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海軍在行動

七月三日,北京時間十四點三十分,共和國外交部針對印度轟炸瓜達爾港中國工人營地,炸死三十三人、傷一百零七人、另有五十八人失蹤的惡性事件發表了措詞強烈的外交聲明,表示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中國在印度洋地區的利益、保護在巴華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因此導致的一切嚴重後果都將由印度單方面承擔。

嗅覺靈敏的評論員立即從這份簡短,態度強硬的聲明中嗅到了濃烈的火yao味。

沒等世界各大新聞媒體回過神來,聲明中提到的“措施”就出臺了。

十六點三十分、第四次印巴戰爭爆發後三十個小時、外交部發表聲明後兩個小時,國防部長趙潤東與海軍司令英常徽上將,在新聞發佈會上,通過來自全球各大新聞媒體的記者向選世界宣佈,中國海軍將派遣由六艘驅逐艦、六艘護衛艦與兩艘大型綜合補給艦組成的特混艦隊前往印度洋,撤離中國在巴人員,保護中國在巴僑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

沒有向印度下戰書,沒有公佈任何相關行動計劃。

全世界都震動了,中國以不宣戰的方式,通過派遣海軍特混艦隊的方式採取了實質性的軍事行動。

據不完全統計,當天全世界五百多家主要媒體集中報道了這一消息。

一時之間,各種各樣的消息充斥於各大新聞載體。上百家電視臺的熱點新聞報道、數百種報紙的頭版頭條、數十家大型新聞門戶網站的首頁上全是相關報道。到當天傍晚,世界各國的知名時局評論員與軍事評論員紛紛到電視臺“現身說法”,有的分析中國出兵印度洋的理由、有的分析中國政府的目的、有的分析中國特混艦隊的作戰能力、有的分析印度可能做出的反應。

當時的“盛況”,甚至超過了三年前的倫敦奧運會。

時隔三十六年,自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的邊境自衛反擊戰之後,中國再次以政治針對性的方式向外派遣軍事力量,執行軍事任務。

中國成爲了焦點,中國海軍更是焦點的焦點。

三十六年前,中國憑藉世界上最強大的陸軍,“打了小朋友的屁股”。三十六年後的今天,中國卻只能憑藉世界第七,亞洲第三的海軍懲戒“兇手”。

共和國海軍,能夠像三十六年前的陸軍那樣,完成國家與民族交付的任務嗎?

也許,一件後來被華人津津樂道的事情能夠從一種不同的角度說明問題。

相關消息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全球最大的五家博彩公司聯合開出盤口:賭中國海軍與印度海軍誰能獲勝。

四個小時之內,印度海軍的賠率達到了八賠一,中國海軍的賠率僅爲一賠六。

絕大部分人都認爲,擁有兩艘航母、十多艘驅逐艦、二十多艘護衛艦、十多艘潛艇,佔據了天時地利,還以逸待勞的印度海軍將獲得完勝;僅僅派出十二艘戰艦的中國海軍將完敗。

到當天晚上,中國海軍的賠率變成了一賠四。

主要是世界各地的華僑華裔聞訊後紛紛加入,即便是博彩,也不能輸給印度。據不太可靠的消息,身價最高的五位華商投入的博彩資金超過了二百四十億美元,全球華人首富藺彥博用資產做抵押,拿出了一百二十億美元買中國海軍勝出。

盤口越炒越大,連一些金融炒家也加入了進來。

這些人擁有神通廣大的渠道,能夠獲得第一手資料,準確的掌握了雙方的實力對比。結果大部分炒家買中國海軍勝出。原因很簡單,中國不但擁有印度沒有的攻擊核潛艇,還擁有印度欠缺的軍事衛星系統。

一天之後,印度海軍的賠率上升到了五賠一,中國海軍的賠率下降到了一賠二。

短短二十四小時之內,至少有三千億美元涌入了這個巨大的賭場,贏家將賺得鉢滿盆滿,輸家將輸得傾家蕩產。

紀佑國沒有下注,他那點薪水連入門的資格都沒有。

趙潤東宣佈消息的時候,紀佑國正在與賈培爾通電話。這次,賈培爾在沒有“預約”的情況下打來了熱線電話。美國總統的語氣與情緒再次證明了紀佑國的判斷,美國不希望中國參戰。爲了穩住美國,紀佑國不但保證海軍的行動以撤僑護僑爲主,還暗示對方,共和國不會直接參戰。

隨後,紀佑國接見了巴基斯坦駐華大使。

北京的天空還沒有暗下來,巴基斯坦總統特使、外長吉拉尼乘坐的專機降落在了首都國際機場。隨後,這位肩負着重要使命的特使在國賓衛隊的護送下去了元首府。

此時,共和國海軍已經開始行動了。

湛江港,六艘驅逐艦、六艘護衛艦與兩艘大型綜合補給艦已經完成了出發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夜間九點整,在上千名戰友與親人的目送下,以173號防空導彈驅逐艦爲首的特混艦隊緩緩駛出軍港,踏上了遠征印度洋的航程。

林家羣島東北海域,兩艘南海艦隊的攻擊核潛艇先後進入馬六甲海峽。

爪哇海西部海域,兩艘來自東海艦隊的攻擊核潛艇正在向巽他海峽前進。

曾母暗沙西北海域,四艘處於通氣管航行狀態的常規潛艇將速度提高到了八節。附近的夜空中,四架海軍航空兵的J-11戰鬥機正在密切監視從泰國方向飛來的那架EP-3C型偵察機。

當港口的燈光消失在海天線下,林嘯雷少將放下了望遠鏡。

作爲在海軍服役了二十八年、三次率艦隊出訪、兩次率艦隊前往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兩年前率領艦隊完成了共和國海軍作戰艦隊第二次環球航行、從海軍少尉一步一個腳印的步入將領殿堂、還擁有海軍航空兵飛行員資格的海軍少將,林嘯雷很清楚,特混艦隊的任務不是撤僑護僑,也不是與印度海軍決戰。

擁有航母之前,共和國海軍還不是真正的藍水海軍。

這些年來,林嘯雷以南海艦隊驅逐艦大隊司令官、艦隊副參謀長的身份參加了十多次聯合演習與聯合演練,主要科目都是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奪取制海權,或者支援與配合核潛艇作戰。

核潛艇仍然是共和國海軍的頂樑柱。

對此實情,林嘯雷既感無奈,又感心酸。

如果共和國海軍擁有航母,哪怕只有一艘,情況也將大不同。至少,海面戰艦不會淪落到唱配角的境地。

林嘯雷知道,距離擁有航母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共和國”號的總裝工作即將完成,兩年之後就將服役。雖然以林嘯雷的身份,他沒有機會成爲共和國海軍的第一位航母艦長,但是以他的資歷、能力,完全有可能成爲共和國海軍的第一位航母戰鬥羣司令官。

穿上海軍軍服的那一天,林嘯雷就夢想着這一天能夠早日到來。

爲此,他不但將青春與二十八年的心血獻給了共和國海軍,還決心完成這次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爲共和國的海軍史、爲自己的履歷增添濃重的一筆。

“首長,航空兵到了。”

在參謀的提醒下,林嘯雷向北面的夜空看去。

幾點繁星正在飛速移動,那是海軍航空兵的岸基戰鬥機。艦隊離開南海之前,海航將提供全程掩護。

“首長,總參謀部發來消息,潛艇已經就位。”

“知道了,十五分鐘後召開艦長電話會議,宣佈作戰行動。”

朝剛剛從戰艦上空掠過的戰機看了一眼,林嘯雷離開了外部迴廊,回到了艦橋內。

此時,數千公里外的瓜達爾海軍基地。

因爲擔心再次遭到空襲,所以港口實行了嚴格的燈火管制。

從直升機上向下看去,整個海軍基地就像是毫無生氣的墓地,港灣的海面如同深不見底的無底洞。

機艙內亮起了綠色燈光,喇叭裡傳來了機長的聲音。“兩分鐘準備!”

康曉霆、蘇銘謹與十多名特種兵立即開始檢查攜帶的搜救裝備。做工簡陋的巴基斯坦軍服讓他們感到很不適應,僅有的突擊步槍也讓他們沒有太大的安全感。

在地面人員的引導下,五架運載着“雄獅”試驗特種部隊官兵的“山貓”直升機輪番降落在了基地內的空曠地帶。隨着官兵離機,“山貓”直升機立即拉了起來,飛離了軍事基地。

“一隊從西面搜索,二隊從東面搜索,三隊隨我從南面搜索。”

聽到盧誠聞少校的命令,數十名特種兵立即分成了三支小分隊。

他們執行的不是作戰任務,而是搜索與救援任務。

見巴基斯坦救援人員的時候,盧誠聞停下了腳步。

因爲缺乏專業搜救工具,救援工作進行並不順利,只找到了十多名被掩埋在建築物廢墟內的受傷人員,以及二十多具遇難人員的遺體。

盧誠聞他們帶來了專業搜救工具,甚至還帶來了三條搜救犬。

夜幕下,數十名特種兵懷着沉痛的心情,馬不停蹄的搜尋着。

他們在與時間賽跑,在與死神賽跑。越早找到被掩埋的人員,越有可能將他們從死神的手裡搶奪回來。

每找到一名倖存人員,官兵們比誰都興奮。

每挖出一具遇難人員的遺體,官兵們比誰都悲痛。

當第一名被挖出來的傷員因爲傷勢嚴重,不治身亡的時候,官兵們憤怒了。他們不恨那些劊子手、不恨簡陋的條件,而是在恨自己,恨自己來得太晚、恨自己的動作太慢,不能讓同胞活着返回祖國,回到親人的身邊。

天色漸漸放亮,幾十名特種兵還在不停的忙碌着。

搜救犬累了,他們就自己鑽進廢墟里尋找倖存人員;工兵剷斷了,他們就用自己的雙手刨開壓在同胞身上的砂石;千斤頂壞了,他們就用自己的脊樑撐起厚重的水泥板;呼吸機用完了,他們就用自己的嘴脣爲同胞送去生命的氣息。

他們沒有時間停下來吃飯,甚至沒有時間喝一口水、喘一口氣。受傷的同胞還在等着他們救援,遇難同胞的遺體還在等着回到故鄉的熱土。

漸漸的,官兵們有了一種想法。

必須嚴懲兇手,血債要用血來償還。

如果兇手還逍遙法外、如果兇手還恣意妄爲,誰能保證今後不會再有中華民族的兒女無辜的死在異國他鄉,死在敵人的炮火之下!?

****

新書衝榜,求推薦求收藏!

第2章 政治鬥爭第74章 切中要害第21章 替代品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章 隨敗猶榮第7章 倒行逆施第50章 瘋狂反撲第10章 巨大成果第8章 突然襲擊第63章 想當將軍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54章 旁敲側擊第39章 殺雞儆猴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88章 甕中捉鱉第60章 協同作戰第18章 奪權第36章 先進理念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48章 誰綁架誰第92章 私下媾和第23章 何去何從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艱難抉擇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32章 大殺器第93章 鐵腕首相第43章 合理使用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7章 惡魔第2章 政治鬥爭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9章 干將出馬第36章 風雲突變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7章 觀念轉變第63章 他山之石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33章 高地第22章 最高決策第14章 隱秘行動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10章 殺機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44章 機械戰士第13章 頭緒第76章 強將弱兵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30章 影子戰士第32章 提前開始第50章 瘋狂反撲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4章 熱點第65章 隨機應變第26章 航母出擊第38章 大禍臨頭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26章 航母出擊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11章 影響力第54章 旁敲側擊第88章 開門紅第24章 推銷戰爭第75章 坐等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63章 外交鬥爭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20章 做文章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35章 絕境第100章 僵局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章 出發第39章 鬥法第76章 強將弱兵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6章 拷問第82章 新境第43章 藍天之主第75章 一擁而上第61章 山地之王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84章 戰火重燃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32章 軍事政變第61章 圍城戰第18章 女豪傑第18章 猜一個準第95章 陡增變數
第2章 政治鬥爭第74章 切中要害第21章 替代品第23章 戰略屏障第8章 隨敗猶榮第7章 倒行逆施第50章 瘋狂反撲第10章 巨大成果第8章 突然襲擊第63章 想當將軍第181章 戰略博弈第54章 旁敲側擊第39章 殺雞儆猴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88章 甕中捉鱉第60章 協同作戰第18章 奪權第36章 先進理念第29章 斬首行動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48章 誰綁架誰第92章 私下媾和第23章 何去何從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57章 坦克大戰第102章 全面升級的擔憂第19章 針鋒相對第12章 艱難抉擇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32章 大殺器第93章 鐵腕首相第43章 合理使用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37章 時過境遷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7章 惡魔第2章 政治鬥爭第43章 戰爭問題第19章 干將出馬第36章 風雲突變第168章 軟硬結合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7章 觀念轉變第63章 他山之石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133章 高地第22章 最高決策第14章 隱秘行動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10章 殺機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44章 機械戰士第13章 頭緒第76章 強將弱兵第11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30章 影子戰士第32章 提前開始第50章 瘋狂反撲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4章 熱點第65章 隨機應變第26章 航母出擊第38章 大禍臨頭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26章 航母出擊第60章 皇家空軍第111章 影響力第54章 旁敲側擊第88章 開門紅第24章 推銷戰爭第75章 坐等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63章 外交鬥爭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20章 做文章第152章 國家的權力第35章 絕境第100章 僵局第145章 打破僵局第125章 電磁先鋒第1章 出發第39章 鬥法第76章 強將弱兵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6章 拷問第82章 新境第43章 藍天之主第75章 一擁而上第61章 山地之王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84章 戰火重燃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32章 軍事政變第61章 圍城戰第18章 女豪傑第18章 猜一個準第95章 陡增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