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做文章

彥博與李成文的一舉一動都在軍情局的“監視”之中

一般情況下,特殊人員的秘密安全護衛工作由國安局負責,只在特殊的情況下,軍情局纔會插手,安排特工或者情報人員在暗中遂行秘密護衛任務。因爲涉及到臺灣問題,所以軍情局按照相關規定啓動了秘密護衛計劃,安排特工在暗中保護+彥博與李成文。大多數時候,安全護衛實際上是暗中監視。

得知兩人到蘇州與王遠山見面,李存勳與劉曉賓向王元慶彙報了情況。

“王遠山是否可靠?”

“這是他的背景資料。”劉曉賓將一大疊文件遞給了元首,說道,“去年我們對王遠山進行了全面調查,除了衆所周知的那些事情之外,他在島內的關係網極爲廣泛,不但與商界人士來往密切,還與島內軍政界要員有往來,甚至與島內的一些社團組織有瓜葛。最重要的是,他與島內前領導人是大學同學。”

“前領導人?”

“馬總。”李存勳回了王元慶的問題,“這些情況我們在五月份做了彙報,只是沒有說得太詳細。王遠山早年在美國留學,認識了馬總,但是交往不太密切。直到上個世紀,兩人蔘加保釣行動,才結下深厚友誼。王遠山入主臺電時,正是馬總在臺灣執政的那幾年,臺電首輪擴張在馬總離任前完成。有足夠的理由相信,王遠山與馬總的關係非同一般,與島內藍營勢力來往密切。”

“王遠山還在馬總第二次選的時候捐贈了一千五百萬新臺幣。”劉曉賓補充了一句。

王元慶點了頭,說道:“王遠山有合作的意向嗎?”

“暫時還說不清楚。”李存勳大概擔劉曉賓把話說死,搶先說道,“+彥博與李成文已經到了蘇州爲臺電大股東,兩人與王遠山見面並不奇怪。按照我們的估計,王遠山的問題不是很大,也許會邀請+彥博與李成文參加八月份在臺北舉行的‘國際電子業界博覽會’,藉此機會將+彥博與李成文介紹給島內高層。”

“是不是太急了?”王元慶似有點擔心。

“問題是很大。+彥博與李成文是知名華商。到哪裡都會受到重視。島內正在大興土木。+彥博與李成文在建築領域有很大地影響力。加上兩人在資源領域、華人社團地影響力島內高層接見他們是很正常地事情。”

王元慶沉思一會。問道:“們打算怎麼做?”

“找機會把我們地人安插進去。”李存勳接住劉曉賓遞來地香菸。說道。“我們已經派高級間諜前往臺灣。時機成熟後。通過王遠山將其打入島內某個重要組織體安排視情況而定。需要地時候。由其向島內高層傳達重要信息。”

王元慶皺起了眉頭。似乎沒有搞明白李存勳地意思。

“因爲我們還沒有搞清楚日本將要採取的行動以暫時不能過於積極。”劉曉賓替李存勳解釋了一番,“按照我們的猜測,日本將首先在島內尋找代言人,對象可能是綠營的某個重要人物、或者某個重要地方領導、或者軍隊內的某個野心家。隨後用刺殺、政變、製造動亂等手段在島內製造不安定因素翻現政權,由代言人上臺執政。接下來要做的,根本不用猜測。”

王元慶點了點頭,說道:“也就是說,現在只能建立一條秘密聯絡渠道。”

“正是如此,必須保證關鍵時刻消息暢通。”李存勳稍微停頓了一下道,“除此之外們將調集力量對島內重要人員進行排查,儘量掌握島內局勢前做好部署。如果出現意外情況,只能採取極端方式。”

“特別留意軍隊內的野心家。”

李存勳點了點頭道:“相關工作正在進行,有新的情況將及時彙報。”

“儘快搞清楚日本的意圖,不要忽視美國。”

李存勳點頭答應下來,沒多說什麼。

離開元首府之後,兩位軍情局的當家人才鬆了口氣。

見到李存勳沒有開口說話的意思,劉曉賓也沒有打破沉默。

李存勳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既美國扮演的角色。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將臺灣作爲牽制共和國的王牌。按照美國學術界的說法,只要兩岸沒有實現統一,共和國就是少了一隻翅膀的龍(西方的龍有一對翅膀),永遠追不上白頭鷹(美國的象徵)。雖然這種說法有點誇張,但是在共和國繼續前進的時候,臺灣問題產生的牽制作用越來越明顯。

美國會容許日本在臺灣亂搞,破壞美國的根本利益嗎?

對美國來說,

臺灣保持“不戰不統”的局面最爲有利。不管在什管爲什麼問題,美國都能用“臺灣牌”要挾共和國,必要時還能在海峽製造點緊張氣氛,以此打壓共和國。

半島戰爭後,美國利用臺灣大選“舞弊案”,鼓動綠營滋事,迫使共和國在半島與濟州島駐軍問題上與美國、日本進行談判。2年多來,受美國牽制,共和國沒能與朝鮮簽訂軍事基地租借協議。爲了給談判增添籌碼,共和國不得不將20萬地面部隊留在朝鮮半島與濟州島,每年爲此額外支出數百億軍費,給國家增添了很大的負擔。

區區一件小事,就能看出臺灣問題對共和國的巨大影響。

如果共和國借日本在臺灣製造事端,以極端手段完成統一,美國能得到好處嗎?

不但沒有絲毫好處,還將使美國喪失最後一張王牌。

美國肯定不會日本肆意妄爲。

想到這,李存勳掏出香菸。

某些時候,敵人也能變成以利用的“朋友”。

日本的行動隱秘,美國也許沒有察覺到。

是否應該打“美國牌”?

點上香菸,李存勳覺得問題有點雜。

如果要利用美國,該如何用?

把消透露給美國,會不會對“向日葵”構成威脅?

發現日本在臺灣做文,美國會採取什麼行動,會不會對軍情局正在採取的行動構成威脅?

問題接連帶出來,李存勳愈發感到頭大。

抽完一根菸,李存勳的心情平靜了許多。

必須採取行動,而且越快越好。

“儘快聯繫1。”

“1?”劉曉賓看了李存勳一眼。

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我讓C02去了臺北,美國那邊出現空缺,讓011儘快前往美國,找地方住下來,等待進一步指示。”

“有這個必要嗎?”

“元首說得沒錯,不能忽視美國。”李存勳淡淡一笑,說道,“臺灣不是雙邊問題,也不是我們與日本的問題,是我們與日本、美國的問題。日本膽敢在臺灣做文章,說白了是把美國當成了擋箭牌。如果美國與臺灣沒有安全保障協議,日本會打臺灣的主意嗎?事態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倒黴的是美國,而不是日本。我們很有必要好好利用一下美國,讓美國幫我們做些事情。”

“現在還爲時尚早吧?”

“先把人派過去。”

“我認爲,最好按兵不動。”

李存勳看了眼搭檔,示意劉曉賓繼續說下去。

“我們與日本的關係鬧到現在,美國不可能不知道我們在準備戰爭,也可能不知道日本想搞點事情。臺灣問題顯而易見,美國不可能什麼都不知道吧?”劉曉賓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我們表現得過於積極,反而會弄巧成拙。哪怕我們與美國在臺灣問題上有某些共同利益,美國都不是我們的盟友。如果我們過於主動,反而會讓美國小心謹慎,希望通過其他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按照我們的設想對付日本。既然我們打算瞞住日本,裝着什麼都不知道,就應該對美國採取同樣的策略,裝着什麼都不知道。等日本把事情搞大了,我們再在美國做文章,利用美國對付日本。”

李存勳沉思一陣,說道:“確實如此,但是把人派過去沒有壞處,先潛伏下來,到底怎麼做,看情況決定。”

劉曉賓點了點頭,沒再多說。

編號爲“1XX”的間諜是在李存勳出任軍情局局長之後培養的高級間諜。

潘雲生當局長之前,軍情局的間諜只有代號沒有編號。沒有編號既有好處,也有麻煩的地方。比如說沒人能夠從代號上判斷間諜的級別,卻能從編號上看出高低。沒有編號在管理的時候非常麻煩,記憶力再好的情報人員也會出錯。在此情況下,潘雲生對軍情局的間諜編制體系做了調整。作爲軍情局曾經的頭號王牌間諜,李存勳擁有了1”的編號。

接替潘雲生出任軍情局局長後,李存勳給新培養的間諜賦予了新的編號。

“1”正是在2022年接受培訓的那批間諜中能力最強,表現最突出的一個。

回到軍情局,兩人分頭行動。

因爲李存勳負責管理頭的超級間諜,所以“1”開頭的超級間諜由劉曉賓負責管理。這既能減輕李存勳的工作負擔,也能提高劉曉賓在軍情局的地位。

第53章 新式戰爭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85章 靈活戰術第71章 一大步第93章 鐵腕首相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85章 正規戰術第11章 識時務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28章 準備計劃第91章 來勢洶洶第77章 增兵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2章 地面戰鬥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6章 拷問第10章 秘密逮捕第76章 攻堅戰第18章 雙門事件第35章 意外收穫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68章 搶先攻擊第75章 坐等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99章 單獨戰役第52章 出其不意第49章 精小強悍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94章 主次有序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62章 十萬火急第84章 排兵佈陣第3章 集團化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25章 追趕者第5章 權衡利弊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7章 殊途同歸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24章 出山第34章 全面爆發第41章 龍牆第108章 選擇第13章 亮牌第70章 替代方案第67章 同盟體系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21章 易筋伐髓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41章 埋頭做事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8章 搶先攻擊第43章 重逢第17章 高潮迭起第3章 暗流第71章 全面爆發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24章 撲朔迷離第99章 進軍夏威夷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26章 定性分析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46章 隔岸觀火第6章 飛赴紐約第44章 善後第63章 轉變思想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44章 臨時決策第66章 勢成騎虎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56章 盛極而衰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59章 同與不同第38章 戰鬥單位
第53章 新式戰爭第40章 空天戰機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85章 靈活戰術第71章 一大步第93章 鐵腕首相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85章 正規戰術第11章 識時務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28章 準備計劃第91章 來勢洶洶第77章 增兵第6章 性格決定成敗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2章 地面戰鬥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6章 拷問第10章 秘密逮捕第76章 攻堅戰第18章 雙門事件第35章 意外收穫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49章 核戰爭陰雲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68章 搶先攻擊第75章 坐等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99章 單獨戰役第52章 出其不意第49章 精小強悍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94章 主次有序第90章 爆炸效應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62章 十萬火急第84章 排兵佈陣第3章 集團化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25章 追趕者第5章 權衡利弊第24章 大事化小第17章 殊途同歸第41章 結構性調整第24章 出山第34章 全面爆發第41章 龍牆第108章 選擇第13章 亮牌第70章 替代方案第67章 同盟體系第76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第21章 易筋伐髓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41章 埋頭做事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8章 搶先攻擊第43章 重逢第17章 高潮迭起第3章 暗流第71章 全面爆發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24章 撲朔迷離第99章 進軍夏威夷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26章 定性分析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46章 隔岸觀火第6章 飛赴紐約第44章 善後第63章 轉變思想第53章 新式戰爭第39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44章 臨時決策第66章 勢成騎虎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56章 盛極而衰第43章 返回中央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147章 擅自行動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59章 同與不同第38章 戰鬥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