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

bookmark

年初六,紀小吉回到了北京。

女兒難得回來一次,紀佑國不但推掉了上午的所有工作,還安排王元慶去“逛菜市場”,準備回家做兩道“拿手好菜”。

11點30,軍情局的同志準時將紀小吉送到家。

“爸、媽,我回來了。”

“快進來!”秦傲霜在門邊守了半個小時了。

一邊將行李遞給母親,紀小吉一邊朝客廳打量了一番。

“媽,爸還在忙?”

“忙?是啊,正在廚房裡忙呢。”

“廚房!?”紀小吉明顯不相信母親的話。

“來了,來了,剛剛起鍋的糖醋排骨!”

見到繫着圍腰。忙得滿頭大汗地父親端着菜盤從廚房裡跑出來。紀小吉一下就瞪大了眼睛。

“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紀小吉笑着走了過去。“爸。你什麼時候學會下廚了?”

“學會下廚?你看看。這是什麼話?”紀佑國拍了拍手。說道。“你還小地時候。你媽天天在醫院忙。都是我給你做飯。難道你忘記了?”

“對哦。好像有這麼回事。”

“聽你爸說。每次加班。我都先把飯菜弄好。他只是熱一熱。”秦傲霜笑着走了過來。

“老秦。你這麼說就不對了。小吉5歲生日那次。你趕上做手術。我在家忙了一整天。弄了一大桌菜出來。你就不記得了?”

“就那一次。”

“還有……”

“爸、媽,你們不餓嗎?”紀小吉笑着搖了搖頭,“你們不餓,我可餓了。”

“對,先吃飯。”

“吃完再收拾你。”

紀佑國沒跟老婆多計較,到廚房把還在忙的王元慶叫了出來。

“小王,這幾個菜不是你弄的吧?”見到王元慶,紀小吉似乎明白了什麼。

“當然不是,都是元首做的。”王元慶明白該怎麼說,“我只是洗菜切菜,別的都與我無關。”

“不會吧,我爸什麼時候能做出這樣的菜了?”紀小吉拿起筷子在菜盤上敲了敲,“爸,坦白從寬,老實說,真是你做的?”

“如果你沒忘記5歲那年吃的糖醋排骨,嚐嚐就知道了。”

紀小吉點了點頭,夾起了一塊糖醋排骨。

“小王,你別客氣。”秦傲霜端起了飯碗,“都讓你忙了一個上午了。老紀也真是地,自己不工作不說,還耽擱了小王大半天。”

“秦姨,這是應該的。”

“小王,你準備‘單幹’了?”紀小吉看了眼王元慶。

“這孩子,怎麼這麼說話,什麼叫‘單幹’?”秦傲霜立即瞪了眼女兒。

王元慶尷尬笑了笑,說道:“我也想留下來,可元首不讓我留下來,就只能另謀出路了。”

“也對,我爸退休以後,不需要配秘書了。”紀小吉點了點頭,“今後有什麼想法,留在中央,還是去地方?”

“小吉,現在不是討論這些事的時候。”

聽父親一說,紀小吉才閉上了嘴。紀佑國家裡的習慣是從來不在飯桌上討論國家大事。

過了一陣,紀小吉還是忍不住打破了沉默,說道:“爸,制訂好退休計劃了嗎?”

“幹嘛?”紀佑國看了眼女兒,“難道想讓老爸替你工作?”

“哪裡地話,你又不懂我這一行。”紀小吉放下了碗筷,“我有個大學同學響應國家號召,從美國回來了。他在法國的生意做得還不錯,有些積蓄,回來後不打算繼續開公司,準備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有意義地事情?”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自從+彥博回國後,懷着這種理想回國的年輕人多了去了。那個叫葉致勝的年輕人就是典型。

“真的,肯定是有意義的事。他打算成立一個‘藏羚羊保護基金’,拉了幾個人入夥,籌集了大概C萬善款,打算過完年就去做實地考察。”

“這與我有什麼關係?”紀佑國放下了碗筷,“你不會讓你老爸跟一羣年輕人瘋吧?”

“不是,他問我有沒有辦法請你當形象大使。”

“形象大使!?”秦傲霜差點把嘴裡的飯噴出來,“就你爸這個形象,還能當大使?”

紀佑國苦笑了一下,沒有理會老婆的玩笑話。

“老爸,你想想,如果可以,給我個答覆。”

“這……”

“小吉,元首的身份恐怕不太合適吧?”王元慶替紀佑國做了回答。

紀小吉微微皺了下眉頭。“我也是這麼想,只是別人厚着臉皮來求我,也不好一口拒絕。既然如此,我就回絕掉了。”

“先吃飯吧,吃完了,我還有事跟你談。”

紀小吉看了眼父親,沒再多羅嗦。

吃完午飯,紀佑國讓王元慶回去處理積累下來地工作,叫上女兒去了樓上的書房。

“前幾天,我到實驗中心去看了一下。”

去了?”

“對,聽羅教授說,你那幾天正好去西安了。”

紀小吉點了點頭,說道:“確實,我直接從西安回來的,沒回實驗中心。”

“那邊的情況還不錯,生活條件也比以往改善了許多,我也放心了。”

“爸,你不會是專門去考察我的工作情況的吧?”

紀佑國笑了笑,說道:“這幾年,一直想去看看,卻一直抽不出時間。不是小王無意中提起,我還真把這件事忘了。”

“其實,你退休後照樣可以去。”

“恐怕不行吧?”

“怎麼不行?基地有規定,高級科研人員的直系親屬只要通過審覈,就能去實驗中心探親。不過每年限定三人次,滯留時間不得超過5天。”

紀佑國點了點頭。“這樣也好,免得耽擱你們的工作。”

“你跟媽媽呆得無聊了就來看我,記得帶上妞妞,提前給我電話。”

“到時候再說。”紀佑國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前幾天,你潘叔叔給我送來了幾份文件,與你們地研究有關,我詳細看了,情況不容樂觀。”

紀小吉微微着了下眉頭,發現父親的神色很凝重。

“看完後,我總結了一下,問題只有一個。”紀佑國豎起了一根手指頭,“複合蓄電池的工業生產工藝。”

“這……”紀小吉立即明白了父親的意思,說道,“實驗中心成立的時候,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礎理論與基礎開發,對工程應用不太重視。直到去年,準確地說是前年,第二階段研發工作啓動之後,才提高了對工程應用的重視程度。這兩年招聘地研究員中,工程應用類佔到一半以上。複合蓄電池的工業生產工藝屬於工程應用,前期投入不夠,對現在地研發進度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如果工業生產效率無法提高,對國家發展會產生很大地影響。”

“我知道,羅教授跟我談了好幾次,提到地都是這個問題。”紀小吉嘆了口氣,說道,“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科學研究不是想當然的事情,除了投入人力、物力與財力之外,還需要足夠的時間。複合蓄電池是全新產品,生產方式非常特殊。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利用工廠提供的生產經驗與生產數據改進生產工藝。”

紀佑國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除此之外,就是高級別複合蓄電池的開發問題。”

“這個更急不來。”紀小吉笑着搖了搖頭,神態非常像紀佑國。

“迄今爲止,我們都只能以最原始的辦法開發高級別複合蓄電池,既通過實驗室合成找到合適的元素搭配方式,再將實驗室合成方法轉變爲工業生產工藝。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們只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擁有最原始的基礎。要想加快開發速度,除了投入更多地資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員。前幾天羅教授派我去西安,就是讓我考察幾個剛剛回國的博士生。”

“這方面的工作由軍情局負責吧?”

“對,我只負責考察他們的能力,最終要不要他們到實驗中心參與研究工作,由軍情局決定。”

紀佑國點了點頭。“照你這麼說,國內的人才基本上都去了實驗中心。”

“就我知道的,相關的高級人才都在實驗中心。”

摸了摸下巴,紀佑國說道:“看來,確實急不來。你開始說到,西方國家也在搞相關研究,有沒有超越我們地可能?”

“超越?”紀小吉笑了笑,“沒有最原始的基礎,美國能在二十年之內追上我們就很不錯了。只要國家加大投入,我們至少能在五十年之內保持領先優勢。”

“也就是說,美國仍然有可能開發出與複合蓄電池類似的產品。”

紀小吉遲疑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這是肯定的,美國的科學家需要地只是時間與一點點運氣。如果不出意外,五年之內,美國就能開發出2級複合蓄電池。如果美國有那麼點點基礎,恐怕三年之內就做出成果。”

“三年?”

“我對美國的情況不是很瞭解,潘叔叔比我知道地多得多。”

“潘雲生?”紀佑國一愣,隨即拿起了放在手邊的電話話筒。“小王,我是老紀,馬上聯繫潘雲生,讓他帶着美國地相關資料過來。”

“美國的相關資料?”

“說與實驗中心地事有關,他就知道是什麼了。”

放下電話,紀佑國長出了口氣,說道:“如果你說的沒錯,我們就得調整政策,不能固步自封,更不能給美國任何機會。”

紀小吉沒多說什麼,她從不關心政治上的事情。

繼續求月票,兄弟們別放棄啊,與第三就差票而已,衝啊!

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23章 覆滅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22章 最高決策第26章 殲滅戰第17章 統一意見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4章 相互叫板第7章 借勢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64章 別無選擇第98章 齊心協力第87章 拼盡全力第58章 風雨來襲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4章 閉門決策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7章 養虎爲患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67章 快速船隊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2章 大換裝第80章 再次遭遇第68章 文化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16章 捧殺第95章 搶先攻擊第13章 頭緒第3章 情報第19章 遷都問題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章 激活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31章 主動出擊第52章 不屈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90章 自掘墳墓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7章 戰爭部署第37章 暗度陳倉第2章 大國頹勢第89章 戰爭影響第82章 新境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8章 文化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25章 逃生第74章 軍控協議第56章 由海向陸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94章 喘口氣第30章 戰略要地第37章 風起雲涌第43章 軍事政變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16章 基礎第21章 戰爭到來第14章 根本職責第45章 部署第15章 焦頭爛額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31章 暗算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32章 大殺器第19章 政治鬥爭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53章 快速調整第59章 戰場求生第3章 餘熱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3章 暗流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章 顛倒是非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3章 煙霧彈第17章 民族之翼
第19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23章 覆滅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22章 最高決策第26章 殲滅戰第17章 統一意見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4章 相互叫板第7章 借勢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64章 別無選擇第98章 齊心協力第87章 拼盡全力第58章 風雨來襲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4章 閉門決策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7章 養虎爲患第32章 提前開始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67章 快速船隊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2章 大換裝第80章 再次遭遇第68章 文化第148章 人心惶惶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16章 捧殺第95章 搶先攻擊第13章 頭緒第3章 情報第19章 遷都問題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13章 暗中支持第1章 激活第81章 早死晚死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31章 主動出擊第52章 不屈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90章 自掘墳墓第50章 未來戰士第17章 戰爭部署第37章 暗度陳倉第2章 大國頹勢第89章 戰爭影響第82章 新境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92章 東線戰爭轉折點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03章 強烈反差第68章 文化第79章 俄羅斯泥潭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25章 逃生第74章 軍控協議第56章 由海向陸第40章 政治犧牲品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94章 喘口氣第30章 戰略要地第37章 風起雲涌第43章 軍事政變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16章 基礎第21章 戰爭到來第14章 根本職責第45章 部署第15章 焦頭爛額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31章 暗算第30章 推倒重來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32章 大殺器第19章 政治鬥爭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53章 快速調整第59章 戰場求生第3章 餘熱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3章 暗流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98章 齊心協力第6章 顛倒是非第114章 蜂擁而至第13章 煙霧彈第17章 民族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