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必然選擇

bookmark

元慶命令軍情局展開行動的時候,村上貞正也在進行

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優秀的“鐵腕相”,村上貞正的個人魅力、政治才能與戰略眼光沒人能夠否認。正如王元慶所說,優秀的政治家都有極爲明確的目的。王元慶沒有低估村上貞正的才能,村上貞正也沒有低估王元慶的能力。

王元慶出任共和國副元的時候,村上貞正就通過各種渠道蒐集了他的相關資料。

雖然在半島戰爭期間,王元慶才正式登上共和國的政治舞臺,成爲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但是在村上貞正看來,早在擔任紀佑國的席助理時,王元慶就表現出了極爲出衆的政治才華,隨後出任廣西主席,更展現出了治理國家的能力。半島戰爭期間,王元慶替代趙潤東主管行政工作與外交事務,其強硬表現足以證明他的政治傾向。出任國家元之後,王元慶在紀佑國與趙潤東打下的基礎之上,大力展軍備,推行軍事改革,修改外交政策,整頓國內秩序,幾個月的表現讓其贏得了“戰爭製造”的綽號。

這些都足以證明,王元慶是一個不可低估的對手。

在村上貞正看,王元慶的能力超過了趙潤東,甚至不比擁有極高評價的紀佑國差。

村上貞正有明確的目的,王元慶肯定不會例外。

雖然全世界認爲共和國正在爲收復藏南地區做軍事準備,隨時有可能聯合巴基斯坦向印度開戰,但是在村上貞正看來,王元慶的真正目的不是打擊印度,而是迫使日本採取行動,爲對日宣戰創造機會!

讓村上貞正感到害怕的是,王元很有可能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

在戰略目的有限的情下,中國在南亞方向投入的兵力也相當有限。根據各方面提供的情報果中國只想收復藏南地區、幫助巴基斯坦控制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只需要出動400到500架作戰飛機、到150支援飛機,3到軍的地面作戰部隊,以及大約5萬名後勤保障人員。因爲印度無法爲海軍艦隊提供足夠的空中保護,其航母戰鬥羣很有可能龜縮在孟加拉灣,所以共和國只需要出動部署在瓜達爾港的潛艇就能迫使印度海軍放棄作戰行動,不需要向印度洋派遣作戰艦隊。

有限投入。意味着能夠迅速整兵力部署。

如果共和國願意了27軍。其他所參戰部隊都能在數天之內調整作戰方向。部署在南海地艦隊也能迅速進入西太平洋。

換句話說。中國地軍事部署不能說明中國地戰略意圖。

問題就在這裡!

如果日本不在臺灣採取行動。牽制住共和國地手腳元慶會在向印度開戰前穩住島內局勢。讓綠營失去翻水機會。然後放開手腳對付印度。如果日本在臺灣採取行動元慶會將計就計。迅速調整兵力部署。將矛頭對準日本。

中國向日本開戰。印度會伸出援手嗎?

村上貞正根本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印度根本不敢與中國交戰只要中國在談判中稍微做出點讓步,或將矛頭轉向日本,魯拉賈帕尼將順坡下驢,讓日本遭殃。

即便魯拉賈帕尼知道終究無法避免與中國爆戰爭,主動向中國挑戰,王元慶也可以通過“東守西攻”的策略27軍穩住東部防線,通過支持巴基斯坦牽制印度。

中國向印度開戰日本能夠從中獲益嗎?

回答也是否定的,只要印度戰敗中國沒了後顧之憂,不但會全力解決臺灣問題快完成兩岸統一,還會在必要的時候主動向日本開戰。以王元慶的性格,肯定不會容忍日本擁有真正的戰略威懾能力。中國能夠忍讓到現在,主要就是日本並不具備真正的戰略威懾能力,只要日本在這個方向上邁出一步,即便有再大的困難,中國都會毫不遲的以軍事行動打垮日本!

不管怎麼選,結果都不會對日本有任何好處。

換句話說,村上貞正只能選擇什麼時候與中國交戰。

讓國家安全局策劃軍事政變之後,村上貞正將大野冢雉夫與東機谷勝留了下來。

“論軍事實力,我們最多隻有支那的六成。”大野冢雉夫深知相的意思,沒有拐彎抹角,一開口句直奔主題,“海軍方面,我們的兩支航母戰鬥羣只能在近海活動,如果離開岸基戰機的掩護範圍,別說支那的航戰鬥羣,就連支那的潛艇都對付不了。按照軍部做的兵棋推演,我們的航母戰鬥羣幾乎沒有生存能力。空軍方面,我們最多堅持一週,能在此期間確保本土防空已經非常了不起了。陸軍方面,除非支那動大規模登陸作戰行動,

戰的機會並不大。當然,不能排除支那攻打外圍島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強包括沖繩羣島在內的外圍島嶼的防禦。”

“也就是說,我們與支那開戰,沒有任何勝算?”

“當然不是……”東機谷勝急了起來。

村上貞正皺了下眉頭,瞪了眼防衛大臣,示意席防衛秘書說下去。

“如同防衛大臣所說,我們不是沒有任何勝算。”大野冢雉夫淡淡一笑,說道,“先美國不會袖手旁觀。美國既然能夠爲印度撐腰,肯定樂意爲我們提供支持。前提件是,我們必須在西太平洋問題上與美國合作,至少要表現出與美國合作圍剿支那的意圖。其次我們的戰爭承受能力超過韓國,支那不可能像對付韓國那樣對付我們。只要我們能夠在戰爭初期頂住支那的進攻,特別是在外圍島嶼防衛戰中擊敗支那,哪怕只是給支那造成難以承受的重大損失,都能迫使支那放棄更大規模的進攻行動,也就是放棄攻打我國本土的作戰行動,從而讓支那選擇談判。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儘量保住手裡的王牌。”

村上貞正的眉跳了幾下,知道大野冢雉夫說的“王牌”是什麼。

“相!”東機谷勝咬了咬牙,道,“雖然大野君的理論沒有錯,但是不要忘記,我們手裡有核武器!”

“核武器?”大野雉夫冷笑了一下,“東機君,你認爲支那的核武器比我們少嗎?”

“你……”

“支那不但有核武器,還有國家戰防禦系統,我們有什麼?”大野冢雉夫沒有給東機谷勝多少面子,“當然,我們有‘愛國’,我們還有‘標準’,只不過,這些攔截導彈只具有戰術攔截能力,根本對付不了支那的戰略彈道導彈。別說我們,美國都沒有足以攔截支那戰略彈道導彈的能力!”

“我們……”

“夠了!”村上貞正長出了氣,說道,“大野君說得沒錯,我們不能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至少不能先使用核武器。”

“相大人,我們還應該記住點。”大野冢雉夫嘆了口氣,說道,“戰爭爆,支那先做的就是摧毀我們的核能力。以支那的軍事實力,別說我們的陸基導彈基地,恐怕連核潛艇都難逃厄運。當然,我們有機動式彈道導彈,只要有部分導彈能夠生存下來,支那就不會貿然打擊我國本土的戰略目標,至少不會對我國本土進行戰略轟炸,更不會先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

“以支那的軍事實力,恐怕也不需先使用核武器。”

大野冢雉夫點了點頭,肯定了村上貞正的說法。

“按照你的意思,我們應該儘量避免與支那開戰?”

大野冢雉夫又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相……”東機谷勝再也坐不住了,“支那已經將刺刀頂到了我們胸口,難道我們還有選擇餘地嗎?”

村上貞正沒有火,因爲東機谷勝說得沒錯。

“即便我們不主動挑起戰爭,等到支那解決了印度,不出兩年,甚至不出一年,就會主動向我們宣戰。雖然到時候,我事實力與支那的差距將有所縮小,但是支那少了後顧之憂,可以集中力量打擊我們。別說美國不會爲我們火中取栗,就算得到美國支持,我們也不可能戰勝支那。不要忘記,美國已經在三年前拋棄了韓國!”

村上貞正閉上了眼睛,東機谷勝每一句話都說到了關鍵點上。

“如果能夠聯合印度,讓支那無法集中力量,我們的勝算更大!”說完,東機谷勝朝大野冢雉夫投去了極具挑釁性的目光。

似乎沒有注意到東機谷勝的神色,大野冢雉夫仍然是一副冷峻的神色。

“大野君,你認爲呢?”村上貞正也朝大野冢雉夫看了過去。

“如果有選擇的餘地,我們需要討論嗎?”大野冢雉夫的回答非常乾脆。

東機谷勝遲了一下,態度有所緩和。

“確實如此,如果有轉u餘地,我們不需要討論這些問題。”村上貞正長嘆一聲,說道,“支那已經將我們逼到死角,不管怎麼選擇,我們與支那的戰爭都無可避免。

東機君,儘快下達戰備命令,做好全面動員的戰爭準備工作。記住,一定要保密,不能走漏任何消息,甚至不能讓軍部知道,明白嗎?”

東機谷勝愣了一下,隨即非常鄭重的答應了下來。

村上貞正又嘆了口氣,揮了揮手,讓兩位幕僚離開了書房。

戰爭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第57章 胸懷大志序十五運籌帷幄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8章 齊心協力第10章 不可靠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3章 一反常態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章 拉幫結派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41章 龍牆第9章 空降兵第23章 一反常態序九死裡逃生第7章 倒行逆施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46章 隔岸觀火第21章 易筋伐髓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42章 幫倒忙第10章 冰山一角第32章 箭在弦上第57章 坦克大戰第56章 雙面間諜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27章 權宜之計序十一秘密轉運第59章 未來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22章 用心險惡第3章 情報第39章 九天之上第110章 殺機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53章 快速調整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58章 風雨來襲第36章 捨身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25章 意外失足第6章 飛赴紐約第75章 全面化第35章 祖國第53章 戰前動員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12章 軍事聯盟第46章 突防第82章 堅持路線第38章 戰爭跡象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35章 絕境第102章 宏偉藍第79章 獨角戲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44章 邁向戰爭第62章 死守第66章 內在動力第55章 大獲全勝第4章 冰凍三尺第24章 出山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34章 事發突然第40章 根本矛盾第93章 政治進程第33章 兩面三刀第110章 戰略牌第31章 暗算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20章 做文章第29章 開打第67章 快速船隊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23章 一反常態第99章 繳械投降
第57章 胸懷大志序十五運籌帷幄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98章 齊心協力第10章 不可靠第66章 十年磨一劍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154章 另外一個角度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23章 一反常態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4章 拉幫結派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41章 龍牆第9章 空降兵第23章 一反常態序九死裡逃生第7章 倒行逆施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84章 排兵佈陣第111章 處處被動第46章 隔岸觀火第21章 易筋伐髓第92章 私下媾和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120章 空降兵出動第42章 幫倒忙第10章 冰山一角第32章 箭在弦上第57章 坦克大戰第56章 雙面間諜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27章 權宜之計序十一秘密轉運第59章 未來第147章 炮彈開路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22章 用心險惡第3章 情報第39章 九天之上第110章 殺機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53章 快速調整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58章 風雨來襲第36章 捨身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25章 意外失足第6章 飛赴紐約第75章 全面化第35章 祖國第53章 戰前動員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12章 軍事聯盟第46章 突防第82章 堅持路線第38章 戰爭跡象第15章 真正的敵人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35章 絕境第102章 宏偉藍第79章 獨角戲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119章 最後的瘋狂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44章 邁向戰爭第62章 死守第66章 內在動力第55章 大獲全勝第4章 冰凍三尺第24章 出山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34章 事發突然第40章 根本矛盾第93章 政治進程第33章 兩面三刀第110章 戰略牌第31章 暗算第109章 十字路口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18章 關鍵的一小步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124章 全能戰士第16章 聯合指揮部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20章 做文章第29章 開打第67章 快速船隊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23章 一反常態第99章 繳械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