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定性分析

刃秘書交代一番之後。切爾溫斯基才轉身朝向衆人。幽愕共舊人都已表觀點,所以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了6軍司令身上。

“按照慣例,我還是先介紹這兩個月的考察情況

切爾溫斯基一開口,房間內的氣氛就緩和了許多。所有人都知道。切爾溫斯基是契力亞科夫的死黨。因此在總統的態度仍然比較曖昧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擔心,會有6軍司令出來反對副總統的觀點。切爾溫斯基沒有直接進入戰爭話題,而是從俄羅斯6軍的基本情況着手,真少表明他不會與喬德諾維奇對着幹。

當然,切爾溫斯基不會介紹基本情況。

雖然俄羅斯不是海外駐軍大國,就算有幾座境外軍事基地,也集中在周邊地區,唯一算得上海外軍事基地的,只有個於委內瑞拉的查維斯海軍綜合基地,但是俄羅斯本土幅員遼闊、東西兩端跨越巨大、民族結構複雜,所以早在引世紀初,爲了加強中央統治力度,俄羅斯當局就廢除了前蘇聯時期遺留下來的軍區制。改爲戰區制,成立了數個戰區。經過數十年展與變動,到引世紀中葉,俄羅斯的戰區製得到了完善與鞏固,本土從東到西總共分爲4大戰區,分別是遠東戰區、西伯利亞戰區、烏拉爾一高加索戰區與中央西方戰區,每個戰區均設有戰區司令部,以及數個地區職能司令部。因爲本土戰區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國家安全、對抗自然災害、維護社會穩定、打擊分裂勢力等等,所以在這4個戰區中,6軍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四大戰區的重要性並不完全一樣,而且會隨着國際局勢改變。比如在引世紀初,受北約與歐盟東擴影響,中央一西方戰區顯得尤其重要,而高加索戰區也因爲車臣戰爭等地方叛亂而受到重視。第三次車臣戰爭之後,俄羅斯當局調整了基本戰略。跟北約與歐盟代表的西方國家集團握手言和,轉而集中力量跟共和國逐鹿中亞,因此西伯利亞戰區得到重視,而直接面向共和國的遠東戰區也得到適當加強。

對這些基本情況,切爾溫斯基只用幾句話做了簡單介紹,隨後就切入主題。“先得承認過去幾十年間,戰區制使我們用相對低廉的國防成本,維繫了本土安全與利益,使我們能夠在大幅度裁軍減員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證國家的統一與完整。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忽略戰區制的弊端,更不能因此無視國防建設上的巨大漏洞。也許大家認爲我在危言聳聽,那麼我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一個多月前,去遠東戰區考察時,因爲遭遇罕見的暴雨。送我前往符拉迪沃斯託克的運輸機出了故障,不得不在烏蘭烏德緊急降落。問題並不大,只是一個必要零件壞了,換上新的就能起飛。問題是。烏蘭烏德沒有儲備,只能從外地調運,所以不得不讓另外一架運輸機從符拉迪沃斯託克把這個小零件空運過來。後來我才知道,就在不遠處的伊爾庫茨克。那種零件堆滿了整整一個集裝箱,只是因爲屬於兩個不同的戰區,所以我們不得不捨近求遠,平白無故的浪費掉寶貴的國家資源。這還是和平時期,耽擱的只是一點點時間而已,如果是在戰爭時期,浪費的就不僅僅是時間了。”

沒等切爾溫斯基把話說完,房間內就安靜了下來,開始那些還認爲他小題大做的要員都露出了嚴肅神色。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這是戰區制的天然缺陷,其他國家的軍隊也無法避免。確實如此,任何軍事體制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弊端。關鍵問題不是有沒有問題,而是有沒有想辦法解決問題。”切爾溫斯基長出口氣,說道,“至少就我們所掌握的情報,中**隊早在二十年前。也就是剛剛推行戰區制的時候就在着手解決戰區制的弊端。各位肯定知道,十六年前的那場戰爭中。中國6軍派出了八支戰鬥單位,其中只有第一戰鬥單位與第二戰鬥單位隸屬於戰場所在南亞戰區,另外六支戰鬥單位均與南亞戰區沒有瓜葛。就是這麼一支看上去像是臨時拼湊起來的部隊,在短短數十天內擊敗了三倍以己的美軍,還打垮了土耳其。打殘了以色列。換個位置考慮一下,別說十六年前,我們現在具備這樣的實力嗎?讓我說,真要從四大戰區各抽調一支部隊組成一支軍團,那纔是真正的烏合之衆

說到這,切爾溫斯基總算讓一些人坐不住了。

“這寫都是指揮體系的問題,我相信進入戰時狀態之後,只要對指揮體系進行適當調整,明確責任關係。就能迎刃而解。

。空軍司令克拉丘夫上將稍微停頓了一下,注意到喬德諾維奇遞來的眼神後,說道,“不可否認,人浮於事已經困擾我們幾十年,在和平時期很難有效解決。問題是,這不會妨礙我們的戰爭行動。要知道,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本土防禦體系,還擁有最廣袤的國土,甚至還有對我們非常有利的自澗書曬加凹口混姍不一樣的體蛤,閱讀好去處。總而言之。我們不能爲了這些小問題而坐失良機冊…

“這些是小問題嗎?”切爾溫斯基一下忍不住,聲音都高了幾度。

面對吩咐的6軍司令,想要替副總統出頭的空軍司令顯愕非常尷尬。同樣尷尬的,還有沒有挺身而出的副總統。沉默幾秒後,喬德諾維奇向欲言又止的克拉丘夫遞了個眼神,讓空軍司令坐了下來。

不管怎麼說,切爾溫斯基掌握了一手信息,而且具有長遠戰略眼光。

雖然克拉丘夫也是上將,但是在個人能力、資歷與威望等方面前比切爾溫斯基差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爭論下去,對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好處,而喬德諾維奇需要的就是一個答案。而不是在沒有意義的爭吵中浪費時間。

這時候,契力亞科夫也認識到切爾溫斯基把話說過頭了。

在克拉丘夫坐下的時候,契力亞科夫敲了敲桌子,說道:“我們不能迴避問題,更不能無視問題,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害怕問題。既然已經找到問題,就應該設法解決問題,而不是在無謂的爭吵中浪費時間。約瑟夫切爾溫斯基的名。你到各軍區轉了一圈,找出了我軍的毛病,肯定想出瞭解決辦法?”

總統這麼一說,衆人再次把目光轉向了6軍司令。

“能否解決問題,關鍵得看我們有沒有辦法徹底認清問題,或者說。有沒有認清問題的本質。”切爾溫斯基的語氣也緩和了許多,只是態度依然堅決,沒有絲毫要向克拉丘夫妥協的味道。“雖然我們的軍事指揮體系是問題存在的一大根源,但是導致我軍地區壁壘高聳的根本因素還是我國的基本國情。遼闊的幅員既給我們帶來了資源與財富,也給我們帶來了數不盡的麻煩。以中央與地方的關係來說,與中美相比。我國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制與制約力度最弱。雖然進入戰時狀態後,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但是誰能能戰爭時期解決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痛疾,特別是那些需要花費很大力氣、投入鉅額資源、消耗大量時間才能解決的基礎性問題?”

切爾溫斯基把話說到這個份上,就連克拉丘夫都暗自嘆了口氣。

“衆所周知,伊朗戰爭後,我們就開始調整基本戰略,將中國當成頭號潛在敵國。並且針對與中國的全面戰爭做了精心安排與部署。雖然大方向上沒有錯。但是在衆多具體措施上,我們卻沒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切爾溫斯基的神色非常嚴峻,似乎提到的不再是軍事問題,而是俄羅斯的生死存亡。“從根本上講。在對華戰略上,我們只能以守代攻。利用我國無與倫比的戰略縱深。讓任何意圖來犯的敵人望而卻步。事實上,自從彼得大帝之後,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越過長達數千千米的東歐平原,將我們徹底擊敗。在庫圖佐夫元帥推行的堅壁清野戰略下,拿破倫率領的法國大軍倒在了莫斯科的風雪之中。在朱可夫元帥架起的鋼鐵防線阻擋下,希特勒的德國大軍也倒在了寒冷的暴風雪中。向東進攻尚且如此,要想跨越遼闊的西伯利亞平原、翻過烏拉爾山脈、再穿過伏爾加河流域,絕對是一件更加艱難的事情。母庸置疑。戰略縱深絕對是我國國家安全的最佳保障,遼闊的俄羅斯大敵更是入侵者的天然墳墓。可是,我們卻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

“切爾溫斯基將軍,這是最高決策會議,不要危言聳聽。”喬德諾維奇終於坐不住了。

“危言聳聽?。切爾溫斯基看了眼副總統,淡淡一笑,說道,“閣下,如果真的是危言聳聽的話,我會感到高興,也願意爲自己的言行承擔責任。非常可惜的是,我提到的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鐵打不動的事實。”

沒等喬德諾維奇反應過來,切爾溫斯基就朝會議秘書點了點頭。

投影儀亮起,會議室中央的三維虛擬投影屏幕上出現了一幅按照比例縮小的,遼闊壯觀的俄羅斯全景立體地圖

“在我們的戰略防禦部署中。一直以大縱深防禦爲主,並且以此確立了戰區制。”切爾溫斯基走到了會議室中央,用觸控系統來控制投影地圖。“從整體部署來講,遠東戰區與西伯利亞戰區的防禦縱深都達到了基本要求,至少能夠使中**認爲之付出慘重代價。關鍵問題是。中**隊需要攻打遠東戰區與西伯利亞戰區嗎?數十年來,中國當局數次拒絕了蒙古的合併請求,就是不想引起我們猜忌,因此有人認爲。蒙古保持獨立,等於爲我們增添了數百千米的防禦縱深。五十年前。這個觀點沒有錯。現在的情況是。中國沒有吞併蒙古,卻一直在加強蒙古的基礎建設,而且所有基礎建設都有戰略價值。拿鐵路與道路建設來說,蒙古纔多少人?近三十年來。中國當局以不計成本的投資方式,在蒙古修建了五千千米鐵路與兩萬千米的高等級公路,形成了以烏蘭巴托爲核心的交通輻射網,山習蘭條鐵路與五條公路將蒙古的交通網絡與中國的交通利瓚系在一起。如此龐大、精細與完善的交通系統,足以在戰時揮決定性的作用。同樣的,早在三十年前,中國就以同樣的方式進軍中亞,對中央地區的交通網絡做了全面提升,僅在哈薩克斯坦就修建了上萬千米鐵路。當然,肯定有人認爲,我們的鐵路與中國的鐵路不一樣,可以炸斷邊境鐵路換乘系統來阻擋中國大軍,而且我國本身的戰略防禦縱深就足夠了。但這是三十年前的標準,而現在,中**隊對地面交通網絡的依賴性已經降到了最低限度

“中國6軍不需要依靠地面交通網絡動進攻,可是中**隊的作戰物資還是得靠鐵路與公路運送

“確實如此,而這也正是中國不計成本的加強蒙古與中亞各國交通網絡的原因。????。

言的喬德諾維棄愣了一下。隨即閉上了嘴,因爲切爾溫斯基說到了重點。

“與部隊進攻相比,物資運輸的緊迫性要低愕多。更重要的是,早在十六年前,中國6軍就在中東戰場上證明,在完全依靠空運的情況下。足以堅持半個月以上,在此期間,中國的工程部隊肯定能夠打通地面交通網絡切爾溫斯基長出口氣。轉口說道,“事實上,中國6軍的進攻距離一直由兩大因素決定,一是戰術空運部隊的投送距離、二是遠程炮兵的最大射程。從南海戰爭開始,在中國6軍參加的每一場戰爭中,這個規律都沒有被打破。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中國6軍航空兵戰術空運部隊的投擲距離早已過兩千五百千米,甚至有可能過了三千千米,而中國6軍已經裝備了最新式的電磁炮,遠程炮兵的最大射程肯定在八百千米以上,也許過了一千千米。與之相比,我們的那點戰略縱深算得了什麼?如果前面的猜測沒有錯,而且又我來指揮中國6軍的話,我就不會沿着地面交通線進攻。而會充分利用中國6軍的強大戰略突擊能力,迅攻佔我國戰略防區後方的軍事重鎮與交通樞紐,將西伯利亞戰區與遠東戰區切開,使我軍完全喪失主動權,在被動防禦中遭受慘敗。”

“果真如此的話,中**隊也別想迅番過烏拉爾山。”克拉丘夫再次挺身而出,以將軍的身份提出了質疑。

“中國6軍需要急着翻越烏拉爾山嗎?”切爾溫斯基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以實際情況來看,只要亞洲地區淪陷,我們就等於戰敗了。要知道,能夠讓我們堅持下去的衆多戰略資源中,三分之二都在烏拉爾山以東,而且我國的衆多軍工企業中,也有半數以上集中在烏拉爾山以東。失去這些,就算我們保住了七成*人口,也很難反敗爲勝。要知道,與以往的任何敵人相比。中國是最不缺乏兵員的一個,而我們的人口只有中國的六分之一。更加重要的是,中國6軍完全有能力迅翻越烏拉爾山,準確的說,是從伏爾加河河口三角洲進入我國的歐洲地區,迫使我們集中力量守衛莫斯科,爲掃蕩與控制我國亞洲地區創造機會。在此情況下,我們連最後一點勝算都沒有。”

這下,克拉丘夫也閉上了嘴。

見到說得差不多了,切爾溫斯基沒有繼續咄咄逼人,朝總統看了過去。

“將軍”。在契力亞科夫開口前,喬德諾維奇搶先說道,“照你的話。我們這次是必敗無疑了。那麼我想知道,除了這些定性分析之外,有沒有證據,哪怕是不太可靠的情報來證明將軍的觀點?”

切爾溫斯基的眉頭跳了幾下,神色頓時黯淡了下來。

不得不承認,喬德諾維奇是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家,不但抓住了要害。還以非常直接的方式讓切爾溫斯基閉上了嘴。

“鮑里斯喬德諾維奇的名。如果連大方向都無法確定,具體證據又有什麼意義呢?”

“總統閣下,這是決定國家與民族命運的頭等大事,難道我們能夠憑藉幾個人的個人主觀判斷,在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情況下就做出決定嗎?”面對救場的契力亞科夫,喬德諾維奇一點都不客氣。“不可否認。中**隊確實足夠強大,甚至算的上是當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但是我們從來就不畏懼強敵,當年的法國大軍與德**隊何嘗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呢?同樣的,我也認爲。只有在確定了大方向的情況下,才能做出正確決策,但是我看到的是,現在所有證據都證明,我們正面臨一次絕佳的機會,如果錯過這個機會,切爾溫斯基將軍提到的那些情況就會成爲現實

契力亞科夫暗自嘆了口氣,朝切爾溫斯基投去了無助的目光。

之前還信心勃勃的6軍司令更是面容憔悴,因爲喬德諾維奇提到的事情讓他與總統都無法反駁。

第43章 藍天之主第18章 責任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8章 獨醒第16章 關鍵決策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5章 羣策羣力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24章 死灰復燃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18章 獨醒第40章 佈局第86章 奔赴戰場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7章 借勢第29章 幕後推手第24章 接頭第44章 豪賭第165章 擴大化第22章 傳奇人物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39章 正中下懷第83章 造勢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11章 影響力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2章 誘惑第2章 分水嶺第77章 增兵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27章 新總統第52章 制空王牌第78章 燒烤元首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8章 最終目的第70章 王牌登場第3章 情報第78章 少壯派第32章 差距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5章 區別對待第2章 職責使然第48章 圓滿結果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章 打打停停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69章 前因後果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09章 打招呼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47章 準點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57章 挑戰書第18章 漁翁之利第50章 粉墨登場第33章 幽靈折戟第89章 狗急跳牆第81章 早死晚死第77章 增兵第151章 地區化第65章 X艇第37章 專多能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05章 佔領區第115章 定居點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76章 虎視眈眈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1章 不良感覺第54章 獨一無二第51章 放話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76章 有限反擊第37章 變策序十八神秘物質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0章 衝突升級第28章 準備計劃第41章 戰爭動機第94章 死亡競賽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46章 墊腳石第112章 行刑第16章 迎難而上
第43章 藍天之主第18章 責任第14章 撥雲見日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8章 獨醒第16章 關鍵決策第20章 風聲鶴唳第15章 羣策羣力第34章 不可爲而爲之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24章 死灰復燃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18章 獨醒第40章 佈局第86章 奔赴戰場第37章 最大限度的保證第7章 借勢第29章 幕後推手第24章 接頭第44章 豪賭第165章 擴大化第22章 傳奇人物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49章 左衝右突第39章 正中下懷第83章 造勢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11章 影響力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18章 雙門事件第139章 公民意識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12章 誘惑第2章 分水嶺第77章 增兵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08章 速戰速決第27章 新總統第52章 制空王牌第78章 燒烤元首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8章 最終目的第70章 王牌登場第3章 情報第78章 少壯派第32章 差距第127章 空中反擊第5章 區別對待第2章 職責使然第48章 圓滿結果第73章 高耗費戰爭第12章 平衡外交第1章 打打停停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69章 前因後果第129章 登陸作戰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109章 打招呼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47章 準點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57章 挑戰書第18章 漁翁之利第50章 粉墨登場第33章 幽靈折戟第89章 狗急跳牆第81章 早死晚死第77章 增兵第151章 地區化第65章 X艇第37章 專多能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05章 佔領區第115章 定居點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76章 虎視眈眈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37章 高瞻遠矚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1章 不良感覺第54章 獨一無二第51章 放話第133章 文明時代的戰爭第76章 有限反擊第37章 變策序十八神秘物質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0章 衝突升級第28章 準備計劃第41章 戰爭動機第94章 死亡競賽第14章 與時間賽跑第75章 一擁而上第146章 墊腳石第112章 行刑第16章 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