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追趕者

”二要的力量,那就是提前數日結束作戰行動,在加登裡奇替彌軍與歹軍看守後門的刀軍。

佔領加登裡奇之後,77軍開始就地休整。把攻打加爾各答的任務交給了強軍。雖然這個安排合情合理。刀軍已經戰鬥數日。參加多次大規模作戰行動。官兵早已疲憊不堪,但是仔細一想就會發現問題。作爲中國陸軍的主力野戰軍,即便刀軍不是重裝甲軍,名聲也不如匆軍、努軍與墜軍響亮,甚至比不上在上甘嶺一戰成名、後來成爲中國第一支空降部隊的佔軍,但是作爲中國陸軍的第一支數字化部隊、第一支戰略反應軍、以及第一支按照全地形氣象作戰能力打造的輕型野戰軍,刀軍的戰鬥力足夠強悍、作風足夠彪悍,不比任何一支重裝甲軍差,持續作戰能力更是遠超重裝甲軍。入印作戰後,裴承毅讓刀軍攻打吉申根傑,並且單獨守衛吉申根傑舊多日。足以證明刀軍的能力。如此強大的部隊,趕在其他部隊之前進行休整,肯定與官兵疲勞沒有多大笑系。而是裴承毅打算讓刀軍在戰役後期執行更重要的任務。

什麼任務比攻打加爾各答還要重要?

不用毒想,局勢明擺着。

弘軍向瓦拉納西開進,大批作戰物資正在運往瓦拉納西的途中。裴承毅肯定掌握了印軍的部署情況,知道印軍將以安拉阿巴德爲支承點、建立北方防線,而且知道北方防線不可能在一夜間完成。儘快攻打安拉阿巴德,才能用最小的代價摧毀印度的戰略防線。問題是,僅僅攻佔安拉阿巴德不足以撕開北方防線,最多給印軍制造麻煩,迫使印軍把計利設在安拉阿巴德的防線向西挪動一些。使安拉阿巴德成爲突出部。從攻防轉換的角度看,中國軍隊佔領突出部的意義並不大,反而有可能使裴承毅不得不在安拉阿巴德部署更多的兵力。要想摧毀印軍的北方防線,除了攻佔安拉阿巴德。還得發起大縱深突擊,攻佔安拉阿巴德西面的某處戰略要地。使防線扭曲到無法防禦的地步,從而迫使印軍放棄北方防線。

正走出於這一考慮,杜奇威仍然相信裴承毅會動用空降打手 屋說,小臼旅。

問題是,空降鵬旅能夠成爲大縱深進攻的有效支撐力量嗎?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裴承毅只有兩個選擇:一是讓空降打手 屋說,小臼旅充當戰略突擊部隊。控制戰略要地之後,立即派地面部隊馳援,與陣軍馳援空降打手,屋說,小乃旅、引軍馳援空降打手,屋說,小紹旅一樣。最終由地面部隊奪取勝利;二走出動“支戰鬥力足夠強悍的地面部隊,在弘軍攻打安拉阿巴德的時候發起大縱深突擊。與刀軍圍困加爾各答、彌軍與歹軍繞過加爾各答南下掃蕩孟加拉灣沿岸地區一樣,地面突擊部隊擔負所有進攻任務。

兩種可能性都存在,而且兩種選擇對馳援或者突擊的地面部隊有同樣的要求。

縱觀戰場上的所有中國野戰軍,最有資格、最有能力擔負這一重任的就是刀軍。快速突擊能力上,刀軍超過了所有重裝甲軍,不比其他戰略反應軍差;持續作戰能力上。刀軍超過了所有重裝甲軍與戰略反應軍;陣地攻堅能力上,刀軍比其他戰略反應軍都要強,不比重裝甲軍差多少。

按照杜奇威的估計,如果裴承毅派出刀軍,就沒有必要出動空降打手 屋說,小臼旅了。

裴承毅會派冉刀軍嗎?

與前兩次不同。杜奇威沒有急着做出判斷。

以殲滅印軍東部集團軍羣的東線決戰主要階段的戰鬥即將結束。如果情況不出現太大的變化,未來二十四小時之內。大部分參戰的中國軍隊都將開始休整。接了來。裴承毅必須做好三件事:一是保持佔領區的穩定。二是儘快殲滅盤踞在加爾各答的殘餘印軍與西里古裡以東地區的印軍東北集團軍羣,三是準備下一輪進攻。

攻打安拉阿巴德,就是在爲下一輪進攻做準備。相對而言。前兩件事更加重要口

如何控制佔領區?一直是讓各大軍事強國頭痛的問題。伊朗戰爭中。美國沒能推翻伊朗政權。就是因爲沒能穩住佔領區,不得不把主力軍隊留在後方,無法在前線投入更多的進攻部隊;甚至可以說,迫使美國撤軍的不是伊朗正規軍,而是佔領區內的游擊隊;根據美軍的統計數據,伊朗戰爭期間八成以上的傷亡來自對付游擊隊的小規模戰鬥,正面作戰的傷亡不到總量的兩成。日本戰爭中。中國沒有出兵日本本土,與中國不願意爲佔領區付出過高的傷亡代價有很大的關係。印度戰爭與日本戰爭不同,中國的目的不是摧毀印度。而是征服印度,也就必須佔領印度,至少在短期內佔領印度。爲了解決佔領區的問題,中國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說服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錫金等印度周邊國家參戰,用這些國家的軍隊控制佔領區。這一招很高明,也很有效。除了印度斯坦族聚居區之外,印度邊境地區大多是少數民族聚居區。而且與接壤國家關係密切,比如與孟加拉國接壤的西孟加拉“此處盤加拉族聚居民衆普遍對中央政府與地方政二:,的情況下,用民族認同感取代國家意識,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佔領區內少數民族的反抗情緒。即便遭到反抗,承受傷亡的也不是中國軍隊。

儘快結束第一階段大規模作戰行動。才能儘快讓各主力部隊得到休整的機會。

加爾各答牽制了打手 屋說,小個軍與3個旅,如果算上因爲交通不暢,不得不南下替強軍與刃軍打通運輸線的引軍。就有2個軍與3個旅無法及時休整。殲滅印軍東北集團軍羣的行動更重要,因爲這個擁有數十集兵力的軍隊不但威脅到孟加拉國。還對緬甸構成了威脅。雖然印軍東北集團軍羣的戰鬥力很差、士氣極度渙散、基本沒有鬥志,但是幾個萬軍人不是個小問題。如果東北集團軍羣像第三集團軍那樣突然崩潰,數十萬帶着武器的軍人流入當地的城鎮。肯定會給佔領工作制造很大的麻煩。只要裴承毅稍微有點政治頭腦。就會盡快解決這個問題。按照杜奇威的猜測,不用裴承毅想辦法,中國高層就會着手解決這個問題。最理想的結果是印度東北集團軍羣集體投降,最糟糕的結果是印軍東北集團軍羣化整爲零成爲游擊隊,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不得不動用更多的部隊打一場小規模殲滅戰。除了最好的結果之外。另外兩種結果都會給裴承毅製造天大的麻煩。

裴承毅會努力爭取第一種結果,但是不會沒有任何準備。

如此一來,77軍會不會前往西里古裡?

杜奇威必須考慮這個結果。因爲現在不是戰役開始的時候,裴承毅手裡沒有剩下多少預備隊。如果過早用上刀軍,後面又遇到問題。將束手無策。

也就在杜奇威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史塔克發來了最新的消息。

豪拉的守軍已經繳械投降。凹軍已經開始攻打加爾各答。更重要的是,中國軍隊在攻打豪拉的戰鬥中,使用了一種威力特別巨大的炸彈。

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

雖然不是第一次收到這樣的消息,但是杜奇威仍然非常震驚。因爲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使用大威力炸彈。

緊急聯繫史塔克,獲得詳細消息後,杜奇威才鬆了口氣。

炸彈沒有投在城市內,而是用來對付聯通加爾各答與豪拉的河底隘道。

只不過。沒等杜奇威緩過氣來,史塔克又發來了一條“即時新聞。”中國軍隊再次使用大威力炸彈,而且投擲地點在加爾各答市區。

裴承毅到底想幹什麼!?

杜哥威完全不敢相信剛剛收到的消息。

作爲另外一個掌握了核間能爆炸技術的國家,美國早已秘密進行了爆炸試驗,而且利用收集到的爆炸數據建立了數學模型,用計算機分析了大威力爆炸裝置在各種環境下的破壞效果,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的破壞力過大。只能在人口稀少的野外戰場上使用如果用在人口密集的市區內,後果將不堪設想。根據杜奇威拿到的試驗報告,如果在加爾各答這樣的大城市內使用,一枚當量爲3噸剛,的大威力炸彈對爆炸點附近勸米範圍內的人員有致命效果,對爆炸點附近功到舊田米範圍內的人員有致殘效果,按照每平方千米2萬人口計算。打手 屋說,小枚大威力炸彈能夠炸死舊7萬人,炸傷婦打手,屋說,小萬人,因爲對城市基礎設施的嚴重破壞,所以大部分傷員得不到及時救助,最終的死亡人數很有可能超過2萬。

雖然美國反對將催化金屬氫爆炸裝置列入核武器名單,但是在杜奇威看來,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肯定配得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稱號。

按照國際戰爭公然,交戰雙方不能在戰爭中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裴承毅爲什麼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在加爾各答使用大威力炸彈?

僅僅爲了減少匆軍的戰鬥傷亡嗎?

杜奇感覺得這個理由過於牽強,雖然攻打加爾各答的難度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場城市攻堅戰,但是以凹軍的戰鬥力,問題不是很大,傷亡也不會很大。考慮到中國人對戰爭傷亡的容忍能力,凹軍的傷亡肯定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不是爲了減少悄亡,就是爲了加快進攻步伐,儘快佔領加爾各答!

儘快佔領加爾各答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說讓凹軍儘快休整。就過於勉強了。凹軍最後參戰,官兵的狀態遠沒有到需要休整的程度。再說了,以凹軍的編制,就算裴承毅打算讓這支戰鬥力最強悍的重裝甲軍參加西線決戰,也不會在第一時間派上戰場,而會等到西線決戰打響之後,讓其在適當的時候參加戰鬥。也就是說。糾軍進行休整的迫切性並不高。如果從長遠考慮,即彌軍與歹軍遲早得停下來。到時候肯定要派上另外一支部隊,因爲糾軍的戰略機動能力最差,所以裴承毅很有可能把凹軍留下來,把其他更便於轉移的軍隊派往西線戰場。如此一來,凹軍更不需要立即進行休整。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打下加爾各答。

既然糾軍不需要體整,“衣晝毅肯定想把凹軍派往別的地??????????想到這,杜奇威頓時明白了過來。

裴承毅的戰役部署終於浮出水面了。

只要能夠讓凹軍儘快從加爾各答的戰牛中解脫出來,就能讓刀軍前往瓦拉納西並肩作戰。到時候,即便萬軍遇到了麻煩,也可以讓糾軍借道孟加拉國,前去對付印軍東北集團軍羣。

歸根結底,裴承毅的目的就是要把刀軍派往瓦拉納西。

也就是說,裴承毅的根本目的還是要把西面發起一次大縱深進攻。打垮印軍的北方防線。爲西線總決戰做準備。

放得很長遠的戰略目光。也是很有野心的戰役謀戈。

弄清了裴承毅的目的還不夠,還得想出應對的辦法。

既然刀軍肯定要去瓦拉納西,裴承毅很有可能把空降鵬旅捏在手上,等到地面進攻取得突破之後,再讓空降打手 屋說,小臼旅參戰。取得更大的突破。

如此一來。印軍必須死守安拉阿巴德,不惜一切代價的頂住34軍。

不僅得頂住碧軍,還得擊潰弘軍。

杜奇威換了個角度,如果按照他的安排。肯定會提前攻打安拉阿巴德,迫使印軍收縮防線。在刀軍到達之前包圍安拉阿巴德。打到這一步再根據情況決定刀軍的作戰任務即到底是首先協助碧軍佔領安拉阿巴德,還是在墜軍的掩護下向西突擊。

因的戰鬥力足夠強悍,即便沒有刀軍的協助,也能包圍安拉阿巴德,如果行動夠快,甚至有可能佔領安拉阿巴德,所以刀軍沒有留下來協助凹軍的可能性並不大。很有可能包圍安拉阿巴德之後。以最快的速度向西突擊。如果算上留在瓦拉納西的凹軍將在數日之後恢復戰鬥力。更應該讓刀軍提前西進,到時候大不了檻4軍派上去。用2個軍的兵力肯定能夠打下安拉阿巴德。

毫無疑問,死守安拉阿巴德扭轉不了戰局。

必須反擊。趕在刀軍到達之前,把軍打回瓦拉納西。

明確目的之後,杜奇威聯繫了史塔克,讓上校把他對戰局的分析判斷轉告印度陸軍司令部。

問題已經說得夠明確了。應對辦法也提了出來,該怎麼做,就是古吉拉德的事了。

實際上,古吉拉德也在考慮這些問題,只是他對局勢的瞭解遠不如杜奇威,對裴承毅的瞭解也遠遠比不上杜奇威。

收到史塔克送來的戰局分析,古吉拉德才猛然醒悟過來。

問題是,能夠在安拉阿巴德擊敗墜軍嗎?

雖然按照杜奇威的分析。中國空軍與陸軍航空兵從開戰至今已經持續作戰近力日,肯定會在近期進行一次持續時間不低於好小時的休整,對作戰設備進行全面維護打手 屋說,小隻要印軍抓住這個機會就能打一場相對公平的地面戰,但是古吉拉德沒有這麼樂觀,因不是一般的野戰軍,而是中國陸軍“四大金剛”之一,走出了名的重裝甲軍,戰鬥力遠遠超過一般的戰略反應軍。即便在相對公平的戰場環境下,印軍也需要動員佔倍到力倍的兵力,纔有可能擊潰墜軍。

墜軍的總兵力接近3萬,按照佔倍的標準印軍需要出動瓦個師(總兵力萬),按照刃倍的標準,印軍需要出動巫個師(總兵力毖萬)。部署在安拉阿巴德的印軍只有舊個師。即便加上附近如千米範圍內的部隊,也只有約個師。毫無疑問,短期之內,印軍很難湊集到巫個師。

當然,希望不是沒有,只是要對整個戰局造成影響。

東線決戰爆發前。美國提供的武器裝備已經配發給了醜個師(大部分物資在孟買港被共和國空軍炸燬,剩餘的物資僅夠武棠打手 屋說,小打手,屋說,小個師。爲了按照計利組建兵力,印軍不得不降低部隊的配製標準,將裝甲師由5個減少到2個,機械化步兵師由7個減少到3個,步兵師的規模由打手,屋說,小旭人縮減到回四人),在8月舊日運抵孟買的第二批武器裝備也已配發給個師(其中3個裝甲師、4個機械化步兵師與6個步兵師),這些部隊中,前醜個師已經到達博帕爾,後個師將在萬日到達博帕爾。按照印軍的規劃。將用這些剛剛組建的主力師鞏固北方防線與南方防線,特別是南方防線。

也就是說,如果抽調這些主力師,就會削弱南方防線。

爲了安拉阿巴德而削弱南方防線,代價是不是太大了一點?

古吉拉德不敢擅自做出決定,因爲加強南方防線是由魯拉賈帕尼決定的。雖然總理仍然不肯就遷都問題表態,甚至一再表示,他會留在新德里,直到最後一刻,但是從總理的這一決定上可以看出,遷都只是遲早的事情,不然應該重點加強北方防線。而不是重點加強南方防線。既然要遷都。就不能削弱南方防線。

爲了避免犯錯,古吉拉德將決策權交給了魯拉賈帕尼。(未完待續

第33章 亮底牌第141章 佯攻第67章 緊急調整第80章 戰爭計劃第69章 轉折第91章 全線反擊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9章 低空坦克第76章 變味第50章 亡羊補牢第56章 盛極而衰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37章 打草驚蛇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98章 齊心協力第44章 閉門決策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10章 第一軍第56章 快準狠第69章 命不該絕第17章 高原槍聲第101章 中國意第62章 十萬火急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1章 相互試探第15章 統一陰霾第43章 大家當第18章 風起浪涌第27章 擋箭牌第51章 放話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39章 笑傲長空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61章 功敗垂成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50章 暗中交手第59章 新興名人第54章 反省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29節 虎口奪食第13章 麻煩纏身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1章 識時務第14章 撥雲見日序一利劍出鞘第46章 突防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62章 膽大包天第6章 拷問第31章 主動出擊第98章 東衝西突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9章 安全基石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3章 暗中支持第58章 大國心態第82章 調整第61章 山地之王第3章 餘熱第98章 東衝西突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33章 亮底牌第4章 團圓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68章 設法脫身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4章 停戰談判第6章 喧賓奪主第29章 野外求生第2章 軍事政變第8章 一箭三雕第5章 衆望所歸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22章 風向轉變第75章 坐等序十七偃旗息鼓第52章 傳話筒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65章 軍備競賽
第33章 亮底牌第141章 佯攻第67章 緊急調整第80章 戰爭計劃第69章 轉折第91章 全線反擊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9章 低空坦克第76章 變味第50章 亡羊補牢第56章 盛極而衰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37章 打草驚蛇第18章 漁翁之利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98章 齊心協力第44章 閉門決策第131章 陰霾重重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10章 第一軍第56章 快準狠第69章 命不該絕第17章 高原槍聲第101章 中國意第62章 十萬火急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90章 自掘墳墓第11章 相互試探第15章 統一陰霾第43章 大家當第18章 風起浪涌第27章 擋箭牌第51章 放話第136章 霸王硬上弓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33章 戰爭降臨第116章 條線上的螞蚱第39章 笑傲長空第69章 階段性勝利第61章 功敗垂成第34章 超低空利爪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67章 意外收穫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50章 暗中交手第59章 新興名人第54章 反省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29節 虎口奪食第13章 麻煩纏身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6章 民主共和日第11章 識時務第14章 撥雲見日序一利劍出鞘第46章 突防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62章 膽大包天第6章 拷問第31章 主動出擊第98章 東衝西突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9章 安全基石第35章 有備而來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52章 出其不意第13章 暗中支持第58章 大國心態第82章 調整第61章 山地之王第3章 餘熱第98章 東衝西突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33章 亮底牌第4章 團圓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68章 設法脫身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4章 停戰談判第6章 喧賓奪主第29章 野外求生第2章 軍事政變第8章 一箭三雕第5章 衆望所歸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22章 風向轉變第75章 坐等序十七偃旗息鼓第52章 傳話筒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65章 軍備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