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獨一無二

bookmark

沖繩諸島東南,琉球海溝。

海面下二百五十米,一艘長約八十米、寬約十一米、通體黝黑,艇體如同拉長了的雪茄煙,擁有流線型的指揮台、可伸縮首水平舵、X型尾舵,由泵噴式推進器驅動的“劍魚”號潛艇正順着洋流,以六節的速度緩緩前行。

指揮中心內,華劍鋒目不轉睛的盯着火控計算機屏幕上的兩個亮點。

如果說華劍鋒指揮的“劍魚”號是一柄鋒利的寶劍,那附近兩艘裝備了瑞典考庫姆公司生產的斯特林發動機的“親潮”級AIP常規潛艇就是從地下挖出來的古代青銅劍,早該進博物館了。

“艇長,一號目標艇上浮,要跟上去嗎?”

“跟在一號目標艇後面,密切監視二號目標艇。”華劍鋒走到了舵手的身後,“控制好航向與速度,深度到五十米時,啓動水下照相機,讓我們看看這個新朋友的樣子。”

“劍魚”號悄悄跟在了那艘日本潛艇後面,朝海面浮去。

兩年前,被調離“槍烏賊”號核潛艇,到“劍魚”號上擔任艇長的時候,華劍鋒覺得被“流配”了,還爲此生了兩個月的悶氣。因爲“槍烏賊”號是共和國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劍魚”號只是一艘常規潛艇。

只不過,“劍魚”號不是一艘普通的常規潛艇。

“龍翔新能源公司”最先研製與生產的不是民用型複合蓄電池,而是質能比達到了每千克八千瓦時的軍用型複合蓄電池。後來,吉慶公司推出的電動汽車上使用的複合蓄電池的質能比僅有每千克二千瓦時,性能僅爲軍用型的百分之二十五。

在軍隊中,這種高性能複合蓄電池有一個別名:“龍翔電池”。

每千克八千瓦時的質能比有多麼重大的意義呢?

柴油燃燒的熱值爲每千克四萬千焦,汽油燃燒的熱值爲每千克四萬四千千焦,每千克“龍翔電池”能夠儲存二萬八千八百千焦的電能,爲柴油的百分之七十二,汽油的百分之六十五點五。

直噴內燃機的熱效率在百分之五十左右,超導電機的能量轉換效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用“龍翔電池”與超導電機組成的動力推進系統完全可以取代用柴油、內燃機與普通蓄電池組成的動力推進系統,使常規潛艇擁有真正的“AIP”,即“不依賴空氣推進裝置”。

配備了四百噸“龍翔電池”與一臺七千五百千瓦超導電動機的“劍魚”號,在充滿電之後,能夠以二十七節的最高航速潛航二百九十六個小時,在十二天內航行八千海里;如果將潛航速度降低到六節,則可以潛航七十二天,航行一萬海里,在整個巡邏任務期間都不用浮上海面換氣。相對而言,即便是配備了燃料電池的212級常規潛艇,最多隻能潛航二十一天,如果以最大水下速度航行,則只能堅持數小時。

“劍魚”號能夠在任何一處配備有專用充電設備的港口充電。如果從民用電網獲取電能,充電時間爲十二個小時;如果有專用大功率發電設備,則僅僅需要二個小時。那些配備了AIP系統的常規潛艇必須到擁有配套後勤保障能力的軍港補充液氧,或專用燃料,很難在商港獲得後勤保障。

由“龍翔電池”與超導電動機組成的動力系統還有另外一項優勢。

除了一臺應急柴油機之外,“劍魚”號潛艇上沒有其他常規動力設備,也就沒有主要噪音源。結合泵噴式推進系統,“劍魚”號的噪音水平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六節速度航行時,自身噪音不到七十分貝;即便將速度提高到二十七節,也只有九十八分貝,遠低於任何一種常規潛艇,甚至比美國海軍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還要低幾分貝。

“劍魚”號艇體外表面敷設了厚達三十五釐米的消聲瓦,使敵艇主動聲納的探測距離縮短三分之二。加上非常低的自噪音,“劍魚”號成爲了世界上最安靜的潛艇。

只是,“劍魚”號還算不上盡善盡美。

“龍翔電池”極爲昂貴,四百噸電池的價格就超過了一艘攻擊核潛艇,所以其續航力遠不如核潛艇。如果在“劍魚”號上增添一座小型聚變反應堆,就能使其擁有“無限續航”的能力。

受到艇體直徑,特別是尾部直徑的限制,超導電動機的功率無法進一步提高,限制了“劍魚”號的最大航行速度,僅僅二十七節的最大潛航速度還無法與最先進的攻擊核潛艇媲美。

“劍魚”號的長度僅有八十米,中間圓柱形艙段的長度不到五十五米,側舷被動聲納基陣的長度只有五十米,比攻擊核潛艇上的被動聲納基陣短了近三十米,被動聲納的性能,特別是對聲源方位的探測精度因此降低了許多。

因爲艇艏空間有限,即便將魚雷艙後移,將四具魚雷發射管裝在潛艇肋部,也只能裝備直徑六米的首部球形主/被動聲納,所以“劍魚”號主動聲納的性能也比不上“槍烏賊”號。

最後,受到艇體內部空間的限制,“劍魚”號僅能攜帶二十二條魚雷與導彈,比起“槍烏賊”號三十八條魚雷與導彈的備彈量,確實大爲遜色。

對一艘水下排水量僅有三千三百五十噸的常規潛艇來說,“劍魚”號的性能已經非常出衆了,不但沒有任何一艘常規潛艇能夠與之匹敵,就連法國海軍的“梭魚”級攻擊核潛艇也不見得比“劍魚”號強多少。

見到“劍魚”號之後,華劍鋒立即改變了之前的看法。

讓他感到更加驚喜的是,共和國海軍只建造了一艘“劍魚”。主要是一百八十四億的造價,讓海軍望而卻步。如果不是承擔了“試驗”重任,海軍情願花同樣的價錢採購二艘“槍烏賊”。出任“劍魚”號的艇長,不是“流配”,而是“高升”。

接下來的兩年中,華劍鋒一直以“劍魚”號爲家。

作爲“裝配長”,華劍鋒參與了“劍魚”號的建造工作,並且在期間向工程師提出了數項非常寶貴的意見。

通過相關工作,華劍鋒對這艘潛艇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除了有一顆強壯的“心臟”,以及一副足夠大的“肺”之外,“劍魚”號還擁有一個發達的“大腦”。

高度自動化的操作系統,以及免去常規動力設備後節省的崗位,使“劍魚”號的官兵編制縮小到了三十四人,平常只需要八個人就能控制整艘潛艇。高度整合的探測、搜索與火控系統,加上每秒運行二點五億次的中央計算機,使“劍魚”號擁有了最敏銳的反應速度。交戰狀態下,“劍魚”號能夠在跟蹤八個目標的同時,控制四條魚雷攻擊其中二個最具威脅的目標。

好馬配好鞍,勇士配寶劍。

“劍魚”號配備了最先進的武器,特別是重型魚雷。

新型電動魚雷採用複合蓄電池做電源,七十節高速模式下,射程達到了三十五千米;四十五節低速模式下,射程則能達到六十五公里。裝填了二百五十公斤高能zha藥的戰雷頭,足以讓一條魚雷重創一艘驅逐艦,或者二條魚雷重創一艘巡洋艦,三條魚雷則能使一艘航母喪失作戰能力。

一切都讓華劍鋒欣喜不已,他覺得“劍魚”號更像是科幻小說中的超級潛艇。

半年前,“劍魚”號正式服役後,華劍鋒與另外三十三名官兵有了新的任務。五個月內,“劍魚”號參加了三次聯合軍事演習,性能得到了充分肯定。

一個月前,華劍鋒再次率艇出海。

他們的任務是去跟蹤日本海軍第二艘接受改進,配備了AIP系統,正在沖繩諸島海域進行訓練的“親潮”級潛艇。

到現在爲止,“劍魚”號跟蹤了那兩艘日本潛艇十一天。

三天前,完成最後一項任務後,“劍魚”號用主動攻擊聲納跟那艘日本潛艇打了“招呼”。結果引來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二十多架“海鷹”,八架P-3C“獵戶座”型反潛巡邏機,以及上百枚聲納浮標。“劍魚”號沒有離開,仍然跟在日本潛艇後面,藉此機會摸清了日本潛艇的反潛戰術。

兩天前,另外一艘“親潮”級潛艇趕到。

如果打起來,華劍鋒有信心同時幹掉兩艘“親潮”。

“艇長,到五十米了。”

華劍鋒回過神來。“打開外部照明燈,從敵艇後方進入,讓我們仔細看看小鬼子新潛艇的模樣。”

火控計算機的屏幕上出現了一個模糊的身影。

長近八十米,寬十米的日本潛艇就如同一頭巨大的鯨魚,靜靜的漂浮在距離海面二十五米的海中。日本潛艇正在測試新裝備的非穿透型光電桅杆,以及衛星通信設備,根本沒有發現出現在身後的“劍魚”號。

“真像一頭大海牛。用指揮台從底部劃過,幾十名小鬼子都得完蛋。”

“我可捨不得。”華劍鋒淡淡一笑,“從左邊繞過去,速度降到二節,看看小鬼子能不能聽到我們發出的聲響。”

“劍魚”號緩緩轉向,到了日本潛艇的左側。

“艇長!”聲納長突然叫了起來,“有接觸。”

華劍鋒微微皺了下眉頭。“被發現了?”

“不是。十點鐘方向上,距離很遠,很微弱。”

“美國佬的核潛艇,”樂家成走了過來,“也許是第七艦隊的‘洛杉磯’。”

“應該是‘海浪’,或者‘弗吉尼亞’。”聲納長糾正了副艇長的說法,“沒有匹配的特徵噪音數據,肯定不是‘洛杉磯’。”

這時,一份墨跡未乾的命令從激光打印機裡吐了出來。

“緊急下潛。”華劍鋒迅速看完了剛剛收到的命令,轉手遞給了樂家成。“我們已經完成了任務,早該返航了。”

看完命令,樂家成暗暗嘆了口氣,對回頭向他看來的舵手點了點頭。

總參謀部發來的返航命令,“劍魚”號該回家了。

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56章 快準狠第39章 善後工作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7章 統一意見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48章 圓滿結果第63章 失控第58章 主宰天空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5章 靈活戰術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83章 圍殲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4章 苗頭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4章 熱點第43章 返回中央第41章 戰爭動機第50章 亡羊補牢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落網第38章 孤注一擲第34章 團隊第47章 範本第26章 殲滅戰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40章 關鍵裝備第43章 藍天之主第64章 龍出昇天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13章 暗中支持第80章 輕重緩急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36章 致命決策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7章 海空對抗第136章 割裂第38章 第一槍第24章 出山第9章 不可告人第50章 亡羊補牢第32章 箭在弦上第23章 何去何從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1章 轉機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章 打打停停第26章 新班子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5章 焦頭爛額第111章 影響力第13章 救場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80章 扯皮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27章 新總統第25章 差距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6章 基礎第11章 落網第146章 墊腳石第46章 信號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9章 地面戰鬥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51章 步步逼近第48章 小內閣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108章 選擇第8章 人才第75章 戰爭爆發第40章 空軍出動
第139章 致命打擊第56章 快準狠第39章 善後工作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7章 統一意見第21章 搶佔制高點第48章 圓滿結果第63章 失控第58章 主宰天空第54章 瘋狂的內戰第85章 靈活戰術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83章 圍殲第23章 毫無秘密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14章 苗頭第50章 司令官的職責第4章 熱點第43章 返回中央第41章 戰爭動機第50章 亡羊補牢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落網第38章 孤注一擲第34章 團隊第47章 範本第26章 殲滅戰第104章 速度競賽第40章 關鍵裝備第43章 藍天之主第64章 龍出昇天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13章 暗中支持第80章 輕重緩急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36章 致命決策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7章 海空對抗第136章 割裂第38章 第一槍第24章 出山第9章 不可告人第50章 亡羊補牢第32章 箭在弦上第23章 何去何從第60章 軍備競賽第130章 兩手準備第77章 退守固本第11章 轉機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22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93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53章 看不見的戰場第1章 打打停停第26章 新班子第51章 和平解放第15章 焦頭爛額第111章 影響力第13章 救場第48章 轉折契機第102章 重獲自由第80章 扯皮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27章 新總統第25章 差距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64章 戰略反擊的疑慮第33章 各有所需第13章 聯合火力支援第88章 甕中捉鱉第16章 基礎第11章 落網第146章 墊腳石第46章 信號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9章 處處被動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58章 軍長的擔憂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30章 有限衝突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9章 地面戰鬥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7章 民族之翼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51章 步步逼近第48章 小內閣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108章 選擇第8章 人才第75章 戰爭爆發第40章 空軍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