鐵腕首相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60章 戰役穿插第70章 王牌登場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28章 促談第46章 備用計劃第46章 家門不幸第40章 掉包第123章 覆滅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71章 冬天的氣息第11章 相互試探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20章 唱高調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11章 喜憂參半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43章 坦誠交流第45章 坐享其成第138章 絕對火力優勢第30章 感恩戴德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9章 政治參謀第35章 主動迎戰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64章 繼續前進序三獅羣圍獵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27章 高端競爭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30章 取捨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23章 手到擒來第44章 閉門決策第62章 絕對優勢第2章 野心家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111章 和平信號第29章 穩定因素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1章 落網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29章 決戰在即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1章 定策第70章 明爭暗鬥第67章 同盟體系第26章 坦然面對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41章 佯攻第38章 快節奏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9章 赤裸裸的威脅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93章 全面調整第36章 黃金搭檔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36章 栽贓嫁禍第3章 攻心爲上第8章 突然襲擊第26章 航母出擊第100章 僵局第2章 臭味相投第35章 意外收穫第64章 繼續前進第96章 突圍第72章 歸宿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章 財神爺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32章 超級間諜第37章 專多能第136章 長遠謀劃第129章 壞兆頭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64章 不謀而合第81章 全面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