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初露頭角

休息結束,走上“指揮台”的卻不是項鋌輝。

見到年紀大約25歲的中尉參謀軍官,彭茂邦與潘雲生都露出了驚訝神色。推演重新開始前,項鋌輝將一份個人簡歷送到了彭茂邦的手上。

裴承毅:1992年6月24日出生、江西南昌人,2010年以全省第三的成績考入國防大學、主修國防軍事理論學,2014年以全系第一的成績獲得學士學位、同年進入首都軍區司令部擔任作戰參謀,2015年攻讀國防大學的工程碩士學位,2016年轉到總參謀部、隨同項鋌輝參加東海戰爭。

一份很優秀卻算不上出彩的個人履歷。

“讓他代你指揮?”彭茂邦一邊問道,一邊把簡歷給了潘雲生。

項鋌輝點了點頭。“讓他試試,也許會給我們一個驚喜。”

彭茂邦笑了笑,示意推演繼續進行。

面對彭茂邦與潘雲生設置的難題,裴承毅中尉首先將第1空中突擊師、第3機械化步兵師與第1裝甲師的所有低空機動力量抽調了出來。

這一做法立即引來了反對聲,連遊鴻君都認爲“太過分”了。

“美軍早就打破了部隊之間的界限,採取聯合指揮方式,在必要的情況下,前線司令部可以從不同的部隊抽調低空運輸力量,統一分配與使用,達到增強空中突擊能力的目地。”裴承毅針鋒相對的提出了“論據”,“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各參戰部隊就執行過類似的作戰任務。別說在陸軍中相互調配兵力,就算從陸戰隊調配兵力也不是難事。算上美軍強大的信息化能力,肯定能在短期內完成兵力調配工作。”

所有人地目光都轉向了彭茂邦與潘雲生。

兩位裁判沒有表示反對。默認了裴承毅地做法。

完成兵力調配後。裴承毅將第地師派了上去。因爲第地師原本就有300多架運輸直升機。加上從另外3個師調來地。總共集結了近千架運輸直升機。達到了一次運送個山地步兵營與配套武器裝備地能力。

爲了增強說服力。裴承毅還拿出了美軍地裝備配製表。

第地步兵師地主力運輸直升機是CH-60K、第1C11空中突擊師地主力運輸直升機是CH-50K與CH-47J、第3機械化步兵師地主力運直升機是CH-47。第1裝甲師地主力運輸直升機是CHH-60K與CH-47。兩者各有627架與308。按照一架CH-60K一次運送2個步兵班、一架CH-47一次運送1個步兵排。兩種直升機地出勤率均爲80%、2/3地直升機負責吊運火炮與運送彈藥。全體直升機出動。足夠運送個山地步兵營、及其所配備地炮兵連與標準基數地彈藥物資。

計算結果沒有任何問題。美軍直升機地出動率一直在80%以上。

出人意料地,裴承毅沒有將這些兵力投入到阿瓦士,也沒有用來鞏固烏斯吉德蘇萊曼與哈夫特蓋勒的防禦,而是將2個山地步兵營分別投向了胡齊斯坦省最北端的塔萊贊格與胡齊斯坦省東面恰哈巴亞里山口中的伏赫德茲。第3個山地步兵營被留在了巴士拉附近,作爲戰役預備隊。

很大膽,也很瘋狂的軍事部署。

走出這一步,裴承毅的“意圖”也非常明顯了。

控制了北面與東面兩條進入胡齊斯坦省地公路要道,除非伊朗軍隊冒着被美國艦隊打擊的風險從沿海地區前往胡齊斯坦省,不然進入胡齊斯坦省地近30萬伊朗軍隊將成爲甕中之鱉。

問題也出在了這裡,僅僅依靠2個步兵營就能守住兩座山口嗎?

爭論達到了頂點,遊鴻君代表的“紅軍”堅決認爲美軍依靠2個山地步兵營不可能守住2山口,擋住數萬伊朗軍隊。

彭茂邦與潘雲生沒有“主觀臆斷”,而是讓裴承毅拿出依據。

“首先是地形地貌。”裴承毅很有條理,沒有自亂分寸。“塔萊贊格與伏赫德茲都處於高原河谷之中,通往胡齊斯坦省腹地地公路建在山崖上,通行狀況很不理想。美軍的主要目地是切斷伊朗軍隊進出胡齊斯坦省的地面通道。

別說派出2個山地步兵營,就算派出幾支小規模的特種部隊,都能炸垮道路兩旁的山崖,導致通行中斷。在兩地部署山地步兵營的主要目的是爲後期圍殲伊朗地面部隊打下基礎。”

圍殲伊朗地面部隊?

彭茂邦淡淡一笑,示意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主要打擊力量不是地面部隊,而是空中力量與低空突擊部隊。”裴承毅將早已準備好的資料交給了文秘參謀。“地面作戰的主要基礎是障,切斷了通往

主要地面通道之後,胡齊斯坦省境內的伊朗軍隊峻的考驗。

在沒有後勤保障的條件下,阿瓦士、霍拉姆沙赫爾與阿巴丹的伊朗軍隊最多堅持三到五天。我們手裡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伊朗在胡齊斯坦省沒有囤積足夠的作戰物資。”

潘雲生笑了笑,表明裴承毅說的沒錯。

“美軍將重點攻打阿瓦士,在空中打擊力量的配合下,第1空中突擊師與第82空降師互換角色,由第82空降師主攻,第1空中突擊師鞏固外圍防線。在此期間,美軍通過戰略空運力量,將儲備在伊拉克、沙特等地的重型裝備運送到阿瓦士,加強第82空降師的地面突擊能力。三天之內,美軍佔領阿瓦士的把握在九成以上。”

彭茂邦微微皺了下眉頭,沒有表示反對。

“佔領阿瓦士之後,第3機械化步兵師與第1裝甲師的戰鬥也基本上結束了,即便沒有能夠殲滅所有伊朗軍隊,殘餘的伊朗軍隊也會主動向霍梅尼港方向撤退,避免遭到美軍圍殲。”

潘雲生點了點頭,表示支持裴承毅的推斷。

“到此,戰役進入第二階段。美軍的重點是迫使胡齊斯坦省的伊朗軍隊投降。在空中打擊力量與低空突擊力量的支援下,美軍有足夠的能力守住塔萊贊格與伏赫德茲。”裴承毅拿出了一份非常有力的證據。“到今天爲止,美軍部署在海灣地區的作戰飛機超過了1500,其中空軍11C0、海軍。按照每架戰機每天出動25次、出勤率80%計算,美軍一天能夠出動3000次,與之前的情況大致吻合。隨着地面進攻開始,除去遠程遮斷與戰略打擊之外,美軍每天能爲地面作戰部隊提供大約2000次的空中支援,用其中800到1次爲駐紮在塔萊贊格與伏赫德茲的山地步兵營提供支持並不是難事。另外,第1空中突擊師還擁有一支快速低空突擊力量,能夠爲兩個方向上的地面部隊提供必要的低空火力支援。”

彭茂邦長出了口氣,不得不承認裴承毅的分析有道理。

“在此情況下,如果伊朗軍隊突圍,或者向胡齊斯坦省增援,首先就得考慮美軍的空中打擊。在河谷地區,機械化部隊很容易成爲空中力量的打擊對象。如果伊朗僅出動步兵部隊,不但起到增援效果,反而還會付出更加慘重的傷亡代價。”裴承毅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如果胡齊斯坦省的伊朗軍隊向兩個方向突圍,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在道路無法通行的情況下,聚集在一起的地面部隊是空中打擊的理想目標。”

“或許,伊朗會選擇向布什爾省突圍。”

對潘雲生提出的問題,裴承毅想都沒想就說道:“部署在海灣地區的美軍兩棲遠征部隊還沒出動,即便不出動陸戰隊,依靠艦隊美軍也能輕易摧毀佐赫雷河上的幾座橋樑,然後用空中力量封鎖佐赫雷河的各個渡口。如果伊朗軍隊強行突圍,付出的代價將非常巨大。不管怎麼樣,伊朗不但會丟掉胡齊斯坦省,還會丟掉近二十萬地面部隊。”

潘雲生苦笑了一下,沒再提問。

“如果重新指揮這場戰役,結果會更加理想。”

聽到裴承毅的話,不但彭茂邦與潘雲生露出了驚訝神色,就連項鋌輝都皺起了眉頭。

“如果由我來指揮,我會首先突擊塔萊贊格與伏赫德茲。”裴承毅讓文秘參謀換上了胡齊斯坦省的地圖,“用第1空中突擊師的突擊部隊,或者第地師的突擊部隊完成佔領任務,掐死進入胡齊斯坦省的兩條主要地面通道。隨後,全力進攻阿巴丹與霍拉姆沙赫爾,迫使駐紮在阿瓦士與霍梅尼港等地的伊朗軍隊前去增援,然後集中使用空中力量,將離開駐地的伊朗軍隊消滅在前往阿巴丹與霍拉姆沙赫爾的路上,達到殲滅伊朗軍隊有生力量的目的。走到這一步,不管是佔領阿巴丹與霍拉姆沙赫爾、還是進軍阿瓦士與霍梅尼港,美軍遇到的麻煩都將少得多。不出五天,美軍就能佔領胡齊斯坦省。”

“圍點打援。”

“不是一般的圍點打援。”彭茂邦點了點頭,“而是在戰術與戰役上的圍點打援,伊朗向胡齊斯坦省派遣增援力量的行動也將遭到重點轟炸。”

潘雲生點了點頭,同時嘆了口氣。

趁此機會,項鋌輝讓裴承毅離開了指揮台。表演已經結束,中尉參謀軍官的表現已經引起了總參謀長與軍情局長的高度重視。

推演結束的時候,伊朗戰場上的地面戰鬥也打響了。

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4章 對策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55章 包餃子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60章 協同作戰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49章 風雲再起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51章 摒棄前嫌第2章 赤子之心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9章 頭號盟友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50章 粉墨登場第38章 自主決策第48章 兩片天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41章 一鍋端第56章 由海向陸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01章 中國意第47章 多方因素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20章 修憲第26章 坦然面對第39章 鬥法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2章 移民潮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20章 修憲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58章 風雨來襲第70章 針鋒相對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22章 傳奇人物第61章 不服輸第13章 救場第63章 失控第95章 前程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7章 胸懷大志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5章 突變第37章 打草驚蛇第19章 政治鬥爭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108章 鬥爭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63章 轉變思想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68章 奇蹟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48章 中東攻略第76章 攻堅戰第5章 盟友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36章 雷霆一擊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80章 戰爭計劃第55章 心照不宣第33章 超級潛艇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30章 布控第28章 促談第20章 重大消息第99章 繳械投降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178章 包袱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9章 空降兵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38章 頭號威脅第74章 軍控協議第62章 絕對優勢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序二插翅飛虎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6章 特殊存在第30章 超大規模第41章 大鬧龍宮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
第50章 明爭暗鬥第54章 對策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55章 包餃子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60章 協同作戰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49章 風雲再起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51章 摒棄前嫌第2章 赤子之心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9章 頭號盟友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50章 粉墨登場第38章 自主決策第48章 兩片天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23章 遊戲規則制定者第41章 一鍋端第56章 由海向陸第115章 廢墟中的戰鬥第101章 中國意第47章 多方因素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20章 修憲第26章 坦然面對第39章 鬥法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31章 主動出擊第167章 壓力就是動力第22章 移民潮第15章 新興時代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20章 修憲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16章 微妙變化第7章 人財兩不誤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58章 風雨來襲第70章 針鋒相對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22章 傳奇人物第61章 不服輸第13章 救場第63章 失控第95章 前程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7章 胸懷大志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47章 兔死狗烹第15章 突變第37章 打草驚蛇第19章 政治鬥爭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108章 鬥爭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63章 轉變思想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68章 奇蹟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48章 中東攻略第76章 攻堅戰第5章 盟友第132章 末日瘋狂第36章 雷霆一擊第63章 得意忘形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80章 戰爭計劃第55章 心照不宣第33章 超級潛艇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30章 布控第28章 促談第20章 重大消息第99章 繳械投降第62章 心狠手辣的角色第178章 包袱第7章 拔起蘿蔔帶出泥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132章 停戰接觸第9章 空降兵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38章 頭號威脅第74章 軍控協議第62章 絕對優勢第144章 奇蹟般的進攻序二插翅飛虎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46章 特殊存在第30章 超大規模第41章 大鬧龍宮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